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

第53章

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第53章

小说: 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殿英同时受到阎、冯双方的敦请,受宠若惊,自感脸上很有光彩,何况当年还是暗中受到阎锡山锦囊妙计的启示和庇护才来到大名,有了这块地盘的。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孙殿英爽快地答应,表示要与阎、冯同心协力,共同倒蒋。冯玉祥得知孙殿英的态度后,立即派李鸣钟等人前往大名,向孙殿英颂发了“讨蒋第五路军总指挥”的任命状,同时暗许若倒蒋成功,安徽省主席一职将由其担任。
孙殿英得到了冯玉祥的任命和许诺,惊喜交加,待中原大战开始后,立即召集师、旅长会议,商讨奔赴中原战场之事。当一切商讨完毕后,军部参谋长冯养田又突然提出谭温江一事,说道:“由于谭温江师长仍押在北平陆军监狱未得释放,原第五师弟兄军心不稳,有厌战情绪,其他人很难驾弩,官兵盼谭师长归队的呼声很高。现在我们既决定与中央对敌,南京政府法律已无遵守之必要,且阎总司令正在倚重军座,我军也正急需将领之时,不如趁此机会给阎总司令发个呈文,声明谭师长所得珠宝,都属撕匪所缴获.并无盗陵之事。现本人被误捕,羁押年余,益无证据,自应还其自由,令其归队就任,为国家之前途效力,我想阎总司令是会照准的。一旦谭师长出狱归队,那些关于十二军盗陵的种种传闻,便不攻自破,十二军全体官兵自此之后与盗陵案便再也没有半点瓜葛了。”众人听罢,都点头称是,孙殿英更是点头赞许,当即令梁朗先回办公室书写公文,以电报的形式发给阎锡山。同时令各师、旅长整伤队伍,向中原进发。
阎锡山接到孙殿英发来的关子请求释放谭温江的电报后,当.叹,,曰码山.州马Jj 。 ; ? ~二卜J ? ; ; ? ; .匕七,; ? ,一~月七毛
第八章法庭内外大角逐/425 
即准许,并发电致北平卫戍司令部,令其放人,谭温江被立即释放。当时一位曾在卫戍司令部任职的一位军界官员,多少年后对谭温江出狱的情况,以南海撒子的化名回忆道:
这日谭师长正在监狱里请大家吃饭,忽然传达长走来,笑着向谭师长说道,传达给师长道喜。谭师长不知什么事,忙道,有甚喜事呀。传达长道,今天听说总部下了一件公事,大概是前线上用人,孙军长保释师长,仍然回任,公事已到了警备司令部了,今天就许有人来接师长,谭温江听了这句话,哈哈大笑道,我早就料到,河南不开仗,我这条命就算交代了,如果一开仗,前线非用我不可,我便能官复原职,诸位弟兄们,谁愿意跟我走,我到了河南,一定可以安置个事作。当时便有两个宪兵应声说道,我愿意伺候师长。谭温江道,好极了,我一出狱,你们就去告长假,大约三两天就得动身,两个宪兵自是喜欢。众人借此为由,都说今天借着师长的筵席,我们再添几样菜,就算给师长贺喜了。谭温江向夫役道,好好,你去吩咐厨子,叫他多作些菜来,我们大家要痛饮几杯,当时谭师长非常高兴。大家直吃了三个多钟头的酒饭。果然下午四点多钟,便有孙军派来的几个军官同总部留平办公处的副官,警备司令部的参谋,会同监狱官,请出谭师长,说道,师长大喜了,总部有命令,请师长仍回本任,现在汽车已来了,请师长就此走罢。.谭师长笑道不要忙,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多,临走的时候,也应该向各位辞辞行,大家都说师长不要客气了· · ,一
谭师长温江在许多人欢迎欢送之中,气态轩昂,满面笑容,迈开虎步出了陆军监狱,坐上汽车,向送行的监狱官等点头,两名马弃随车保护,汽笛呜鸣,有如风驰电闪,直奔留平办公处去了。在他临走之前,由总部驻平办事处,在北京中山公园今雨轩设宴招待,一是“洗冤”,二是送行。第二天谭温江就在一片欢送声中,乘车直往火车站去了。
426 /日暮东陵
当谭温江乘火车来到郑州时,孙殿英的前锋部队已由东明、长垣过黄河经开封、考城直抵安徽毫州,孙殿英本人则率梁朗先、冯养田等在郑州一面等待冯玉祥领命一面等待谭温江的到来。就在谭温江抵达郑州的当天,冯玉祥也来到了郑州。于是,孙殿英便带着自己的幕僚及谭温江等人,来到冯玉祥下塌的寓所受命。
令孙殿英和随行的幕僚们吃惊的是,冯玉祥显得极其开朗和热情,一见面就对孙殿英说:“老弟,我们很早就打过交道,当年南口一战,你可是打得我好苦啊!行,你和你的弟兄都是好样的。”冯玉样很是真诚地夸赞着,然后又一同来到酒席宴前,举杯言欢。席间,孙殿英及其同幕不免有些拘束,而冯玉祥却谈笑风生,一副对中原大战胜利在握的得意之气。当双方都几杯酒下肚后,孙殿英开始介绍随同而来的幕僚的情况,当介绍到谭温江并说谭因东陵盗案刚刚从北平陆军监狱释放,就匆匆赶来郑州准备率部参战时,冯玉样似嬉似娱地说:“魁元老弟,我真佩服你们的胆量和行为。就革命面言,我干的是活的(指1924 年的逼宫,驱逐溥仪出紫禁城),你干的是死的(暗指东陵盗宝),你我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干的都是反对满清的革命勾当,不过你干的更好,听说那个老太婆也让弟兄们整了… … ”冯玉祥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孙殿英让谭温江一道出席宴会,本想借此机会向冯玉祥说明,自己手下的弟兄并未盗陵,外边的一切传言都是假的,以表自己和军队的清白。但此次听冯玉祥如此一说,令他大为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堂堂的冯.总司令还赞扬自己的盗陵掠宝为“革命行为”.这和自己在盗陵前向手下弟兄讲的那番话是何等的相似,甚至相似得如出一辙。冯总司令这番话,不只是对自己当初那番论断的证实,更重要的是,东陵事件由羞于叙说和不敢承认,一下转变成一r ' J 。 。 。 .甲甲‘呵丹曰山口目目七d 白,。 ; 。 。 ? J 。 ‘。~。· ~J ' 
第八章法庭内外大角逐/427 
件极其光荣和自豪的革命行动了。孙殿英感动万分,大有“识魁元者,乃冯总司令也”的感觉,遂涨红着脸,猛地站起身,举杯在手,对冯玉祥表白道:“这次跟冯总司令打老蒋、我孙大麻子决不含糊、决不当弄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冯玉祥听了孙殿英的一番表白,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当场提议举杯共饮,以示倒蒋之信心。
第二天,孙殿英在郑州领了冯玉祥拨给的弹药、粮饱,奉命向安徽毫州方面开拔而去。
中原大战爆发后,陇海线位于全局的中央,而津浦、京汉两线,则是战区的左右翼,因而作战双方的主力部队都摆在了陇海线上,以示对中央战区的控制。5 月2 日,蒋介石在南京举行誓师典礼,表示一定要与阎、冯拼杀到底。5 月8 日,蒋介石渡过长江,先后到蚌埠、济南、充州视察作战准备情况,然后返回徐州坐镇指挥。5 月11 日,双方摆在河南、山东的部队开始大规模火力接触,中原大战进入第一阶段。8 月1 日,双方战斗激烈。时逢雨季,中原上空大雨整日不绝,阎锡山部队的大烟枪因雨季潮湿而点不着火,土炮也无法点燃,官兵精神萎靡不振。而蒋介石部队由子铁路运送兵员给养,来势凶猛,更有飞机配合,战事比较顺利。尤其是在战争发生后,孔祥熙帮蒋介石从德国购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新式大炮运到前线,在阎锡山的土枪、王炮均难以点火发射的情况下,形成了强大的军事优势,蒋军的大炮可以在暴风骤雨中昂首挺立,一点不受外界条件影响地猛轰阎冯联军阵地.阎冯联军损失惨重。在中原大战之前,阎锡山、冯玉祥满以为双方的军队合起来,再加上孙殿英的几万人和所属的精良武器,打败蒋介石已成定局。因之对东北的张学良未作联合的表示,当时阎冯的战略是,只要张学良按兵不动,则无关中原的胜负大局。但几个月的战事情形表明,双方尽管依然呈胜负未分的胶着状态,但从整个战局和后劲曰‘。 ' ? J 。 ,加‘目‘闷闷场俐白切吸职J ' ; ‘吃‘' ; 。 
甲月沪~早~; 。 .护.卜侧,七.一,; ' ,一,一一J 口‘; 。 。 .月明叨口月曰卜d 口巨.JweJ 甲目M 翻..口山‘。 ~一JL 月一,
428 /日暮东陵
看,已有不利于阎冯联军之势。在这危急的紧要关头,阎冯不得不向东北的张学良求援了。
此时的张学良尽管按兵不动,但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原大战的形势,在他看来,中原的鹉蚌相争,正好使他这个渔翁从中得利,不管谁胜谁负,最终双方都要倚重他。果然未出所料,当阎锡山派出薛笃弼前往秦皇岛面见张学良,请求助阎冯一臂之力时,蒋介石派出的说客昊铁城也赶奔而来,请求少帅出兵助蒋。
面对双方的说客,张学良深知自己这颗大号法码,若加到蒋方,则蒋胜,加到阎冯一方,则阎冯胜。但此时他却举棋不定,静观时局的变化,对双方说客都表示冷漠.既不承诺,也不否定,只是在稍作应酬之后,一个人悄悄躲回了沈阳少帅府。
当蒋介石的说客吴铁城颓然回到南京后,蒋介石并不死心,在经过又一番周密的策化后,让其夫人宋美龄亲赴沈阳帅府劝告游说。宋美龄的灵牙利齿,谈吐风度,真挚承诺,使张学良有些动心,而这时阎冯联军的颓败迹象己明显表现出来,张学良权衡再三,终于答应了宋美龄的请求,表示发兵进关,抑阎冯而助蒋Q 很快,东北军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地向关内进发。东路出山海关沿津浦线南下攻击阎锡山部,西路自朝阳、承德进关,沿平汉线夹击冯玉祥、孙殿英部。张学良军队的突然进关,无疑使阎、冯联军雪上加霜。阎冯见已无取胜的可能,便决定主动退兵以自保。于是,阎锡山急派手下头号大将、能守善战的傅作义进兵琢州,堵截南下的奉军,以保主力部队后撤之路。傅作义不愧是一员智谋双全的儒将,进兵琢州坚守后,使奉军兰个月未能攻克,为阎冯联军从中原顺利撤往山西争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在这个空隙中,阎锡山部队分别从石家庄、邢台退到山西太原,孙殿英部取道博爱、修武退到晋东南,冯玉祥部自渡关渡河退到山西汾阳。至此,持续了半年多的中原大战,以张学良的入关,阎冯联军
第八章法庭内外大角逐/42 ; 
的失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
阎冯失败后,为减消蒋介石的嫉恨,同时也为保存实力,双双宣告下野,交出兵权,所部统由南京政府编为中央国民革命军,归新任的北平绥靖主任张学良节制。孙殿英部在中原大战中,不但兵员未有减损,反而有所增加,在作战和撤退过程中,收编了多股杂牌军队和当地土匪,人员猛增至八万多人。退往山西后,鉴于他的实力,其军队也由原国民革命军十二军改编为中央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进驻山西省晋城、高平、长治一带。孙殿英由此正式成为中央军的一名军长,他的军队也随之成为和东北军、西北军、晋军等老牌军队相提并论的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
溥仪:有我在,大清不会亡
1929 年3 月5 日清晨,溥仪的胞弟溥杰与末代皇帝的三妹夫郭布罗· 润麒来到了天津张园。当溥杰和润麒给溥仪请过安后,三人便像往常一样十分随便地攀谈起来。谈着谈着,溥杰突然说道:“皇上,东陵盗案已发生七个月余,蒋介石政府不但没作任何表示,反而广收盗贼之贿赂,为其包庇开脱。听说孙殿英给蒋介石夫妇送去了一批从陵中盗出的珍宝,慈禧凤冠上的珠子成了宋美龄鞋上的饰物了· ,一”
溥杰的话尚未说完,已经触到了溥仪最敏感的部位,只见他神经质地霍地跳起身,径直来到阴气森森的灵堂前,满脸鼻涕眼泪地冲着乾隆和慈禧的牌位发出了不知已说过多少遍的誓言:“不报此仇,便不是爱新觉罗的· 子孙!〃 
溥杰看到大哥这番样子,后悔不该提及东陵盗案一事,便同润麒一道赶紧过来劝说。过了好长时间,溥仪才从神经质的状态中
430 /日暮东陵
回过神来,他望着溥杰和润麒,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夭津第一次和皇弟溥伟见面时听到的极其振奋人心的话:“只要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 ,于是,随着一股热血和悲枪之情涌向心头,溥仪对溥杰和润麒发誓道:“只要我还在,大清就一定不会亡!〃 
溥杰和润麒随声附和道:“是呵,还政于清全依赖皇上了。”过了一会,溥仪极其愧疚地补充道:“现在联苦就苦于没有实力,没有自己的军队和枪杆子啊!〃 
溥杰和润麒一时默然,并以惊奇的眼睛望着溥仪,令他俩想不到的是,现在这位皇上也终于意识到军队和枪杆子的重要了。更令他俩想不到的是,以前看上去软弱无能的皇帝,为何一反常态,变得这样阳刚并热血沸腾起来。若干年后,溥仪在他的回忆录《 我的前半生》 中,对此时的心情及随后的做法作了这样的描述:
东陵事件后,我的复辞、复仇的思想,这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那些日子里,郑考骨和罗振玉是我最接近的人,他们所谈的每个历史典故和当代新闻,都使我感到激动和忿慨不已,都增强着我的复辟和复伏的决心。和国民党的国民政府斗争到底,把灵堂摆到修复原墓为止,就是他们想出的主意。但是后来形势越来越不利,盔墓的人不追究了,北京天津一带面目全抹,当权的新贵中再没有像段棋瑞、王怀庆这类老朋友,我父亲也不敢再住在北京,全家都报到天津租界里来了。于是我的心情也由激忿转成忧郁。蒋宋两家的结亲,就使张园里明白了英美买办世家和安清帮兼交易所经纪人的这种结合,说明蒋介石有了比段棋瑞、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这些倒台时军人更硬的后台。这年年末,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得到了包括
第入章法庭内外大角逐/431 
日本在内的各国的承认,他的势力和地位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军阀。我觉得自己的前途已十分冷淡,认为在这样一个野心人物的统治下,不月说复辟,连能否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占一席地,恐怕全成问题。
我在心里发出了狠毒的祖咒,怀着深刻的忧虑,为蒋介石的政府和自己的命运,一次又一次地卜过卦,扶过乱。我曾卜占“国民政府能长久否?”得“天大同人变离,主申年化冲而散”的一个卦文,其意思是:蒋介石政府将众扳亲离,在一九三二年灭亡。当然,祷介石的政府如果冷台,可以发泄我的仇恨,使我病快。
但是任何一个欲望强烈和报仇心切的人,都不会只记得“成事在天”而忘了“求事在人”这句话。我自己儿年来的阅历,特别是蒋介石的发家丈.给了我一条重要的信念,这就是若求成事必须手握兵权,有了兵权实力,洋人自然会来帮助。象我这样一个正统的“大清皇帝”,俩若有了军队,自然要比一个红胡子或者一个流氓出身的特帅更会受到洋人的重视。因此,我决定派我身边最亲信的亲族子弟去日本学陆军。我觉得这比我自己出洋更有必要。
促成我这个想法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溥杰正为了要投笔从戎,在家里闹得马仰人翻。他从军的动机本来也颇可笑,与其说是受列母亲遗嘱的影响.立志要恢复清朝,还不如说是由子他羡墓那些手握虎符的青年将帅,自己也怒当军官,出出风头。张学良在张作霖死后,!盔回奉天之前对海杰说过:“你要当军官,我送你进讲武堂(奉军的军官学校)。”于是他便和张学良的家眷乘船离T 天津。? -。~,尸忆、门匕.曰‘; 。 ~日一
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