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调查-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962年“自然灾害”时期饿死了,此后贫困的日子就一直伴随着她家。因贫穷他们梦想致富,她的五个儿子和四个媳妇都卖过血。老五因家贫没有娶上老婆,张老太跟着老五一块过日子。现在老五也有病不能劳动,娘俩的生活过得很拮据。 2001年8月,老四在外省煤矿打工时一条腿被砸断了,路都走不成,生活非常困难;老四媳妇在煤矿因艾滋病发作,无钱医治,她想回到老家方便些,不料乘火车回来时,死在了回家的火车上。他们有子女两人,女儿10岁,在本村小学上三年级,儿子5岁,在学前班读书,因缴不起学费,他俩今年都辍学了。前几天他俩检查了HIV抗体,结果5岁的儿子是阳性,说明他已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这几天他又发烧了! 老三夫妇两个均因患艾滋病,于2001年底和2002年初先后病死。他们有两个女儿,分别为12岁、10岁。他们死后,房子也快塌了,不敢住人,两个女孩被她姥姥收养了,因姥姥家境贫穷缴不起学费,两人都辍学在家。 老二患有艾滋病,媳妇因艾滋病已死二年了。三个儿子分别为15岁、14岁、12岁,都因贫困失学,为了生计,孩子们在河滩里挖沙卖钱。 大儿子、大媳妇都患有艾滋病,天天求医吃药,钱也花光了。他们有四个孩子,其中三个女儿,分别为16岁、14岁、11岁,全部辍学在家,小儿子4岁,也患有艾滋病。 在2003年春节前,我来到了张家。他家冷冰冰的,没有存粮,也没有取暖的煤,只有几块巴掌大的红薯,锅台上、饭碗里找不到一滴油,更不要说肉末了。张老太几近哭泣地反复地说:“谁能给上级说说,能不能照顾一下我们家的这几个孩子上学读书?将来没有文化怎么办?他们没文化这一辈子就只能永远受穷!”逝者已逝,留下的老人们如何度过他们的晚年,孩子们又如何面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面对现状,他们都很无奈,只会痛哭。有人问我现今有多少这样的老人,我只能实话实说:太多了,不计其数。他们是不同寻常的弱势群体,有良知的人们啊,关心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吧!
第二部分:艾滋病患者在流泪歧视艾滋孤儿何时休(1)…(图)
垂死的艾滋病患者 艾滋孤儿是被艾滋病夺走生命的人的遗孤,这些孤儿本身并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他们是健康的。只因为他们的亲人们生前感染了艾滋病,他们才受到无尽的歧视和冷落。 2002年春节,我接一批艾滋孤儿来我家过年,一下汽车,我就让他们到省防疫站做HIV抗体检查,结果都是阴性。这证明他们都没有感染艾滋病,都是健康的孩子。但是,许多人对他们还是唯恐避之不及,首先就是我儿子。儿子过年前来看我,进家门第一眼看见孤儿就黑着脸,瞪着眼说:“快把孩子送回去,万一他们有艾滋病怎么办呢?”我批评他不学习、无知,他竟然一走七天不敢回来。我儿子是××大学78届文科毕业生,现为某大学副教授,竟然吓得年三十都不敢回家与父母共吃年夜饭。如此表现在我家里并非儿子一人。天啊!不知这种恐艾心理与行为何时才能消除? 我16岁读高中二年级的小孙女,就比她爸爸勇敢,她来我家两趟,把自己多余的衣物、文具、玩具等等送给了小朋友。我问她:“你来给他们送东西,不怕传染艾滋病吗?”小孙女说:“奶奶不怕,我也不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艾滋孤儿是健康的,他们不会传播艾滋病,大家应当平等对待他们。正像有位政府官员说的那样,“社会上对艾滋病的态度问题,不仅是人道问题,而且是稳定问题、政治问题,不可小觑。” 社会上其他人对艾滋病更是有着形形色色的恐慌。30多年前我在大学任教时,曾救助过一个姓王的学生,后来她当上了主治大夫,现在退休了。她儿子开了大酒店,逢年过节她都给我送东西,领着她的小孙女,坐在我家说个没完没了。2002年除夕她送来一箱蔬菜,一进门看见两个艾滋孤儿,问了几句情况就说:“高老师今年过节还缺啥东西,你说一声我去办。”我让她坐下,她表情紧张,站在我家门口不到两分钟,就一溜烟地跑了。 无独有偶,有一个老同学更怕。她打电话说:“我要来你家玩,过节了咱们聚一下吧。”当听说有艾滋孤儿来我家过节时,她立刻决定:“等孩子走了,我再来。” 另一个大学同学来我家,看见艾滋孤儿,气冲冲地说:“老高,你真是个精神病,管这些孩子干吗?他们能活几天呢?”我说:“孩子都已经检查过了,他们没有艾滋病。”她说:“艾滋病这玩意,传染病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管这些人太没意思了。”还有一位微生物学教授说:“老高以后不要这么傻了,该享受享受啦!” 后来有一次,我领着两位艾滋孤儿去配眼镜,路上听说原单位的一位老领导病了,急急忙忙去看她。当时她瘫在病床上,我买了一些礼物,由于我年纪大了拿不动,让两个孩子拎着,她当时吓得不敢吃,事后她女儿打来电话问两个孩子有没有艾滋病,我说没有,她才告诉她妈说我送的东西可以吃。 幸亏我家当时住的这幢楼房准备拆迁,我住的这个单元,原有八户人家,现有只有三户了。我庆幸邻居们未出现异常反应,虽然如此,我还是过了一个异常冷清的春节。从这些现象看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太欠缺,人们对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认识不清,恐惧心理和恐慌行径已成了防艾的屏障,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正视艾滋病患者,加大防艾宣传教育的力度。
第二部分:艾滋病患者在流泪歧视艾滋孤儿何时休(2)…(图)
艾滋病患者死后留下的子女 2002年2月10日晚,我在厨房做饭,高燕(化名)给我打下手,她说:“我爸爸妈妈因为卖血感染了艾滋病,死得太早了。我经常晚上梦见他们,有时候白天不做梦也会看见他俩。一天我没有吃饭,饿着肚子回家了。我家的东西全被亲戚拉走了,我站在空空荡荡的屋子当中,突然看见我爸我妈回来了,他俩又说又笑,一前一后走进家门,妈妈手里还拿着一包馍。我迎上去,他们没和我说话,转眼间就看不见他们了。这真的不是在做梦,真的不是在做梦!”高燕流着泪问我:“高奶奶,人死了会不会有灵魂?”我说:“人死了没有灵魂,那是你心里想的。你好好读书吧,将来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我赶快把话题转开了。这次谈话,使我了解到艾滋孤儿的内心世界,他们是多么想念自己的父母啊! 艾滋孤儿春节期间在我家住了十一天,2月17日王霞把孩子们接回去了。他们走时带了五个大纸箱,里面装着各界好心人士赠送的百余件衣物和用品。大家送的压岁钱,已够孩子们一年的学费了。我相信带走的东西,王霞会转赠给更需要的人。愿今后有更多的好心人关注、援救这一弱势群体。 2004年5月的一天某个一直宣称没有艾滋病的乡镇,突然来了一个求救电话说:“我哥哥嫂嫂得艾滋病死去两三年了,我无力抚养他们留下的三个孩子,求你给他们找个新家吧。” 5月12日,当我见到这三个艾滋孤儿时,他们贫寒的家境、凄凉的生活使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破烂不堪的院落里,群蝇乱飞,臭气熏天,令人头晕。屋里屋外找不到一点存粮,孩子们的吃穿全靠基督教徒救济(因他们的父母生前是基督教徒)。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他们还有一颗容易受伤害的心! 15岁的大女孩病了一个多月了,她的右侧臀部及大腿疼痛难忍,不能走路,当地一个中医说:“你这是‘血脉不通’、‘经脉压迫神经’,吃了我配的中药就会治好的。”可是吃了却不见什么效果。更可怕的是,还有两个“神医巫婆”给她治病,说这病是中了邪,是她得艾滋病死去的父母缠着了她,让用她们的“神法”——枣树刺、臭鸡蛋子树刺、花椒刺三刺煮的水洗腿和服用所谓凡人看不见的“神药”与三个铜钱、七根桃树枝熬的汁,看一次要奉上5元、10元的“上香钱”,比看中医一次几十元省多了。一个多月过去了,女孩仍然在疾病的痛苦中煎熬着。当我告诉某些人艾滋病患者及艾滋孤儿苦难的状况时,其中有些人,特别是某些有权有势的人不但不同情、不救助这些无辜的孩子,反而公开说:“他们的爹娘造了孽,就该他们受罪。”什么时候他们才能够不再遭受歧视和冷落啊!
第二部分:艾滋病患者在流泪艾滋孤儿的生活(1)…(图)
高耀洁教授在农村做调查 艾滋病直到今天,仍是不治之症,它夺走了许多青壮年患者的生命,每一个死者身后都会留下一到三名孤儿,甚至更多,我称这些孤儿为“艾滋孤儿”。艾滋孤儿本人并未感染艾滋病,但他们却在贫困、失学、歧视和别人的冷默中孤苦伶仃地生活着。这些孩子若一直处在生活无着、失去教育机会的境地,长大后他们将成为文盲、法盲,极可能扰乱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现将我了解到的艾滋孤儿的情况告诉大家。 2001年11月的一天,上海一位姓纪的女士(未透露名字)来电话对我说:“我想供养一个艾滋孤儿,为社会弱势群体尽些微薄之力。”随后她寄来了300元钱,让我转交给艾滋孤儿,并要求日后与孤儿保持联系。这真的让我很为难,因为我了解到,许多孤儿接受外援非常困难,在他们周围总是有人设法作梗,扣留他们的信函和钱物。即使他们收到了,也不知道写回信或因没有文化无法回信。我考虑再三,想到了李汉×家,他的内侄会写信,可以与纪女士保持联系。于是,我决定将李汉×家的两个孤儿介绍给纪女士。 2001年5月5日,我曾去过李老汉家。那时候,他的儿子李×印、媳妇高×因患艾滋病都已死亡,只留下一双儿女:10岁的李×军和7岁的李亚×。因为艾滋病,他俩的伯父也死了,姑姑危在旦夕。他们的奶奶受不了如此打击,患了脑溢血,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他俩跟着爷爷艰难地生活着,境况甚是凄凉。 2001年11月30日,我把纪女士的300元钱寄给了上蔡县杨屯乡张宇村的李老汉。因那段时间雨雪纷飞,邮路困难,钱寄出半个月后的12月16日李家才收到汇款。李老汉收到钱后又高兴,又害怕。他高兴的是今后孙子、孙女能够继续读书了,害怕的是将来寄钱人会向他要钱讨债。他不相信世上还会有这样不要任何回报的好人。为此,我几次在电话中向他解释,他终于接受了纪女士的馈赠,并回信介绍了他们家的遭遇。 2002年1月16日,纪女士从上海来电话,感谢我为她提供了两个孤儿的联系方式,她说:“这两个孩子太可怜了,我马上给他们寄去下学期的学费。快过年了,我还要给孩子寄些糖果等吃的东西……” 有人问我为什么掌握这么多孤儿的情况?我是这样回答的:我从1996年开始宣传“防艾”,这些年来走过十几个县市,几十个乡镇,百余个村庄,见到的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逾千人,收到的来信已超过一万封,了解的情况越来越多。目前艾滋病患者与艾滋孤儿的比例大约在1∶1。5或1∶2,甚至更多,情况十分严峻,不能轻视。艾滋病具有传染性,但艾滋孤儿并未感染病毒,他们是无辜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歧视他们、冷落他们,而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关爱与帮助。我呼吁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帮帮那些可怜的孩子,帮帮他们的家人! 2001年10月21日,一位艾滋病患者带着一个8岁的小女孩,气喘吁吁来到我家。他一进门就哭丧着脸说:“我和孩子她妈1995年一起卖血,现在都病得快不行了,她妈拉肚子、发烧已不能起床了。我求求你为孩子找个家吧,只要她能有口饭吃,俺们死了也放心啦……”小女孩站在那儿一直流泪。孩子很瘦小,一点儿也不像8岁的孩子。程军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孩子的化验单给我,上面写着“血HIV抗体阴性”——说明孩子无病。
第二部分:艾滋病患者在流泪艾滋孤儿的生活(2)…(图)
老人的儿子死于艾滋病,孙子也是病毒携带者 尉氏县曲楼村70岁的农民张秀×的儿子因患艾滋病于2000年10月死亡,2001年5月媳妇也因艾滋病死亡,只留下9岁的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孙子建龙。一次建龙要缴160元学杂费,张老太因家中无钱,急得坐在门外大哭。她要把建龙送到市孤儿院去。她说:“孩子到了那里,好歹有口饭吃,有学上。”可是建龙紧紧抱着院子里的一棵大树,死活不肯走…… 我听说这个情况后,于2001年11月19日给她寄去400元钱,让孩子读书。张老太不会写信,她在2001年12月13日来到我家,哭着对我说:“建龙这孩子命毒,村里人都说他是一条毒龙,把父母都克死了。现在他改名叫建设了。”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有不少青壮年因卖血染上艾滋病死亡,留下的孤儿住在他们卖血盖起来的砖瓦房里痛苦地生活着。这些孤儿的名字中并没有“龙”字,那么,他们的父母又是谁克死的呢? 2001年12月下旬的一天,一位艾滋病患者给我打来电话,说农村太冷了,很多艾滋孤儿还没有棉衣,有的孤儿手脚都冻烂了。我很快给孩子们捎去了几十件衣服,但艾滋孤儿人数太多了,这仅仅是杯水车薪。他们被笼罩在艾滋阴影下,谁能理解、关心这些无辜的孩子呢? 我和很多艾滋孤儿谈过话,他们迫切希望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他们的亲人面对他们这些微小而又合理的要求却显得很无奈。2001年4月30日我在某艾滋病高发区一个小学调查,100多名学生中有29个艾滋孤儿。当时有个姓董的9岁女孩,眼泪汪汪地拉着我的手说:“高奶奶,您救救我妈妈吧!我不能没有妈妈,我爸去年害那个病死了,我不能再失去妈妈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在场的人无不流泪。2002年1月,该校彭校长来信说:“我校的艾滋孤儿去年毕业时已经走了9个,现在又已增加到33个,数目一直在增长。”这些可怜的孩子们,谁能救助他们呀! 自2002年以来,有些艾滋孤儿的遭遇更令人痛心,他们现在已不是单纯的缺吃少穿、生活无着,而是出现了更为悲惨的境遇。 他们的父母因艾滋病双亡,而时下人们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甚少,他们不敢接近这些无病的孩子们,怕染上艾滋病。孤儿的亲属们呢?他们逼孩子打工挣钱,那些只有十三四岁的小男孩被迫出去做苦力,不少孩子在建筑工地上装卸石子,或在河滩上挖沙,稍有怠慢就要挨打。如小团伟的父母因患艾滋病双双亡故,留下三男一女四个孩子。老大17岁,老二15岁,均已辍学外出打工二年多了,老三团伟才13岁,正在读书,每学期我都给他寄学费。但他伯父伯母不让他读书,叫他去装卸石子挣钱!这种现象并非发生在小团伟一人身上,有的好心人愿意供应孤儿读书、生活,他们的亲属却不同意,他们一心只想拿孩子来赚钱。已经发现有的孩子受不了这种重体力劳动,流落到社会上偷盗,被判劳动教养,如程某。 女孩就更惨了,十四五岁就被那些无赖和三四十岁的老光棍们盯上了,他们用尽手段把这些少女弄去做小媳妇。2002年八九月,我帮助一个14岁的少女打官司,终于把她从一个30多岁的无赖那里解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