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

第225章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225章

小说: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都对身体特别执著,别人说你身体好胖,你就气得要命:“我胖关你什么事,我胖是我的福报!”别人说你太瘦了,你马上反驳:“我瘦了可以飞啊,轻飘飘的,才不像你一样。”只要对这个身体略有微词,你就义无返顾地挺身而出。
    有了“我”的观念后,进而会产生我执,把名字也执为我,觉得这个名字就是我,赞叹这个名字就赞叹我,诽谤这个名字也是诽谤我。其实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名字和身体本来没有关系,怎么能说是我呢?
    执著身体,实际上是一切过失的来源。老子曾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吾若无身,复有何患?”用智慧来详细观察时,父母的不净种子本不是我,却因长期执著而当成我。同样,芸芸众生虽然也不是我,但从现在开始,若串习将他们视同己身,并以智慧加以引导,最后无疑也会执著为我。
    把一切众生当作我,刚开始可能很困难。以前在观音菩萨的故事中,一个人的妻子死了,特别特别伤心。有个老和尚问他:“今天降生了七个人,你高兴吗?”“这跟我没关系,有什么可高兴的?”“今天死了五个人,你难过吗?”“我又不认识他们,有什么好难过的?”后来,在老和尚的悉心引导下,他终于明白自己的痛苦来源于执著,进而从痛苦的阴影中摆脱了出来。
    其实把众生当作自己,最初觉得不现实,但只要慢慢串习,就根本不会困难了。《无边功德赞》云:“纵闻亦于今世生苦害,亦未长久躬行广大行,彼等难行若修自然成,若不修习功德难增长。”这个道理讲得特别好,如果没有修持的话,永远都会把众生抛之脑后,一直全力以赴地维护自己。因此从当下开始,我们应该反过来,以前一直是保护自己,现在应当串习去保护众生。
    我这样讲了以后,你们一定要去做。我有时候看你们好像明白了,但在实际行动中经常与人发生矛盾,或者欺负别人、讥笑别人,就有一种厌烦心,觉得讲了这么多法,一点也起不到作用,还不如不讲。当然,我们毕竟是凡夫人,所谓“万事开头难”,很多圣者刚开始发心时,也有一些退转的现象,《俱舍论》说即便有些阿罗汉,得果后也会滑下去,然后又马上复位了。所以凡夫人刚开始发心,难免有一些违缘,但只要不断地串习,迟早都会做到的。
    如今的世间上,修行的违缘非常重。尤其是外面的一些居士,表面上在学、在念诵、在皈依,但实际行动中,很多言行比较肤浅。所以佛陀在《狮吼菩萨请问经》中说:“家中诸烦恼,毁坏诸善根。”在家人有很多很多的烦恼,相续中的善根容易被毁坏。有些大德在解释时说,这也包括我们出家人,虽然离开了大的家庭,但山顶上还有一个小木屋的小家庭。为了这个木头房子,有时候也产生烦恼,毁坏诸善根。因此不管你住于大家庭也好,住于小家庭也罢,应该把佛陀所说的教言尽量融入自己的心,一点一滴去行持,一定要把众生当作自己。这个问题,我在《入行论》中提过不少次,但这个应该提,如果你们没有明白,那学佛只是表面上的。
    我刚才来上课时收到一封信,看后还是有很大的欢喜心。一个人在信里说:“通过《入行论》几个月的学习,我帮助众生的心大大增强了。以前我的脾气非常不好,与同行的人经常吵架打架,这几个月以来,我一直没有吵过架、打过架。”这就是菩提心的功德,但愿他不仅是这辈子这样,乃至生生世世也要不跟众生吵架打架。否则光是压制一两个月,过段时间习气又复发了,那是不行的。这一点,我们好多道友也是如此,讲《安忍品》的时候,三四天内谁都不会打架,但再过几个月,《安忍品》的加持慢慢消失了,习气又占上风了。所以为什么要长期修行?原因就在这里。
    以上讲了自他交换的发心,下面讲一些这方面的行为。
    癸二(行为)分二:一、行为修法;二、以行为主宰心。
    子一(行为修法)分三:一、当利他;二、断除珍爱自己;三、摄义。
    丑一、当利他:
    应为他密探,见己有何物,
    悉数尽盗取,以彼利众生。
    发心上讲了很多道理后,行为上怎样去利他呢?就像一个人学习开车,理论上学完之后,应该如何去驾驶呢?应该把自己当作众生,为众生服务。我们对自心教诫道:“你以前是我的大密探,我需要什么,你整天都在观察——今天出去能不能得到一点东西?今天会不会获得赞叹?等一会儿回去,会不会吃得好一点?每天都在想我能不能得什么。而现在发了菩提心之后,位置要换过来,应该成为众生的密探、奸细、特务,时时刻刻观察众生缺少什么、需要什么,一定要进入众生的心里。”
    前段时间,智悲学校的几个老师开会,一个老师发言说:“我们当老师的人,天天用棍棒打学生是不合理的,一定要进入学生的心里,这才算是个好老师。”我们发菩提心后也是同样,光会说漂亮话是没用的,一定要看众生需要什么,我们能不能满足。众生情绪低落、马上要堕落下去时,应该安慰他:“你不要哭,不要伤心!”众生缺少财富、没吃没穿时,看看你自己有没有,如果有,就不要有吝啬心,应该拿出来布施给他。佛陀也说:“从我取财,布施众生。”把自身的东西取出来,布施给乞丐或讨饭的众生,这就是密探应该发现的事情。
    别人拥有美好、快乐、幸福,应该是我们的愿望,自己有没有这些无所谓。有些人修了大乘菩提心之后,自己得到赞叹、获得快乐,一点感觉都没有,而其他众生获得安乐,他心里就数数欢喜,这是真正的修行人。故而我们应当成为众生的密探,见到众生需要什么,就把自己所拥有的拿出来帮助他。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大乘修行人,财布施、无畏布施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在外面的城市里作法布施。如果自己有一些佛法的境界、佛法的传承,那应该布施给众生。我经常在想,现在通过这样的推广,到了一定时候,有能力的出家人应该出来给出家僧众或在家居士宣说佛法。各个城市里也有一批水平相当高的在家佛教徒,他们也应该当在家法师。以前在中国传统中,剃光头的人才叫法师,其实居士也可以叫法师,因为传法的上师都叫法师。《楞严经》里面,观音菩萨为度众生显现三十二相,有比丘来求法,他显现为比丘相;有比丘尼来求法,显现为比丘尼相;有在家守五戒的居士来求法,则显现为优婆塞、优婆夷等在家身份进行说法。这在佛经里是有教证的。当然,我们一部论典还没有学完,就派一些法师出去讲经,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这个传统应该要改革,其他改革对我们来讲没什么必要,但佛经里讲得很清楚的问题,以后应该继承下去。
    在一些大城市当中,学佛的在家人相当多,出家的数量非常少,若要出家人到每个城市里去集中在家人学习,这是根本不现实的。因此,大家以后看到一个居士在讲经,不要认为他发疯了,居士讲经应该是可以的。但现在有些城市里面,居士给居士讲经觉得不好,而居士站在出家人的讲台上讲经,大家都规规矩矩地听着,这种传统不一定对。出家人面前应该由出家人来说法,在家人面前,出家人或在家人说法都可以。
    很多地方确实缺乏佛教的基本知识,佛法需要慢慢深入人心。现在皈依佛教的人很多,但真正获得实义的人很少。第一世敦珠法王的传记里面,他好像三十几岁时,有一次在光明境界中,有个小鸟雀给他唱道歌,其中就说道:“闻思的人很多,实修的人很少;获人身者虽多,具实义者罕见。”这种说法非常正确,现在获得人身的人比较多,但真正具有实在意义的,确实很罕见。
    因此,我们获得这样的人身之后,要么当一个修行人,始终观自己的心,要么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修行人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件事情,除此之外的世间琐事,都是增长痛苦的因。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引用了一首《出离轮回之道歌》,其中有句话是:“外观世间行,无义痛苦因,深思皆无利,当观修自心。”世间上各种各样的行为,不管你搞生意也好,得地位也好,如果用智慧来观察,都没有什么意义,完全是增长痛苦之因。
    我看到很多人的在家生活,确实生不起爱慕之心,反而有种极大的厌离心。整天周而复始地不断操作,最后回归自然时又有什么意义?不如一心一意观心的本性,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上等修行人。我们学院有相当一部分人,多年以来在观心方面非常下功夫,我相信应该有一定的收获。
    还有一种人,就是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自己闭关实修的话,可能因缘不成熟,机会也没有,心有时候无法堪能,但哪怕你每天给别人讲一句佛法,或者利用自己的特长技术来帮助众生,这个人身也没有空耗。否则,一辈子漫无目的、糊里糊涂地过日子,那跟旁生没有什么差别。你们不是幼儿园的小孩了,应该把握自己的未来,既然学了佛,就应该做最有意义的事情。人生几十年如白驹过隙,若没有在阿赖耶上面染上善法的习气、种下善法的种子,即使你讲得再好、唱得再好,离开人间时,除了相续中的善根不会耗尽外,其他什么也带不走。
    在修学大乘佛法时,为了保护自己珍贵的利他心、遣除修行中的违缘,一定要祈祷传承上师、本尊,尤其是莲花生大士。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些伏藏大师的莲花生大士仪轨,确实觉得在末法时代,不管你学显宗还是学密宗,都要全心全意地祈祷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是诸佛的化现,若能经常祈祷,有生之年修学佛法的违缘会全部遣除的。
    因此千万不要诽谤密宗,一两个人诽谤的话,对密宗不会有任何损害,但你的今生来世都毁坏无余了。以前有些净土宗和其他宗派的法师,对密宗很有看法,也诽谤了很多,后来他的一生中出现很多意外、发生各种违缘,之后他自己也有所醒悟。我们获得一个人身,即使对佛教没有作贡献,也最好不要做坏事,依靠恶知识、恶友的引导而堕入邪道。
    总而言之,在难得的人生中,我们有机会学习佛法,尤其是甘露般的大乘佛法,对今生来世有非常大的利益。这一点是佛陀的无欺教言来印证的,并不是我在这里胡说八道,说“你们学的话,百分之百我来保证”,不是这样的。但我有一定的依据,依据就是佛语,佛语是任何宗教和学者都无法推翻的。我们即生中能遇到这么好的佛法,确实是自己的福分,应该值得珍惜!
     
思考题
    783、为什么佛陀的语言永远不会欺惑众生?《金刚经》中说佛语有哪些特点?请一一解释。若有人不相信佛陀所说的话,应该用什么方法加以引导?
    784、假如我们往昔就像诸佛菩萨一样,放弃自利而专一利他,今天的结局会怎么样?明白这个道理后,你有哪些打算?
    785、有些人认为:“自他交换不可行,因为他人一点也没有我的成分,怎么可能把他当成我?”对此你该如何作答?
    786、作为大乘修行人,三种布施当中哪一种最重要?你如何看待在家人讲法这种现象?

第一百四十六节课
    丑二(断除珍爱自己)分三:一、以意乐自我嫉妒;二、以行为代他苦;三、以心行置低位。
    寅一、以意乐自我嫉妒(从内心中对自己继续修嫉妒心):
    我乐他不乐,我高他卑下,
    利己不顾人,何不反自妒?
    这跟前面的内容基本上相同。作为一个修行人,看到引生烦恼的对境时,应该尽量对治烦恼。对治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寂天菩萨在这部论典中的窍诀非常尖锐锋利,可以把我们的烦恼一一穿破,摧毁无余。自古以来无数的高僧大德和大成就者,都是通过这样的窍诀调伏相续,最后获得了圆满果位。所以大家对此应该有信心,明白现在所学的教言正确无谬,具有相当殊胜的加持力和对治力。它的力量极为强大,我们的烦恼一遇到它,就像绒草遇到火一样,马上会烧尽无余,没有一个对治不了的,只不过有时候自己信心不够、有时候自己毅力不够而已。
    这里说我们平时就是这样:在心情上,自己一味想获得快乐、吃穿不愁,即生行持善法,来世获得人天福报,而对其他的众生,除了亲朋好友以外,不愿意让他们今生来世快乐,希望他们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在地位上,自己愿意至高无上,被成千上万的人恭敬爱戴,而想别人受到蔑视、地位下贱;在行为上,白天晚上为了自己的利益勤奋努力,而对其他众生的事情毫无顾及、漠不关心,就算表面上做了一点,也主要是为了自己,并不是关爱别人。这些情绪上、地位上、行为上毒药般的自私自利,我们扪心自问,看这样做到底合不合理?如果不合理,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治?作为一个凡夫人,只要反观自己的行为,就会觉得很惭愧。我们从早到晚24小时都是想着自己快乐、自己获得名声地位,而众生的利益,除了个别真正有菩提心的人以外,根本没有想到过。
    当然,有些人审察自己的时候,可能也有变化。这种变化是很重要的,没有这种变化的话,修行是不可能进步的。有个人告诉我,《入行论讲记》上他能做到的就画红线,做不到的画黑线,学第一册时黑线比较多,红线比较少,现在到了第六册,很多事情都能做到了。他用这种方法来勉励自己,如今还是有一定进步。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方法。
    利他心不仅大乘行人具有,世间上也有人做得非常好。晋代有个人叫朱冲,他从小就待人宽厚,特别有智慧,但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上学读书,只好在家种地放牛。隔壁有个人心地很坏,平时好占便宜,三番五次地把牛放到他家的地里吃庄稼。朱冲看到后,不但不发脾气,反而在收工时带一些草回来,连同那吃庄稼的牛,一起送回主人家,并说:“你们家里牛多草少,我可以给你们提供方便。”那家人一听,又羞愧又感激,从此再也不让牛去糟蹋庄稼了。朱冲的待人厚道,赢得了乡邻的一片赞扬。
    这个世界上,好人还是比较多,但发现好人的人比较少,很多公务员、医生默默无闻地为人们服务,真是非常了不起的菩萨行为。而一些有名声、有地位的人,表面上说得很动听,经常在众人面前装模作样,但实际上内心肮脏腐败,这种现象在当今比比皆是。简单来说,自他交换就是要体谅别人。富勒 说过:“不会体谅别人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理解的。”因此,大家一定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样的话,很多行为和利他心不得不增上。
    即生中生起利他的菩提心,比遇到如意宝还难得。佛陀在《甘露经》中讲了四种难得,第一个是人身难得,(这里的人身,是指学习佛法的人身。观音上师讲经时说,藏地一个喇嘛讲法时提到人身难得,有个汉族人马上站起来反驳:“人身一点都不难得,我们汉地的人特别多!”其实汉地的这种人身,不一定是具有十八种暇满的人身宝。)第二个是遇佛法难得,第三个是信仰佛法难得,最后是菩提心难得。佛经中的这四种难得,千百万劫难以遭遇,一旦得到了,自己万万不能放弃。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虽然很难得,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