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说服孩子的对话:这样说孩子最能接 >

第12章

说服孩子的对话:这样说孩子最能接-第12章

小说: 说服孩子的对话:这样说孩子最能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嫉妒有两方面最大的危害:一是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嫉妒的对象越多,关系冷淡的对象越多,就给人际交往带来越大的妨害;二是造成个人的内心痛苦。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第二,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作为父母,不但要正确地认识孩子,还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第三,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给孩子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使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还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设置环境,创造氛围,让孩子从日常的生活中学会分析思考,懂得做人做事。
培养孩子优秀心理品质的最佳对话模式(2)


  第四,培养孩子博大的胸怀。

  在孩子面前,对获得成功的人多加赞美,并热情鼓励孩子虚心学习他人长处,积极支持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超越别人,战胜自己,使孩子的嫉妒心理得到正当的发泄。对遭到不幸的人给予同情,不可纵容孩子幸灾乐祸,以助长孩子的嫉妒心理。对孩子的挫折,要耐心地同孩子一起做认真的理性分析,帮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支持孩子再做努力,决不可让孩子怨天尤人,垂头丧气,一蹶不振。要使孩子经得起任何风吹浪打,对别人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对他人的不幸给予深切的同情,对自己的失败具有再努力取得成功的信心。

  第五,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产生嫉妒心。对这类孩子来说,家长的爱、赞扬和理解是医治自卑,进而克服嫉妒的良药妙方,是扑灭嫉妒之火最好的“灭火剂”。

  2.让孩子不要盲目攀比

  小乐快要过生日了,这天,一回家就冲爸爸喊:“爸爸,您打算怎么给我过生日啊?我们同学过生日的时候,就看谁最气派,花钱最多,请的朋友最多,去的饭店最好。”

  爸爸听了小乐的话稍微有点不快,但还是耐心地问:“孩子,你想要什么礼物啊?”

  小乐说:“现在很多同学家里都有电脑,大家没事就经常在一起比赛,看谁的电脑玩技高,谁的电子游戏得分高。还比谁懂的网络知识多,谁认识的网友多。我们班里很多同学会上网,大家经常交流谁知道更多更好的网站,我一句也插不进去。要不这样,您今年就不用请我们同学去饭店吃饭了,给我买个电脑吧,爸爸!”

  爸爸:“孩子,你渴望接受新生事物的心情爸爸很欣赏,电脑也不是不可以买。但如果你想跟同学攀比,看谁家有钱,爸爸坚决不答应。”

  其实,孩子都爱攀比。比什么和家长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一些父母一方面反对自己的孩子攀比,一方面自己却攀来比去,这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身为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攀比心呢?

  第一,尝试采用“反攀比”。

  孩子们在攀比的时候,最典型的理论就是“别人都有,所以我也应该有”。因此,别人买了新书包,我也应该有;别人买了名牌服装,我也应该有;别人有了新式玩具,我更应该有。这时,无论父母如何解释,因为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受情绪控制,缺乏理智,不能理解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因此很难一下说服。对付这样的孩子,比较快速生效的办法是进行反攀比。比如:用孩子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用孩子进步的一面比别人退步的一面,用孩子有的东西比别人没有的东西等等。

  第二,改变攀比兴奋点。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比如当孩子埋怨老师经常表扬某同学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列出这个同学的优点,让孩子暗中努力和同学比一比,看能否超过他。又比如当孩子和同学比穿着时,父母可以从穿着整洁美,颜色的搭配美等方面去改变攀比兴奋点。

  第三,引导孩子纵向攀比。

  不妨多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例如,让孩子今天和昨天比,这个月和上个月比,本学期和上一学期比。在特殊的攀比中,孩子会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原来不会的拼音现在都会了,原来不认识的字现在都认识了,原来不懂的道理渐渐地懂了。这些比较都可以让孩子获得进步,自信心也会增强,并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努力超越他人。

  3.让孩子走出自私冷漠的心灵世界

  9岁的小女孩敏敏,父母对她倾注了满腔的爱,天天怕她冷着,怕她饿着;别人家孩子有的,从不会让她缺了;她哪儿不舒服了,父母恨不得让自己生病,换来她的健康……然而让人伤心的是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无私忘我的挚爱,换来的却是孩子对父母的自私和冷漠。
培养孩子优秀心理品质的最佳对话模式(3)


  每天放学回家,她从不关心爸爸妈妈工作累不累,一进屋就喊:“饿死了,饭做好了没有?”有一次妈妈因为生意多,中午回家晚了一点儿,敏敏竟对她大喊大叫:“妈妈,你怎么能对我不管不顾?我还要吃饭还要上学呢!”

  妈妈说:“我都快累死了,你也得体谅一下呀。”

  敏敏竟然嘟囔道:“你是大人,还要孩子体谅,您说这叫什么话呀?”

  夏天的一个正午,天特别热,敏敏吵闹着要吃西瓜。妈妈赶快去买。当满头大汗地拎着西瓜刚进家门时,敏敏却在嚷:“妈,你怎么这么慢啊?我都渴死了!”妈妈赶忙走进厨房,洗净后切开西瓜,下意识地尝尝西瓜甜不甜。这时候,她突然听见孩子那刀子一样的呵斥:“谁让你先吃啊,你赶快给我吐出来!”

  还有一次,妈妈感冒发高烧,叫敏敏帮倒杯水,她竟说:“等我爸爸回来,让他给你倒吧,我忙着呢。”其实她只是在打游戏机。

  我们在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孩子心灵的健康?我们在对孩子无偿地奉献爱时,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爱?

  这种现象已不值得惊奇,这都是父母为自己种下的苦果。现在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像掌上明珠那样供着,特别溺爱与娇惯,渐渐地就形成了孩子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中心,大家都应该围着他转,从而助长了孩子的占有欲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缺乏爱心,不关心他人的不良心理呢?请家长朋友参考一下下面的经验之谈吧。

  第一,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关心他人的榜样。

  俗话说,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逢年过节给老人买东西、送礼物,这是无言的表达,孩子看在眼里,长大了自会模仿。

  第二,营造互相关心的家庭氛围。

  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间经常争吵、谩骂甚至大打出手,使孩子时常处在恐惧、忧郁、仇视的环境里,又怎能要求孩子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特别是夫妻之间要恩爱、相互体贴,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第三,让孩子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况。

  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受苦受难,担心孩子遭受挫折。既然我们在提倡和孩子建立朋友关系,建立平等关系,就应该让孩子了解一些我们的喜怒哀乐,就如我们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一样,让孩子学着承担我们的一些喜怒哀乐。

  第四,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才知道关心体贴别人。一般情况下,勤快是培养出来的,所以家长要树立这种观念,并付诸行动。要循序渐进地教会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五,不给孩子特殊待遇。

  不要让孩子有与众不同的心理。尽量避免给孩子特殊待遇,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与别人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这样可避免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一旦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做家长的要坚决给予拒绝,不可心软。

  第六,鼓励孩子关心帮助他人。

  在能够帮助别人的情况下,而别人又有事相求的时候,家长可以教孩子如何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也可带孩子参加一些募捐活动,当然要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孩子会通过实际活动和父母的思想启发去认识问题,逐渐养成良好的助人为乐的精神。

  4.别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有这样一个女孩子,上小学时一直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不错。妈妈一天到晚总会说:“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好中学,考不上好中学就没有出路。”孩子说:“妈妈,知道了,我一定行。”在妈妈的督促和自己的努力下,她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中学。

  妈妈又说:“你在班里的成绩要进入前十名,否则就没有发展前途。”女儿不懈努力进入了前十名。妈妈又说:“你得争第一,这就是出路。”很自然,接下来妈妈会要求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否则就没有任何前途。

  这个女孩子就在妈妈无休止的要求中艰难地成长。

  有一天,她终于向妈妈发威道:“妈妈,你无止境地加码,真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当我实现了你的愿望,你就高兴极了,此刻我就成了天上的星星;当我失败没达到你的要求,我就成了地上的狗熊,无休止的奚落就会劈头盖脸地扑来……多少年来,在我的心中只有第一,必须第一,无数个第一整天在追赶着我,我真是太累了……”

  试想这样的孩子一旦失利会怎样呢?

  一个人的进步需要一定的压力。没有压力,就会疲疲沓沓,一事无成。但是人承受压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压力过大也会使人喘不过气来。

  据报道,一位女学生在高考分数公布的前几天自杀了,而她的分数实际高出了高考录取线。原因是这个孩子从小很少经历过挫折,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高考结束和同学们对答案时,发现自己做的有许多和同学们不一样,这时她就感到自己考砸了,受不了考不上大学的打击,自杀了。另有一则报道说某大学一个男生,考试时因为作弊被老师发现,自杀了。近年来,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这样的人即使再聪明,也做不出成绩,成不了大材。

  家长要从关心孩子出发,有爱心、有耐心地与孩子多谈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郁闷得到释放,使孩子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

  第一,不要给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

  不要给孩子的行为太多的约束。如果不顾孩子自身实际,只知道让孩子这个拿第一,那个要优秀,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还有一些父母只让孩子学习,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这也会让孩子感到压抑。

  第二,给孩子安排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如果孩子不能得到足够的睡眠,休息不好,就会感到身心疲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最终会使孩子感到紧张,给孩子带来压力。娱乐是化解孩子压力的较好途径,与孩子一起做做游戏,使孩子沉浸在快乐的事情之中,压力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第三,积极鼓励孩子。

  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做父母的还可以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这也能大大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而父母对孩子的否定态度则往往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

  第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做父母的,要善于观察孩子,当孩子情绪不好时,要注意帮他调整,孩子有话,该说就让他说。孩子委屈,该哭就让他哭。孩子郁闷,该喊就让他喊……让孩子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帮助他解除心理压力。

  第五,教孩子思维不要绝对化。

  家长往往把考上大学看做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很自然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家长的思想,一心一意努力奋斗,为上大学而学。那么在竞争激烈强手如林的考生中,如果孩子一旦失利,没有迈进大学的校门,那你想他会有出路吗?他还会有希望吗?因为他把出路和希望都寄托在“一定”或“必须”上了,因而后果可想而知。

  第六,教育孩子平时广交朋友。

  若孩子能有善解人意、开明豁达的朋友,开导帮助他理解父母的爱护和关心,那本来属于不开心的苦恼以及对父母的责怪,也许就会转化为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各人所经历的烦恼与忧愁、幸福与快乐,都能给人以启迪。

=
      ︱
本书籍只提供参考阅读,阅读后请及时删除!!!       ︱
      ︱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鸢尾编辑制作》更多请访问大学百科网upicture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