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集锦-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一听,先是鸦雀无声,接着掌声雷动,齐声叫好。洪老板也无言已对,答应女儿与放牛郎成亲。新婚之夜,放牛郎送去客人后,正要进入洞房,却被荷香姑娘拦住了:“新郎公听着,我家小姐有话,进洞房前须再对一副对子。若对不出,还请回山西学习半年。”
放牛郎“啊呀”一声,嘴里嘟哝着:“哦,也要来个三难新郎么?好,上联是什么?”荷香打开手中的纸条念道: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
放牛郎略一思索答道:
红娘子相思配宾郎。
这时,洞房门“呀”的一声开了,露出洪娘子的一张笑脸。放牛郎迫不及待地跨进门去。
将军对句娶师姑
传说元朝末年隆冬的一天,晌午时分,几年来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常遇春正带领随从路过一座尼姑庵时,大门“嘎”的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带发修行的师姑。她一手执根木棍,一手提着一篮萝卜,正往门前河边走去。常遇春看她正值青春年华,身段苗条、花容月貌、冰清玉洁,两弯秀眉下,一双桂圆似的明眸脉脉含情,不由的方寸大乱,竟呆呆地瞪着她久久不愿离去。
那师姑倒也十分机灵,立刻放下木棍和萝卜篮,落落大方地轻移莲步,躬身上前合十道:“贫尼愿出一上联,试试将军的文才。将军若能对得出下联,我可满足您的要求。”常遇春顿觉心中一热,嗫嚅着说:“好……我……愿恭聆您的上联。”
那师姑瞧瞧身旁篮子里速写泥的萝卜,不假思索地说:
尼洗泥泥净尼回;
常遇春听了,抓耳挠腮了良久,直愣愣地一时竟对不出来,急得红着脸说:“请允许我回到营寨去想想,明天这个时候,一定再来领教。”那师姑满口答应着,提起木棍和萝卜篮便向埠头走去。
常遇春回营以后,与士兵一起去河边抬水烧饭。那时朔风呼啸,天寒地冰,河面上结着厚厚的一层冰。当他面对坚冰,正思怎么对联的时候,士兵们那挥棍猛击冰块的情景跳入眼帘,顿时豁然开朗,喜上眉梢。
第二天晌午,常遇春又带领几个随从专程前去尼姑庵,哪知那师姑早已在门前等候了。常遇春满面春风地念出下联:
兵打冰冰破兵归。
那师姑细细品味,这下联对得工整。这位英俊的将军果然文武全才,她便欣然以身相许。
幼年解缙服相爷
明朝开国的时候,出了一个“神童”,名叫解缙。
解缙出身贫穷,父亲是开豆腐店的。他平时帮着父亲做做豆腐,空下来就发愤读书。七岁时,已能作联吟诗,出口惊人。
这一年新春,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解缙家斜对面是宰相府第,门高宅大,围墙内绿竹重重;相形之下,这豆腐店就显得特别寒伧。小解缙是个好胜的人,面对着这一情景,心有不服,于是写了一副春联,贴在豆腐店门上: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这副春联一贴出,吸引来许多街坊,大家说长道短,议论纷纷。
闲言传到相爷的耳朵里。他想,小小的人能做这样对联,倒是希奇。但不知是真是假,于是命家人去叫他来当面一试。谁知小解缙不肯随便上门,对来人说:“既然相爷有请,快去拿请贴来。”相府家人呆了一呆:“唷,好大的豆腐架子。”便回去向相爷诉说。相爷说:“莫和小孩子计较,拿请贴去吧。”
解缙收了请贴,与相府家人来到相府门前,见正门关着,就止步不前,对家人说:“迎客有迎客之礼,为何不开正门?”家人无奈,只得又去禀告相爷。相爷想了想,挥笔写了个上联,连同笔墨交与家人说:“递与学生。”
小解缙接过一看,见是一副对子的上联:
小犬乍行嫌路窄;
解缙已知相爷的用意,心想:今天非叫你开正门迎接学生我不可!于是即刻接写了下联:
大鹏展翅恨天低。
相爷见对,无可奈何,只好大开正门。小解缙进了门,相爷把他迎入客厅,分宾主坐下后,相爷从桌上拿起一本书晃晃说:“老夫听说你有万卷之书,书藏哪里?”小解缙指指肚皮说:“就在这里。”相爷又问:“既然如此,那我出联你能对吗?”小解缙眨眨眼睛说:“何止能对!”相爷看看这穿绿衣衫双目流盼的小家伙,口气竟这么大,不觉有些好笑,便出联道:
井底蛤蟆青间绿;
小解缙听了,冷笑了一声,看了一眼身穿红袍的相爷,便接着对道:
盘中螃蟹白映红。
相爷本想讥笑他是个坐井观天的蛤蟆,不料自己反被奚落成一只死螃蟹,想小家伙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不由心里冒火,却不好发作,只好改换题目,再难解缙道:
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小解缙想,这也难不倒我,略一思索,便对道: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相爷见小解缙对答如流,大为吃惊。正找不到好的课题,忽见壁上有一幅《月夜杜鹃图》,也来不及细想,就信口出了一联道:
月下子规喉舌冷;
小解缙见他行文已乱,故意照式对个下联说:
花中蝴蝶梦魂香。
谁知相爷只顾后,不顾前,一见别人句子有毛病,马上挑剔说:“试问花中蝴蝶,倘不睡去,哪来的梦魂香甜?”
小解缙又眨眨眼睛说:“然而月下子规,也未必启口,喉舌之冷,一样无从说起!”相爷一听,啊哟,我也错了!便问小解缙:“那么依你说又当如何?”
小解缙说:“如果把‘月下’改作‘啼月’,‘花中’改作‘宿花’,岂不是‘舌冷’‘梦香’?”
相爷欲要叫好,但又反问:“你既然早已知道,为何将错就错?”
小解缙笑道说:“因为相爷失口在先,解缙之所以将错就错,无非是步相爷后尘,照葫芦画瓢罢了。”
一番话说得相爷心服口服,自知理亏。想想方才小解缙的不恭,正是自己失于检点而引起的,因此甚感惭愧和不安。为了弥补这次过失,后来就经常邀请解缙到相府作客。他深爱解缙之才,等解缙长大,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因为解缙第一次上宰相家,一要有请贴,二要开正门,人家说这是“开豆腐店摆豆腐架子”,从此,“摆豆腐架子”这句话就在民间用开了。
启 予 制 作
…楹联专栏
对联集锦
春联结婚用联趣联巧对数则各行业用联
寿联挽联屋宇用联名胜对联
名人对联集句联同字异音联同音异字联
回文倒顺联拆字合字联叠字复字联顶针联
数字联谐音双关联戏答联隐字联
歇后联谜语联同偏旁部首联长联
难对绝对白话联讽喻联格言对联
百花楹联欣赏古今妙对赏析奇联巧对应答联集
联语故事
母女巧联诉衷情牧童难倒李调元苏小妹三难新郎包公巧破对联案皮匠联对娶公主
阮元改联留笑柄文必正联定姻缘武状元难文状元秀才因联作督学佳妙一联辩龙虫
王波应对借谷粮乾隆题联旺鞋铺刘墉山西认义女乾隆刘墉赠寿联乾隆诗社斗刘墉
冯诚修诗社识君妙联一副惊皇上夫妻巧对贺寿联和尚戏女配良缘苏小妹三难佛印
纪晓岚联对招贤油车工考倒李白吕蒙正联结姻缘彩楼妙对配佳偶书生出联试新妇
秀才出联试才女巧设一联嫁二女才女联句羞学究奇句巧对药联缘将军对句娶师姑
幼年解缙服相爷观音点化苏东坡岳飞吟联遇奇女小尼巧胜歪和尚张居正联震江夏
李自成联惊知府师生联对见奇才妙答先生显神童徐文长联斗贪官凌濛初五十中举
周起渭联对服众
:2002年10月
岳飞吟联遇奇女
南宋爱国名将岳飞,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由武昌北上抗金。途经池州(今安徽贵池)时,登临城南齐山翠微亭,面对齐山秀丽景色,曾满怀豪情地写下了千古传扬的诗篇《登池州翠微亭》,抒发他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挚意真情。据说,在写这诗之前,还有一段激发他豪情的吟联奇遇哩!
当时,岳飞行经池州,正值洪汛期间,江水泛滥,把齐山脚下的白沙湖、齐山湖连成一片,齐山几乎成了水上孤岛。岳飞在郡守陪同下,登上南门城楼,纵览水中齐山,豪兴勃发,意欲前往。郡守却委婉地劝阻说:“将军,洪水势猛,登齐山必须绕道,路程太远,是否……”岳飞中是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
皆因洪水猛;
更显齐山奇!
郡守细想,登关览险乃将帅用兵之常事,便不再多言。护卫也熟知岳飞脾气:细语轻言,胜似军令。于是随岳飞策马出西门,绕道直奔齐山而去。
到了齐山,岳飞和护卫下马,信步登上翠微亭。岳飞纵览这秀丽的湖光山色,不禁雅兴勃发,口占一联:
翠色盈盈投锦袍;
波光闪闪映征衣。
谁知岳飞下联刚刚吟完,忽听亭阶下草丛中传来一女子的吟哦声。虽然音调轻细,却字字分明,十分清晰:
丹心冉冉化尘灰。
岳飞听出吟哦之句与自己刚吟的上联正好对偶,好生奇怪,便命护卫前去察看。护卫走上前去,发现草丛里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正在拾枯枝碎柴,便喝道:“你怎么与我们将军对起联来?”小姑娘不屑一顾地说:“我自己念给自己听的,对什么联?”护卫说:“那你说‘丹心冉冉化尘灰’是什么意思?”小姑娘眼珠一转,挥一下手中枯柴答道:“这柴薪一燃烧,不就化尘灰了?”护卫反驳道:“那‘柴薪’为什么叫‘丹心’?”小姑娘把嘴一努说:“你看,晚霞染林,这‘柴薪’不就成了‘丹薪’么?”护卫无言答对,只得返回亭上向岳飞回禀。
岳飞听罢,觉得一个小姑娘能把丹心辩解为“丹薪”,确实不凡,便直下亭阶向草丛中走去,却不见人影,忙问护卫:“人呢?”护卫好生奇怪:刚才明明见其形,闻其声,怎么倏地不见了呢?二人正四处张望,忽听不远处传来嘤嘤啜泣声。他们寻声来到一个岩洞前,只见一个小姑娘正伏在一块石墩上哭泣。护卫细一辩认,正是刚才那个姑娘,便指着对岳飞说:“就是她。”
岳飞走上前去俯身问道:“姑娘,为何啼哭?”那姑娘抬起头来,见岳飞金盔银甲,虎虎然一员武将,不觉一惊。岳飞见这姑娘身穿粗布旧衣,头戴笠帽,似渔姑模样,但眉清目秀,两眼闪波,拙中藏慧,便轻声问道:“姑娘,读过书吗?”小姑娘点点头,岳飞又问:“懂得诗词吗?”小姑娘见岳飞如此和谒亲切,胆子大了些,答道:“跟爹爹学过。”岳飞又问:“你最爱读哪些诗词?”小姑娘不假思索地说:“《满江红》。”接着兴致勃勃地说:“我最喜欢这两句。”便念道: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一听,原来是自己填的那阕《满江红》词,便问:“全文都会背诵吗?”小姑娘答道:“会。爹爹每天早上都要我背诵这首词。”岳飞不解地问:“为什么?”小姑娘说:“敬重岳将军呗。”岳飞十分激动地捏着小姑娘的手说:“这首词下阕还有两句,你知道吗?”接着念道: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小姑娘答道:“知道。”
“那为什么灰心丧气?”岳飞指着石墩上一摊泪水风趣地说:
洗石空扬泪;
小姑娘起先脸上有点羞红,当听到对方出一联嘲笑她时,便毫不相让地对出下联:
寻芳枉多情。
护卫见这位小姑娘不知高低地冲撞岳将军,忙上前说:“小姑娘,你知道这位将军是谁吗?”
小姑娘气愤地说:“管他是谁!在国家危难之际,谁叫他——”
“怎么样?”岳飞微笑着问。
只见小姑娘一脸怨气,对岳飞一字一顿地吟一上联道:
黑石山头,面对柳色花容,坦坦乎能无羞容愧色?
岳飞知道小姑娘对他误解,不禁坦然地哈哈大笑。
小姑娘立刻尖刻地问道:“笑什么?”
岳飞从容不迫地吟出下联作答:
翠微亭上,胸怀山情水意,浩浩然自有厚意深情!
“自有厚意深情?”小姑娘咀嚼着这句话的含义。
这时,护卫走到小姑娘的身边,悄悄地告诉她:“他就是忠诚爱国的岳将军。”
小姑娘一下子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羞愧地低下头来。岳飞和悦地走近她身边,赞了声:“好姑娘!”小姑娘倏地跪下,对岳飞躬身三拜,然后飞跑下山去。岳飞和护卫连声呼喊:“姑娘!姑娘!”她头也不回,直向湖边跑去。
这时,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岳飞为眼前这位小姑娘关心国家兴亡的赤诚之心所感动,陷入了沉思。
“将军,天色不早了,回城吧。”护卫的催促声把岳飞从沉思中拉回来。山路已模糊难辩,护卫建议到湖边乘船渡到南门,免得绕道太远。岳飞说:“好吧,咱们顺便再访访那位可爱的小姑娘。”湖边正好停泊着一艘大渔船,船头坐着一位老汉。岳飞他们跟老人招呼了一声,便连人带马登上渔船,直向对岸南门驶去。
这时,新月初上,映入湖心,与山色倒影叠印在一起,十分清丽可爱。岳飞胸中油然生起一股爱国之情,不禁赞道:“月色妖娆,山河俊俏!”
“唉——”渔船老汉一声长叹。岳飞不禁一怔,忙问:“老伯,有何不顺心的事?”只见那老汉望着湖心月影,潸然泪下。岳飞好生奇怪,劝解道:“有什么心事,说出来痛快些!”
“唉!”老汉又叹了一声,接着满怀怨愤地吟出一联:
缺残明月团圆易;
破碎山河收拾难。
岳飞借着月光打量这位老汉:只见那苍白的面庞上布满愁云,年纪不过五十挂边,虽一身补缀旧衫,但质地却是柔软丝绸。再从他的举止谈吐判断,不像个长年累月穿风闯浪的渔夫。经岳飞细细询问,老汉才诉说了自己的身世:他原在京都礼部衙门任职,因不满秦桧一伙奸党祸国殃民,私下发泄怨愤,被人告密,遭到奸党迫害,妻小皆死于非命,家破人亡。幸得女儿的贴身侍读丫环月翠设计,他们从后花园越墙逃脱。主仆二人来到家乡池州,隐居水上,后又收月翠为义女,相依为命。
这时候,舟正行在激流漩涡上,老汉全力撑篙,船身仍旧摇晃不前。岳飞看着在激流中摇晃的月影,信口吟道:
急流揉碎湖中月;
他正欲吟下联,却听一女声答道:
奋浆冲开水底天。
岳飞回头一看,从后舱里钻出一个小姑娘,挥起双浆,奋边摇动,船儿顿时驶出了急流。
岳飞细看,正是在翠微亭下岩洞口见到的那位小姑娘,便喜滋滋地叫道:“月翠姑娘,是你!月翠这时反而羞涩地低下了头。老汉忙唤月翠到船头向将军行礼。月翠说:“爹,他就是您老敬慕的岳飞将军!”随后把刚才翠微亭下见到岳飞的情况如此这般一说。老汉又激动又内疚地拉着月翠向岳飞跪拜道:“有汉有眼不识泰山,小女无礼冒犯将军,望祈恕罪!”岳飞忙扶起他父女俩,慨然道:“民心可贵!”
船靠了岸,岳飞命护卫付渡船钱,父女俩执意不收。老汉说:“要不,就请将军留下几句金言,我一定领受!”岳飞面对这不幸的父女俩,想起靖康之耻,奸佞之乱,心潮起伏难平。为抒爱国赤诚,激励这父女俩振作精神,随口吟一上联道:
白沙湖,湖沙白,捧出赤诚天下白;
岳飞吟罢,即和护卫牵马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