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文化力 >

第5章

文化力-第5章

小说: 文化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个家族的8代历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我国近代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己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少年时代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部送给了一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却只好忍饥挨饿。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后来他为官时关心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是与家庭的影响、父亲的教育分不开的。

    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2母亲是教育子女的第一人

    世上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孩子犹如一方浑然天成的璞玉,需要我们用真诚来雕琢;孩子犹如一株幼小的树苗,需要我们用爱心来浇灌;孩子是一块纯白的调色板,只有我们精心调配,才会色彩斑斓。

    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中深刻指出:〃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比花木还重要。〃家庭,就是孩子这些〃花木〃的土壤。其中母亲的作用要占90%以上,不仅在生理上有巨大影响,而且在智力、意志、性格、品德等方面也有巨大、深刻和永久的影响。

第二部分 第17节:第十章文化孵化力(5)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母亲岳飞之母,为儿子岳飞刺字〃精忠报国〃,支持岳飞抗金,成为民族英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的母亲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爱迪生被学校认作弱智,开除出校,母亲引导儿子进入广阔的社会,最终爱迪生成了世界大发明家。

    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子女受到父母亲的鼓励,感受到家庭的爱,会在春风化雨般的家庭教育中发掘出自己巨大的潜力。

    一个几岁的小男孩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妈妈在厨房里洗碗,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觉得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做什么。儿子天真地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跳到月球上去!〃年轻的妈妈没有责怪儿子的幻想,妈妈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哦,不然我会想你的!〃

    这个小男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

    3中国有了家庭教育指导师

    现在的社会中,只有父母这个职业是无师自通的。阿·托尔斯泰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每300人就拥有一名家庭(亲子)教育指导专家,全美国拥有教育指导专家80万人,人均家庭教育咨询的次数高于中国近千倍。我国现在14周岁到28周岁的青少年约有2。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

    目前,我国具有专业素质的家庭教育指导专家还不到2万人。将近7万儿童才有1名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市场需求巨大。据权威机构预测,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至少需要5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员。家庭教育咨询指导行业是我国新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热门行业之一。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产生适应了当前所倡导的共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庭和谐的因素是构成社会稳定的基础。重视家庭教育、构建和谐家庭已经受到社会各界以及家庭个体成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要求,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的学员在完成规定学习后,参加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操作两种模式的考试,经考核合格后,会取得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共同颁发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培训证书》。

    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认证培训课程在上海、广州等全国20个大中城市试点展开。

    科学应为大家所了解,要从孩子开始。让孩子们的脉搏里从小就流通着中外科学知识的血液,产生追求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愿望,这样,才能早日迎来孩子们智力的曙光。

    4教孩子做人是家教的核心

    父母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在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上,争取做一个品质完美的人。留给孩子一些做人最基本的品质,让孩子学会做人,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比如,诚实、勤劳、自信、独立、责任、勇敢、善良、宽容、感恩等等。

    智育抓不好会出次品,体育抓不好会出废品,美育抓不好会出低档品,德育抓不好就会出危险品。现在家庭教育面临的最大困惑是〃知行脱节〃,家长们总是抱怨,他们一直把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告诉孩子,可社会上的污染和干扰太多,总把他们设想的计划全盘毁掉。在家庭教育中,与其把一大堆孩子无法理解的道德训条灌输给他们,还不如培养孩子的道德选择能力,让他们自己去辨别、去比较、去批判。

    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除在生活上加倍关心外,最关心的只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

    作为家长要全面关注你的孩子,不要仅仅把眼睛盯在学习成绩上,除了学习,还必须关注孩子的身体、思想、品德、习惯、心理健康等。

第二部分 第18节:第十章文化孵化力(6)

    要保证未来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这首先应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

    从中国独生子女比例日增的特定国情来说,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工程中,必须大力改善家庭教育工作,使其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真正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这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家教观念。

    在观念上走出家庭小圈子,即从考虑子女将来如何出人头地,转变为要把子女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从幼小时的家庭教育开始,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劳动意识、自立意识、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合作意识及关心他人的精神等等。而所有这些品质的形成,要求孩子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娇惯、保护、放任的教子方法。

    《菜根谭》有一段教育子女的话:〃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而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正警之。如春风之解冻、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家庭教育对建设和谐社会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家庭,而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家庭是爱与人际交往的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懂得爱、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

    家庭是社会化的缩影。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合格的社会人才,而家庭教育是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第四节学校教育:孵化的外力

    1培育学生的创造思维力

    思维力、智慧力,在18世纪时被人们称为〃理性〃。当时法国的百科全书以能成为第一部〃理性词典〃而自豪。人的灵魂在其本质上是趋于求知的。运用大脑的机能,掌握事物的真理,这是人的精神力最基本的素质。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头脑,却缺乏思考的智慧,怎么可以想象呢?

    英国著名思想家卡莱尔说:〃将思考的天资输入不会思考、但输入后就能思考的人,这是一个可能的设想,是一个政府应该发挥的首要功能。〃他认为,在国家政府的诸多管理的普遍要求中,实行根本的、全民性学校教育是中心主题。这种观点正确地说明了学校教育对人的智慧的孵化作用。

    一个智者面对广阔的世界和复杂的生活,与只受欲望支配的无知者相比,是多么强大,又是多么幸福。一个没有知识、不会思考的人,永远也享受不到心灵的真正满足的快乐。只有充满智慧力的人,他才有坚定的精神信念和获取人生幸福的强大力量。

    学校教育对智慧的孵化作用,不但表现在给人提供丰富无穷的知识营养,锻造人的记忆力,还表现在培育一个优秀的创造性思考的大脑。关于大脑进化的研究表明,大脑有两套功能:一是〃维持生存〃功能;二是〃创新〃功能,包括学习、记忆和感性认识等活动,这些是人和动物都有的。但是,只有经受学校教育孵化作用的人,才能具有强大的智慧力,通过思想意识去行动,去探索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去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参与到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去。

    有意义的人生必定是在求知中度过,是在思考中度过。一个人不惯于思考,就没有智慧力,人生就变得机械麻木,死气沉沉,了无生气。独立创新的思考力和智慧力,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素质,是构成人的健全人格的最基本的条件。

    2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校担负的育人的职责,往往因经受不住市场化的冲击,而使教育的方式方法及育人的目标偏离了既定的教育要求,只关注知识作为生存技能所能带来的效益,而不关心知识如何转化为智慧,从而过分重视知识所产生的实用价值,而忽视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不仅要立足于现实的环境之中,更要不囿于现实,站得高,看得远。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二部分 第19节:第十章文化孵化力(7)

    当学生的心灵被功利湮没的时候,偏执与浮躁会与心灵形影相随,思维也不可避免地处于低质量的状态,既不能进行高质量的创新思考的学习活动,更不能实现对自我的精神超越。对功利性的追求,使得人生的意义远离他们而去。

    日本奥姆真理教成员的大多数人,原本是日本各大学的学习尖子。日本的大学仅仅以成绩优劣论英雄的教育评价体系,使人文教育被忽视,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塑造。这些所谓的学习精英,由于精神的迷茫,却沦为杀人狂、阴谋分子、恐怖分子等极具破坏性的社会异端力量,这不能不说是给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严重的警示。

    学生对工具性的知识及技能的运用不仅需要人文精神来滋养,更需要人文精神来引导,规范其方向。正确的人生追求是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标志的,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学与技术的力量在以惊人的速度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用科技成果从事罪恶活动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如何使科技学术成果为人类服务,达到最大化理想效果,必须要靠人文精神来为科学导航。

    第五节生活教育:孵化的形成

    1要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格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教育可以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的生活去做教育对象,然后教育的对象才能伟大。〃这一教育理论对现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育一定要以生活教育为本,以生活为中心,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学生的生活,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资源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生活教育的目的是根据社会人生的需要,促进身心手脑的全面发展。因为生活教育所要创造的是包括全部真善美的、生命精神完整的人。

    生活教育是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天赋的才能,培养健全的品格;使其成为身心平衡、手脑并用、智德兼修的人才。其范围包括:日常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教育、道德生活教育、学习生活教育、公民生活教育、劳动生活教育、职业生活教育。也可以说,生活教育是注重社会生活适应,注重实际生活的知能,注重手脑并用、行中求知,注重五育均衡发展的教育。

    生活教育不应该是随意的、片断的、残缺不全和支离破碎的,它遵循着严格的科学方法和规律。不完整的生活教育将会使教育作用变质,导致人的精神人格的缺陷,造成人的精神生活的解体和危机,把人变成手段,沦为为生活中某种低级片面的利益服务的工具,变成没有自己的人生目的和意义的东西。

    生活教育就是要让人发现心智。心智是什么呢?它是〃精神〃的代名词,含义非常丰富。当它控制肉体时,被称作灵魂。它是生命意义的依托,是生命整体的统帅;是人不断深化的感觉、思维、认识的载体;是人的灵魂、意志、情感、欲望、意识、潜意识等纠緾在一起的生命最深处的存在,是人的道德感、良心之所在,是爱之所在,是勇气和信心之所在,是智慧、理解力、灵性之所在。

    生活教育,还离不开道德与伦理教育的培养,因为这是人类的生命本质要求,也是人的核心价值所在,而人和其他生命的最大差别也正在这里。所以谈论生活教育的内涵,不能不以道德、伦理教育为重心,因为我们生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生活要以道德伦理为基础,才能活得好,活得像一个人,才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2挫折教育是育才之基石

    苦难和挫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经历苦难挫折可以让人学会克服人生道路上面临的各种困难,从而培养坚强的意志。拿破仑认为,意志的力量比物质的力量强大十倍。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培养出有才干的孩子,却没有认识到应该及早让孩子对挫折和失意逐渐有所了解。如果及早给予孩子这种锻炼的机会,等他们长大了,就会自然地掌握应付逆境的一套本领。

第二部分 第20节:第十三章文化微调力(1)

    挫折是一所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你已成人,已会独立思考,已会选择。这一切,都决定你如何尽快从这所学校毕业,而不是待下去或重修这所学校的课程。

    烧掉人心中软弱的残渣,使人格这块生命的〃金属〃因而变得纯净坚硬,经得起生活的磨砺。

    意志的锤炼需要两把火——逆境和激励。

    花草树木要战胜风霜雨雪的摧残才能成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