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未来中国传媒30人-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新周刊》的队伍很小,配备不齐,几个志同道合的人都是编务人员,其中广告、发行这两个部门还是《晨报》时期留下的老班底。
大概三个月以后,我开始在广告发行方面有动作。我先找负责发行的人谈话,第二天还没等我去他们那里,发行部办公室的门已经锁了,所有的人已经跑光了。于是重新策划,将其变成新的部门,这是我的第一步。
第二步针对广告部门。《新周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广告,是跟香港一家广告公司合作后出现的。《新周刊》创刊初期用的是新闻纸,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首先就是应这个广告公司提出的要求,他们说你们的杂志没问题,做得很好,非常有实力,但是你们的形态要调整,谁会在新闻纸上做杂志广告呢?杂志广告是以品牌广告为主,所以我们改成了铜版纸。
最初我是一个编杂志的文化人,慢慢地开始改变,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做学生,老老实实当学生。最初的《新周刊》不是标准开本,觉得是要显出我们文人的个性。可是广告客户要求我们改,我们不得不放弃。在放弃我们喜欢的新闻纸后,又将开本改成国际标准的样式。因为在跟印刷厂算账的时候发现,采用方的开本要用更多的纸,你就要多掏钱。另外,每一个广告商都要为你这个尺寸单独去提供一个广告版本,这也增加了成本。
这些东西都是作为学生一点点学过来的,所以你刚才问我角色的变化,我就是从一个类似编辑部主任的角色,变成了一个主编兼常务副社长,再到最后是CEO(首席执行官),全面管理这个集体。
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相反,我深切地体会到,没有专业的人员在专业的位置,是一件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即使你学得很好,你可以改进、提高,但是你达不到专业人员的水准,最终还是会出问题。1998年我们很幸运地得到一位专业人士——广告总监陈若云,她后来成为运营总监,这是《新周刊》在人才引进上很成功的一次。陈若云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她到《新周刊》一个多月后,经常问我的一句话就是:“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新周刊》是什么吗?”她把《新周刊》的人几乎都问遍了。
采访者:当时没有这么一句话吗?
封新城:当时有那么一句很感性的话,“我的所有的努力都为了新一点”,是我们发刊词中的一句,很抽象,是我们一段时期的目标。现在回头看,有它的意义,但这个话不专业。
采访者:是不是专业人士觉得这个话不专业?
封新城:对,陈若云就觉得这个有问题,于是开始就做了一些调研。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电脑屏幕上总是走出一行字——“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我问她是不是想把这句话作为新的定位。她反问:“你觉得怎么样?”我说:“非常好!我一直想找这么一句话。”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否则,就很可能走下坡路。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做笔者的一批人,现在许多都在领导的岗位上,比如说《南方周末》、《京华时报》、《南风窗》这些媒体的头儿,都是当年我们一块儿玩的笔者,我们这些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由想表达些什么的理想主义青年,慢慢地表达了一些,经历了中国的发展变化过程,活生生地感受到了向市场转化的这么一个过程。
采访者: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
封新城:每个地方都挺难的,但是最难的是第一年,就是资金的困难。《新周刊》的这个故事我已经反复讲了很多遍了。1997年年初,我们做不下去了,因为钱不够了。《新周刊》最初的资金,来自社长孙冕和导演孙周的三九广告公司,钱不够了,没有办法。我跟社长说,我是被你骗了,我把我的工作扔了,还叫了一帮人来干这个,结果你给我们弄成这样。记得孙周拍着桌子说:“这个不能再搞了,没有钱搞了。”我不好表态,只好说:“那看来我们只有散伙了。”我就这么随便一说,孙周就哭了,当时把我吓得一愣。我觉得他真是挺难受的,只好转身出来。可出来后还要跟那帮兄弟们装着什么事都没有。怎么办?即使你有实力,有人才,一群精英都在这儿了,你又能怎么样呢?
因为三九广告公司跟三九集团的特殊关系,我们就把这个情况跟他们讲了。三九集团的赵新先老板把我们召到深圳去开了一个会,非常简单,其中一个是某厂的宣传部长,一个是印刷厂的厂长,还有我们《新周刊》的几个人。赵老板说;我来做发行人,然后就指着说,你发,你印,你们编,就这样决定投资。我们因此得到了一年接近百万的费用。产品推向市场一下子就非常好。
我们最大的经验在于产品要有竞争力。有些人要么骂政策不好,要么就骂老百姓工资少,这都不是关键。我们没钱,所以更要做出好产品。是压力使我们有了强烈的求生愿望。
采访者:目前完成投资回报的压力依然很大吗?如果完成了,还有什么压力?
封新城:对!这个压力一开始就有,今天仍然存在。把投资的钱偿还了就完了,在中国还不能这么说,因为所有的媒体都是国家的,投资者只能介入一部分。对投资者来说,传媒是一个长期投资,它的回报并不是直接的。这钱投到影视、房地产,甚至娱乐场所,收益都会比投入传媒大得多。
采访者:投资人是否满意呢?
封新城:他和其他媒体的人谈起来的时候,特别得意,因为他的投资是成功的。而面对我们的时候,他从来不流露出这种得意,总是告诉我们不要偷懒。
采访者:你曾经说过,七年来《新周刊》一直在“急行军”,必须进入常态,现在进入到常态了吗?
封新城:从发展这个角度讲,企业自身结构可能有问题。如何实现产品的规模化和品牌的划分;如何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何培养人才;如何搞好管理理念输出;还有钱的制约等等。但是,即使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还是一直不停息地去寻找机会。
我们追求通过对《新周刊》这个品牌的延伸,开发我们现有的资源,这些都是经济行为。包括在图片和设计方面提出做“视觉开发商”,比如建立图片库等等,这些都是努力的方向。
采访者:你觉得自己是天生的传媒人吗?
封新城:我是学中文的,在大学里我喜欢写诗,写了很多诗。但是我最后没有朝这个方向走。当时的一些诗友后来成了作家,比如苏童,还有南京的韩东,云南的余坚等,可是我最终选择了这一行,当然这与我毕业以后分配到广播电台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非要讲“天生”,我承认我的敏感。做传媒的人,首先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如果你对外界的事物不敏感,或者说你不善于把这个东西表达出来,那么我想你可能就做不好。
第二部分第31节 七年之痒:从执行主编到CEO(2)
采访者:你觉得《新周刊》是你作为一个传媒人最理想的选择吗?电视媒体是不是更好?
封新城:我对纪录片非常有兴趣。有很多电视人希望跟《新周刊》合作,我没有这个精力,因为它不单纯是我个人的一个兴趣爱好,而是一个传媒的业务,我现在运营着一个传媒,它的背后是一个公司,这关系到这个公司要做什么。我们号称做传媒运营商,从战略发展上来讲,为了做影视,需要一个过渡,首先要和它形成某种关联,比如我们对中国电视的关注,积累了我们在电视界的资源,它随时可以转化为未来传媒运营当中的一个可以调动的因素。已经有过很多合作意向,我现在没有做,是时机还没有到。
采访者:你下一步目标是什么?
封新城:在我干不动的时候,我就会选择去教书。这就意味着以后有相对自由的空间了,可以作为客座教授给学生讲,也可以自己看书,现在我看书功利性很强,目的很明确。结果导致现在做事情后劲不足,精力不够。
采访者:你怎么看将来期刊的发展趋势?能否与电视、报纸、广播等作个比较?
封新城:中国人口的主要构成还是八亿农民,所以,以《读者》为代表的传统期刊还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许《读者》在十年前是以大城市为主的,但现在主要到二流城市去了,到农村去了!我们《新周刊》主要关注城市人的生活,首先是京沪穗,然后是其他城市,如果强求滇东南的孩子去看《新周刊》,你不是跟他们过不去吗?
现在这种传媒格局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从资本运营这个层面讲,期刊规模比较小,反而动作比较多。实质性的消费还是在城市人群当中,品牌宣传要通过城市的东西来张扬形象,所以它需要杂志,不要指望电视会传播真正有品质的东西。杂志可以在这方面扬长避短。
采访者:地缘特点对《新周刊》有影响吗?在北京、广东、上海三地,《新周刊》被接受的程度有什么差别?
封新城:上海比较注重时尚,广东比较注重实际,北京比较中庸。《新周刊》在西南有特别的影响力,这是因为我们很好地利用它了,当年做“中国电视节目榜”的时候,我们首先选在四川做,因为我知道那里会有一个响应,到北京,我们也想做出响应,到广州你做啥都没有,什么都不响应你。在广州没有哪个媒体经常举办活动,因为他们根本不理你。
采访者:有人批评《新周刊》形式大于内容,国际期刊出版联盟的会长也和你谈到,中国期刊的外在形式已经非常有吸引力了,但内容要加强,你怎么看?
封新城:这要看他是哪个阶段的读者,老读者说这种话的特别多,这是一种说法,因为它恰好是那个阶段的。我听了也不知道怎么说,因为实在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选择吧,像一本杂志,叫《十七岁》,读者第二年就十八岁了,怎么办?
视觉跟传媒的关系,这是当时中国的纸媒体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新周刊》第一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仍然是领先的。那个时候的传统集中在文字上,视觉这一块完全是空白的,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在中国期刊的这个演变过程中,我们扮演了这么一个角色,我们并不是前卫,我们只是先跑几步。到了今天,我们当年做的那个东西已经成为定式了。所以很大程度上,《新周刊》的七年,填补空白的意义大一些。我们不是区别于人家,故意标新立异,而是因为做的人少,就显现出来了。
采访者:你认为《新周刊》未来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封新城:从创刊到现在这七年中,《新周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被人们所认可,下一步需要有新的产品。我们准备在原有基础上推出《时代周报》,这将是一个为中国未来七八年服务的产品。我们希望它能够被中产阶层认可。《时代周报》是面向都市中产阶层的画报,准备让年轻的主笔肖锋担任主编。他们面临的环境比我们当年好多了,压力没那么大,当然,投资商对他们的要求也与当年不一样了。
采访者:你能否预测一下,《新周刊》创刊十周年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封新城:不知道(笑)。这里面很复杂,这个不知道不是一个消极的回答,从积极的意义来说,我们真的希望有大的变化。比如,在十六大之前我们会觉得很多的政策可能要有变化,但是今年有的东西比你想像的变得还要快,完全在你的意料之外。
在号称“中国最新锐的时事新闻周刊”中效力多年,从创业元老到现在的中流砥柱,封新城和《新周刊》一同成长,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新周刊》的代名词。
没有封新城,也许就没有今天这样的《新周刊》。
反之,没有《新周刊》,也就没有现在业界的风云人物封新城。
没有专业的人员在专业的位置,是一件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即使你学得很好,你可以改进、提高,但是你如果达不到专业人员的水准,最终还是会出问题。
我们最大的经验还是产品要好。有些人要么骂政策不好,要么就骂老百姓工资少,我认为关键还是产品要有竞争力。
做传媒的人,首先是一个敏感者,如果你在这方面不敏感,或者说是你不善于把这个东西表达出来,那么我想你可能就做不好。
我有一个比喻,杂志有两张脸,封面是自己,封底是市场。封面的脸代表杂志的内容价值取向与自我定位,封底的脸则代表市场对其定位的认同。
市场用广告为杂志投票。《新周刊》现在很多广告都是大的公司下单,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对市场的考察,说明我们的《新周刊》被读者认同;换句话讲就是两张脸在市场终端实现了最完美的结合。
市场是社长,创意是总编。一本杂志要卖三次。第一次是卖杂志,第二次是卖广告,第三次是卖品牌。
封新城,男,1984年至1996年历任甘肃电台、广东电台新闻台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和节目监制。1994年任《晨报》执行主编。1995年参与创办《七天华讯》杂志,任执行主编。1996年创办并历任《新周刊》执行主编、执行副总编,现任执行总编。
第二部分第32节 沸腾在冰点(1)
沸腾在冰点
访《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李大同文/赵海燕白丹
采访者:1994年是你赋闲的第五年,你这一年的出山之作就是《冰点》,它一举轰动。《冰点》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李大同:《冰点》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为了追求轰动?非也。它是按照我在赋闲五年中形成的读者感觉,所做的一次尝试。实际上《冰点》的创办非常偶然。
大家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国的新闻媒介,特别是中央级的媒介进入了一个低潮期,整个传媒界在长达两三年的时间里非常枯燥沉闷。小平南巡之后,新闻界开始逐渐复苏,这时候开始尝试如何把丢掉的读者再抓回来。当时报纸主要是探索如何增加它的可读性,本报的一个创意就是增加三个特刊。时间证明效果不错,后来准备1995年再一次扩版。在1994年秋天的准备期中,报社各部门划地盘,你要这一块,我要那一块,到最后每周余下来两块版,没有人要了,那时候我已经赋闲五年了,报社领导来问,给你两块版你干不干。我问登什么,回答是你爱登什么就登什么。说句老实话,我十分犹豫。
采访者:那时候给你几个人?
李大同:没有人,就交给我了。按我的经验判断当时是不能要的,但是赋闲已经五年了,实在受不了,心想,不战而降,还不如战死了拉倒,先干两个月,实在不行,我再交出去。
到底做什么,从职业来判断,一个新版必须要提供其他版提供不了的信息。我挨个分析报社的各个版面,结果发现各领域早已被瓜分干净。我还算是有一点创造性思维,我想,既然没有我的独有领域,那我就是全领域,什么都可以报道。要做全领域,首先得有胆子,能力另当别论。
第二个是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