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化神秘之谜-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的创造物,舞蹈者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取悦于神。它的原始形式,大约起源
于古代祭祀典礼时人们的手舞足蹈。一方面向神表示虔诚,一方面向神表达
祈求,例如求雨、求丰收、求平安。。当然,它也是人们欢乐情绪的一种动
态的流露。
根据印度教的传说,本来人世间没有舞蹈,真可谓只应天上有,人间哪
得一回闻?有一天,雷雨神因陀罗在天上叫仙女乌尔沃西跳舞。她人虽在跳,
心里却默默地翻腾着对贾因得(当然也是天上的仙人)的情爱,不由自主地
向贸因得暗送了一个秋波。这一下不得了,触犯了天条,被罚到尘世托生。
贾因得也因株连而遭贬,被赶到尘世变成了一根竹子。但天神最后给了他们
一个机会,如果他们在尘世相会,就可以再回到天上。乌尔沃西来到人间,
把舞蹈也带到了凡人百姓之中。乌尔沃西仙舞翩翩,名震人间。在一次的节
日上,人们为了表达对她的感谢,便送给她一根竹杆。然而这根竹杆正好就
是她心爱的情人贾因得变的。于是处罚结束,二人双双重返天庭,而舞蹈从
此就在人间流传开了。
舞蹈在印度既是娱乐又是劝善的艺术形式。关于这一点也有一个神话传
说。相传远古时,在两个时代更换交替之际,凡人染上了种种恶习,于是人
们祈求梵天赐给人间一种玩具,它不但可看,而且可听,这样便可把凡人的
兴趣从恶习中引开。梵天答应后,他闭目静思,最后决定给凡人第五部吠陀
(前面曾提到《吠陀》的四部本集),那就是《戏剧吠陀》。这部吠陀中包
含了人世所有的道德精华。另一个大神湿婆在这一《戏剧吠陀》中使用了自
己的舞蹈艺术,因此被尊为“舞蹈之王”。
在印度,每当演出舞蹈时,台前往往都要放一尊“舞蹈之王”湿婆的神
像。他的右上手拿着一面达莫和鼓,象征着创造,有的说象征各种声音,右
下手象征神的保护和祝福;他的左手托起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他可以毁灭他
所创造的一切(也有人说象征谬误的毁灭和真理的传播);左下手像象鼻那
样垂向抬起的脚,象征着不受一切羁绊的自由;右脚踩住一个魔鬼(名叫莫
亚卡拉),象征着善征服恶;左脚上抬,象征着超脱尘世,向上升腾。舞蹈
周围装饰,象征着怀抱人们的大自然。这尊舞王之形象,可以说形象地启示
了印度舞蹈的宗旨。
从舞蹈的内容和性质区分,印度舞蹈可分为古典和民间两类。古典舞蹈
有四大流派,它们是: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曼尼普利舞和卡塔克舞。在
分别介绍这四派舞蹈之前,先介绍一下它们的共同特点,因为它们基本上是
同出一源,不过是因时因地而各有特色罢了。
印度舞蹈的特点之一是手会说话。演员单手可以做出二十八个姿势,双
手可以做出二十四个姿势。这五十二个姿势随故事情节不断变化,把丰富的
语汇和感情传达给观众。例如单手的第一个姿势“帕培卡”,它可以代表舞
蹈的开始,也可代表一朵云;摇动起来则代表拒绝。将它与身上的其它动作
配合,还可以代表黑夜、天堂、荣耀,一个人躺在床上、开门,一条河、一
条路,祝福、搽檀香粉,一个伟人、一声感叹,惹人注意,展示广阔的世界
和击球;如果放到耳背,可以表示听,抖动起来表示波浪;以一定的弧度突
然放下,可以表示摧毁或克敌。由上看,一个姿势便可以表示如此丰富的内
容,如果五十二个姿势不断变换,配合使用,那真可谓无事不可表达,无情
不可传递了。
印度舞蹈的第二个特点,是要求演员跳出“味”来。古代舞蹈家总结出
这样的理论来:
手之所至,目光随之;
目光所至,心灵随之;
心灵所在,表情伴之;
表情所在,拉斯伴之。
前几句都易理解,最后一句的“拉斯”,其原义为“汁液”、“味道”,
类似中国人常说的“这戏有‘味,”的“味”字。它既是表演的形式,又是
表演的效果,其确切含义似乎只有意会,难以言传。
印度舞蹈要求演员用姿势、眼神、颈部动作和面部表情表演出九种拉斯
来。它们是斯楞嘎尔(爱情)、哈谢(诙谐)、格鲁楞(怜悯)、劳得尔(怒)、
威尔(英雄)、帕雅那格(恐怖)、威帕兹(轻蔑)、阿得浦得(惊愕)和
肖德(安详)。
一个好的演员须要熟练地掌握表演出这九种拉斯的技巧。如果她在表演
斯楞嘎尔时,要做到使观众一看就明白,她是在表达母子之爱、兄妹之情还
是情人之爱。在惊愕时,她还要能表现出是一头老虎闯进了村庄还是一头陌
生的牛进了村子。
印度舞蹈的特点之三是宗教色彩极浓,主要的舞段都是歌颂神的,大多
采自两大史诗的传说。所以欣赏印度舞蹈,如果不了解它们表现的神话故事,
就难免莫名其妙。
下面,介绍一下古典舞蹈的四大流派。
(一)婆罗多舞。
婆罗多舞是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传统舞蹈,同时也是印度最流行、最
古老、影响最大的舞蹈。这种舞蹈最初是在印度教庙宇里跳的。那时每个大
庙里都有一些“戴舞达西”,意为“神的女仆人”。这些人从小就送到庙里,
一辈子不结婚,唯一的“神圣使命”是给神献舞,使神高兴。后来这些舞蹈
逐渐流传到庙外。
对于婆罗多舞的来历,人们说法不一。但不管哪种说法,都与史诗中的
阿周那有关。有一个故事说,在阿周那寄居他乡时,他把这个舞教给了维拉
特国的公主乌特拉,后来这个舞蹈又从维拉特(今斋普尔)传到全印度;另
一个故事说,阿周那在揭陵伽京城马勒格·巴登摩时,把这个舞教给国王的
女儿吉特朗格达。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婆罗多舞是由泰米尔纳德邦著名的民
间舞蹈古拉温古舞发展而来。当然,这些说法是否正确,还有待人们的考证。
婆罗多舞被认为是音调、节拍和表情的和谐统一。它一般由一名演员独
舞,台侧由五个人协助演出。他们是:一名舞蹈教师、一名伴唱歌手、一名
木丹加鼓手、一名吹笛的伴奏者和一名小提琴手。小提琴加入伴奏行列则是
近200 年的事。
这种舞蹈一般有六段。第一段叫“阿拉瑞普”,是在整个舞蹈开始先向
神祈祷的舞段。演员一出场,手指伸开,弯曲成荷花瓣的形状,全手像一朵
盛开的荷花,这叫“阿勒巴得姆”姿势,象征把圣洁的荷花献给神。演员走
到台前,先向观众合十致意,然后动颈、举目、伸手、抬脚。。使人觉得好
像神把生气注入舞蹈雕像,使它复活了。以后的五段依次为贾提斯瓦拉姆(步
伐与音调)、沙达姆(述说)、瓦尔纳姆(叙事)、巴得姆(表现)和提拉
姆(结尾)。
婆罗多舞是有伴唱的,同一句唱词,演员要根据情节作不同处理。例如
唱道:“噢!克里希纳,快来吧,别让我虚度一生!”这时女演员既可以恼
恨地撇一下头表示:“好,你不来,等着瞧吧!”也可以表演手捧牛奶或糖
果的碗去哄孩童时代的克里希纳,还可以像虔诚的信徒那样乞求克里希纳的
怜悯,又可以作为克里希纳的情人拉达那样渴望他的到来。观众如果通晓古
代文学,就会很容易理解舞蹈的含义。
看过婆罗多舞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婆罗多舞造型典雅,动作洒脱,
节奏分明,目光传神。尤其手的姿势优美动人、变幻无穷,令你回味无穷。
(二)卡塔卡利舞。
卡塔卡利舞产生于喀拉拉邦。这一派舞蹈的特点是很明显,那就是演员
的脸部浓妆重彩,类似我国京剧的脸谱。不知情的观众会以为他们戴了假面
具,其实就是用米糊、绿叶、颜料、油烟和白纸来把一个普通人装扮成天神
或魔鬼。每次化妆都很细腻,演员躺在地上,让专门管化妆的人为他涂抹,
一次化妆常常需要四个小时。演员下身一律围白布,这里边也有故事。说是
一位学者为演员的服装苦思了好几天,不得其解。后来他来到了海滩上,忽
然看见海里冒出了穿戴各种服饰的人,使他豁然开朗。但他看到的只是上半
身,下身穿什么呢?最后决定取白色的浪面作下身,所以演员都围白布。
卡塔卡利舞是乡土气息很浓的舞蹈。演出前先擂响大鼓,附近林子的人
听到后,便点着火把,走过稻田,穿过椰林,循声而来。这种舞蹈不需要舞
台,在空地上用香蕉枝叶围出一块不大的地方就行。观众在地上席地而坐,
一看就是一个通宵。当朝霞映红了椰子树梢时,人们才尽兴而归。他们最喜
欢看的是史诗《摩诃婆罗多》里的选段:“难敌王遇害”、“那罗传”和史
诗《罗摩衍那》里的“悉多受诱拐”和“神猴哈奴曼大战波那”等等。
卡塔卡利舞开始时只由男子演出,后来发展到也有女子参加,也被称为
莫赫尼亚特姆舞。卡塔卡利舞给人的感觉是乡土气息浓,古朴开朗;故事性
强,载歌载舞,有着舞剧的特点。
(三)卡塔克舞。
卡塔克舞产生于北方邦的首府勒克瑙,是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的著名舞
蹈,也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
印度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以讲述两大史诗等故事为业的民间艺人,他就叫
“卡塔克”。这些人为了加强敕果,边说边做一些动作,后来动作部分越来
越丰富多采,再配上音乐,于是渐渐发展成了“卡塔克舞”。这一派舞蹈尊
奉的舞王不是湿婆神,而是善舞的克里希纳神和他的情人拉达。克里希纳小
时候当过牧童,非常淘气和多情,女孩子们都喜欢同他跳舞。他同拉达的双
人舞是卡塔克舞的著名舞段。
到近代的莫卧儿王朝时,这派舞蹈受到王公贵族的恩宠,成了豪华的宫
廷舞蹈。它吸收了波斯舞蹈的很多特点,节奏加快,脚步动作越来越复杂。
如果说婆罗多舞是以手指动作变化无穷而著称的话,那么卡塔克舞是以疾驰
急蹴的脚上功夫而闻名的。演员跳舞时脚上要系上50 到200 个小铜铃,随着
节奏的徐疾变化,时而如驼铃远来,时而清脆,时而震响。功力深的演员可
以只让200 个铜铃中的一两个作响。
卡塔克舞的节奏感极强,鼓手与演员有时可以在台上比赛。不管鼓点多
么急促,演员都能步步合拍,当鼓手突然放慢鼓点时,演员也能从容地松弛
下来,给人刚柔相济的优美感,真可谓“环行急蹴皆应节”,“鼓催残拍腰
身软”。
这个舞蹈的基本节拍是:“得、得得、帕易。”在跳舞时,演员可以唱
歌,再配上手和脚的动作以及脸部表情,观众比较容易理解表演的故事内容。
卡塔克舞给人的印象是:开朗奔放,热情欢畅,鼓点有力,节奏鲜明。
当演员在飞快旋转时,颇有点我国新疆维族舞的味道。
(四)曼尼普利舞。
曼尼普利舞产生于曼尼普尔地区,因而得名。曼尼普尔素有“舞蹈之乡”
的称号,舞蹈是曼尼普尔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妇女必备的一种美
德。
曼尼普利舞是由优美的民间舞蹈发展而来的。据民间传说,在上古时,
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创造了一种舞蹈,并且选择了一片适于跳这种舞的山谷地
带,但地势低洼,淹于水中。于是湿婆神用他的三叉戟劈山排水,填平了洼
地,开辟了一片跳舞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曼尼普尔。湿婆神和雪山
女神在曼尼普尔跳的第一个舞叫拉伊哈罗巴舞。拉伊哈罗巴舞就是曼尼普利
舞的原始形式,它是一种祭奠村神的舞蹈,跳舞时,往往全村人参加。
曼尼普利舞是几种舞蹈的总称,属于曼尼普利舞的有与颂神有关的班
格·贾兰恩舞(快步舞)、格拉达尔·贾兰恩舞(击掌舞)、表现克里布纨
(黑天神)童年生活的拉卡尔舞(伙伴舞)、泼水节时跳的塔巴尔·金格比
舞(月光舞)等。平常人们所说闻名全印的曼尼普利舞,是指充满艳情的拉
斯·利拉舞而言。据说,大约在1700 年前,曼尼普尔地区出了一位国王,名
叫杰辛格。一次,他在梦里看到了拉斯·利拉舞,听到了优美的音乐,便教
他的女儿学会了这种舞蹈。从此,这个舞蹈便开始在曼尼普尔地区流传。
拉斯·拉利舞又包括瓦森德·拉斯舞(春舞)、衮古·拉斯舞(林舞)、
马哈·拉斯舞(大舞)、尼碟那·拉斯舞和迪沃·拉斯舞等。所有这些舞蹈,
都是表现克里希纳和高比族姑娘们之间的爱情和嬉戏情景的舞蹈。舞蹈的主
角是拉达和克里希纳。拉达和高比族姑娘们穿一种叫巴尼格的圆圈裙,没有
褶纹,裙子上罩一件薄纱,腰部系一根腰带,上身穿一件紧身短衣,头戴薄
纱巾和帽子。克里希纳则穿黄色衣服。他们的服装色彩,同舞蹈气氛十分协
调,使舞蹈者显得更加婀娜多姿,优美动人。
这一派舞蹈给人的印象是,有点像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舞蹈,大概是文化
传播的缘故吧。
当然,在印度,除了上述四大古典舞蹈流派外,各地还有许多著名的民
间舞蹈。它们有些是属于宗教性的,有些则属于生活性、季节性的。内容丰
富,形式不一,深受群众欢迎,这也是它们能够得以长期流传的原因。现择
要介绍如下。
旁遮普邦:
旁遮普人性格开朗活泼,语言诙谐,能歌善舞,流行于该邦的舞蹈,有
的早已传至它邦,有的则被电影界广泛采用。
彭戈拉舞,是旁遮普最著名的民间舞蹈,是一种庆贺丰收的舞。当庄稼
开始成熟,丰收在望时,人们高兴万分,于是翩翩起舞。舞者不拘老幼,任
何人都可参加,只要有块空地,一群人聚在一起,敲起鼓,便可跳起来。鼓
手站在场地中央,舞者围着鼓手转圈;鼓手击一会儿鼓,便把鼓槌向上举起,
跳舞的人看到举起的鼓槌,便加速步伐,越跳越快,全身也随着快速抖动,
并且一只脚着地,举起双手,不断跳跃转圈;跳到高潮时,他们双手击掌,
不时发出“巴莱!巴莱!”或“荷!荷!”喊叫声。喊叫声异常威武雄壮,
舞跳得欢乐活泼,有人常常乐而忘形,看的人也往往手舞足蹈。高潮过后,
就变为慢步舞,随着悦耳的音乐,用一只脚缓缓地跳。这时其中一个人突然
用手蒙住左耳,唱支歌,大家又立刻像起初那样狂舞起来。如此快慢相间,
反复多次,跳的时间有时可达8 小时。
彭戈拉舞有几种,其中主要有鲁迪舞、秋莫尔舞、纠格尼舞,彼此略有
区别。但从总体上讲,这类舞技巧高超,虽队形多变,但并无矫揉造作之感。
用音乐和手鼓伴奏,旋律优美,和谐有致,而且自然感人。
舞者的服饰也颇讲究,头上缠有时髦的头巾,下身围条漂亮的围裤,上
身穿一件丝织宽衣,衣上染着蓝或深红的颜色,绚丽夺目。脚上系有脚铃,
舞者往往足部动作熟练,伴随着音乐、手鼓和脚铃的节奏响声,生动地表现
出勤劳、勇敢的印度人民对生活的热爱;那愉快的曲调和灵巧、优美的舞姿,
以及那丰富的表情,表现了劳动人民战胜自然,获得丰收的决心和乐观精神。
格塔舞,是旁遮普最古老的舞蹈。格塔的意思是击掌。从前跳格塔舞主
要是为了取悦天神。
格塔舞非常简单,然而很吸引人。这种舞通常是在月夜跳,参加跳舞的
人,先围成一圈,然后随着急促的鼓点,把圆圈扩大开来。这时有三四个人
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