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潮州工夫茶 >

第1章

潮州工夫茶-第1章

小说: 潮州工夫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潮州工夫茶法是否发源于潮州?笔者郑重地回答:“不是!”然则,潮州工夫茶法究竟发源于何处?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告诉人们:“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可知工夫茶艺早在盛唐时便已正式形成。今之潮州工夫茶,实乃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种遗存,是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是《茶经》工夫茶艺(也即“煎茶法”)的延伸。工夫茶的发展历史,按冲泡法划界,大体可分“煎茶法”(唐),“斗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后)三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大体可分“长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称‘苏、杭’)工夫茶”(明),“闽、粤工夫茶”(明末清初),“潮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后)五个主要阶段。潮州工夫茶是现代中国茶道之源;“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中国茶道”实质上是三位一体。以上便是本书中“潮州工夫茶之史”一章的内容提要。  接着的问题是:中国工夫茶为什么会在潮州安家落户,以至于改姓“潮”?这就得从潮州源远流长的历史说起了。潮州地处南海之阳,中镇凤凰山系;韩江纵贯南北,属潮州轴心坐标。正当“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古代文明萌发时期,潮州先民也同样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辉煌的“池湖贝丘遗址”、“陈桥贝丘遗址”等新石器时代文明。故此,潮州自古便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1986年12月,潮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后复获“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等桂冠。“潮州工夫茶”,正是以这样特定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及接受其长期熏陶的家家户户为依托,在潮州落地生根以至花繁叶茂的。一踏上潮州的土地,不仅能领略到潮州工夫茶的独特风韵,还可耳听潮州音乐、口尝潮州小食、眼观潮州美景、鼻闻潮州玉兰……诚所谓“五官齐感,五福临门”者也!以上便是本书开篇“人杰地灵话潮州”的内容提要。  也许还有人问:“潮州工夫茶,工夫加茶,如果没有名茶相配,不也同样没了工夫吗?”问得好,但放心,潮州名茶有的是:凤凰单丛,饶平单丛,石鼓坪乌龙等,尽是青茶珍品。若想了解详细,请读本书“潮州工夫茶之茶”一章。  至于工夫茶具,除著名的“潮州工夫茶四宝”(朱泥壶、若深杯、红泥火炉、砂铫)外,尚有令人瞩目的茶挑(茶担)、茶橱、茶罐、银炭夹等一大批古代潮州工夫茶具。图文并茂的“潮州工夫茶之器”一章,肯定会让你眼界大开。  此外,还有读者普遍关心的潮州工夫茶艺程式。“潮州工夫茶之艺”一章为你提供数十幅程式规范图,以图解艺,直观好懂。谅必能引动你的好奇心?!  读完潮州及其工夫茶之“史”、之“茶”、之“器”、之“艺”,自然希望能理出个头绪,以祈掌握潮州工夫茶事的体系和它的社会功能。那么,再往下读“潮州工夫茶之道”一章吧,它将告诉你什么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潮州工夫茶如何“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并达于规范美的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从而体悟出潮州工夫茶乃升华了的全人类都能意会、理解、破译的语言,它必然会给人类这个地球村带来一丝和谐与安乐。


第一部分人杰地灵话潮州(1)…(图)

  潮州工夫茶法是否发源于潮州?笔者郑重地回答:“不是!”然则,潮州工夫茶法究竟发源于何处?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告诉人们:“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可知工夫茶艺早在盛唐时便已正式形成。今之潮州工夫茶,实乃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种遗存,是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是《茶经》工夫茶艺(也即“煎茶法”)的延伸。工夫茶的发展历史,按冲泡法划界,大体可分“煎茶法”(唐),“斗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后)三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大体可分“长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称‘苏、杭’)工夫茶”(明),“闽、粤工夫茶”(明末清初),“潮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后)五个主要阶段。潮州工夫茶是现代中国茶道之源;“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中国茶道”实质上是三位一体。以上便是本书中“潮州工夫茶之史”一章的内容提要。  接着的问题是:中国工夫茶为什么会在潮州安家落户,以至于改姓“潮”?这就得从潮州源远流长的历史说起了。潮州地处南海之阳,中镇凤凰山系;韩江纵贯南北,属潮州轴心坐标。正当“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古代文明萌发时期,潮州先民也同样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辉煌的“池湖贝丘遗址”、“陈桥贝丘遗址”等新石器时代文明。故此,潮州自古便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1986年12月,潮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后复获“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等桂冠。“潮州工夫茶”,正是以这样特定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及接受其长期熏陶的家家户户为依托,在潮州落地生根以至花繁叶茂的。一踏上潮州的土地,不仅能领略到潮州工夫茶的独特风韵,还可耳听潮州音乐、口尝潮州小食、眼观潮州美景、鼻闻潮州玉兰……诚所谓“五官齐感,五福临门”者也!以上便是本书开篇“人杰地灵话潮州”的内容提要。  也许还有人问:“潮州工夫茶,工夫加茶,如果没有名茶相配,不也同样没了工夫吗?”问得好,但放心,潮州名茶有的是:凤凰单丛,饶平单丛,石鼓坪乌龙等,尽是青茶珍品。若想了解详细,请读本书“潮州工夫茶之茶”一章。  至于工夫茶具,除著名的“潮州工夫茶四宝”(朱泥壶、若深杯、红泥火炉、砂铫)外,尚有令人瞩目的茶挑(茶担)、茶橱、茶罐、银炭夹等一大批古代潮州工夫茶具。图文并茂的“潮州工夫茶之器”一章,肯定会让你眼界大开。  此外,还有读者普遍关心的潮州工夫茶艺程式。“潮州工夫茶之艺”一章为你提供数十幅程式规范图,以图解艺,直观好懂。谅必能引动你的好奇心?!  读完潮州及其工夫茶之“史”、之“茶”、之“器”、之“艺”,自然希望能理出个头绪,以祈掌握潮州工夫茶事的体系和它的社会功能。那么,再往下读“潮州工夫茶之道”一章吧,它将告诉你什么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潮州工夫茶如何“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并达于规范美的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从而体悟出潮州工夫茶乃升华了的全人类都能意会、理解、破译的语言,它必然会给人类这个地球村带来一丝和谐与安乐。


第一部分人杰地灵话潮州(2)…(图)

  潮州地处南海之阳,星分牵牛、婺女,中镇凤凰山系;韩江纵贯南北;位正轴心坐标。古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之美称;今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等荣誉。诚所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就是如此。  根据考古发掘报告,潮州池湖贝丘遗址、陈桥贝丘遗址等处出土了大批新石器时代(1万~4000年前)的磨制石斧、石凿、骨针和刮削器,还有尖沙粗陶片和火烧土。可见正当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青莲岗文化、龙山文化等古代文明萌发时期,潮州先民也同样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辉煌的古代文明。潮州属县饶平的浮滨桥头塔仔金山,陆续发现了商代墓葬群,出土了带孔的石戈和石环,还有高达50厘米的大口樽和其他陶器。这批文物,为我们提供了奴隶社会时期先民活动情况的佐证。汕头市郊岐山则出土有周代饕餮纹铜鼎、铜壶、铜象、狮形羹炉等精美青铜器;揭阳云路中夏出土了战国时期剑把上有三道环纹突起的铜剑。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物,越来越明白无误地证实:潮汕地区虽处海隅,其手工业发达情况却堪与中州媲美。  随着社会之向前发展,潮州历史也渐见诸古籍载述。宋《潮州三阳志·州县总叙》云:“潮州于《禹贡》为扬州之域,于天文为牵牛、婺女之分。秦定杨越,为南海郡东境。”饶宗颐《潮州志》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置南海郡,这是潮地见载于版图之始。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在南海郡置古揭阳县(即后之潮州府),这是潮地设行政区划之始。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四》载:隋开皇十一年(591),于“义安郡立潮州,以潮流往复,因以为名。”据此知潮地见载于版图,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潮州”之得名,距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地灵则人杰,所谓一方水土长养一方人物。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名公巨儒,前后相望。最著名者当数唐、宋“潮州八贤”:其中有“倡儒学之宗,卫孔氏之传,而陶范吾潮海滨邹鲁之风”的赵德;敢向东巡的宋真宗“赋颂以陈灾异,一见极诋时弊”的许申;“却豪户贿、黜赃黩吏、有廉名”的张夔;“岁有凶歉、奏免民租,狱有冤囚、辨明得活”的刘允;“投匦论事”、封官不受、“南归读《易》”的林巽;“当奸臣柄国之日,而志存恢复”,“倡正直之风,张忠义之气”,力主抗金,并将潮俗总括为“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王大宝;“事亲至孝”、“有国士之风”的卢侗;“为二苏(苏轼、苏辙)所交游”、“志趣超逸”的吴复古。此外,还有与韩愈交好之潮阳灵山寺创建方丈大颠禅师;士人誉称为“广南夫子”的陈希;编撰中医经典巨著《幼幼新书》的刘等。明、清时期,潮州更是“衣冠礼乐之士彬彬乎倍昔。”尤见突出者有:“岭南第一名臣”、兵部尚书翁万达;大理少卿吴一贯;师事王阳明、有“真铁汉”之誉的薛侃;因劾权奸、受廷杖而亡的薛宗铠;嘉靖十一年(1532)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的林大钦;提学福建的苏志仁;工古文辞、善草书的林大春;大理寺卿周光镐;文选司郎中唐伯元;户部左侍郎林熙春;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黄锦;兼礼部、兵部尚书、文渊阁学士加太子太保郭之奇;直隶总督加太子少傅郑大进;节制沿海七省水师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丁日昌;首任驻日本国使臣何如璋。  至于入潮名宦,也多有“存以甘棠,去而益咏”者。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贬潮期间,韩愈驱鳄除害,传道起文,兴学举贤,关心民瘼,排涝修堤,赎赦奴隶,廉洁奉公,政声卓著。韩愈还在东山西麓营建揭阳楼,并手植橡木;又倡修北堤,将小潭与江水隔断,形成西湖。给后代东山景区、西湖景区的创设和进一步开发奠基。《潮州三阳志·卷三》还记载了一则颇令人感兴趣的事:郡城以东,有个叫“水南”的地方,离城约五七里,却另操一音,俗谓之“不老音”。什么原因呢?原来是韩愈治潮期间,“以正音为郡人诲”,致原语失真,遂不再变。这显然是一条相当珍贵的地方语言史资料。所谓“正音”,相当于今之普通话;“以正音为郡人诲”,则相当于今之推广普通话。故知韩愈在潮州时,还为地方语言的规范化做过极有意义的工作,此事堪称中国古代“推广普通话”之首例!并因此而为潮州方言系统平添了新的旁支——“不老音”,实属旷古佳话!“德泽在人,久而不磨”。韩愈身后,潮州以“韩”字或“昌黎”命名的颇多:木称“韩木”,山称“韩山”,亭称“韩亭”,江称“韩江”;还有“昌黎路”、“韩文公祠”、“韩山书院”;今则有“韩山师院”、“昌黎小学”。归有光《吴山图记》云:“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韩愈洵无愧于“贤令”称号!潮州也是“十相留声”的地方:唐代的常衮、杨嗣复、李德裕、李宗闵,宋代的陈尧佐、赵鼎、吴潜、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十位宰相,都以各别的原因来过潮州,在不同程度上均能施影响于“潮风”。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于广东提举任职期间,曾督师潮州;刘克庄曾任职潮州通判。明代王守仁曾以左御史总督两广军务,与潮人潮事接触更为频繁,其“心学”影响了潮地一代学者。  潮州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同样为传承与弘扬潮州文化立下了卓著功勋。


第一部分人杰地灵话潮州(3)…(图)

  人杰则地灵,所谓一方人物留声一方水土。奇英俊彦,能工巧匠的荟萃,必然会以各自的聪明才智,共建文化潮州,充实潮州文化。  潮州城古称“凤城”,俗叫“府城”,是所在郡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古迹遍布城区和近郊,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具备了独特的风貌。古城格局之形成,无不体现时代趋势的历史因果。因此在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建于宋代的湘子桥;建于唐代的“粤东首刹”开元寺;国内罕见的宋代府第许附马府;集潮州木雕大成,被誉为“华南第一绝”的己略黄公祠;位于笔架山麓,绵延2公里的笔架山宋窑遗址。  潮州湘子桥初名康济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明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重修,改名广济桥。王氏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增立望楼,分别命名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翠、澄鉴、升仙、仰韩,形成“广济桥上廿四楼”之格局,出现了湘子桥发展史上之鼎盛时期。  明正德八年(1513)知府谈伦重修,又为“十八梭船廿四洲”定格。潮州湘子桥是我国古代梁桥和浮桥相结合的首座“开合式桥梁”。著名桥梁专家潘洪萱著《中国的古名桥·广东潮安县的湘子桥》指出:“建造开启桥的构思,在中外造桥史上创建了新篇章”(上海文化出版社1982年5月版)。1958年湘子桥改中段浮桥为钢梁桥。1988年,湘子桥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已全面动工恢复“十八梭船廿四洲”旧貌,并修复桥上原有的二十五座楼阁和十八座亭屋。不久的将来,这座在中外桥梁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古桥将重放异彩。  潮州尚有省级文物单位十一处。其他古城墙、古城楼、古寺庙、古桥、古塔、古祠、古牌坊、古民居、古遗址等文物胜迹七百多处。此外,令人瞩目的潮州方言、潮剧、潮绣、潮州抽纱、潮州音乐、潮州陶瓷、潮州木雕、潮州花灯、潮州剪纸、潮州香包、潮州木偶、潮州小吃等,无一不是本土历代文化积淀之具象,更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美学工程所形成的艺术系统。物华天宝,它们的存在,当能唤醒人们民族文化的自觉,强化复兴民族文化的决心,从而助长保护、爱护传统文化的态势。  城东古城垣临江而立,长二千一百多米,始建于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是总管太中帖里申报朝廷请准修复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