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郝明义]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

第7章

[郝明义]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第7章

小说: [郝明义]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祖的口诀,既然只是《金刚经》的批注版与分解动作版,所以六祖自己说:“后之学者,读经有疑,见此解义。疑心释然,更不用诀。”
  而我自己的体会是,正因为在“疑心释然”,所以继续使用口诀,更加方便、有力。
  有一点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不像《六祖坛经》,六祖的《金刚经口诀》,又名《金刚经解义》,究竟是否六祖所著,固然很多人认为是,因而长久以来也流传甚广,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对《金刚经解义》考证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网上搜寻参阅《惠能与金刚经解义》一文,作者何照清。)
  和《金刚经口诀》相似的,坊间还可以看到一本六祖的《金刚经注》。《金刚经注》和《金刚经口诀》有许多类似之处,也是一句句批注,一个个分解动作版。我也一路读了二十年。但是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才注意到《金刚经注》里有前人引后人之言,所谓“张飞战岳飞”的问题,因此可以确认是一部“伪注”,就不收入本书之中了。
  ●《心经》又是什么?
  《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看作是《金刚经》的浓缩版。《金刚经》是长诗的话,《心经》就是短诗。
  因为短,可以背下来也当一种口诀使用。
  ●怎样才能在生活中练习、实践《金刚经》?
  要在生活中练习、实践《金刚经》,首先得对《金刚经》有体会。如前面所说的,对《金刚经》的体会,不必执着于读懂全部经文,只要能清清楚楚地“读下去”,有那么一两句就可以了。
  这一两句有所体会的,就是你练习、实践《金刚经》的滩头堡。如果确实能“口诵”加“心行”地实践,这一个滩头堡就会巩固下来。不但会体会到实践的心得,也会回头帮助你对《金刚经》有更多的体会,再从滩头堡往前扩大阵地。
  我前面说过,《金刚经》是一本教我们管理“念头”的书。
  对于“念头”,人可以分四种。
  第一种,是始终不知道“念头”是需要管理的。换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自己始终不知道自己的习惯和个性,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
  第二种,知道“念头”需要管理,知道自己的习性有需要调整之处,但是一旦自己不该起的念头起来的时候,却毫无觉察,非得等到随着念头把不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才事后懊悔,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管理好“念头”。可是下次再碰上同样的情况,他又跟着自己痛恨的这个念头跑了,又要到大错铸成,才懊悔不已。然后又再一次次历史重演。
  自己知道有习性要改,但始终改不了。
  第三种,是懂得看管念头的方法,从十次中看管好一次做起,逐渐能看管好两次、三次,越来越有把握。
  第四种,就是真正可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人。
  前三种人,只要能持续把自己对《金刚经》的体会“口诵”并“心行”,照着《六祖坛经》和《金刚经口诀》继续前行,则时间或早或晚,或长或短,一定有一天能真正体悟到什么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并实践。
  然而,正如《金刚经》所言,所有的说法都只是个说法,所以也不要被“看管念头”这个说法所限制住。“看管念头”,不是说像打兔子洞一样,看哪个念头冒起来,就用力地打压下去,或者总要用力地把它锁在哪个角落。如果用这种方法,一旦因为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而打不下去,锁不住的时候,就麻烦了。
  《金刚经》说的方法,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要我们认清这些念头的虚幻不实。既然虚幻不实,就根本不存在,于是这些念头就可以消失了。看管念头,这是最上乘的方法。
  或者,像《六祖坛经》所言:“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一看到要让自己烦恼的念头起来了,我们就有觉察;觉察了,就跟它说:“拜拜,我知道你又来了,可是对不起,我不和你一起玩了。”换句话说,我们不想起的念头一起,就像一缕轻烟飘了起来。而我们就轻轻吹口气,把那缕轻烟吹开,而不是看到轻烟就走过去,结果走进浓浓的迷雾,终至伸手不见五指,坠入坑洞陷阱。
  这就是﹁念起即觉,觉已不随﹂。用这个方法,就是在轻烟才起之时,就有觉察,然后把它吹散。轻烟反复再来,我们就反复轻轻吹散。如果能一次次如此吹散,也就是在逐渐练习看管自己的念头。也就是所谓的“对境练心”。
  在实践《金刚经》来对境练心的时候,一定要搭配“戒”、“定”、“慧”。
  “戒”,就是不做让别人痛苦的事。因为别人不痛苦,所以也就不会回头来找你的麻烦,给你制造痛苦。如此,你就可以生活在一个逐渐清净的环境里,也就是减少让自己念头此起彼落、应接不暇的机率,增加自己可以看管念头的机率。
  “定”,就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一个自己做主的心。检查自己是不是有一个可以做主的心,绝不随念头起舞。
  “慧”,就是时刻不忘自己从《金刚经》或《六祖坛经》或《金刚经口诀》中的体会,随时在生活中提醒自己,检验自己,调整自己。
  即使牢记“戒”、“定”、“慧”,难免有疏忽、犯错的时候。疏忽、犯错的时候,不要痛哭流涕,但是事过境迁就又故态重萌。
  疏忽、犯错之后,诚恳地面对,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决心不要重犯,这才是真正的“忏悔”。“忏”,就是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悔”,就是绝不重犯。
  靠着口诀来实行佛法,又知道使用“忏悔”来修正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犯的错误可以越来越少,那就是“修行”。
  这样的实践,才是“口说”加“心行”。如果只读《金刚经》而不实践,就算每一句都读懂了,读了亿万遍,也比不上只是依据《金刚经》的四句偈去实践的人。这是《金刚经》里面就说着的。
  而《六祖坛经》里,更对这种只说不行的情况,做了以下的比喻:“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金刚经》,必须实践。
  ●实践《金刚经》的时候,有什么关键词?
  《金刚经》是对治人的念头,管理人的念头。每个人的念头起伏情况和习惯都不同,所以关键词要自己找。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你需要的关键词是什么。
  把《金刚经》、《六祖坛经》、《金刚经口诀》读下去,你一定会找到你需要的关键词。然后时时刻刻用来默诵、实践。
  但要小心。看我的例子,我把口诀的关键词用得太勤,太久没有回头读《金刚经》本身,结果就连“应云何住”那句话的提醒,都忘记了。
  《金刚经》要实践,也要随时再回头读。
  附录:数息打坐法一个测验你对念头掌控力的游戏
  打坐方法,成千上万。举其大者,主要两种系统:
  一是调身,经由身的柔软、平顺、调和,进而达到心的平静、专注、统一。
  一是修心,经由心的平静、专注、统一,进而达到身的柔软、平顺、调和。
  数息法,主要属于后者,也就是修心。
  数息法,乃禅宗入门之途。
  A。环境注意事项:
  1。一个通风良好的房间。但不要风太大,以免感冒或寒气入身。
  2。每日时间,次数不拘,但早上最好有一次,因为早上的空气好。不利用可惜。
  3。不要靠近电话。第一,电话铃响起来的时候可能会吓到你。第二,根本就不要想电话这回事。
  B。工具:
  1。一个电子式的小闹钟。声音不要太响,以免在坐得很沉时吓到自己。或可用毯子盖住,声音较不会尖锐。只要在时间到的时候提醒自己结束即可。
  2。一条薄毯,盖在膝盖上。打坐时,膝盖很容易受到风寒。如果天冷,可用保暖的毯子。
  3。如果是在地上盘腿打坐,为了阻隔地上的湿气,先铺一张方垫。为了帮助腰部减轻压力,坐圆蒲团。先把方垫放在地上,再把圆蒲团放在方垫上。盘坐时坐在圆蒲团上,不要坐满,约坐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C。打坐前准备事项:
  1。把电子闹钟拨好打坐的时间。
  一般来说,开始,不妨从每次十五分钟做起。每次时间长短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是否能每天持之以恒。当然,如果又能持之以恒,每次时间又长,那是最好。
  否则,还是宁可开始的时候坐的时间虽然短,但是每天坐,然后逐渐加长时间。
  如果每次能坐到三十分钟,就已经有成绩了。等每次能坐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就相当好了。
  2。开始前,先去一下洗手间,以免坐到一半又想去洗手间。
  D。身体要注意事项:
  1。身体放松,但不要弯腰驼背;脊椎要坐直,但不必刻意用力抬头挺胸。可以想象自己的脊椎像长条的气球一般自然浮直。
  2。背不要靠墙,不要靠任何东西。
  3。双腿最好盘坐,但如果腿实在很痛,做不到,双腿也可以随意交叉而坐。如果连这样也不舒服,也可以坐在椅子上。但,不管怎么坐,背都不要靠墙就是了。
  4。双手,互握在一起。讲究一点,可以左手放在右手掌掌心上,两手拇指轻轻相触,形成一个小椭圆形,自然轻放在盘坐的大腿上。我自己常用的是,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的姿势。不必握得太紧。如此可以一来牢牢地“把握”住自己,不致散乱,二来,两手的电极接触,可以回流出很大的能量。
  5。舌尖微顶上颚。这样口中可以自动产生津液,不必担心口渴。
  6。收下巴,头稍微向前低一点,一点点。
  7。眼睛可以全闭,也可以全开。但是,全开容易分神;全闭容易昏沉。所以可以保持眼帘半垂,仅余的视线,则端视鼻下。注意不要盯着看,眼睛放松,视而不见。如果不怕昏沉,不怕打瞌睡,全闭也无妨。
  8。呼吸,不必刻意导引,自然呼吸即可。心息相依,打坐一段时间后,呼吸自然会变得越来越深沉平顺,自然转为腹部呼吸。
  ※注意:
  人不会呼吸,就完蛋了。即使不打坐,不懂打坐的人,在日常呼吸中,每一次吸气,都是把自然界空气中的能量与养分纳入肺里,进而到血液;每一次呼气,都是把自己体内循环过的废气排出去的过程。呼吸是人体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但是因为来得太自然了,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好好珍惜“呼吸”的功能(通常都是到要没命了的时候,才想到)。也根本没有想到开发呼吸更深一层的功能。
  我们既然要开始打坐,学习打坐,就要珍惜每一个呼吸的机会。我们可以透过打坐这种深沉又平顺的呼吸过程,先是仔细体会一下呼吸的美妙,再进而开发呼吸更细微、更微妙的功能。
  E。方法:
  1。全心全意注意自己的呼吸。
  2。数自己的呼吸。数息法有数呼气的,也有数吸气的,这里说的是数呼气的,可以将身心的浊气、烦恼排出体外。只数呼气,不数吸气,千万不要数了呼气又数吸气。
  呼第一次,数一;
  呼第二次,数二;
  呼第三次,数三。……一直数到十。
  3。数到十之后,就从头再来。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不要数到十一,十二,十三……总之,数到十就一个循环。到十就一个循环。
  4。用这个方法,只管数息。天大地大,数息最重要。
  数不到息,气就没了。
  要有这个体认。
  5。一到十,一到十,一到十,有条不紊,清清楚楚地伴随着自己的呼气数到闹钟响,就可以起身了。
  ※注意:
  坐得是否进入状况,是否进步,可以对照以下情况来检验:
  1。每一次呼气,是否都意识清楚,数得清楚。
  2。一到十是否数着数着,就间断了。如果数着数着停在那里,间断了,就是脑子去想别的事了。
  3。一到十是否数着数着,就跑掉了。如果数着数着就数到十五,十六,二十,这也是脑子去想别的事了。
  4。如果每一次呼气都数得清楚,一到十,一到十,一到十,有条不紊,可以一直清清楚楚地持续到闹钟响,那就是有成绩。然后一次一次加长时间,就是在进步了。
  5。如果数着数着发现自己已经昏昏沉沉,或是中断,或是超过十,二十等等,不必惊慌,也不必羞愧。只管把自己的心思再拉回来,从头再来就是。有时候会这一天整个打坐过程都打得很差,乱七八糟,也不必沮丧,第二天再努力就是。
  F。打坐后注意事项:
  1。听到闹钟响,就是可以起身的时候了。
  2。但是,不要一下子马上起身。心念先动,告诉自己要起来了,然后再轻轻摆动身体,坐着活动一下。
  3。由于身心在打坐之后,能量充满,如果能在这时再将全身放松按摩,更能使打坐的效果事半功倍,对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帮助。可先摩擦双手,以温热的双手从脸部、头部、颈部,到胸部、腹部,两肩、两手,背部、腰部到双脚,专注而放松地全身按摩,让气血更活络顺畅。
  4。按摩完后,就可以起身活动筋骨,做做柔软体操
  5。打坐告一段落。
  G。特别注意事项,切记,切记
  1。一旦我们要开始打坐,总会给自己找种种借口来延迟进行,最常见的借口就是最近的身体状况不好,腰酸背痛,所以还是等身体舒服一点之后再进行。这都是害自己的想法,千万不要跟着这种念头起舞。
  不要忘了,正是因为身心状况不佳,所以才需要打坐,如果等身心都舒服了,那又何必打坐?
  2。开始打坐的时候,一定会思绪纷飞,东想西想,很难集中精神只想打坐的事。这都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碰上的事,重要的是不要半途而废。如果脑袋跑去想了别的事情,就再把它抓回来想打坐的事就是了。我们会胡思乱想,会想不清楚,都是正常,千万不要沮丧,不要没有信心,只要持续坐下去,一定会有作用。
  3。从开始坐下,到闹钟铃声响起,这段打坐的时间,要把自己当作已经与世隔绝,已经埋入地下。天大的事,也和我们无关了。我们能做的事只有一件:打坐,继续坐。绝不能半途起身或中断。
  打坐的过程中,往往会想起一些平常不容易想起的东西,千万不要马上跳起来去做,或是要起身把它记下来什么的。
  反正只有一个重点,铃声不响,我们绝不动弹。
  打坐方法,最好择一而行,不要自恃博学,同时使用两种方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