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

第346章

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第346章

小说: 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从没有指责过她,更没有像训斥妮妮这样训斥她。甚至气极时,我还会将妮妮一把扯过来打她的屁股。我没有想过为什么我要这样对待妮妮,但我心里一直太清楚我不能这样对待卡卡。因为,她不是我亲生的,这才是我的心难受的根源。而卡卡心里却从没有过障碍,心里有障碍的,是我。我一直都没有公正地爱过她。但好在,一切还不晚。

  我没有再训妮妮,而是站起身来,努力神情平和地看着卡卡,说,卡卡,下次看住妹妹,拉着她别松手,不然连你一块儿打。卡卡先是一愣,继而飞快地点头应着,小脸都有些红了。我的心一酸,一左一右地拉着两个小女孩的手,朝家中走去。

  6

  那以后,我开始不动声色地用真正公平的方法来对待卡卡。疼她,也会严肃地教育她;照顾她,也会不留情面地批评她。我们也会有争执,但从未造成真正的矛盾。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卡卡逃学去听演唱会,老师气愤地把电话打到家里来。晚上,我等到卡卡回来,没给这个还沉浸在兴奋中的逃学少女留一点情面,坚决要她写了保证书再去睡,不容许她有任何敷衍。为此,她不得不写了3遍。

  写到第2遍时,卡卡发作了。忽然把笔一扔,将纸一把撕碎,冲我嚷道,这么苛刻干吗?不就这点小事吗?不就是逃学吗?不就是违反纪律吗?

  16岁,一个女孩的叛逆期,却也正是她人生最关键的时期。这次,是她爸爸不由得过来拉我,他充满了不安,我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我没有跟卡卡争辩,只是平静地看着她,然后弯身把笔捡起来,重新拿了一张纸放在她面前。卡卡,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也知道你违反了纪律,那么你就必须认错。卡卡瞪着我,我平静地看着她。3分钟后,卡卡重新坐到桌前,将笔拿在了手中。半个小时后,她把第3份保证书交给了我,说,妈,还是你厉害。

  那当然,我是妈。我得意地看着她,然后两个人都笑了。老公在身后也松了一口气。只有我和她知道,每次的争执,都使我们更近了一些,是真正意义上的亲近。

  7

  一年后,卡卡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她离开后,每天都会发几条信息给我。晚上临睡前,我们也都会通一次话,这已经成为习惯。

  有天晚上,我在电话里絮絮叨叨地叮嘱她一定过了18岁再找男朋友。她大笑,笑了半天忽然说,妈,我爱你。

  我一愣。这句话,卡卡从来不曾对我说过。没等我说什么,她又说,妈,你知道我什么时候才真正爱你的吗?就是从你开始教训我的时候,那时候我才觉得,你像我妈了。

  什么叫像啊?我抗议,我本来就是。

  对对,你本来就是。她说,真是个小气的妈。不过,你知道吗,同学都羡慕死我了,因为我有个最年轻的妈。

  她开始用这样的口气和我对话,是一个女儿对母亲特有的温暖、亲近和依赖。

  8

  直到现在,妮妮都不知道,卡卡并不是我亲生的。但她到底大一些了,开始慢慢学会分析一些事情了。比如昨天晚上,她写着写着作业,忽然抬起头来吃惊地对我说,妈,你真厉害,19岁就生了姐姐。典型的早恋。

  于是,我目瞪口呆。

  (班超摘自《家庭主妇报》2007年10月9日)






心门,敲三下

刘勇


  一

  到这个城市的第十个年头,他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很小,也很旧,但毕竟有自己的家了。

  他们最喜欢那扇厚重的门,大红的颜色,贴近了能闻到原木淡而悠远的芬芳。

  当年娶你,没让你穿上红嫁衣,这大红,算补给你哩。他凑在她的耳畔,痴痴地笑。

  二

  开夜班出租是苦活。他不怕苦,多苦都不怕,但每天,这离家的步伐是越来越难迈出去了。

  宝宝快两岁了,会歪着头,一遍遍问:天都黑了,爸爸干什么去啊?

  每次她都搂紧宝宝,柔声说:宝宝乖,爸爸上班去。上班赚钱,给宝宝买好吃的。

  宝宝会说:妈妈送送爸爸吧!有时自己还扭着小身子从椅子上爬下来:宝宝也送送爸爸!

  每次,他总要很使劲,才

  每次,门关上了,她会在里面轻轻敲三下。

  门外,他也轻轻敲三下,又痴痴站会儿,才带着暖暖的笑意,匆匆离去。

  三

  她搂紧宝宝,拼尽全力跑。宝宝哭哑了嗓子,她也一脸的水珠,分不清是汗是泪。

  老天,你何忍?

  她跌跌撞撞地冲进急救室,差点一头栽倒在地。民警一把扶住她:你丈夫是英雄啊!歹徒想抢他的车,他一个打仨,身中数十刀!

  她一把推开警察,扑到了床前。

  你好傻,我不要英雄,要丈夫。宝宝,要爸爸!

  四

  那女人,是疯子吧。新来的小护士悄悄问老护士。

  所有先进器械都用过了,医生早宣布这人成植物人了。这蓬头垢面的女子,仍日复一日趴在床头,用手指在他的掌心一遍遍重复那个可笑的动作:叩三下,收起,又叩三下。

  别瞎说!老护士轻轻地叹气:没准儿真有一天,那人也会蠕动指尖,回叩这女人三下哩。

  五

  秋阳脉脉,顺着钟楼的塔顶,暖意蔓延。钟声又响啊,催老红尘。是谁人执著而温柔的指尖,又在轻轻叩动爱人的心门。

  (吴晓摘自《北京晚报》2007年10月19日)






樱花之爱

李银河


  日本人爱把人生喻为樱花,盛开了,很短暂,然后就凋谢了。小波的生命很短暂,盛开了,很短暂,然后就溘然凋谢了。三岛由纪夫在《天人五衰》中写过一个轮回的生命,每到18岁就死去,投胎到另一个生命里,这样,人就永远活在他最美好的日子里。他不用等到牙齿掉了,头发白了,人变丑了,就悄然逝去。小波就是这样,在他精神之美的巅峰期与世长辞。

  我只能这样想,才能压制我对他的哀思。

  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家。

  小波这个人非常浪漫。我认识他之初,他就爱自称为“愁容骑士”,这是堂吉诃德的别号。小波生性相当抑郁,抑郁既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生存方式;同时,他又非常非常浪漫。我是在1977年初与他相识的。在见到他这个人之前,先从朋友那里看到了他手写的小说。小说写在一个很大的本子上。那时他的文笔还很稚嫩,但是一种掩不住的才气已经跳动在字里行间。我当时一读之下,就有一种心弦被拨动的感觉,心想,这个人早晚会和我有点什么关系。

  我想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缘分吧。我第一次和他单独见面是在光明日报社,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在那儿当个小编辑。我们聊了没多久,他突然问我:“你有朋友没有?”我当时正好没有朋友,就如实相告。他单刀直入地问了一句:“你看我怎么样?”我当时的震惊和意外可想而知。他就是这么浪漫,率情率性。后来我们就开始通信和交往,他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他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会把情书写到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得来的,你也是偶然得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是值得写在五线谱里的。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哪个女人能够抵挡如此的诗意,如此的纯情。被爱已经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而这种幸福与得到一种浪漫的骑士之爱相比又逊色许多。

  我们俩都不是什么美男美女,可是心灵和智力上有种难以言传的吸引力。我起初怀疑,一对不美的人的恋爱能是美的吗?后来的事实证明,两颗相爱的心在一起是可以美的。我们爱得那么深,他说过的一些话我总是忘不了。比如他说:“我和你就好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这形象的天真无邪和纯真诗意让我感动不已。再如有一次他说:“我发现有的人是无价之宝。”他这个无价之宝让我感动极了,这不是一般的甜言蜜语,如果一个男人真把你看做是无价之宝,你能不爱他吗?

  我有时常常自问,我究竟有何德何能,上帝会给我小波这样一件美好礼物呢?那年10月10日我去英国,在机场分别时,我们虽然不敢太放肆,在公众场合接吻,但他用劲搂了一下我的肩膀作为道别,那种真情流露是世间任何事都不可比拟的。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他转身向外走时,我看着他高大的背影,在那儿默默流了一会儿泪,没想到这就是他给我留下的最后一个背影。小波虽然不写诗,只写小说随笔,但是他喜欢把自己称为诗人,行吟诗人。其实他喜欢韵律,有学过诗的人说,其实他的小说你仔细看,好多地方有韵律。小波虽然以写小说和随笔为主,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他的身上充满诗意,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恋爱时他告诉我,他16岁在云南,常常夜里爬起来,借着月光用蓝墨水笔在一面镜子上写呀写,写了涂,涂了写,直到整面镜子变成蓝色。从那时起,那个充满诗意的少年,云南山寨中皎洁的月光和那面涂成蓝色的镜子,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小波在一篇小说里说: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我觉得我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和幸运,就是我挑了小波这本书来看。我从1977年认识他,到1997年与他永别,这20年间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作为他的妻子,我曾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失去了他,我现在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小波,你太残酷了,你潇洒地走了,把无尽的痛苦留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虽然后面的篇章再也看不到了,但是我还会反反复复地看这20年。这20年永远活在我心中,我相信,小波也会通过他留下的作品活在许多人的心里。樱花虽然凋谢了,但它毕竟灿烂地盛开过。

  我想在小波的墓碑上写上司汤达的墓志铭(这也是小波喜欢的):活过,爱过,写过。也许会再加一行:骑士,诗人,自由思想家。

  我最亲爱的小波,再见,我们来世再见。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再也不分开了!

  (杨兴文摘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一书)






你的工资涨了吗

李琳


  谁的工资在涨

  2007年7月1日,中国劳动学会主办的“深化企业薪酬制度改革,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论坛指出: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比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2%高出2。8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工实际工资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

  有人据此认为,这从侧面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更多地惠及普通百姓,中国已经开始摆脱“国富民穷”的尴尬。

  然而,这则消息引来更多的是质疑之声。从各大门户网站的留言看,几乎所有的网友都对这条新闻嗤之以鼻,讥之为“真实的谎言”者有之,认为“不涨反降”者有之,质疑“是不是又在放卫星”者亦有之。

  如果说,网友的发言尚不具有统计意义的话,那么6月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民论坛》杂志就职工对当前工资的满意度所进行的一项调查,就应该能够说明问题了。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前工资状况不满意的达96。5%。

  大多数人认为,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大多数普通职工实际收入的增长,在平均工资快速增长而多数人工资增长缓慢的背后,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增长的工资主要流向了垄断行业和管理层,而普通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人收入仍然比较低,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更趋严重。

  按照我国职工工资统计相关规定,工资统计的对象,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各种合营单位、各级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等“体制内人员”,而没有资格参与统计的外来务工者以及民营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的职工,恰恰是低收入群体。显然,只统计高的,不统计低的,出来的数据当然没有说服力。

  可以说,这几年职工平均工资的高增长,是由国有单位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带动的。

  中央党校第40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提交的《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分析认为:“十五”期间,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递增15。1%,而2003年至2005年,央企员工的年平均工资递增16。8%。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披露,目前,电力、电信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倍~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更大。显然,类似这样的一些高收入行业是工资增长的“蓄水池”,吸收了大部分“增长”。

  即便在工资增长较快的国有企业中,收入差距问题也非常明显。这些年来,一些企业内部工资差距持续扩大,“只涨老总年薪,不涨员工工资”似乎成了一种潜规则。上海一项调查表明,50。6%的国企职工在近3年内没有加过工资,最长的6年来分文未涨。与之相对,一些高管的收入却搭着企业的“效益快车”扶摇直上,与一线职工的差距越拉越大。目前国企尤其是改制、重组以后的单位,大都实行年薪制,不同的行业,高管的年薪从几十万到上百万甚至更多不等。这一点,同样被“平均收入”的数据和概念掩盖了。

  与垄断企业和国企高层工资迅猛增长相比,农民工不但工资低,工资的增长速度也慢得多。据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2004年农民工人均月工资增长2。8%,2005年增长6。5%,2006年增长11。5%。由于“民工荒”,近3年农民工工资算是涨得快的,几年前全国总工会曾有一个调查,珠三角民工13年间月工资增加了86元,而物价上涨早已超过一倍。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类似“工资”这样关乎民生的敏感数据,国家统计局在公布时,除了公布年度平均数据以外,还应当把构成社会生活主要成分的农民工、私企员工、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不同行业员工、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数据一并公布,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反映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真实收入状况。

  工资增长VS物价上涨

  在“职工平均工资上涨”的统计中,还特别标明“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但去年以来物价的快速增长,尤其是飙升的房价不被纳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使得价格上涨的官方口径与民间实际生活的感受总是泾渭分明。

  不说近一年来的米、面、菜及主副食品价格均有两位数的攀升,不说粮油、燃气、水电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这些民众都还能承受,但大件商品比如房价的上涨却到了令大多数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同样是2002年到2006年,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超过70%,有些地区甚至达到了100%以上的幅度。教育收费、医疗医药费用也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收入确实一天比一天高了,工资也有所增加,但是老百姓却感到自己越来越穷了,负担越来越重了,压力越来越大了,有些还背负了一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