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 道-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子,也未见他们保有其国。儒之崇德、崇礼、崇序、崇仁、崇义、崇度,求于和谐,求于自然,求于达仁,求于达国,求于人本,所以我是有幸于中国的,虽2000年未有真达,不是初衷而已。
未达则害国,儒家人说要“克己复礼”、“约己达人”、“人之患在患不均”,把人引入了迷途,人与国皆不得自保,人弱于豺狼,必被豺狼食。我不食豺狼,豺狼亦不得食我,人之患不在患不均,在患无求,患无道,患无度,患无序。中国人聪明、勤奋,民间有道德,能忍让,有耐力,但一朝患上坏的缺点来,所有优点总能被掩盖掉。他们是彻彻底底地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舌头或者祖宗的舌头,却不是去完善,他们怀疑自己,怀疑祖宗,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甚至是豺狼的话也不加分析地用,实在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中国人是稀奇古怪的,即便是自己错了,好了面子,便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且越是地位显赫,老成持重,越是这样。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话在中国是极流行的话。千里马在我看来也是不常有,只是伯乐亦不常有。千里马是历练出来的,哪来的天生的千里马,伯乐们若只是在已经历练好的马里找千里马,千里马便永远是凤毛麟角的稀缺物。
西方的管理界有个著名的蘑菇管理,组织管理者把初学者安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目的是让初学者经过一段灰暗的“蘑菇”经历,消除初学者脑子里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他们回到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来。其实这样的管理算不得什么高超的管理,一流的管理在东方也一样早有实践。组织中的伯乐们大可以将这初生的牛犊,放到激烈征战的最前沿,让他们每天接受霍霍战刀的洗礼,给他们最苦的差事,最难办的事情,他日若真正上“战场”,早已都成为膘肥体壮的千里马,何苦到了用时,方叹无千里马可用。千里马总知道自己缺什么,伯乐却不知,激烈的战场上他发觉自己知识缺乏,便总要回去吃吃夜草的。组织出现危机的时候,对于没见过刀光剑影的组织成员,你即便是怎样地“蘑菇”他,他抛弃的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对战场也一样变得陌生不堪。所以一流的管理者,看他的将来不看他的现在,看他在前线是否具备成为千里马的条件,你要造就人才,放到最前线上去。一个组织总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培育出最优秀的人才,新进组织的人刚入道,从根上要一视同仁,做到机会均等。随着组织的有目的历练,优秀者必然脱颖而出,不合者亦因历练而进步颇丰,从中汲取了大量经验,见识出众,成为见过世面的五百里良马,刀一定是不怕的。所以,一流的组织管理者,一定是培养千里马的人,发现千里马的人是等而下之的伯乐。千里马不常有,全因培养千里马的伯乐不常有,组织管理者们拿出你们的本领对待初出茅庐者。
人一张嘴我便害怕,我非怕自己被烹饪为食,躺在人们的舌头上,舌头是人间真正的温柔富贵乡,一朝躺进去,便再也出不来。真使我害怕的是在饭桌前所听到的多是“好吃、好吃”,没有一点前瞻性,病榻前听到的多是“悔当初,悔当初”。“约己达人”也是境界虽高,却非人人都做得到,莫若“成人达己,达人成己”。中国人若永远在最低等的食上下工夫,我便发誓不为中国狗。
《犬 道》 第六部分与家猫争宠
与家猫争宠
我所经历的所有事情里,最为不平的是我付出的比谁都多,得到的比谁都少,有时我真想把主人的那只猫咬死扔掉,那个不劳而获的家伙早已经把本职工作忘得一干二净,每天懒洋洋的只知道趴在阳台上晒太阳。对于一个多劳者,却只能待在门外边,饱受寒冬酷暑的折磨。
人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无章法,最不讲公平的动物,他们最先否定自己是动物,我在前面的日记里已经提过,他们否定欲望,在欲望观念上纠缠不清,接下来便是公平和分配上纠缠不清,惨痛的结果是被自然规律惩罚,要么是以低效率为代价,要么是发生了内讧,甚至是流血冲突。道理其实就在平时的生活里,两条正在戏耍的狗或猫,你若扔上一块肉去,它们不打架才怪,所以我有时实在瞧不上自己的同宗有如此没涵养的做法,但我更是瞧不起哗众取宠的猫,不过这是掺杂了道德因素的看法,是不太客观的看法。
再看人吧,你若想做实验,你便去做,一群人干了活后,你留下一堆货物或钱币,并扔下一句话“这是你们的酬劳,多劳多得”,让他们自行分配,必然是谁都认为自己干得多,不乱了才怪;你若干活前便告知他们你的分配方案,人若不争先恐后去干活才怪,一样是在争分得的利益,争的方式却完全变了。不管是怎样争,都是通过大脑理性处理过的最优选择,绝不是脑袋一热的所为。若是掺杂了别的因素,例如道德,便成为伦理上的事情了,就算是东汉末年的7岁孔融,也能让梨于其兄。道德发酵后,理性所产生的作用比较于利益天然的选择更显秩序。脑袋发热后的选择,是不计后果的,而利益面前,人是理性了的,只是这理性是以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为依托的,认知水准高的,价值取向以道德为度量的,以抢为不雅,不屑于去争,这就是现实世界里有很多非凡才华的人,生活却是极端困顿的道理;另一些人却成为名商富贾,或以义争利,或以不义争利。
所以分配规则要在工作前去设置、宣布,激励的工作也要放在干活之前,使得一流的创造性人才,“不争利”而得其利,愿意奉献自己的才智。
所以一流的管理者,一定要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组织的薪酬体系作为激励手段,它是起极为关键作用的。若天天只是皮鞭,人心一定会生愤恨的,一流的人才大多是被道德濡染了的,是不屑于与你为伍的。至于你用什么样的薪酬体系,如何去激励你的员工,其实是没有人能真正给你提供什么现成的答案。产权制度的建设,同样也是这样的道理,它与分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权一定要明晰,利益得到承认,人皆能分其利,继而组织变得有序,得有序而得更大的发展。
多少年之前,人是没有什么怕苦的;多少年以后,人却是没有苦不怕的。多少年前是自然环境、社会现状逼着你不怕苦;多少年后是人已争怕了,一些人争而无得,付出却与回报不等值,便安于“命”了。一个组织发展成一潭死水,一部分原因是和人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另一部分才是经营的问题,况且就连这产权制度的建设、薪酬分配体系也本是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
家猫若在那里永远作威作福,猎狗们也不会实心实意地去干工作。我与家猫成为冤家当然也不只是利益上的冲突。猫们有个讨厌的习惯,总喜欢把尾巴竖起来,这对于摇尾巴示好的狗来讲,实在是极大的不礼貌,极大的挑衅。其实,我对生活的要求是极低的,只要猫不竖着尾巴,我其实是乐意与它做朋友的。
世间的事情若是处处计较,便什么也得不到,这道理其实人应该最明白,我却没看见有高智商的人能把这样的事情处理得清清楚楚。人与人总会有些矛盾,利益在中间隔着,文化背景在中间隔着,处事的方式在中间隔着,隔着这么多东西,总要有些距离,实际情况又是谁都离不开谁。最好的办法还是中国古人说的“求同存异”,各取所得,有序而行,让劳者有其食,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便是组织出了危机,也能有人挺身而出。
《犬 道》 第六部分猪比驴聪明几百倍
猪比驴聪明几百倍
———简化管理的妙趣
作为最早被人类豢养的六大家畜之一的猪,在人类眼里是愚蠢的代名词,而我最近发现这是人类最错误的一个结论,而我也得出一个结论:普遍性的认识未必就是正确的认识。
猪是和中国的“家”字分不开的,古人养猪是呈猪在室。牛以室框之变成了“牢”,猪与牛都进入了安全的领地。对于古代的中国人,猪与牛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两样生产生活必备品,虽然杀身之祸是永远也免不了了,而猪却能独享无限的身宽体胖的饱食之福,就算是死也是不枉“人间”一回,这和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把吃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何其相似,猪儿生于世间,吃、喝、睡,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算是神仙般的生活了。
它把生活简化到了“极限”,它要做饱食鬼,任凭风吹雨打。你打我,我亦如此;你不打我,我亦如此。驴子却不是这样,你打它,它不反抗,它服从命令,随着你的命令动;你不打它,它不服从管教,拒绝工作,你让它转磨盘,罩上它的眼睛,你在后边响鞭子,它便不知疲倦地转下去。然而猪与驴子却是一样的惨遭屠杀,蠢与不蠢早已高下可分。猪把自己简化到了“极限”,也总要肥出个奇迹来;驴子把自己复杂到了极限,还背上倔驴的恶名来。
所以聪明的管理者从猪身上学管理,从驴身上找突破。猪听起来不好听,却是真知道绩优管理,它把自己作为一项产业,不断往大做,往强做,最后你发现猪形成了极为规律的生活秩序。
这与世界上许许多多事物发展有着奇妙的相似,一头复杂的驴子却总也得不到好的身板,得到的都是皮鞭下不顺利的衣食住行。就如企业经营,市场上要吃得好,企业管理能力要喝足,企业休养生息时———制度建设、策略问题、成本问题、循环问题、人才问题都要解决好。最近,我看到人们在争论,细化管理和简化管理的事情,在我看来都是无用的争吵,且把问题复杂化了。假若复杂能解决问题,大可以复杂起来,然而复杂起来,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治大国若烹小鲜”,2000多年前的老子便已经把解决核心问题的思路提出来了,他的意思是什么事情都有个自然的秩序,有了这个自然的序便多大的国都能平衡稳定下来。
细节管理本身就是为了把一个大的目标分解了,目标细化了,责任细化了,追究起管理责任来就简化了,寻找问题就简化了,处理问题就简单了。如果细节化只是把条条框框增加了,那莫若不增加,细节化不是为了束缚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细节化的制度、条陈,容易让人理解企业组织的整个制度和企业文化取向,企业制度和文化通过执行贯彻得到合理的补充和完善。
繁琐的程序最后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货币成本及其他资源统统浪费在操作过程了,最后却因为市场早已不需要而不得不重新设计产品或者协调其中的麻烦。已经过时的、不适用的、繁杂的一概删繁就简。
简化的目的是使组织或团队对市场反应迅速,获得决策、执行上的效率,节约组织、协调、决策、执行上的成本。至于如何简化,那是你制度设计上的问题,制度本身所需的管理元素都满足不了,简化就根本谈不上,丰富还来不及呢,连规范都没做到,跟倔驴子一样,先驯服了自己的秩序再谈简化。
驴子要转磨盘,不先把眼睛蒙上,皮鞭便永远不管用。企业组织也只有形成规范的运作体系,自然的管理秩序,人才能最终在一个自如的企业循环系统里发挥出价值来,也才能从市场和企业里高效地磨出豆腐来。
一流的管理者总要先规范了企业,然后不断地细化出企业制度来,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再行细化和简化自己的反应机制,形成整个组织系统良性的循环。简化管理必须是在一定的环境和规则里,目标化,层次化,责任化,应急化。朝三暮四的人,总也做不好事情,细节化他们是做不好的,简化他们就更做不好了。
源于《伊索寓言·人与山林之神》最能说明这种动摇不定的人对别人的伤害。故事大意是一个旅行者与山林之神以酒祭天,结成盟约。严冬的一天他们在一起交谈,由于天气寒冷,旅行者的手冻麻木了,他就不断地向手上呵气取暖。山林之神问他在干什么,他回答说在呵气取暖。后来他们在一起吃饭,盛上的汤热气腾腾,那个人又把碗放在唇边,轻轻地吹气,山林之神又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汤太烫,想把汤吹凉。山林之神很生气,说:“你这个家伙用同一口气又吹热又吹凉,我不能再把你当朋友了。”有谁愿意和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交往,一起做事情,一定会把事情搞得繁琐不堪。
所以一流的管理者,一定是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简单地面对复杂的问题,对企业组织的管理也能做到简化管理。
《犬 道》 第六部分狗都知晓的道理
狗都知晓的道理
———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
我的小主人学习数学很受折磨,他学习平面几何时分辨不清内角与外角、线与面之间的“复杂”关系,每次考完数学总会噘着嘴巴回家,从他的脸部表情就能判断他考了什么科目。考试失败后的心情谁都不会太好,然而他的失败恰恰是我的福音,他若一失败,我便有机会和他一起玩耍、嬉闹,他能将他的不快通过我全部发泄出去。
他不快乐的时候,我却从来是配合着的,逗乐他是我的任务,也是我的意义。我最大的愿望,便是他能通过我找到他所期望的幸福。我知道自己不能给他更多实际的帮助,但我能通过我的行为去告知他这个世界什么最重要。伟大的牛给我指点了迷津,我便要给他传播世间的真知。
我告知他的第一个真知便是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他给我扔出一根骨头棒子,我便撒欢地绕了个大圈子把它捡回来,我不断重复,他不断说我蠢,我便继续蠢。直到他哈哈大笑起来,他再扔出去,我便不再绕着大圈子去捡,我总选择最短的路线,直线而取。他突然惆怅起来,嘴里喃喃道:“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连狗都明白,我怎么总是做错呢?”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原本目的地一路平坦,许许多多的人总要绕个大圈子,然后才回到最简单的道理上来。
凡是那些所谓成功的人,你或许说他机遇如何如何好,从根子上他们是把上面的道理熟读于心了。他们走过那么多曲折的路,一旦走出一条两点间直线的路来,他们便能不断地坚持下去,这与先知的牛所说的商业由来好像没有什么不同。人勤快地一趟又一趟地把稀缺的东西运来运去,预测市场,分析市场,规范市场,最终一些人成功了,人们便把人家的预判市场的能力说成是机遇。所有的这些都是些“笨”办法,根本没有第二条路比那条太简单的直线路更精确。人们就是不愿意去相信,这样一条路能创造出奇迹来,我见过的富贵人,都是“笨鸟”,却见到世界上太多的聪明人。最后真知都归了“笨鸟”,聪明人还在那里找呀找,头破血流了,最后便认命了,连聪明的坏办法也丢掉了。
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聪明的不得了,麻烦就出来了。一个人绕大圈子并没什么太大损失,损失是他一个人的,一旦他成为一群人的头儿,一群人就跟着他绕大圈子。所以我做牧羊犬的时候,总要先管好头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