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日本沉没 >

第4章

日本沉没-第4章

小说: 日本沉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济计划厅长吃惊地望着首相,他感觉到首相整个地忽然象变了一个人。从前他对政治没有这样积极过,是因为什么事呢?还是受那老人或其他人的影响?
  首相属于那种平和、没脾气的人物。他决不提出任何积极方针,也不违背社会变动,总能圆满地处理事情。他精明强干却不露声色,他曾收拾了动荡不安的政局,人们对其政治手腕评价很高,但在政局稳定后,公众认为他缺乏号召力。总之,他的特点是谨小慎微,折衷调合。循规蹈矩,绝不冒进,不发表过激言论。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如今却积极主动地提出某种方针,而且认真地提出了“飞向世界论”。他的急剧变化因何而来,背后隐藏着什么?通商产业相说:“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要那样做是很困难的,将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根本不得而知。”
  “正因如此,才更加必要。”首相说。
  “但,如你刚才所说,把国内工作做出某种牺牲,甚至把它当作一个跳板,我认为为时尚早,不如现在有效地控制一下对外扩展工作,以观察各国动向。”
  “不论是日本整个国家,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应考虑走向世界进行融合的方向,这和充实日本民族精神及日本的光明前途,密不可分。至于我所说的海外扩展方针,大家看有没有研究的价值。”
  厅长赞成讨论一下。他从首相的话中听出,他似乎要求找出实现计划的根据来。虽然不知首相的本意何在,但也看得出他是出于真心的,想干一场。
  “那么,成立一个小组,把它作为特急件研究一下吧。”厅长说。
  “这样最好。”首相干脆地说。
  走廊里响起脚步声,党的干事长走进来,他不高兴地问道:“干嘛那么着急出国访问呢?
  首相说:“我想尽量同各国首脑会晤,就国际形势和日本问题交换一下意见。这事不必铺张。”
  “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明年四月总统选举以后再出访不迟。”
  “不过是个短期旅行嘛。”
  通商产业相说:“最近,尽想着海外啦。”
  “是啊。”首相说“我的小女儿到欧洲留学,孩子们都‘飞向海外’了,我也被拖着飞出去啊。”
  大家哄堂大笑,厅长发现在首相的笑声里,有隐约的不安。
  秋天将至。
  今年,接二连三地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但台风和洪水的灾情并不严重。有些地区发生了昼夜不停的地震。9月,三陆地区遭受海啸袭击,北海道也受到地震引起的海啸的袭击。九州还在喷发,樱岛的火山也开始活动。但人们似乎对此已熟视无睹,话题的中心也转到体育,时装,中国时局,美国火星计划等方面来了。
  小野寺在结束了在熊野滩的一系列试验后返回东京。他透过玻璃窗,看着窗外的夜景。东京这个繁华的国际性大城市,可是它和支撑它的日本列岛就要……
  如果真的会发生田所博士担心的事情,那么这座大城市会成为什么样子?在悠久的社会历史中,一亿人抱着对明天的憧憬、希望,他们生存、奋斗、寻找着幸福和欢乐,可是明天会怎样呢?
  小野寺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人们啊,纵情地欢乐吧!今朝有酒今朝醉……
  中田看看表,站起身来:“走吧,今晚好好地睡一大觉。”
  幸长对小野寺说:“你的房间已经安排好。”
  一位娇小玲珑的姑娘,瞧见小野寺,立刻喊道:“呀!这不是小野……”
  小野寺好容易想起她:“哦,真子姑娘。”
  “您还记得我呀,太感谢了,打那以后再也没见过你,有空过来玩啊……听吉村先生说您向公司辞职了。”
  小野寺不悦地点点头。
  “您一定要再来呀。”姑娘又说道。
  邦枝走过来,开玩笑地说:“这妞儿挺可爱哩。”
  小野寺目送那姑娘远去,笑着说:“糟糕,被你看到了。”
  “算了。”中田说,“别开玩笑了,明天我们还要到海底。”
  黄灿灿的“克尔马狄克号”被拖向“吉野号”的后甲板上。
  中田问;“还不到晚餐会时间,马上就开会吗?”
  田所博士干脆地说:“当然!我先打个电话然后就开会。哪个房间?”
  邦枝说:“到‘D计划’司令部的办公室吧。”
  20分钟后,大家集合到前甲板上方的舰长室开始开会。
  田所博士在一个角落里,面墙而坐。幸长正好可以看到他的面孔上布满着可怕的苦恼。
  中田喊了他一声:“田所老师,除了山崎,人员已到齐,请您介绍一下计划的目的及已经掌握的大致情况。”
  田所博士开始用他低沉而沙哑的嗓音说话,“那好,我现在就介绍情况。”
  幸长看着田所博士,他想:才短短的两三个月,博士却好象老了十岁,两眼红肿,平添了许多白发和皱纹。
  “‘D计划’是根据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在我个人头脑里形成的想法。计划的内容就是核实一下有没有一种可能。”他稍做停顿一下,接着说,“就是日本列岛甚至会毁灭……”
  人们不由得毛骨悚然。
  “‘D计划’包括两部分,以后可能要增加。‘D…2’是研究最坏情况下,如何处理日本民族的生命财产问题,我们所负责调查的是‘D…1’计划。”田所博士说,最坏的情况,就是日本列岛的大部分要下沉到海底下面……”
  室内的人们噤若寒蝉。
  这时,船舱向一边倾斜过去,人们以为是船被冲到浪头上,但倾斜的船身久久没有恢复原状,而且比刚才更甚。
  走廊里传出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年轻士官敲门进来,他一脸的慌张之色,颤抖着手中的纸片说:“横须驾舰队发来电报,说关东发生强烈地震,震级8。5。东京市由于裂震和激震,损失惨重。据自卫队总部命令,本舰被派遣前往救灾,改变舰线向东京湾进发……” 



第四章 日本列岛
 
  国家公安委员长厚生大臣面色如土地走进断壁残垣、尘埃滚滚的首相官邸。
  厚生大臣说:“巡逻队同群众发生了冲突。”
  防卫厅长说:“把部分巡逻队和自卫队对调一下,步兵连队也要参加进去,但都不携带武器。”
  公安委员长担心地问:“这样不危险吗?”
  “不要紧!为救自己的同胞,应下定决心心甘情愿地去死。”防卫厅长说,“我坚决反对派军队维持社会秩序,空降兵团和直升飞机部队出动的话,也只有一个目标“抢险救灾”。
  公安委员长说:“可是局势不稳哪,首相府邸好象也有警卫队。”
  秘书答道:“只是在大门里面和院内,而外面仍由警察负责。”
  首相表示赞同防卫厅长的意见,反对派出部队去维持社会秩序。
  厚生大臣忧心忡忡地说:“千叶和横滨被海啸搞得特惨,市内是个问题啊。”
  地下突然又咕咚一声响动,房屋开始摇晃。首相看看手表说:“看样子挺严重,东京、千叶到三浦半岛的沿海地带几乎全完了。只有房总外缘地带损失不大。”
  此时的窗外是一团漆黑,不断传来人们的奔跑声、斥骂声、哀叫声,还有汽车发动机的轰响、警笛的鸣叫声……
  通商产业相正在颤巍巍地打电话:“议员快到齐了。大藏大臣何时能到?就要召开内阁紧急会议了。”
  秘书报告说,在野第一大党领袖和另外两位在野党领导人要求会谈。
  首相断然地说:“马上就开内阁会议。”
  一名机要员,把一份墨迹未干的电报递给首相,首相皱着眉头看了看:“现在哪顾得上这个。”然后把电报交给秘书,并份咐要首相府长官进行保管。
  首相疾步地向在野党领袖房间走去。
  另外一副场景。
  有人几乎哭了:“高速公路被破坏得一塌糊涂……”
  另有人在大声斥责:“平日里神气的警察,现在都到哪儿去了?!”
  有辆汽车在开过来,企图开足马力冲过人群,但马上被拦住了。群众团团围住汽车,争吵着要拉上自己。司机被拽出来,他急得都快哭了:“可别砸车呀,它好不容易才闯到这儿。”
  有人请求着:“受伤的这么多,把伤员拉走吧。”
  又有人喊:“听说救护车已经到体育馆了。”
  两三个人钻进了汽车,打开收音机。播音员正在紧张地播音:防卫厅已命令驻东京的自卫队,出发抢险救灾,还没有考虑到派自卫队维持社会秩序。灾民已聚众闹事。本台收到的最新消息:政府考虑到首都的重要性,考虑到灾情的严重情及正在扩大的事态,正研究是否发布战后首次的紧急通令。另外,紧急召开的国会会议,出席人数不到法定人数的一半。下面是东京各区的受灾情况……”

  人们正在听广播,突然从远处传来欢呼声,随后三辆卡车隆隆地开了过来。从上面跳下一批头戴钢盔,身着军装的士兵。从喇叭里传出讲话声:“诸位!我们是陆上自卫队救护班。请大家保持冷静,主动维持秩序。有需要急救的伤员、病号,我们马上处理。铁路运输暂时还没有恢复正常,但正进行修复工作,用不了多久就可通车。”
  有人喊道:“能不能拉我们去三鹰,家里还有人哪!”
  “请大家保持冷静,运输班就要到代代木体育中心,能走动的请往那边走,体育中心有各种消息。队员给大家带路过去。”
  探照灯一亮,群众欢呼。山崎端详着讲话的队长,他年轻而强悍,但神态象个天真烂温的孩童。山崎又转过身看看身后仍在燃烧的火浪,心想:直升飞机现在飞行,仍很危险。
  烈火浓烟弥满着天空,通红的火光直烧红了云层。
  一场狂风暴雨突然袭击了惨遭破坏的大城市。浇灭了百处火灾,其他百余处仍在继续燃烧。滂沱的大雨,多少也减少了人们对于火势蔓延的忧虑。
  东京湾沿岸贮藏的石油和化学药品猛烈地燃烧,雨水在半空就蒸发了。这带成为高温缺氧、毒烟弥漫的无人区。特大海啸将易燃物卷向四面八方。晴海地区伤亡人数仅次于江东。堆积在码头的货物大都起火,沿海高速公路被毁。长时间的滚滚浓烟,为东京海岸的修夏工作增加了巨大困难。
  小野寺伴同田所博士和幸长搭直升飞机,准备去总理府。他从机窗凝望满目疮痍的地面,惊喜地发现,千代田区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京滨已有车子在跑。
  当秋空睛朗,东京又活了过来,各种车辆开始不停地奔驰,人们急于回家,修复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小野寺不由得热泪盈眶,心想习惯了灾难的人们,是怎样意气风发地在浓烟弥漫中又开始重建家园……
  收听广播的幸长说:“死亡人数在200万人以上,损失超过十兆日元……”
  受灾的第二天,全市立即开展恢复工作。
  有关当局经过进一步了解,认识到灾情的极端惨重。仅东京市内伤亡人数达150万人,若把海啸袭击严重的地区包括在内,则伤亡,失踪达250万人之多。占总人口百分之二点三的人顷刻间丧命。
  受灾损失达十兆日元以上。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毁于一旦。全国四分之一的营业所被破坏。石油、钢铁等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百分之四十遭受损失。全国石油储备量的百分之十化为乌有。恢复工作至少需五六年。
  由于蔬菜市场和仓库破坏殆尽,新鲜食品供应呈瘫痪状态。外运来的大批物资,无法通过还漂游着危险品的海面,只能依靠陆路。于是旧铁路和旧公路被利用起来。
  政府和东京市政当局,立即公布管理物资紧急条例,尽管如此,食品、医药品和建筑材料在瞬息间一齐涨价,消费者疯狂购物,各种商品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于是出现了“黑市价格”。
  由于关西地区尚未从去年的大地震中恢复元气,不可能进行支援。同时全国各地都受到影响,物价飞涨不已,已经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先兆。政府虽动用了外汇进口了些急需物资并采取了特别金融和特别信贷措拖,但要收拾紊乱的通贷膨胀倾向,至少需两三年时间。
  政府对不动产的过户宣布紧急冻结。奸商和部分资本家开始在受灾的废墟上兴风作浪,大搞地皮投机。东京附近各县地价暴涨。
  首相府的走廊里人声嘈杂,中田擦身而过向拔给“D计划”的房间走去。他问山崎:“同老人联系上了吗?”
  山崎说:“好容易才联系上。现在邦枝也在老人那儿。”
  “太好了!田所老师去见首相,还不如由老人出面见首相好哩……”
  “恐怕‘D计划’要在长时间内停止不前,那件事也不会那么快就发生吧?……”
  中田平静地说:“根据上月调查结果,最坏的情况,最小值是二。”
  山崎惊呆了:“二?!真的吗?”
  “不是说过了,是最坏情况的最小值。”
  山崎茫然地说:“太难以置信了。我还以为这次地震后长时间内会平安无事呢……”
  小野寺说:“里面谈吧。”
  据首相指示,“D计划”的秘密联络站的门口没挂牌子,屋内设置破旧。除长官秘密偶尔通过一下外,几乎没有来客,“D计划”的重要成员除幸长和安川外,天人来过。
  山崎抱怨地说:“直通电话被掐断,连杯茶水都没有……”
  中田笑着说:“算了,还是想一个办法,和那位老人取得联系吧。”
  山崎一屁股坐到桌子上,打了个哈欠:“搞不到车啊……”
  小野寺也连锁反应似的打个哈欠:“我也要垮啦……”
  山崎向小野寺要了一支香烟,吸了一大口,他皱着眉说:“这地震对日本的打击太大了……”
  中田说:“是啊,可是……”
  山崎不等他说完,接着说:“我还是不大相信,那件事真的会发生吗?说什么规模要比这次地震大几百倍,这不会是那位学者的空想吧?”
  中田说:“许多专家也有这种看法,我也越来越深信不疑。真正的变化是在更下面的一层里。”
  山崎只愣愣地重复着:“真的吗?”
  “我估计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大部分人死掉。”中田说,“人们几乎都不相信这事,或是半信半疑而采取观望态度。假如事情侥幸地不发生了,当然求之不得,但如果人们毫无准备,正是在半信半疑的当儿发生了,只能是束手待毙。而且发生得越晚,死的人越多。”
  “虚无主义者……”山崎嘟哝道。
  “哪里,我是个乐天派。事情假如侥幸地不发生了,或者发生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就会不是受到舆论的谴责,就是亡命国外,总之是倒霉的事都要轮到我们头上来。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件事,那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减小损失。即使只有百分之一,也将有一百万同胞得救,已经很了不起了。”
  山崎有些难过地说:“可我还有妻子哪,我真想先让她逃到国外,可现在……”
  山崎拨了电话,告诉人们再等半小时才能接通老人的电话,他还喃喃地说:“真的会发生吗?”
  幸长说:“如果能收集到更多的资料,也许会搞得更清楚些。”
  中田说:“但是,到底何时发生,规模会有多大,很难预计得十分准确。我凭自己的直观把赌注押在最坏的情况上了。”
  “你的直观可靠吗?”
  “百分之五十。赌注这么大,要是输了,可真够呛!”
  山崎轻轻一笑,说:“咱们最好弄辆车把田所老师从国会那儿叫回来。我出个馊主意,咱们把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