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一个人的抗日 >

第179章

一个人的抗日-第179章

小说: 一个人的抗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曾几何时,日军飞机在中国大地上肆意横行,欠下了数不清的血债,如今日本人也尝到了炸弹、燃烧弹的滋味。

中、美空军的大规模反攻作战,从19446月就开始了,进入年,空军的反攻规模更加空前。从中国大陆西南航空基地起飞的轰炸机群,同太平洋上马绍尔群岛、菲律宾等地的航空基地上起飞的轰炸机群,对日本本上构成了空中突击。

进入1945年春季,在长江中、下游/整个大西南后方基地上空,已很少见到涂着“红太阳”的飞机了,相反,涂有美军星徽和中国空军星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却经常大群大群地翱翔于广阔的蓝天,对日军进行着毁灭性的轰炸。

1945年310,午夜。天气晴朗,北风猛烈。在强风横扫下,日本领土上的雷达无法正常工作。

深夜零时八分。三百三十架B29炸机超低空飞临东京上空,立即进行地毯式轰炸。大量燃烧弹爆炸后,使全城各处火光冲天。

日本人信奉神道,但这天夜里,被他们虔诚供奉了千百年的神灵,好像都变了。阵阵强风,像是受了神的驱使,把被燃烧弹点燃的大火,一下子就吹腾上了天空,风助火势,火借风势,遥相呼应,全城火势顿时蔓延开来,浓烟笼罩了整个城市。

B29炸机的踪影,被那弥天浓烟掩护得神神秘秘,忽隐忽现,简直难以寻找和捕捉。机群整整轰炸了两个小时又三十二分钟,才悠然离去。

东京的大火,烧红了半边天际。大火直烧到翌日八点,与初升的太阳“比试”了一阵亮度,才渐渐被扑灭下去。

这次大轰炸,仅东京民房就被烧毁三十余万户;炸死、烧毙居民八万三千零七十人(驻军死亡除外);轻、重伤十一万三千六百零二人;受灾者达一百二十万人。

413深夜和15深夜,B29机群又接连对东京进行大空袭。皇宫被炸,火光冲天。明治天皇的神宫化为灰烬。皇族住宅、不是被炸就是被烧。宫内大臣们也成了无家可归者。在轰炸东京的同时,全日本各大城市无一幸免,许多地方变成一片废墟。生产设施大部被摧毁,战力、国力已根本无法恢复。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是一句中国的古话。

日本人万万没有想到落到自己头上的报应是如此猛烈,如此痛快。以重庆和东京为例,日本飞机每向重庆丢一颗炸弹,那么后来东京遭到的报复轰炸,则为二十三颗炸弹。

日本已经是一派穷途未日的状态,中国人民离最后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

第一百一十一章 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郊外的波茨坦森林举行会议。会后,于7月26日,以美、英、中首脑杜鲁门、邱吉尔、蒋介石联合署名,发表对日本最后通谍式的《波茨坦公告》。公告以非常强硬的口气限令日本无条件投降:“吾人通告日本政府文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予以适当及充分保证。仅此一途,否则日本将迅速完全毁灭。”

而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探求结束战争的政治力量在《波茨坦公告》发表后,促使他们更加公开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们认为:日本的决底失败已成定局,战争往后拖一天,日本就加大一天的灾难,长此下去,日本将彻底毁灭。因此,日本只有选择无条件投降,以保全大和民族。

但是,随着苏联参战的趋势明朗化,他们又认为,这给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增加了一个选择机会。他们看出,美、苏将很快成为水火难容的两大阵营,日本是向美国阵营投降还是向苏联阵营投降,这是决定日本民族将来前途命运的异常严肃的大事。

他们认为,就目前而言,美国是日本的头号敌人,美国把日本炸得最惨,但是,鉴于前不久苏军占领半个德国后的一些做法,又使他们不寒而栗。经过反复争论,他们认为,鉴于苏联占领半个德国后的情况,日本情愿向头号敌人美国投降。情愿让美国人来占领日本本上。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但对无条件投降这一字眼讳漠如深。他们觉得,既然美、英、苏、中各怀心计,那么,总有空子可钻,总还可以争取到比“无条件”稍稍体面一点地结局。

但日本军方由于对苏联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他们对战争形势的判断产生根本错误。他们认为苏联与日本是讲信用的,因此不会对日开战。这是因为,在中、日两国长达八年的战争中。日本经常通过朝鲜半岛经满洲、华北调兵遣将。在与苏联邻近的长长的“走廊”上,日军进进出出,来去自由,与苏军相安无事。使日军对中国的战争未受到干扰。其间虽然在“满”、苏边境有那么两回大的摩擦,但都是莫斯科方面采取了高姿态,而使紧张局势得以平息,同样。在希特勒挥师从西线杀到莫斯科近郊,苏联处于生死存亡之时,日本人也信守了与苏联地友好“中立”,没有趁火打劫。使苏军得以从容对付德军。

另一方面,日本自以为深知中、苏两大邻国的心底,认为苏联绝不会为了一个完全倒向美国的中国政府的利益。而向中国地敌人宣战。在这方面。日本的判断错得更厉害。在错误的路上走得更远。

凡是明眼人都知道日本人马上就要完蛋了,虽然日本军队还在拼命顽抗。甚至竟以大将级的高级将领,亲率神风特攻队,与美军进行搏斗。但不过是垂死挣扎,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没有人知道就在召开波茨但会议地第一天,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上,成功地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的试验成功,意味着美国拥有了瞬间可以抹掉一座大城市的打击能力。

杜鲁门闻讯兴奋异常,对马歇尔说,我们既然拥有了这种神奇武器,就完全可以同英国和中国一道打败日本。那就没有请求苏联帮忙地必要了。

杜鲁门和马歇尔商定:美国仍欢迎苏联参战,但并不对此寄予什么希望。同时,要尽力挽回雅尔塔密约中牺牲中国利益的部分,以便使中国更加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同时杜鲁门向蒋介石捎来秘密信件,叫中国在中、苏谈判中,态度要强硬些,不要顾及得罪了苏联而导致其不出兵的事情。

美国态度地突然变化以及中国谈判代表态度地突然强硬,使斯大林觉得这其中必有缘故。于是,苏军更加紧了向中国边境集结兵力地步伐。

千载难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要在这亚洲地东方结束了,同盟国各方不可能不在这最后一幕重头戏中挤上舞台去做一番突出的表演。

波茨坦公告一出,吴铭便通过陈嘉庚给肖明华发

,很肯定地断言,日本将在一个月内投降,提醒华侨准备,务必要赶在英国人登陆之前造成既成的独立事实。

可他没想到,只过了三天,陈嘉庚便急匆匆地坐飞机赶到了昆明。

“德华老弟,这是明华发过来的电报。”陈嘉庚从兜里拿出电报递给吴铭,“事情并不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啊!”

“哦!”吴铭带着疑问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陷入了沉思。

马来亚的华人抗日军经过三年半的战斗己经发展成一支拥有一万五千余人的强大武装队伍,但肖明华等人能直接控制的只有七千余人,日军败局已定,华人抗日军也因为意见不统一,陷入了争吵之中。

华人抗日军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刘尧等认为,英军是盟军,况且在他们败退之时,是华人抗日军在浴血奋战,英国人是不会忘记华人抗日军贡献,二战后,马来亚已进入了民主建设时代,华人抗日军主要是协助英政府建立民主自由的新马来亚,因此华人抗日军不要采取激进的行动,最起码也应该看看英国人的作为再说。而且很多义勇军战士们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认为英国人是不会亏待他们这些抗日有功的人士的,因而战后可解甲归田,安心去过平民生活。

“华人抗日军要分裂吗?”吴铭喃喃地自语道:“为什么总是要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为什么要用感恩图报这种幼稚的想法来揣度政治,揣度殖民者的心理,难道以前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还指望着殖民者突然会发善心不成?”

陈嘉庚苦笑了一下,说实话,他也是处于矛盾之中,既希望借此机会能让南洋华人从此翻身,可又希望能用一种比较平和的方式。

“陈先生,您先住下来。”吴铭缓缓站起,“让我考虑考虑,时间不会太长。”

“好吧!”陈嘉庚点了点头,“还要谢谢你那个美国朋友,广播器材已经从美国运过来了,她还亲自跟着,说办点事儿就来昆明找你。”

吴铭咧了咧嘴,心里很后悔,为什么要联系回国的多萝西,托她给采购物资呢?这下子,见了面岂不是很尴尬,头痛啊!

“你们怎么看?”吴铭回头马上召集了就要返回南洋的最后一批队员中的骨干,将电报传阅了一遍,开口问道。

“分裂便分裂,用血肉和牺牲来争取民主、自由的权利。”肖辉愤愤地说道:“英国人贪婪、狡猾、狠毒成性,吸着南洋华人的血,还不时要捅上两刀。想当年英国人为在马来亚进行殖民扩张,他们以“到南洋淘黑金”为诱饵将华人劳工骗到大马,剥削其劳动力,华人劳工为了100的价格就要付出为期三年的债奴劳动。我的祖父就是死在了锡矿上,他们还要逼着我父亲偿还债务。”

“血泪斑斑的猪仔钱,辛酸苦难的历程,他们都忘了。”马志超阴沉着脸,说出的话冷森森的,“英国佬会感恩,太阳就会从西边出来。”

“关键不是这些。”陈全桦摇了摇头,“说句难听的话,这是多数华人的一个痼疾,不看到流血,不看到屠刀,就不会认清英国人的嘴脸。”

“是啊!”吴铭点了点头,赞同道:“如果肖明华所部坚持己见,与英国人兵戎相见,我担心不会得到其他华人的认同和支持,反倒会埋怨因为这样而使华人丧失了取得应得权利的机会。”

“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大的。”马志超无声地叹了口气,“毕竟英国佬是玩政治的老手,分化瓦解的手段还是很厉害的,如果南洋华人不能团结一致,仅凭咱们自己的力量,恐怕会很难。”

“难道,难道非要血流成河才能醒悟,难道南洋华人非要再付出代价才会团结一致吗?”肖辉拳头握得紧紧的,悲愤地说道。

“或许真的要如此才行。”吴铭无奈地说道:“这可能就是为了自由、民主所要付出的代价,虽然这代价有些无奈,有些惨痛,但却能使南洋华人团结成铁板一块。”

第一百一十二章 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郊外的波茨坦森林举行会议。会后,于7月26日,以美、英、中首脑杜鲁门、邱吉尔、蒋介石联合署名,发表对日本最后通谍式的《波茨坦公告》。公告以非常强硬的口气限令日本无条件投降:“吾人通告日本政府文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予以适当及充分保证。仅此一途,否则日本将迅速完全毁灭。”

而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探求结束战争的政治力量在《波茨坦公告》发表后,促使他们更加公开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们认为:日本的决底失败已成定局,战争往后拖一天,日本就加大一天的灾难,长此下去,日本将彻底毁灭。因此,日本只有选择无条件投降,以保全大和民族。

但是,随着苏联参战的趋势明朗化,他们又认为,这给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增加了一个选择机会。他们看出,美、苏将很快成为水火难容的两大阵营,日本是向美国阵营投降还是向苏联阵营投降,这是决定日本民族将来前途命运的异常严肃的大事。

他们认为,就目前而言,美国是日本的头号敌人,美国把日本炸得最惨,但是,鉴于前不久苏军占领半个德国后的一些做法,又使他们不寒而栗。经过反复争论,他们认为,鉴于苏联占领半个德国后的情况,日本情愿向头号敌人美国投降。情愿让美国人来占领日本本上。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但对无条件投降这一字眼讳漠如深。他们觉得,既然美、英、苏、中各怀心计,那么,总有空子可钻,总还可以争取到比“无条件”稍稍体面一点地结局。

但日本军方由于对苏联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他们对战争形势的判断产生根本错误。他们认为苏联与日本是讲信用的,因此不会对日开战。这是因为,在中、日两国长达八年的战争中。日本经常通过朝鲜半岛经满洲、华北调兵遣将。在与苏联邻近的长长的“走廊”上,日军进进出出,来去自由,与苏军相安无事。使日军对中国的战争未受到干扰。其间虽然在“满”、苏边境有那么两回大的摩擦,但都是莫斯科方面采取了高姿态,而使紧张局势得以平息,同样。在希特勒挥师从西线杀到莫斯科近郊,苏联处于生死存亡之时,日本人也信守了与苏联地友好“中立”,没有趁火打劫。使苏军得以从容对付德军。

另一方面,日本自以为深知中、苏两大邻国的心底,认为苏联绝不会为了一个完全倒向美国的中国政府的利益。而向中国地敌人宣战。在这方面。日本的判断错得更厉害。在错误的路上走得更远。

凡是明眼人都知道日本人马上就要完蛋了,虽然日本军队还在拼命顽抗。甚至竟以大将级的高级将领,亲率神风特攻队,与美军进行搏斗。但不过是垂死挣扎,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没有人知道就在召开波茨但会议地第一天,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上,成功地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的试验成功,意味着美国拥有了瞬间可以抹掉一座大城市的打击能力。

杜鲁门闻讯兴奋异常,对马歇尔说,我们既然拥有了这种神奇武器,就完全可以同英国和中国一道打败日本。那就没有请求苏联帮忙地必要了。

杜鲁门和马歇尔商定:美国仍欢迎苏联参战,但并不对此寄予什么希望。同时,要尽力挽回雅尔塔密约中牺牲中国利益的部分,以便使中国更加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同时杜鲁门向蒋介石捎来秘密信件,叫中国在中、苏谈判中,态度要强硬些,不要顾及得罪了苏联而导致其不出兵的事情。

美国态度地突然变化以及中国谈判代表态度地突然强硬,使斯大林觉得这其中必有缘故。于是,苏军更加紧了向中国边境集结兵力地步伐。

千载难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要在这亚洲地东方结束了,同盟国各方不可能不在这最后一幕重头戏中挤上舞台去做一番突出的表演。

波茨坦公告一出,吴铭便通过陈嘉庚给肖明华发

,很肯定地断言,日本将在一个月内投降,提醒华侨准备,务必要赶在英国人登陆之前造成既成的独立事实。

可他没想到,只过了三天,陈嘉庚便急匆匆地坐飞机赶到了昆明。

“德华老弟,这是明华发过来的电报。”陈嘉庚从兜里拿出电报递给吴铭,“事情并不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啊!”

“哦!”吴铭带着疑问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陷入了沉思。

马来亚的华人抗日军经过三年半的战斗己经发展成一支拥有一万五千余人的强大武装队伍,但肖明华等人能直接控制的只有七千余人,日军败局已定,华人抗日军也因为意见不统一,陷入了争吵之中。

华人抗日军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刘尧等认为,英军是盟军,况且在他们败退之时,是华人抗日军在浴血奋战,英国人是不会忘记华人抗日军贡献,二战后,马来亚已进入了民主建设时代,华人抗日军主要是协助英政府建立民主自由的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