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

第106章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106章

小说: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会有这种境界。所以依靠他人的功德,我们应享受随喜的快乐。看别人闻思修精进,或者有财富、有地位、有名声,不要生嫉妒心、嗔恨心,而应以他人的善行,使自己享受同样的安乐。
    其实,有嫉妒心的人非常痛苦,看别人当维那唱得好,心里就特别不高兴,马上关掉录音机;嗔恨心严重的人,见别人发财升官了,就恨得咬牙切齿,甚至出现自杀的现象。所以,我们应好好地调伏自心。以前上师如意宝一再讲过:“作为大乘修行人,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要离开欢乐的气氛;不管与任何人交往,都要在不离欢喜的前提下和睦相处。”
    性格不好、人格不好的人,在一个团体中也经常吵吵闹闹,令大家都生起痛苦。甚至和他一起乘车外出,他也非要坐在窗口旁边,不愿意别人碰着他,看他一眼,他也非常不高兴:“讨厌!看我干什么?”在这种人的周围,始终有种不快乐的气氛。这种人如果去工作,不管在哪个单位,都觉得这里非常复杂、那里非常复杂;如果去修行,就认为佛教团体非常复杂,上师身边的人也非常复杂……他的眼睛很复杂、心很复杂,所以他面前呈现的一切,全部都非常复杂——“这个是笨蛋,那个是坏蛋,那个是王八蛋”,周围没有一个好人。什么语言都听不惯,什么境相都看不惯,做什么事情他都想不通,在他的眼前,就像带了变色眼镜一样,世界全部是灰色的,快乐永远也找不到。
    当然,所谓的快乐,每个人的定位也不同。从世间来讲,恩格斯在《自由》中是这样说的:“春光明媚的早晨,坐在花园里,嘴里抽着一支烟,阳光暖暖地照在脊背上,在这种环境下看书,多么快乐!”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则认为,一边喝咖啡一边写作最快乐。以前的邓丽君,她从小到死之前,只要在大庭广众下唱歌,就觉得最快乐、最幸福。但我想,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只要众生快乐,我们心里应该很舒服、很快乐,这就是我们的原则。能不能做到呢?可能每个人的根基、发心不同,做到的程度也有一定差别。但不管怎么样,看到众生快乐,我就快乐,看到众生远离痛苦,我就欢喜,这就是大乘修行人的一种随喜。
    或者说,享受佛法的甘露美味,应该是最快乐的。这一点,在座的有些道友可能深有体会。很多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世事,后来感到佛法对内心起到的作用不可思议,在上师面前得到具无上加持的殊胜妙法后,自相续中有着无法言说的快乐。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说:“我晚年的时候,到过世界许多地方,有许多人很尊敬我,世间种种圆满丰裕生活也经历了。但这些根本比不上年轻时在石渠求学的生活,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当时虽然吃穿各方面很缺,可每天在上师托嘎如意宝面前享受佛法的慈悲甘露,一生中再也没有比那时更快乐的时光了!”每每忆及这些,上师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藏地有一首民歌,有一句歌词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就是慈悲父母具足时,过着美好烂漫的童年。”我想在座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经常都会这样想:上师在世的时候,在上师面前无忧无虑地听受佛法教言,那是最快乐的时光。对世间人而言,天真的童年时代,浪漫的学生时代,可能是最快乐的,但对我来讲,以前在上师座下听受法要,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至今日,那种景象仍时常浮现眼前……
    不管怎么样,每个人对快乐的认识都不同,但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一定要想到:只要众生快乐,我就快乐。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平时在生活当中,最好不要有过多的顾虑担忧,什么事情都看淡一点,做事情只要对众生有利即可,自己生病也好、不顺利也好、别人诽谤也好,都无所谓,应该用这种态度来面对人生。假如有人伤害我、嫉妒我,用不着伤心难过,行为上出现一些大的变化。作为修行人,尤其是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众生把我当玩耍品也是可以的,因为在我发心的一刹那,早已将身口意全部供养给众生,他们怎么做都理所当然。若能这样想,即便遇到很多不顺之事,自己也会想得开。否则,一点小小的事情,就困扰在心里面,晚上睡不着,白天做事情也没有力气,久而久之,会不会圆寂也不好说!(众笑)
    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
    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
    若能真心随喜别人的功德,看到人家有智慧、有财产、有地位,数数生起欢喜之心,很高兴他拥有如是功德,那对自己来讲,即生中一丝一毫的损害都没有,并且来世还会获得更大的快乐,暂时不堕恶趣、转生人天善趣,究竟获得圆满正觉果,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因此,我们随时都应该想:只要别人快乐,我就非常快乐。当然,这说起来比较容易,没遇到事情时也觉得应该没有问题,但真正遇到一些对境时,平时没有修行的话,做起来可能有一点困难。但若平时修行过,虽然自己的境界不太高,可是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应该可以做到的。
    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前在读书时,有时候的行为,现在想起来也特别不好意思。那时自己的嗔恨心、嫉妒心比较重,尤其看到别人学得好,就很想害他打他,不仅仅是想,实际行动中也做过很多坏事。但后来依靠上师的加持,接受了一些大乘佛法的教育,虽然这种习气对凡夫来讲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断除,但自己的嫉妒、嗔恨等烦恼心态,应该说有所转变。
    其实,如果没有嫉妒心,没有嗔恨心,由衷地随喜他人功德,对今生根本没有任何损害,自己也可以享受这种快乐。我们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众生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别人怎么样对我都无所谓,反正我已供养给众生了,他们怎么做都理所当然。若没有这种正知正念,可能会经常处于痛苦与忧愁中。
    反过来说,假如对他人的功德生起嗔心嫉妒,依此过患所致,即生中会极度苦恼、痛苦万分,来世更是苦不堪言。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修行境界比较好的人,气色各方面都不错,跟任何人交往都非常开心。而相续中有嗔嫉烦恼的人,由于无法调伏自心,在什么环境中都闷闷不乐,甚至会因嗔恨诽谤他人,不知不觉中造下恶业,来世也因这些恶业成熟而感受巨大痛苦。
    汉地有教言说:“他家富贵因缘定,嫉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对于别人的福德,我们没必要生嫉妒之心,以前上师也讲过:“两个人若具有一些相同的功德,一人对另一人生嫉妒心、嗔恨心,不但对自己没有利益,反而是堕入恶趣之因。”
    以前我在《格言宝藏论释》中也引用过《高僧传》的一个公案:汉地有位道秀法师,年少出家,精进于佛学知识,座下学徒云集。当时,有位同修道友名慧懿,比他小几岁,但悟性过人,戒律清净,因辩才无碍而名震当地,深得众人景仰。见慧懿的名声、地位日益转高,道秀心怀嫉妒,遂起恶心欲以暴力加害。一日道秀与弟子出城,在一棵树下休息,突然旋风四起,顷刻间,其双足合而为一变成蛇尾,向上至胸、颈、头,最后整个身体变为长达二三丈许的蟒蛇。须臾间,草丛中出现数百条小蛇,竞相前来迎接,簇拥着它远去……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可见产生恶念的果报不可思议,不仅即生中马上变为旁生,来世的果报肯定更为悲惨。
    因此,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尽量发起一些善心,不要产生嗔恨和嫉妒,尤其这里主要讲了嫉妒心。现在有些人的嫉妒心非常复杂,凡是自己看不上的人,就可以给他挑出各种毛病。所以,某些人给我反映事情时,一面之词我根本不会采纳,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完全是以嫉妒心而导致眼睛不清净。这样的嫉妒心,如果没有发现、对治,那是非常可怕的。有了嫉妒心的话,就不会看到别人的功德;有了傲慢心的话,自己的相续不会产生功德。这也是古大德的一种教言。所以在修行过程中,我们恒时要观察自己,看自己能不能随喜别人的功德,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也最好不要去毁谤,不要去摧毁别人的功德。
    以上这一科判,主要讲了我们必须要随顺他众。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应尽量地随顺他人,不要别人说一句,你顶三句,别人叫你上去,你偏要下去,让你到东方去,非要到西方去。这样的话,不管我们讲什么教言,对你也没有任何利益。因此,大家还是要和合随顺,这一点非常重要!
    寅三、善行自己之事:
    入了大乘佛法以后,平时的说话、走路、看众生等,都要有一定的威仪。就像世间人参军以后,原来许多不良行为必须要改变,同样,我们没有发心之前,一些习气很不如法,现在学习了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以后,很多行为都要有所改变。
    首先讲语言方面:
    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
    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我们在和别人交谈时,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否则,很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特别麻烦。麦彭仁波切曾说:“世间上的许多恩怨亲仇,并不是身体和心造成的,主要是由说话引起的。”大至国家与国家之间,小至人与人之间,很多关系往往因说话而转变。所以佛陀在《法句经。言语品》、《教王经。言语品》中,专门讲了说话的善巧方便,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语言品》中,也教我们一些谈话的技巧。
    不管你是出家人、在家人,在说话方面应该要进一步学习。当然,我自己也说得不好,没有这方面的方便和善巧,但不管怎么样,自己学过很多这方面的教言,挑别人毛病时,还是能够看得出来——他这样说不太好,应该要怎样怎样……
    我们活在世界上,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若能精通语言的技巧,那度化众生也好、自己修行也好,都是非常方便的。要知道,众生的思绪千姿百态,根基和意乐也千差万别,如果没有通达说话的窍诀,虽然心里想了个很好的方法,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适得其反,没有办法因机施教。所以,认真学习语言的方法、作用、范围、内容等,还是有一定的必要。
    “出言当称意”,不论与任何人交往,说话要相合对方的心意,值得信任。假如自己说了半天,对方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也是白费口舌。因此,了解对方的根基意乐非常重要。如果对牦牛等旁生说话,了知根基可能有点困难,这个问题暂且不谈。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最好先打听对方的职业、习性、爱好,否则若没有一定了解,在博士面前讲一年级的知识,他可能不愿意听,在一年级小孩面前讲大学三年级的课题,他也听不懂,彼此没有办法沟通。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中,富楼那尊者就有观机逗教的特点。他在跟人交往的过程中,首先要了知对方的身份,如果是医生,他就说适合医生的法;如果是官员,就说适合官员的法;如果是宗教人士、农民、工人,就说适合他们的法……这是语言的一种善巧。当然,这并不是为了欺骗别人,世间上有一种说法:“猫头鹰看见飞禽时,就把翅膀亮出来,看见猛兽时,就把爪子现出来,目的是为了欺骗别人。”但我们修行人与此不同,注重语言不是为了自己假装,而是为了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所以,为了得到众生的认可和信赖,在与他们交往的时候,要了解对方的身份和根基,谈论的方式与话题必须适机。
    “义明”,说话要主题鲜明、中心突出,不然的话,你东一句、西一句,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别人也听得云里雾里,这种交谈没有什么意义。比如要讲有关布施的问题,你要将布施的体相、作用、功德等讲得清清楚楚,别人一听也了然于胸、极为明白,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效果。
    “语相关”,不管从意义上、词句上、语调上,语言必须要关联。否则,本来你要讲佛法的内容,却扯了一大堆世间道理,讲世间道理的时候,又去讲一些没有任何关系的佛法,这样别人不一定能明白。所以在说话的过程中,前后应该围绕主题,不能太离谱、太脱节。
    “悦意”,说话的语气要温和委婉,犹如母亲对爱子一样亲切,听起来很舒服,让人也起欢喜心。有些人一开口就像吵架骂人一样,声音非常刺耳,大家都觉得很讨厌,一点都不愿意听下去,实际上这就是没有通达语言的窍诀。
    “离贪嗔”,修行人应断除不实语、粗语、妄语等六十四种语垢,佛陀在《十地经》、《法集经》等经典中也说了,尤其要远离贪心、嗔心所引起的语言。有些人在谈话时,始终围绕着贪心的主题,或者讲些有关战争等嗔恨的话语,我家有时候来一些客人,自始至终都在讲是是非非,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他人走了以后,屋里好像一直有恶气在弥漫,心里有点不舒服。
    其实,一个人的语言也能看出他的性格和境界如何。一般来讲,修行好的人,有信心、有智慧、有慈悲心的人,即使与他进行短暂的交流,可能也会一辈子不忘,觉得他的话意义极为丰富,对自他都非常有利益。去年,我们在成都跟几位学者一起研讨,有些人说出来的话极富吸引力,对大家的触动很强。听了他的话后,真的感觉应该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世间上没有知识的人,确实非常可怜。尽管这些内容不一定与佛教特别相关,当时的研讨也不是以佛教为主题,但他将世间的有些真理发自肺腑地表达出来,在场的人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
    所以,语言跟人的性格、境界有很大关系。修行比较好的人,一般不说别人是非,贪嗔等烦恼的字眼几乎没有,一字一句全部是真理。而修行非常差的人,内心充满肮脏污垢,所引发出来的话语也不会有干净的东西,不但没有丝毫价值可言,甚至与他接触一会儿,自相续也会产生烦恼痛苦,一天当中心里都不舒服。
    当然,很多人可能这样想:“《入行论》不学也可以,说话我应该会懂。我是读过大学的。”但在你所学的知识中,怎么样发心、怎么样说话、怎么样做人,这些基本道理可能不会有。且不说大乘修学人的行为,就连小乘《毗奈耶经》中的举止威仪,任何高等学校的教材书里也看不到。对有些高等学校的教材,我们也算是作了研究,(现在世间人看一下、想一下就叫研究,如果这个叫“研究”,我们也做过一些研究。)但这些学问即使跟小乘的教义比起来,价值上也有天壤之别,大乘佛法就更不用说了。
    “柔和”,在说话的过程中,应使用柔和文雅的语言。真正有辩才的人,心里所想的完全能通过完美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本不用伤别人的心。比如说要批评一个人,他从来不说粗言恶语,不像我一样,有时候对想不通、看不惯的事情,“叭叭叭——”,马上把它说出来,若是转弯抹角地表达,心里就觉得不舒服。但有智慧的人不是这样,他用旁敲侧击或很婉转的语言,完全能够说服别人。《亲友书》中也讲了三种语 :蜂蜜般的美语、鲜花般的实语、不净粪般的虚妄语。我们应选择第一种,既不伤害众生的心,也能将自己的意思完全道出来,这样的语言最有说服力。
    “调适中”,说话的声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没有必要时不要太啰嗦,该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