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明朝那些事全集 >

第104章

明朝那些事全集-第104章

小说: 明朝那些事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宁不够意思,老虎却很够意思,它对朱厚照的挥手作出了友好的反应——猛扑过来。

 

朱厚照也立刻作出了反应——逃跑,但他自然是跑不过老虎的,在这关键时刻,一个武官站了出来,挡住了老虎,众人这才上前,控制住了老虎。

 

这要放在一般人身上,估计吓得不轻,可站在一边的朱厚照却毫不慌张,笑着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自己就够了,不用你们。”

 

这次杨廷和没有作出过激的反应,因为他再也承受不住更多的刺激。
'645'

 

这就是 朱厚照先生的私生活,从以上种种表现来看,似乎可以给他定上一个荒淫无耻的帽子,但我们不得不说,这种结论未必是正确的。

 

如果仔细分析这位先生的举动,就能发现,在他的种种反常行为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独特的动机。

 

这种动机的名字叫反叛。

 

朱厚照不是一个适合做皇帝的人,因为皇帝这份工作,是个苦差事,要想干好,必须日以继夜的干活,必须学会对付大臣、太监和自己身边的亲人,要守太多的规矩,有太多的事情不能做,

 

朱厚照做不到,因为他只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他就如同现在所谓的反叛一代,你越让他干什么,他越不干,他不残暴,不杀戮,做出种种怪异的行为,其实只是想表达一个愿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所以朱厚照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这才是那种种历史怪状背后的真相,朱厚照,不过是一个投错了胎,找错了工作的可怜人。

 

朱厚照穷尽自己一的生去争,想要的无非是四个字——自由自在。

 

他一直在努力

 

夜奔

 

正德十二年(1517) 八月甲辰 夜

 

朱厚照努力控制住自己颤抖的双手,他很少这么紧张,因为很快,他将要做一件极为冒险刺激的事情,人们都将被他蒙在鼓里,包括那些不开窍的老头子。

 

一个武官来到他的身边,提醒他准备出发,这个陪同者的名字叫做江彬,他就是当年那个为朱厚照挡住老虎的人。今晚的这件事情,正是他提议的。

 

在夜幕中,朱厚照纵马飞奔,冲出德胜门。

 

一场伟大的冒险即将开始,再也无人能够阻拦我!

 

朱厚照对老头子们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这些古板的人总是阻拦他的行动,也不让他自由活动,然而他也明白,治理国家不能离开这些人,所以他一直在妥协与反叛之间摇摆。

 

但他之所以下定决心,要私自跑出来,却与一个人的离去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个人就是杨廷和。

 

正德九年(1514);杨廷和的父亲去世了,他是个孝子,所以请求回家守孝。但出人意料的是,朱厚照竟然不放他走。
'646'

 

朱厚照和杨廷和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奇特的关系,他很反感杨廷和,因为他经常会管着自己,但他更尊重杨廷和,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杨廷和不但是他的老师,还是一个得力的助手,每当他不知道如何办理国家大事的时候,都会哀叹:

 

“如果 杨先生在就没有问题了。”

 

但杨廷和实在是一个孝子,他坚持一定要回家守孝三年,朱厚照不得以同意了。

 

杨廷和的离去让朱厚照失去了最后一个束缚,之后的日子他经常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到京城附近闲逛,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他的胆子也越来越大。

 

终于,在这个夜晚,他决定去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方,以证明他的勇气。

 

他选择的目的地是关外。

 

第二天一早,内阁大臣梁储、蒋冕准备进宫见朱厚照,被告知皇帝今日不办公,但很快他们就得到了宫中的可靠消息:皇帝昨天晚上已经跑了!

 

跑了?!

 

梁储的脑筋彻底乱了,他呆呆地看着蒋冕,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皇帝也会跑?跑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片刻之后,他终于反应过来,猛拍了同样呆住的蒋冕,大喊一声:

 

“愣着干什么!快吩咐备马,我们马上去追!”

 

祖宗!你可千万别出事,有啥意外,剐了我也承担不起啊!

 

这两个老头子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叫上几个随从,快马加鞭去追朱厚照。

 

那边急得要死,这边朱厚照却是心情愉快,一路高歌,他终于感受到了真正的自由。很快,他们到达了北京郊区的昌平,在这里,朱厚照停了下来,发布了一道命令。

 

他的这道命令是发给居庸关巡守御史张钦的,意思只有一个:开关放我出去。

 

可这位张钦实在不是个普通人,他接到命令后,不予回复,却找到了守关大将孙玺,问他对这道命令的看法。

 

孙玺同样无可奈何

 

“既然皇上发话,那就开门让他出去吧。”

 

张钦听后沉默不语,孙玺松了口气,正准备去照办时,却听到了一声响亮的喝斥:

 

“绝对不行!”

 

此时的张钦突然换了一幅凶狠的面孔,抓住了孙玺的衣襟:

 

“老兄你还不明白吗,我俩的性命就快保不住了!如果不开关,就是抗命,要杀头,开了关,万一碰上蒙古兵,再搞出个土木之变,我和你要被千刀万剐!”

 

孙玺的汗立马就下来了。

 

“那你说该怎办啊?”

 

张钦坚定地答复道:

 

“绝不开关!死就死,死而不朽!”

 

事到如今,就照你说的办吧。
'647'

 

在昌平的朱厚照等到花儿也谢了,没有等到开关的答复,他派人去找孙玺,孙玺装糊涂,回复说御史(张钦)在这里,我不敢走开。他无可奈何,去找张钦,张钦就当不知道,什么答复也不给他。

 

朱厚照没办法了,只能叫镇守太监刘嵩,刘嵩倒是很听话,趁人不备就抽了个空子想偷偷去接,他顺利到了关口无人阻拦,正暗自庆幸,却看见门口坐着个人,手里还拿着一把亮闪闪的剑。

 

张钦兄,你还没休息啊?

 

张钦笑了,他扬了扬手里的剑,只说了一句话:

 

“回去!出关者格杀勿论!”

 

朱厚照百般无奈,又派出了一个使者,以他的名义向张钦传达旨意:皇帝下令,立即开关放行!

 

张钦也很直接,他拔出了剑,指着使者大吼:

 

“这是假的(此诈也)!”

 

听到使者的哭诉,朱厚照也只有苦笑着叹气了,他不过是喜欢玩,不要人管,可守门的这位仁兄却真是不要命。

 

正在此时,上气不接下气的梁储和蒋冕终于赶到了,上下打量一下朱厚照,看看这位仁兄身上没有少啥部件,这才放了心。于是又是下跪,又是磕头,说我们两个老家伙再也折腾不起了,大哥您就跟我们回去吧。

 

前有围堵,后有追兵,朱厚照感觉不好玩了,他闷闷不乐的答应了。

 

所有的人都彻底解脱了,守关的回去守关,办公的回去办公,玩的回去接着玩。

 

再奔

 

朱厚照被押送回京了,一路上梁储和蒋冕丝毫不敢大意,连睡觉也睁着一只眼睛,生怕皇帝陛下又跑了,出乎意料的是,皇帝陛下表现得相当平静,不吵也不闹,连埋怨的话都没有多说一句。

 

这种奇怪的现象让梁储和蒋冕浑身汗毛直竖,与朱厚照长期的斗争经验告诉他们,这位仁兄正谋划着更大的阴谋。

 

梁储和蒋冕都是由李东阳推荐的,也算是历经宦海,阅历丰富了,一般的主他们都能伺候得了,但这回他们就只有自认倒霉了,因为要论捣乱闹事,朱厚照先生实在可以说是五百年难得一遇的混世魔王。

 

这二位兄弟毕竟年纪大,经验多,他们估计到朱厚照不会就这么罢休,派人紧盯着他,可几天过去了,这位顽童倒也没什么行动。他们这才稍微放松了点。

'648'

 

 

其实朱厚照这几天不闹事,只是因为他在等待着一个消息。

 

很快,江彬带来了他想要的讯息——张钦出关巡视了。

 

就在那个夜晚,他又一次骑马冲出了德胜门。

 

第二天,蒋冕进宫,正准备去见皇帝,却看见一个人影朝自己飞奔过来,他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梁储。

 

这老头也不顾上他,只是一边跑一边气喘吁吁的喊:

 

“又跑了,又跑了!”

 

真是倒了血霉,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主。

 

啥也别说了,兄弟一起去追吧。

 

抱着上辈子欠过朱厚照的钱的觉悟,梁储和蒋冕再次发动了追击。

 

可是这一次,他们没有追上。

 

朱厚照这次吃一堑长一智,到了居庸关,并没有贸然行动,却躲在民房里,确定张钦不在关卡里,这才一举冲了出去,为防止有人追来,他还特意安排贴身太监谷大用守住关口,不允许任何人追来。

 

张钦和大臣们事后赶来,却只能望关兴叹。

 

至此,朱厚照斗智斗勇,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成功越狱。

 

这是一次历史上有名的出奔,其闻名程度足可与当年伍子胥出奔相比,在很多人看来,这充分反映了朱厚照的昏庸无能,不务正业,吃饱了没事干等等,总之一句话,他是个不可救药的昏君。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他躲避了张钦。

 

怎样才能出关?答案很简单,杀掉张钦就能出关。

 

其实以他的权力,杀掉一个御史十分简单,而曾驱逐大臣,杀掉太监的他也早已意识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躲避。

 

为什么?

 

因为他是明白事理的,他知道张钦没有错,追他的梁储、蒋冕也没有错,错的只是他自己而已。

 

他懂得皇帝的规则,并且也基本接受这个规则,但他实在无法按照这个规则去做,他只想自由自在地玩。

 

于是他选择了钻空子,和大臣们捉迷藏。

 

关外

 

一望无垠的平原,萧瑟肃杀的天空,耳边不断传来呼啸的风声,陌生的环境和景物提醒着他,这里已经是居庸关外,是蒙古士兵经常出没的地方,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方。

 

然而朱厚照兴奋了,因为这正是他所要的,一个埋藏在他心底多年的愿望将在这里实现。 

 

事实上,朱厚照之所以如此执著,契而不舍地坚持出居庸关,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做一件事,见一个人。

'649'

 

 

这个人在明史中的称谓叫小王子。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这位兄弟的丰功伟绩,不用报户口,列一下他干过的事就行了:

 

正德六年(1511)三月,小王子率部五万人入侵河套,击败边军而去。

 

十月,小王子率部六万入侵陕西,抢夺人口牲畜万余。

 

十二月,小王子率部五万人进攻宣府,杀守备赵瑛、都指挥王继。

 

正德七年(1512)五月,小王子率部进攻大同,攻陷白羊口,守军难以抵挡,抢

劫财物离去。

 

正德九年(1514)九月,小王子率部五万进攻宣府,攻破怀安、蔚州、纵横百里,肆意抢掠,无人可挡。

 

郑重声明,这只是随便摘出来的,在历史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只是出现个一两次,可这位兄弟出镜率实在不是一般的高,每年他都要露好几次脸,不是抢人就是抢东西,再不就是杀某某指挥,某某守将,实在是威风得紧。

 

这位小王子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呢?那还要从也先说起。

 

也先自从在土木堡占了便宜,在北京吃了亏后,势力大不如前,最终被手下杀死,他死后,瓦剌的实力消退,而另一个部落鞑靼却不断壮大。

 

 

小王子就是鞑靼部落最为卓越的人才,一位优异的军事指挥官。在他的指挥下,蒙古军队不断入侵明朝边境,把当时的明朝名将打了个遍(王守仁还没出来),从未逢敌手。

 

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正德十年(1515)八月,小王子竟然发动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边境,他兴致还不错,竟敢在明军地盘上连营过夜,长度达到七十多里!他一路走一路抢,一路杀,未遇抵抗,而明军只能坚壁清野,龟缩不出。

 

如果仔细查阅史料,就会发现,倒也不是没打过胜仗,不过这胜仗有点问题。

 

比如正德七年(1512)八月,平定安化王叛乱的名将仇钺曾经打过一个祝捷报告,大意是,小王子近日带大军攻击沙河边境,我带着军队进行了顽强反击,一举击溃敌军。

 

如此胜利,实在值得庆贺,接下来我们看看战果——斩首三级。

 

最后报损失——死亡二十余人,伤者不计其数,被抢走马匹百四十匹。

 

 
'650'

 

接到报告后,朝中的一个大臣立刻作出了真实的现场还原:一小群蒙古兵来抢马,成功抢走了马,还杀了很多人,仇钺避过风头,解决了几个落单没跑掉的人。

 

从此,这个小王子就成为了大臣最为头疼的人物,说起这位大哥没人不摇头叹气,只有一个人例外。

 

朱厚照和他的父亲朱祐樘不同,朱祐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不喜欢惹事,而朱厚照则恰恰相反,他最喜欢的就是无事生非,无风起浪,还爱舞枪弄棍,热衷于军事。听说有这么个劲敌,他十分高兴,一直就想出去和这位仁兄较量一下。

 

可大臣们一想到土木堡这三个字,就断然、坚决以及决然地否定了他的提议。

 

但他血液中那难以言喻的兴奋是不可抑制的,天王老子,也要去斗上一斗!

 

于是,在手下的帮助下,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出居庸关。

 

劲敌

 

朱厚照知道敌人就在身边,但他并不害怕,却还有着期待,期待着敌人的出现,特别是那个让人谈虎色变的小王子。

 

在这种情绪的鼓舞下,他一路快马赶到了边防重镇宣府,可他在宣府闹了几天后才发现,这里竟然十分太平,蒙古人也不见踪影。

 

于是他决定再一次前进,前进到真正的军事前线——阳和。

 

阳和就这样成为了他的新驻地,他就此成为了边境的临时最高指挥官。

 

不久之后,大同总兵王勋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书信,信中让他好好守卫城池,安心练兵,落款很长——“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王勋纳闷了,他虽然读书不多,官员级别多少还是知道的,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玩意儿?他连忙去看最近的朝廷公文,可找来找去也没弄清楚这官是咋回事。

 

他又翻来覆去地看这封信,口气很大,也不象是开玩笑,后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这封号就是皇帝大人自己的。

 

原来 朱厚照先生还是十分认真负责的,他认为作为一个军事主帅,没有一个称号毕竟是不行的,所以他就给自己封了这么一个官,还规定了工资和福利,反正是自己发给自己,也不费事儿。

 

边境的将领们被他这么一搞,都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希望他早点走人,可朱厚照却打定了主意,住下就不动了。

 

一定要等到那个人,一定。

 

他最终没有失望。
'651'

 

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大同总兵王勋接到边关急报,蒙古鞑靼小王子率军进攻,人数五万。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他连忙急报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