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

第275章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275章

小说: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学习这些法之后,有善根、有福报的人,会对本师释迦牟尼佛和他所宣讲的缘起法生起不共的信心、不退转的信心。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寂天菩萨等大德的推断结合起来,对世间事物的真相进行判断,就会发现只有佛陀的说法千真万确,其他任何说法都经不起观察,这一点利根者会深信不疑。
    以前舍利子是十分傲慢的外道,有一次他看见马胜比丘的威仪调柔寂静,便好奇地问:“你平时学的是什么法?”马胜比丘说偈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意即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我的上师大沙门——本师释迦牟尼佛,经常宣说这样的道理。舍利弗听后大有感悟,遂放弃一切外道禁行,和目犍连一同皈依佛陀,最终二人皆证圣果。所以对利根者而言,听到佛教因缘生法的规律后,就会了知其他学说没有任何价值了。
    既然万法的产生源自因缘聚合,万法毁灭源自因缘消散,自在天又起到什么作用呢?一切万法于胜义中都不生不灭,世俗中依靠各自因缘而产生——外在的因缘如种子产生根、茎、花、果,内在的因缘则以无明为主的十二缘起产生轮回,除此之外,认为有一个自在天在幕后操纵指挥,这是绝对不可能有的。
    若非自在欲,缘生依他力。
    若因欲乃作,何名自在天?
    再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自在天创造万物时,是没有欲望而随随便便生果,还是依自己的欲望来操作的呢?
    如果说自在天并不是由欲望支配而生果,则说明万法是由其他因缘产生。但这个对方也不承认,因为他们认为自在天有意识地创造万物。如果说自在天依欲望而生果,那大自在天就不自在了,因为他被欲望所控制、所牵引,怎么能称为“自在”天呢?你们认为大自在天是“大自在”,其实他一点都不自在。就像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很好的修行人,但其实每天被分别妄念束缚着,修行一点也不好。
    通过这种观察可以了知,世间上并没有一个万物的造作者,也没有什么天生的东西。有些人认为天生的东西应该存在,实际上这只是未经观察的说法而已。汉地有一位盘圭禅师,有次来了一位弟子向他请示:“我天生暴躁,不知道该如何改正?”禅师说:“那你发脾气给我看一看。”弟子说:“我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会跑出来。”禅师告诉他:“这说明你的暴躁不是天生的,它只是因缘所生法。如果你把它说成是天生,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通过这种开示,那人马上会意过来,再也不轻易发脾气了。
    我们这里个别人也是这样,觉得:“我天生性格不好,天生爱发脾气,你们最好不要惹我,我就像毒蛇一样!”其实根本没有天生的脾气,你又不是大自在天的妹妹——也不是大自在天的哥哥,加上一个哥哥,不然有些人不舒服,开玩笑!  

思考题
    971、作为一个修行人,每次在喝水、吃饭时,应该有什么样的威仪?明白这个道理后,你以后会怎么做?
    972、怎样通过观察大自在天所生之果,抉择自在天并非万法的生因?若许自在天为万法之因,会有什么样的过失?为什么?
    973、如果外道说自己的天尊恒常存在,他有时候造万物、有时候不造是观待因缘是否聚合。对此应当如何驳斥?你从中得到什么收获?

第一百八十一节课
    现在正在讲“破常因生”。有些讲义的科判中说“破他生”,其中包括“破无情之他生”和“破有情之他生”。有情之他生,就是昨天所破的大自在产生万物,在印度,信奉大自在派的比较多,圣天论师的传记中就有他与大自在派辩论的整个经历,以前学《四百论》也给大家讲过。今天开始破无情之他生——胜论派(有些论典说是伺察派)承许一切法由微尘所生。
    子二、破由微尘所生:
    微尘万法因,于前已破讫。
    胜论外道认为:器情万法应该由实有的微尘组成,没有它的话,器情世界无法产生。这种微尘不是有情法,故没有前面所讲的过失;也不是粗大的法,否则就会有生灭迁变;它是最细微的物质,常有不变,乃构成万物之根本。
    这种观点与唯物论的说法比较相似,现在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家都认为,若没有最细微的物质,整个世界的形成不可能凭意识的力量。物质决定意识,应该是先从物质中产生种种粗大的法,然后再形成人的感官意志等等。
    认为微尘不但能创造无情法,还能创造有情法,这不仅是唯物论的观点,西方许多宗教也都这样认为。我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神用泥土造了第一批人,放在火上烤,由于没有经验,烤过头了,那些人特别黑,神不喜欢,就将他们扔到了非洲。神又做了第二批泥人,因为没有烤,结果颜色太白,也不满意,就将他们扔到了欧洲。(据说欧洲人确实觉得自己太白了,经常在身上敷一些黄色的油,趴到沙滩上晒太阳,希望自己的皮肤慢慢变成棕色。)神又做了第三批泥人,烤出来一看刚刚好,不黑也不白,肤色为淡褐色,神很满意,这就是美丽的埃塞俄比亚人。韩国人金惠子写的一本书中说,埃塞俄比亚王族的诞生历史,分别在《圣经》、《古兰经》中也有记载。
    按他们的说法,微尘不仅创造了无情法,还创造了我们人类,但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抉择法无我时也再三观察过,若许万法以微尘形成,那么“方分离部分,如空无微尘”,微尘远离一切方分,其本体犹如虚空,根本不存在。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也有迁变或不迁变的观察方法,如云:“设若恒常变,岂非刹那法?设若无迁变,焉能转为他?”如果说微尘是迁变性的,那就是无常刹那之法,如同世间上的男女老少、万事万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着面貌,一刹那都不会停止,不可能有亘古不变的实性;如果说微尘永远没有迁变,那又怎么能转变为他法呢?所以,胜论外道所许的微尘,通过理证来抉择,绝对不可能成立。
    或者通过教证来说明,诸法实相中也没有常有的微尘。圣天论师云:“不见有诸法,常而是有对,故极微是常,诸佛未曾说。”详详细细去剖析,不见有任何法是常有而且具有质碍,以前没有发现过,以后也不会有,故大慈大悲的佛陀未曾说过:微尘是常有法。
    总而言之,认为万法通过微尘产生,或者通过造物主产生,这些说法都不能成立。大家通过学习之后,一定要推翻相续中的遍计邪执,否则,虽然自己在佛教团体中每天熏习佛教理念,可是一旦身体离开了,心就像炽热的铁水遇冷凝固一样,很容易随外境而改变。因此,我们凡夫人不要对自己抱有很大希望,认为是真正的大乘修行人,见解、行为、戒律等始终不会变坏,就好像获得了一地菩萨,千万不要有这种傲慢心。有些道友平时对自己的修行蛮有信心,贪嗔痴烦恼似乎全部都没有了,然而遇到一些外境、听到一些恶语,所有的烦恼就像熊熊烈火般爆发,即使成千上万个士兵拿着兵器也抵挡不了。
    其实我们的烦恼、邪见,遇到不同对境时很容易涌现,因此要常常祈祷上师三宝。乔美仁波切再三讲过:“祈祷所有的诸佛菩萨和护法神,不如祈祷一遍上师殊胜。”上师是诸佛菩萨的总集,若于其前恭敬合掌祈祷,有形无形的违缘会直接或间接得以遣除。尤其是学密宗的道友,应该把上师视为真佛,这是所有甚深窍诀的总集,其他法相乘和宗教中是没有的。修密宗的过程中,法融入心的唯一窍诀,就是依靠上师的加持和自己的信心,只要这种因缘聚合,自己的烦恼纵然坚固如山,依此金刚钻石也能一一击破,摧毁无余。所以,大家平时应将理论和窍诀结合起来,同时要祈祷十方诸佛菩萨总集的上师的莲花足下,令自相续与佛法的智慧真正融为一体,这是非常关键的!
    子三(破由主物而生)分二:一、安立观点;二、破彼观点。
    丑一、安立观点:
    常主众生因,数论师所许。
    喜乐忧与暗,三德平衡状,
    说彼为主体,失衡变众生。
    此颂是数论外道的观点——承许由主物产生万法。数论外道的来历在前面也介绍过,淡黄仙人于雪山修行多年后,最终获得了苦行的功德,他相应自己成就的禅定而造了《黑自在六十品》、《五十相》、《三量》、《七关联》等论典,之后人间便出现了数论外道。数论外道在古印度的势力非常庞大,我们不管学哪个古印度大德的中观论典,都可以看到对此外道的大量驳斥。当时数论外道影响力之广,相当于现在的无神论,因而对它的观点进行剖析很有必要。
    数论外道承许说,所知万法均可归属在二十五谛当中。(“二十五谛”并不是外道的独有名词,佛教《时轮金刚》中也有二十五谛的说法。法王如意宝曾强调说:“不要认为凡承许二十五谛就是数论外道,其实佛教在特殊情况下也有这样的承许。”当然,佛教承许的方式和窍诀,跟外道是完全不同的。)除了神我以外,主物也是万物之因,它具有唯一、无情法、恒常、一切之作者、谁也见不到五种特点,并从中出现大、慢、十一根、五境等二十三谛法。一切常有法与无常法、有情法与无情法,皆可摄于这二十五谛中,二十五是数,以数立名,所以人们称之为“数论外道”。
    从印度的历史上看,数论外道和胜论外道比较厉害,那烂陀寺、布扎玛希拉寺(戒香寺)的门口经常需要精通内外道一切论典的班智达来护门,达 那他撰著的《印度佛教史》中就有很多护门班智达的故事。但现在不信佛教的人也比较多,基本上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攻击佛教。尤其是汉地,不信佛教的人比比皆是,但寺院的门口并没有护门班智达,只看见一些收门票的人。要知道,以前在印度的话,没有一定的辩才,是不敢坐在门口的。
    数论外道所许的主物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喜、忧、暗三德 处于平衡状态时,就是所谓的主物(也叫主体);当这三者失去平衡时,比如说快乐比较多或者痛苦比较多或者痴心比较多,就会从中产生种种现象,形成器情世界的一切万法。这是对方的观点,但这种说法不合理,究其原因,会在下面的颂词进行剖析。
    数论外道的观点,在《如意宝藏论》、《中观庄严论》中有一部分,许多高僧大德也都详详细细宣说过。宣说的原因,就像麦彭仁波切所言,众生原本有很多俱生烦恼和遍计烦恼,遍计烦恼的来源就是受外道影响,若不斩断它的种子,今生很可能变成外道,留着头发对佛法攻击。即便今生不能变成外道,来世也容易转生到外道家庭中。在印度外道的故事中,经常有一些外道这一世辩不过佛教,下一世又发愿变成外道继续诋毁佛教。所以我们要常常发愿,生生世世不离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这不是一世两世就了事的,而是乃至佛果之间,遇到殊胜的对境时,如朝神山、见高僧大德、在僧众的聚会中,有机会就发愿:“我生生世世不离佛陀,不离佛法,不离僧众!”这个非常关键,如果不离三宝的光明,修行就会逐渐增上,前途也会自然光明。反之,若与外道邪道结上缘,言行举止就会被他们诱惑,前途只有变成一片黑暗、迷茫、苍白……
    所以,我们应该要了解学习外道的观点。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中一直破这个外道、那个外道,我以前经常想:“我又不是学外道的,何必要了解这些呢?”但思维转过来以后,才明白此举的必要性。现在大家学了外道的观点,就会完全知道外道的观点确实不究竟,这样一来,便不会随便舍弃佛法,加入他们的团体中去。
    丑二(破彼观点)分四:一、破自性是一体;二、破乐等是境;三、破实法常有;四、破生前有者。
    寅一、破自性是一体:
    一体有三性,非理故彼无。
    如是德非有,彼复各三故。
    中观师通过推理来破斥对方观点:你们讲主物的特点时说,它是唯一、常有的无情法,讲主物的状态时又说,它具有喜忧暗三德,若真是一个本体,就不可分割,怎么会变成三种功德的本体呢?是一就不可能是三,是三就不可能是一,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三个人就是三个人,一会儿说他是一个人,一会儿说他有三个人的本体,这是非常荒唐的!
    当然,有些人可能想:“主物的本体虽是一个,但显现上是三个功德。”这种说法只适合于无常法,并不适合你们所谓的自性实有。一条河名言中可分为不同的反体,但它若是恒常、唯一、实有的法,怎么可能分为三体呢?因此,这种说法实在没有道理,你们宗派所许的主物,跟石女的儿子、空中的花园没有差别,即便在名言中,它也不可能存在。如果存在,就应该有非常确凿的理由,但这个你们也举不出来。
    《中观庄严论》中还有一种分析方法:“若许事体三,识现唯一相,与彼不同现,岂许彼取彼?”假如承许主物有三个功德、神我有一个意识,那么,对境是三个、有境是一个,由一个来缘取三个,这是绝不可能的。当然,若不许自性实有,一个眼识取三种颜色的对境可以成立,但若认为是唯一、常有的法,这样的对境和有境皆无法安立。
    同样,喜忧暗三德也不可能真实存在。因为我们可观察每一德是否有三种自性,如果不具足三种自性,它就远离了主物的本体;如果具足三种自性,喜必然具足喜喜、喜忧、喜暗三者,忧具足忧喜、忧忧、忧暗三者,暗具足暗喜、暗忧、暗暗三者,再分析下来,喜喜又具足喜喜喜、喜喜忧、喜喜暗……最后变成无穷无尽,如此无穷的法怎会是实有唯一的本体呢?既然主物的本体尚未成立,还要讲它的这三种功德,实在是毫无道理。就像石女的儿子是否存在还不知道,就声称它有无数的眼睛一样,显然是十分可笑的事情。
    其实,喜忧暗作为果、主物作为因,这样的因果法最好不要承认,否则,这二者无论是相似还是不相似,都不可能成立实有。龙猛菩萨在《中论》中说:“若果似于因,是事则不然;果若不似因,是事亦不然。”因和果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为苗芽和种子不会一模一样;因和果完全不同也不合理,因为它们还是有一定的关系,麦种不可能生出稻子,否则就有一切生一切的过失。通过这样的观察可以了知,实有的因果法绝对不成立,数论外道的观点无有立足之地,若把这样的宗派作为自己崇拜的对境,的确不是明智之举。
    当然,尽管如此,我们对其他宗教和非宗教人士,还是有必要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他们虽然没有佛教这样的真理,但有些行为也许会超过我们。我曾经讲过天主教的特蕾莎修女,她的有些行为非常感人。她以前是一个教堂里的普通修女,当发现修道院高墙之外人们的凄惨遭遇时,她实在是忍受不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着她,使她不顾周围人极力反对,勇敢地挑起了拯救贫民的重任。她的足迹穿越了大半个地球,印度、伦敦、纽约,甚至包括中国。她先后成立了100多个替穷人服务的处所,仅仅6年的时间里,就收留了6万多弃婴……这些真的让人非常非常羡慕,我们口头上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恐怕也很难以做到。她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