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管是八识聚、六识聚,都安住在阿赖耶当中,就像是无想定的天人,通过禅定力将粗大心念暂时压伏了,可是长劫之后因缘聚合时,心识仍会生起来。
因此,心的暂时寂灭,并不是我们希求的目标。每个人之所以学佛,就是想得到最究竟的佛果,不是菩萨果,更不是阿罗汉果。《宝性论》中说:“故未得佛果,不可得涅槃,若离日光者,不可见日轮。”没有得佛果就不可得涅槃,犹如日光与日轮无二无别,没有日光的日轮是不存在的,同样,佛果与涅槃也是无二无别,离开佛果不可能有究竟涅槃。所以,三界中凡是希求解脱者,一定要修持万法皆空的大乘空性,对它生起信心和欢喜心。什么时候你听到空性法语,欢喜心情不自禁,什么时候就说明你解脱有望了。
大家现在依靠上师如意宝的加持和自身因缘的聚合,有机会听受大乘空性理,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佛陀在因地时,为了听一句简单的无常法,粉身碎骨、付出一切都心甘情愿,更何况是这么圆满的空性法门了。大家如今有因缘闻思空性,一方面是自己的福报现前,一方面是诸佛菩萨的加持,包括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中也说要摄持我们浊世众生。
我们生在娑婆世界,不断被业和烦恼冲击,是很痛苦,但能遇到如意宝般的空性法,福报还是不可思议。假如你能将之经常串习,一定会烧尽轮回的种子,这个缘分相当难得,在短暂的人生中,千万千万不要放弃。即使你遇到第二次“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魔劫,对佛法的正信也不能改变。若有这样的决心,诸佛菩萨的加持会不断融入你的心田,你本具的如来藏光明定会显现。所以,大家要珍惜自己的福分,听闻大乘空性法门后,首先要在道理上搞明白,然后经常于内心中串习,这样一来,自己的智慧光芒会越来越强,无明烦恼的黑暗也将逐渐消散。
思考题
893、为什么说断除一切烦恼,也无法获得究竟涅槃?并请引用公案进行分析。
894、目犍连、小驼背的故事,对你有何启示?请用自己的经历来说明。
895、阿罗汉已断尽轮回之因,远离一切痛苦,为什么他还不是究竟寂灭?
896、名词解释:无明习气地 无漏业 意生身 不可思议生死
897、阿罗汉的非染污爱,表现在什么方面?请具体解释。最终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898、为什么说阿罗汉入灭尽定只是一种暂时性的涅槃?你所希求的什么样的涅槃?为什么?
第一百六十五节课
丑二(修胜义之功德)分二:一、成办二利;二、断除二障。
寅一、成办二利:
为度愚苦众,菩萨离贪惧,
悲智住轮回,此即悟空果。
有实宗发出疑问:“如果证悟了空性,一切都空了,就像声闻入灭一样,那么菩萨不应住于轮回救度众生,也不应精勤于修习大乘道果,这样一来,对自己和他人有什么利益呢?”
作者回答说:证悟了空性以后,不但不会有这种过失,反而对自己、对他人、对天下无边的众生有无穷利益。因为大乘菩萨通过精进修持,证悟空性之后,能够看破一切,远离贪惧二边,对轮回中的色声香味、五欲六尘,不会像凡夫俗子那样贪执,也不会像声闻缘觉那样恐惧。菩萨依靠大智慧和大悲心,虽住于三界以各种形象利益众生,却不会像声闻一样堕入寂灭边,中断了利他的相续;也不会像世间人一样堕入有边,沉溺在轮回的惑网中,不能自拔。
对大乘菩萨来说,虽已了知万法皆空,但不会因此舍弃救度众生的事业,这即是证悟了空性的结果。没有证悟空性的话,会像声闻一样,认为轮回火坑特别可怕,度化众生难如登天,一想到凡夫人的污言秽语、邪见如山,他们唯恐避之不及,宁愿独自一人趋入安乐的涅槃。然而菩萨不会这样,他们虽住于世间,但以胜义空性的加持,于世间不断救度有情,而不会为轮回烦恼所染。如《华严经》云:“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莲华生长在淤泥里,却纯洁无垢,出淤泥而不染;日月住在虚空中,但能自在洒脱地运行,不滞于任何一处。(有些论师认为,假如日月住在一处,当地人就会生起酷热之感、厌烦之心,不断运行才不会有这种后果。)又云:“不离于世间,亦不著世间,行世无障碍,如风游虚空。”菩萨不会离开世间,也不会耽著世间,他的一切所行毫无障碍,犹如空中的风。所以,证悟空性的大乘菩萨,在智悲力推动下,永远不会舍弃众生,如地藏菩萨所发之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乃至轮回未空之前一直住于轮回。
既然如此,那菩萨会不会有痛苦烦恼呢?绝对不会。因为他已证得了远离四边八戏的胜义大空性,并通达世俗万法犹如幻化八喻,如梦、如幻、如阳焰等,有了这样的境界,即使入于地狱,也像逛花园般自在快乐,没有丝毫痛苦。弥勒菩萨云:“观法如知幻,观生如入苑,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了悟诸法如幻的圣者,在恶趣中流转投生,也像入于花园一样快乐,纵遇兴盛衰败,也不会被烦恼染污。(不说菩萨和佛的这种境界,甚至在座有些道友,经过长期对空性的闻思、观修,对一切苦乐也看得特别淡,这就是体悟空性的结果。)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说:“好如凡夫吵闹缠,其心不随顺逆转,仿佛空谷之谷声,此等行人定无居。”证悟空性的圣者,无论遇到什么环境,都把它当成空谷传出之声,不会随之而起贪嗔痴烦恼。就像有些证悟空性的大智者,表面上看是凡夫人,被嘈杂、热闹束缚着身心,在人群中搞世间八法,但因为证悟了空性的缘故,不会被逆境、顺境所转。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只要有利益众生的机会,任何地方皆可随遇而安,犹如日月不住空。反之,假如对空性一无所知,即使你做的善法极其广大,但因为有强烈的实执,抛不开自私自利,最终也无法成为无漏的善根。
因此,从长远利益来看,学习空性对自己的解脱很有帮助,而且断除了自私自利、离开执著束缚之后,度化众生也很容易、很方便。否则,抱着一个大大的“我”去帮助众生,可能有点不太现实。就像现在有个别领导,口口声声说为“人民”服务,但实际上一直是为“我”服务,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利益他人相当困难。因此,我们一定要修持空性,如果你连一根头发都空不了,想度化众生无疑是天方夜谭。
寅二、断除二障:
空性能对治,烦恼所知障,
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
空性不仅可以成办二利,还能对治成佛路上最大的障碍——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两大障碍如同黑暗,般若空慧如同阳光,黑暗唯一要靠日光来遣除,而对治二障的唯一武器,即是般若空慧。
对我们而言,超离轮回火坑,获得无上圆满佛果,以之利益无量众生,是每个大乘行人的究竟愿望。若想尽快实现此愿,用不着考虑其他途径,只要兢兢业业修持空性法门就可以了。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搞清楚烦恼障和所知障,根据麦彭仁波切的教言,这两大障碍可从三方面来分析:
1)二障之“因”:佛于《楞伽经》中说,以我执产生的执著为烦恼障,以三轮法执产生的分别心及习气为所知障。
2)二障之“本体”:弥勒菩萨于《宝性论》中云:“三轮执著心,许为所知障;吝等恶分别,许为烦恼障。”六度之违品皆为烦恼障的本体,此外的三轮执著皆为所知障之本体。
3)二障之“作用”:小乘《俱舍论》云:“主要对获得暂时解脱作障碍的同类恶心,皆为烦恼障。”大乘《俱舍论》云:“对获得一切智智之究竟解脱作障碍的同类执著习气,皆为所知障。”
尽管还有其他分类,但二障主要是从这三方面来分析的。现在有极个别的人,对烦恼障、所知障没有系统地分析过,虽然如麦彭仁波切在《辩答日光疏》中所说,在广义上,一切烦恼无明都叫烦恼障,但是具体分析时,二障各有不同的定义,这个最好不要搞错。
有些法师说:“七情六欲均为烦恼障,妄想执著均为所知障,因此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无量的法门、方法、手段,无非是把我们的妄想、执著打掉而已。”当然,这种说法在有些老年人、没闻思过经论的人面前,也许可以过关,但严格来讲是不行的。
还有些法师说:“知识分子的所知障很重,因为他们学的知识太多。”如果知识分子只剩下一个所知障,而没有烦恼障,那倒是非常不错,毕竟所知障只是一种细微的习气,但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
很多人对什么叫所知障、什么叫烦恼障,自己也搞不清楚,给别人讲解的时候,经常依文解义,在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随便挑一个意思贴在上面,这是不合理的。道就是道,空性就是空性,障碍就是障碍,它的含义不能随分别念而转。
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孟子的弟子问孟子:“您所讲的道非常高深、完美,就像顶天一样,但是修起来特别困难,您可不可以把它降低,以适应我们的想法呢? ”孟子回答说:“这是不可以的。道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降下来,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努力达到道的境界。 ”所以,障碍也好、空性也好,它们的概念是固定的,不能以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否则将会丧失它的本义。
我们学佛一定要打好基础,不管讲经说法,还是听经闻法,都应懂得最基本的术语,要不然,沟通起来非常困难。如果你的理解离题千里、不符合佛教,那闻者、讲者获利都不会很大,反而可能有一些过失。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说谁不对,而是在提醒大家——讲经说法必须要严格,千万不能信口开河、随随便便。学院的辅导员也好、法师也好,平时务必要注意这一点。假如有一句话你不懂、解释不来,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毕竟十地菩萨也有不懂的地方,我们凡夫人不懂很正常。但如果你不懂装懂,在别人面前故作权威,把佛法的意思乱讲一通,这完全是自欺欺人。
此处讲凡是想成佛解脱的人,一定要修持空性。因此,大家有时间的时候,最好能观修人无我、法无我(具体修法会在下文介绍),如此殊胜的道理,务必要再三串习、思维。如果你平时不修行,光是理论上懂了,也不一定能消除执著。前段时间有个人就说:“《安忍品》的颂词,我能倒背如流,可遇到怨恨的敌人,我还是气得不得了,怎么办哪?”我说:“这是因为你没有修行。很多道理不是懂得就够了,行为上一定要尽量做到。”
同样,对人无我、法无我的道理,我们现在文字上是明白了,但关键要看自己修了没有。你修的时间越长、越深、越有力度,得到的利益就越大。到了最后,你的心量会完全打开,什么事情都能包容,原来狭隘的执著也会渐渐消失,这就是空性的力量。
现在好多人闻思的时候,觉得万法皆空,可是遇到一个小小的问题,不但空不了,反而越发庞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有修行。诸佛菩萨、高僧大德一再强调修行的重要,因此大家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多观修空性,这样的功德非常大!
丑三、摄义:
不应妄破除,如上空性理,
切莫心生疑,如理修空性。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讲了证悟空性的功德、没有证悟空性的过患,现在可得出一个结论:空性是一切佛法的精华,破斥空性是不合理的。
为什么呢?因为空性诠释的是万法真相,如同火是热性的一样,任何人都破不了。有些人听到空性法门,就觉得不合理,但不合理的原因也举不出来,这是他对大乘教理没有系统闻思过,或者自己前世的因缘、根基所致。
空性,从意义上讲,就是大乘经典中所说的诸法本体皆空;从文字上讲,指般若经典、中观论典等大乘法宝。这些空性法非常殊胜,我们不应该因无知而妄加怀疑,或者因朋友和“善知识”的见解不如法,就对它生起邪见、大肆驳斥。
如果舍弃了空性,想获得解脱是不可能的,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中说:“何人不识空,心无解脱时。”无我空性是万法的真理,不识空性则无缘解脱。其实在一切空性中,不管法空还是我空,只是根据所度众生而分类的,比如为度化声闻缘觉,佛陀讲了人无我空性;为度化菩萨,讲了人、法二无我空性,因此《入中论》中云:“无我为度生,由人法分二。”对于这样的空性,纵有成千上万的智者驳斥,也是无懈可击的。过两天就会讲到法无我和人无我,里面有很多辩论,中观宗说万法不存在、人我不存在,对方绝对找不出它存在的理由。现在有些人觉得自己很有智慧,但无论你持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在中观面前都没办法站得住脚。因此,每一个希求解脱者,对空性不应有任何怀疑,如果你心存怀疑的话,则无异于自掘坟墓,自己阻断自己的解脱道路。
空性虽然是万法真理,然而在修习的时候,必须依止正确的方法,若不能做到如理修习,《中观根本慧论》里说过:“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若把空性当成实有的东西,或者认为一切都没有了,包括名言中的善恶业报也不存在,这种见解十分可怕。因此,认识空性一定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做什么都会失败的。只有依靠善知识的教诲,通过对空性不断认识串习,到了一定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这甘露妙法的殊胜。
在座的很多道友,一直在学《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四百论》、《入中论》等论典,对空性法门不仅有所认识,而且觉得唯有依之修持,方能彻底了达佛法。所以,空性法门极符合真理,如果不符合的话,不可能有其生存空间。我们有幸听闻空性法理,不应像小乘一样害怕,而应如圣天论师所云:“若知佛所说,真空无我理,有亦无所欣,无亦无所怖。”对现有诸法无所欣喜,因为在名言中如幻如梦;对无我法也无所怖畏,毕竟空中可以显现妙有,显现一切业果规律,如龙猛菩萨云:“知此诸法空性理,一切业果依缘起,稀有又此极稀有,稀奇又此极稀奇。”
假如你对空性法门成见很重,生起非理怀疑,这样会很可怜。但如果能生起合理怀疑,觉得“空性也许是存在的”,就可以断除三有的根本,如《四百论》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当然,不仅对空性法门应如此,对所有的大法,包括藏传佛教的密宗,也一定要有信心,不能妄生邪见。
现在末法时代,有些人真的智慧不够,只看了一两本密宗书,就兴师问罪要去遮止密宗,这种行为非常可笑。现在译成汉文的密宗书,连1%都不到,你看了一两本就下结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如果你真想破密宗,最起码要用5年以上的时间,先到藏地一些密宗学院中去闻思,研究一下密宗到底说的是什么,然后再决定从哪个角度下手。
当然,倘若你能破得了密宗,那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大半都被推翻了。我以前写《密宗断惑论》时也涉及过这些内容,佛陀所说的教法,有咒语和密法两方面:咒语,大多分散于《楞严经》、《华严经》、《般若经》、《心经》等大乘经典中。密法,有一部分是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