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霆-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爷愣了一下,然后开怀大笑起来:“这是好事情,为什么不好意思呢?很高兴你能这样想。让他也过来,我们先谈谈。”我点点头:“好的。我去叫他来。”然后就回到群培的房间,让霆准备好哈达,跟我一起来到佛爷的房间。霆向佛爷献上了哈达,佛爷很高兴地把哈达绕在霆的脖子上,并为霆摩顶赐福。
慕霆 (53)
佛爷面前的小桌子上摆了一些很奇怪的东西。一个象是镀了金的大盆子,上面錾满了各种繁复细腻的花纹,还镶嵌了松石和珊瑚。同样质地的一把小水壶,只不过柄在那又细又尖的壶嘴左侧九十度角的地方,是一个可以伸入一根手指的封闭的环状。大盘里放了一个架子,也是用很漂亮的黄铜打造成的,上面架了一只镀金的小碟子。大盆里全是水,显然是从那只水壶里倒出来的水,但经过了怎样的过程,我没有看到过。里面还混合着一些用“糌粑”粉团成的小丸子,总有一百多粒吧。佛爷面前还放着许多东西:一串颗粒极大的水晶念珠;一柄很光亮的铜镜;一条又宽又长的特大号白色哈达;一对象是用熟皮条连接在一起的银质碰铃;一个装了青铜小佛像和很多珠宝、并且泡满了水的水晶碗。
显然,在我和霆进来之前听到的那种清脆悦耳的铃声,就是佛爷进行这种秘密仪式的声音。佛爷把这些东西稍微往外推了推,从桌边上的经文旁边拿起那串不大的古老念珠,在手里一边揉搓,一边放在嘴唇边吹口气。佛爷上下打量着霆,使霆很不好意思,坐在我边上,始终低着头。佛爷笑得特别开心:“年轻人,不要害羞,我认识你。”霆一愣,抬起头来看了佛爷一眼。佛爷更高兴了:“当然,是听他说的。”佛爷指着我,“我听说过你们的很多事情,都是他告诉我的。那个时候他找不到你,很痛苦!不过现在看来,他的状态还不错!”霆被佛爷标准的普通话吸引了:“您讲汉语讲得这么好?”佛爷笑着:“我在北京学习生活了很多年,十世班禅大师在的时候,我就在这里学习汉语了。”
佛爷看着我:“怎么样?最近还好吗?”我摇摇头。佛爷很关注地:“说说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不知道怎么了,突然间特别想哭:“我把我们的关系告诉父母了,现在和他们闹僵了。”佛爷很沉重的点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作为父母亲很难接受的。这个可以理解。”我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我是不是真的要下地狱?我很坏吗?”佛爷反而被我逗笑了,慈爱地看着我:“如果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个人就是有希望的。”我说:“可是,我是这样的人。我的理智和情感总会有冲突!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现在觉得,我们除了爱情,也许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我的选择对吗?我好像无法挣脱欲望的捆绑,不能凌驾于这些要求之上。这就象是酗酒的恶习或者吸毒的毒瘾,经常发作,又无可奈何!可能我永远改不了了,我天生就是这样的,死后我也许会下地狱的。”
佛爷还是很慈祥的看着我,在我说话的时候,佛爷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等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佛爷对我非常严肃地说:“前世造业,今世受报;今世造业,未来受报。你们认为的轮回转世就像这样吧?一个灵魂是不灭的,然后根据他的好坏功过受到审判?然后由万能的佛来怜悯和救拔罪人?”我充满疑惑地看着佛爷:“不是这样吗?”佛爷笑了:“不是这样的,这是迷信的佛教、世俗的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我不知道佛爷是不是可以解开我心里的谜团和结,不知道佛爷是不是可以为我指点一个生命的方向。我很自然地专心听佛爷讲下去:“佛教是不承认有一个灵魂的,但是佛教要建立业果轮回的原理。这并不矛盾,在佛教的哲学理念中讲,这叫‘二谛’。也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这是佛教教义建立的根本基础,也是修行中首先要搞清楚的。否则,你就会有很多问题无法解释,这样就会产生疑惑。”
“当然了,这个问题讲起来很难的。其实人的今生和前世不必要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灵魂来完成转接。很多人认为,众生的轮回象我手里的这串念珠,很多珠子用一根线来连接,很多次生命也用灵魂来连接。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就象我们家乡种青稞,你们这里种麦子和水稻。第一次播下的种子和后来收获的果实是一回事吗?显然不是,不然的话种子就是果实了。但它们没有联系吗?也不是,那样果实就不需要播种也可以获得了。这就是‘不一亦不异’的道理。种子从播种后,就会遇到养分、水分、温度、光照,然后就刹那刹那变化着,生长着。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各种因缘聚合之下发生发展的。所以说,诸法因缘生。再比如,我这个碗里的青铜小佛像,有没有一个仅仅属于他自己的自性呢?可以独立自主、常一不变,甚至不与外界发生联系?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我们是怎样感知的呢?首先是这些客观事物的存在,要具备‘能持自相、轨生万物’的特性,就是在一定时间限度内可以保持自己的表现性状,为人所了解,并且根据某些内在的发展规律,发生发展。”
佛爷看我一头雾水,就更加耐心地说:“你看这尊小佛像,属于它的自性、特性在它的材质中吗?不对,如果在它的材质中,就说明,青铜有小佛像的自性、特性,不能造大佛像,更不能造其它的东西。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材质中没有小佛像的自性。那他的特性和自性在造它的人当中?肯定也错了,那人就成了佛像,或者除了佛像什么也不会做。那是在工匠遇到材质,加工的过程当中产生了佛像的自性吗?这就好比我们三个人都没有钱,聚到一起就会变出钱来一样不现实。这就是‘不生不灭’的道理。但我们眼前确实又看见了佛像的‘成、住、坏、空’四相,并且依据这四相建立有为法的概念,与‘不生不灭’相矛盾了吗?其实也不矛盾。比如现在我们所处的房间里一片漆黑,我把一头点着的一小截香的另外一头用线绑好,然后抡起来,你就会看到一个火圈,对不对?”我和霆都点点头:“对。”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佛爷笑了:“可这个火圈是虚幻的,假的。从来就没有真实存在过。虽然没有真实存在过,但我们却又真实地看到了它。这叫什么?这叫‘幻’。相同的道理,一切有为法,虽然具备生、住、异、灭四相,但它们从来就没有一个自性产生过,一切都是如幻的存在。为什么叫无自性和如幻呢?因为它们不是僵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给我们通过修行改变自己的一切提供了可能性。所以《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才是真实的、客观的佛教世界观。那你刚才说的无法自拔就是错误的,只要方法得当,一定可以解决问题。其实人凭着自己的感官感知世界,也就过分依赖和相信自己的感官,这实际上是很可笑的。人的感官受一定的限制,所以才有错觉的存在。眼见不一定为实。你没有见过爷爷的爷爷,那就是不存在。肯定很荒唐,因为可以推理。只要合乎情理,就可以认为是相对的正确和真实。”
佛爷又看着霆说:“你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错误的判断和分析自己,让自己很为难,很尴尬。”这时,群培回来了。佛爷跟群培说了很简短的两句藏话,群培就开始收拾桌上的法器。佛爷始终看着他收拾每一件东西,并且不时地说着一两个很简单的藏文词汇。直到群培把其余的东西收拾好,端着水和糌粑丸子混合在一起的大盆子退出去,佛爷才又看着我们说:“等一下,烧一点奶茶喝。我们先说话。”佛爷很孩子气地把念珠放在桌子上转了两圈,又绕在手里做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手印,念了几句藏文的颂文。然后又说:“任何众生都有烦恼,但是没有烦恼的自性。这样就给获得无上智慧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点佛和众生是平等的。我们经常会读到一些很发人深省的文字。‘诸佛非以水洗罪,亦非以手除众苦;非将所证迁于他,示法性谛令解脱’。就是说,佛陀是真理的实践者,而不是万能的神。他将真理告诉我们,要我们自己去亲自实践后才了解它的奥妙。”
佛爷沉思了一下,我和霆都安静地等待着。佛爷终于又开口了:“胆识、智慧和善良是实践真理、获得真知的必要手段和工具。你们一定要牢记,你们不可以自卑。你们比地狱里的众生要善良百千万倍,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地狱里的众生因为‘诸法无自性’的原理,都有成佛的机会,你们就更应该努力去做。不要因为佛教的很多戒律,使你们产生疑惑和沮丧。首先,你们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要获得一个圆满尊贵的人身,并且可以远离八种灾难,获得十种圆满,找到具备功德的导师,学习佛陀的教法,已经是很难很难的事情。戒律是要求和榜样,阿罗汉和佛陀就不需要戒律。因为他们的智慧使他们的身、口、意三业不可能沾染污浊和肮脏。然而修行人,不是圣人,他们要依照戒律的标准去做,但不可能完全符合标准。不然就不需要颂戒、修加行和忏悔了。你们现在首先要克服自己心里的自卑,要敢于面对和学习!你们和佛一样,都是平等的。我祝福你们,代表我个人,也代表十方三世常住三宝的名义。”
佛爷很超然地说:“佛陀在渡化众生的事业当中,并不光是渡脱高贵的种姓和职业,他也曾经示现神通,渡化了五百位强盗、五百位妓女。这样看来的话,佛陀并没有因为阶级、种姓、职业来取舍众生。这也可以反过来证明,一切法都无自性的真理。可以证明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的道理。每一次生命都要经历四个阶段:生有、本有、死有和中有。出生的一霎那是生有,紧接着就开始了他的一生,这就叫本有。身体的四大分裂到最后,死亡的一霎那,就是死有,之后就进入一种以更细微的五蕴为载体的冥冥状态,直到因为业力的正因和烦恼的助因共同作用而再次投胎。在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一个固有不变的灵魂来记录你所作的善与恶,更没有什么阎王和神明来评判你的功与过。一切就像春耕秋收一样自然,并不需要你天天对着田地说你要长出来青稞,不要长出来稗草。所以你们首先要克服的除了自卑以外,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和恐惧。佛陀的教法是博大的,你们要慢慢体会。尤其是善良的慈悲、克服和进步的勇猛,还有洞察一切的真实智慧。这些才是佛教最终要追求的。什么叫做究竟涅盘?实际上就是智慧的超盛和圆满。这才是所有庄严中最庄严的!”
佛爷笑眯眯地说:“当然,你们要合理引导你们的烦恼,让它成为你们获得精神解放的动力和助缘。比如你们的自卑和自责,就可以转化为惭愧,变成一种忏悔的动力,就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这样可以活得轻松一些。你们彼此相爱的感情可以一点点放大,把对象变成法界中的一切众生,这样你们就会变得很有力量。其实人都是一样的,本来无自性,过分把眼前看到的或者耳朵听到的当成真实,而且挂在心里无法放下,这就成了一种愚蠢。虽然不安立永恒不变的灵魂,但是佛陀的教法承认因果的真实存在。但从不安立固有灵魂看,佛陀并不是教人屈服于宿命,而是要我们努力经营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要我们永不向内心的黑暗和罪恶屈服、低头。佛陀揭示业果的存在,不是让你去畏惧,而是让你去熟悉和善加利用。善业会成熟为快乐的果报,恶业会成熟为痛苦的果报,善恶转变为苦乐,这叫‘异熟’。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掌握和控制的。经过巧妙的操作和修持,获得的成果,才是佛陀和众生的区别。在出世的智慧光芒照耀下,贤愚自辨了。”之后,佛爷给我和霆举行了皈依仪式,并希望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快乐起来。佛爷亲自找了很多经过祝福的吉祥物,甚至还有一种镀金的页子书签。霆始终很认真的听着佛爷的每一句话,看得出来霆似乎也在寻求精神上的依靠和解脱。我忽然感觉到霆似乎有另外一种情结在起作用,也许是因为霆的父亲过早离开的结果吧。我因为和家里的决裂,也感到孤独和痛苦,现在这一切好像都不存在了。
群培烧好了奶茶,我们一起喝着奶茶,兴高采烈地和佛爷聊着天。霆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来:“佛爷,我的父母都不在了,给他们念经超度,他们会得到好处吗?”佛爷笑了:“你想给妈妈爸爸念经?好啊,我答应。我亲自来念。”霆很高兴,带着他那种特有的羞涩向佛爷道谢。当然,我们和佛爷的合影就是那时留下来的。这时候有人在敲门了。群培打开门,原来是佛爷的一些弟子来看望佛爷。两男一女,都是中年人,听口音和看装扮,可能都是北京本地人。我们寒暄着,然后我和霆就向佛爷辞行了。佛爷很高兴地把我们送到门口,并嘱咐我们要记得经常来看望他。我和霆真的很感动。这种感动无法言明,却真实而强烈。
不久,霆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比当时谈好的要多,一千七百元整。那天晚上我刚一到家,霆就兴高采烈地问:“我发工资了,你想吃什么?我请客?想要什么?我给你买来。”看得出,霆的兴奋是有理由的,毕竟这是他的一个突破。从服务性行业里脱身出来,并用这工资验证了他自己的价值。我也高兴极了,吵着要吃肯德鸡。霆被我逗得哈哈大笑:“肯德鸡?不会吧?你就这点追求?真是容易满足,倒好养活。”我说:“不知道,现在就是特别想那种味道。你请不请啊?不会这么小气吧?连肯德鸡都不愿意请?还说别的呢。”霆看着我撒娇的样子,高兴地搂着我的肩膀,用鼻子尖顶着我的鼻子尖:“好吧,你说吃什么,就吃什么。肯德鸡就肯德鸡,去洗脸,我等你。”我很听话地洗了脸和霆出去大餐了一顿肯德鸡。那天,肯德鸡里的人多极了,我们等了一会儿才找到座位。但是我和霆还是很兴奋,似乎在人气特别旺的餐馆就餐,心情和状态就是不一样。
来吃肯德鸡的人,无外乎三种人。一种是喜欢追逐时尚的年轻人,或者工作之余没有很多时间的白领;一种是带着孩子来大快朵颐的中年人;再有就是无暇照顾生活的游客,或者来商业区购物的人。聚集这里的人们都穿着着时尚的顶峰,从头到脚渗透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所谓个性。从男生到女生,从青年到中年,每个人都精心保持着最为鲜明娇媚的气质和面孔。好像他们从来不曾睡眠、没有烦恼、不知疲倦和疾病,他们好像是舞台上定格了的明星,似乎真的只有快乐是他们永远的主题。在他们身上,找不出任何一件没有讲究、不花心思的小饰品,找不出任何没有经过刻意搭配和挑选的衣物鞋帽。这也许就是人们赞叹生命的新老交替、慨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原因吧。霆的穿着习惯和气质是很容易融合到这种人群之中的,而我却恰巧是个例外。也许是我真的很老土吧,或者说观念落后。我始终喜欢严肃一些的服装,尽管并不能够遮掩我对霆的依赖。这种注定有些女性化的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