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志的锤炼需要两把火——逆境和激励。
花草树木要战胜风霜雨雪的摧残才能成长;飞禽走兽要克服弱肉强食的争斗才能生存;瀑布之所以能形成奇观,是因为它有绝处求生的勇气;人类置身于天地之间,每天都要战胜各种各样的挑战,才能生活得有意义。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成长。
坚忍的意志,是一切成就大事业人的特征。他们或许缺乏某种良好的素质,或许有种种缺陷,然而坚强的意志则是成就大事业的人所不可缺少的涵养。
社会心理学家曾对400位世界名人的个人生活进行调查后发现:有3/4的世界名人在童年时都遭遇过生活的挫折和磨难,不是家境贫寒,就是遭受疾患或屡遭劫难。这些挫折和不幸,成就了人的志气,培养了人的意志力。
第十三章文化微调力
导读
先说〃微〃。微软公司这个企业界的神话,它的名字〃微中见大,软中寓刚〃。〃微〃,即小中之小,但又是大中之大,产品风行全球。〃软〃,以柔克刚,成为业界老大。对于产品细微之处,每年都要投入几十亿美元来改进开发,确保优势,不给竞争者以可乘之机。
再说〃调〃。老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烹调小鱼,只能将调味品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不躁。这样煮出的东西,色鲜味美。如火候不对,调味不对,下锅后急于翻动,东一下,西一下,最后煮出的东西〃一锅糟〃,色、香、味〃全报销〃。
〃微调〃是物理学上的专用名词,通常是指对精密仪器或电视的某种功能或效果做出轻微的调整。把它借用到领导方法上,是说明一种力求在整体和全局稳定或基本稳定的状况下,在局部或某些环节上做一定幅度的调整或调节,以求得最佳效果的领导艺术。
文化微调力,是通过文化微调的力量,找到事物最佳的度,进而推动事物稳步地向前发展。强调微调力,是反对浮躁,杜绝急于求成。
多年的经验使我感到:微调具有威力。故写了一首《微调之歌》:
万物峥嵘,行运无穷。
忽左忽右,不如中庸。
中和为上,适度为宗。
猛调不行,瞎调乱营。
空调无用,微调最灵。
文化力
第十三章文化微调力
第一节用文化的视野去观察文化微调力
1〃重微〃莫〃轻微〃
人的学业进步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由小到大的积累过程。
任何人都应〃重微〃,而不要〃轻微〃。
乐于从小事做起,积微成显,方能学业有成。正如老子所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学写作是〃读书学〃、〃灵感学〃、〃组合学〃、〃创造学〃之集成。
写作能力,当然包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但最终的问题仍然是语言文字的表现能力。
〃四微堂〃是我的书斋名。在生活中,喜微风,爱微笑,敬微言,赞微调,故名曰〃四微堂〃。在〃四微堂〃里,写出了《微风集》、《微笑》、《微言集》和《微调论》。这〃四微〃,平和温馨。
《四微堂》集中收进了132篇序跋,其中有谈诗歌、散文、小说的,有谈戏剧、杂技、影视的,也有谈书法、绘画、摄影的。〃砖、瓦、石、块〃都有含金量,何愁写不好文章。
2温和力胜于风暴力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试的故事,看谁能够把一个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猛施寒威,一上来就拼命刮,企图一下子把行人的大衣掀掉。哪知风越吹,行人就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则不同,它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渐觉身暖,始而解衣敞怀,继而脱下大衣。这寓言深刻地启示人们,说服往往胜于压服,温和友善往往胜于疾言厉色。
第二部分 第21节:第十三章文化微调力(2)
杜甫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好一幅充满天然情趣的欢乐图。
泰戈尔说:〃神的巨大威权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之中。〃
狂风越造孽,人们越喜爱微风。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教师。从我们走过的历程来看,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凡采用疾风暴雨式的方法,得到的往往是一枚苦果;凡采用细雨和风式的方法,人们如沐春风,心情舒畅。
要使微微惠风长存于我们生活之中,就要克服〃风暴式〃的思维方式:胸中无定盘星,听风就是雨,人云亦云,东摇西摆,霹雳闪电,飘忽不定。
狂风暴雨是吊民伐罪,微风细雨是为政亲民。
3〃度〃是稳定恒因
绝不能再演那种〃出头的椽子先烂〃的悲剧。
〃微调〃艺术,是相对于〃猛调〃、〃空调〃而言的。实践证明,空调不行,猛调不成,胡调乱营,微调最灵。如何搞好微调呢?掌握适度,积微求著,这是运用微调艺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度〃,就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搞好微调,就是在一切实践活动中都要善于掌握适度的原则。所谓〃适度〃,就是对工作要做定量分析,注意掌握〃分寸〃,掌握〃火候〃,严防〃过〃与〃不及〃,努力找出〃最佳度〃,防止在工作中不顾客观条件,心血来潮,忽东忽西,左右摇摆。
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在〃微调〃上想办法,在〃完善〃上做文章。
文化微调力,这文化就是对应于〃武化〃而来的。狂风与微风比,每百日约有一日狂风,比值为100∶1。因此说,微风有阴柔性、自然性、漫长性。
足见微风威风。
4要微风而不要凄风
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风:狂奔怒吼的暴风,如刀似剪的凄风,邪气逼人的阴风和翻江搅海的龙卷风;也还有催红呼绿的春风,沁人肺腑的清风,提神送爽的秋风以及温情脉脉、拂而不觉的微风。
对于不同的风,人们怀有不同的感情。
对狂风、飓风、旋风、阴风、凄风,人们是嫌恶的。这些风,〃起于青萍之末〃,逐渐发展,进而〃蹶石伐木,梢杀林莽〃,摧得百花凋谢,搅得世间不得安宁。然而,人们对风灾并非〃逆来顺受〃。〃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表达了人们对狂风恶浪搅得周天混沌的一种精神上的抗争。
人们常把那种忽左忽右、忽冷忽热、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忽放忽收、忽进忽退、忽行忽止的做法亦称之为〃刮风〃。这种〃风〃,已成为触动人们神经,引起人们情绪波动的一种可怕的力量。
朱自清把春风喻为〃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英国作家毛姆把夏夜从窗口徐徐吹进的微风,喻为〃如同一个吻〃;屠格涅夫赞美:〃爽快、清凉的微风吹拂着大地,而且恰到好处地呼啸着、舞动着,把一切都吹动了,却又什么都没有扰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风雨征程中,要善于做一个能够辨别风向和风级的开拓者。
5微调的要义是渐进
防治小过,不要纤尘成恶。要渐入佳境,必须防微杜渐。在日常生活中,当小过刚刚露头时,就要注意克服。正如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讲:〃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只有及时克服小过,才能不铸成大错。
列宁指出:〃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渐变——演变——改变,不知不觉中成长发展。
微调不是无目的地乱调,也不是根据哪个人的主观好恶去调。运用微调艺术,把文艺事业活跃起来,繁荣起来。同时开一代文艺评论新风、建立一支马克思主义评论队伍,以浇花为主,疏导为主,奖励为主。育尖子人才,出拳头作品。
微调,客观不是强令于主观,而是客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于主观。
微调艺术,有益于把握方向和追踪目标。
第二节文化微调力能使自己心态平衡
第二部分 第22节:第十三章文化微调力(3)
1微调是狂热中的冷静
《三国演义》开篇讲天时、地利、人和。
微调与天时携手,顺应变化;
微调与地利携手,博采众长;
微调与人和携手,共振共鸣。
微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掌握适度,积微求著,这是运用微调艺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
搞好微调,就是在一切实践活动中都要善于掌握适度的原则。所谓〃适度〃,就是对工作要做定量分析,注意掌握〃分寸〃,掌握〃火候〃,严防〃过〃与〃不及〃,找好〃最佳度〃,防止在工作中不顾客观条件,心血来潮,忽东忽西,左右摇摆。
微调是狂热中的冷静。
微调之〃微〃,指的是动作和声势,而不是指效果。
效果是四两拨千斤。
微调,是老子〃无为之治〃的思想,儒家〃中庸之道〃思想与当代〃发扬两个积极性〃思想,取其精华,相通、相融的结晶。
微调得人心,微调力会变污浊混沌为清澈纯净,会变万马齐喑为万马奔腾,会变藏龙卧虎为龙腾虎跃。
2用微调调控自己情绪
一个人最能做主的就是用文化微调力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自我平衡,是永葆心灵春天的一剂妙方。消极的情绪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古代医书《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会导致多种疾病。
所谓〃自我平衡〃,是指通过自我修养来取得心理上的相对稳定,亦即自觉地对喜、怒、哀、乐、愁、忧、愤等情绪用主动控制的态度进行调节疏导,以保持自己平稳和顺、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古今中外许多身心健康、事业有成的人,都善于自我平衡。辛弃疾一心收复中原,但壮志难酬,心中不免时时涌上愁苦之情。罢,罢,不去想它,也不去说它,换个话题谈天气——〃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辛弃疾文学修养和思想境界的具体体现。
复杂的社会生活,使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这样或那样的矛盾,碰到这样或那样不如意的事情,突遭这样或那样的打击。此时,如能自觉地运用文化微调力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便能使自己走出消极情绪和心理活动所笼罩着的黑暗幽谷,奔向春光明媚、鸾凤和鸣的美好境界,从而活得潇洒、超脱、充实、愉悦。
在人生之路上,君子则能保持平衡,永不动摇。
3大脑常在休闲中微调
休闲是对疲劳的微调。人在紧张和疲劳的时候,微调力最易显神灵。
一尊希腊雕塑,叫《休息的赫美斯神》,也可以译为《赫美斯神在休息》。赫美斯神是希腊神话中专门为天神送信的使者,雕塑选择了他在休息的一瞬间。
天神需要休息。短暂的休息可以给他带来一种能量的补充,短暂的休息过程中,会给右脑带来一种思考。
没有任何休息的缝隙,没有任何思考的缝隙,我们的智慧将被窒息,我们的才能将被耗尽。
散步是脑力劳动者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
鲁迅常常躺在藤椅上抽烟,却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打腹稿〃的第一人。
《科学研究的艺术》的作者贝弗里奇说,科学家如果连续工作太长时间,会丧失头脑的清新和独创性,就会变得迟钝。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紧张的数学研究以后,就去乡间旅行,或到海边散步。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散步能促进我的思想。〃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我最宝贵的思维及其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在我散步中出现的。〃法国大数学家潘尔卡在海滨散步时,突然想通了在当时十分难解的一道题目。俄国作家果戈理把走路作为他治疗一切疾病的最好医药,他在一封信中透露:〃内容常常是在道路上展开,来到我的脑里,全部的题材,我几乎是在道路上完成。〃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一个重要想法,也是在绿草如茵的路上散步时想到的。
文化微调力,使人有文化、有知识、有才情、有智慧、有技能。
4幽默乃是气氛的微调
第二部分 第23节:第十三章文化微调力(4)
幽默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微调的谐趣形式。
幽默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润滑剂,有了它便能冰释误会,稀释责任,和缓气氛,减轻焦躁,缓冲紧张。
被喻为〃幸运之星〃的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打算选择国会议员戴维·A。斯托克曼担任联邦政府的管理与预算局局长。但是斯托克曼多次在公开辩论中抨击里根的经济政策。里根怎样才能打破僵局呢?他给斯托克曼打了个电话:〃戴维,自从你在那几次辩论中抨击我以后,我一直在设法找你算账,现在这个办法找到了,我要派你去管理与预算局工作。〃一个幽默的电话,不但打破了僵局,而且起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功效。
〃疏者〃是指反对自己或有不同意见者。〃疏者〃往往是使自己避免犯错和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客观、公正对地待〃疏者〃,应有将〃疏者〃当做治疗自己各种弱点、缺点的良药的气魄。
好口才再加上良好的礼仪、礼节,往往可以让对方为之折服,而赢来巨大成功。
幽默是说说笑笑之中的一种文化力。它能调节紧张空气,可以缓和生活矛盾,它可以给人带来微风,带来微笑,带来一种文化和谐力。
第三节文化微调力能改善人际关系
1微笑是感情上的微调
微笑,可以使人际关系融洽。它可以传递友谊,缩短距离,创造愉快和谐的氛围。我在一首诗里歌颂了微笑的微调功效:
它像三月的春风,
能将脸上的阴云扫掉;
它像明媚的阳光,
能将心头的冰雪融消;
它像神秘的灵丹,
能把人变得年轻而美貌;
它像人间的彩虹,
能架起友谊亲善的金桥。
可见,微笑具有一种超常的微调力。
希尔顿旅馆以微笑闻名全球,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成了旅客脸上的阳光,这微笑成了希尔顿旅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1919年至今,希尔顿旅馆从一家扩展到五大洲的许多城市,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旅馆之一。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依赖于服务人员〃微笑的影响力〃。
微笑,是一种美好的思想感情,是一种高超的处世艺术,也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
微笑的微调力,像春雨一样,会滋润出一片生机:
世上多一分微笑,人间少一分争吵;
脸上多一分微笑,心头少一分烦恼;
家庭多一分微笑,生活多一分美妙;
夫妻多一分微笑,恩爱多一分情调;
服务多一分微笑,财源多一条渠道;
微笑,无穷的给予;微笑,处世的法宝。
2稳调是失度时的微调
微调艺术,是相对于猛调突变而言的,是说在积极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个〃稳〃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调艺术也可称之为稳调艺术。
文学、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曲艺等文化部门都要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