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驴友-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平地上迅速地支起了帐篷,撇开灌满露水的鞋,光着脚到路边的河沟里,先喝饱了水,再洗手脚和脸。就着河水,每人吃了一根香肠一块压缩饼干。
等我把外边的东西料理好,钻进帐篷时,盼盼已经四仰八叉地睡着了。
徒步走的第一天,大自然就给了我们一次重重的洗礼。次日清晨,我小心翼翼地问盼盼:“任公子,怎么样?累吗?”
他双手一摊,作出无所谓的样子,嘴角带着蔑视的微笑说:“没感觉!”
哈哈!我们几个人都大笑起来。
第一阶段 一天天地长大第2天 每天就这样踏过(1)
2001。7。16 晴 暴热 世外桃源…玄阳洞…九门口…苗城子
海马爸爸给熊猫儿子打的“√”:
●在大自然玩耍的好奇和可爱
●开始有耐力的表现,调整自己适应环境
●小阿姨评价他“非常懂事,知道关心他人,从不与人计较什么,集体观念极强”
●不再是像在家里时挑剔这不好吃那不好吃了,知道爱惜粮食了,迈出了勤俭朴素的第一步
海马爸爸给熊猫儿子打的“X”
●还是爱撒娇,没有向着目标一直前进的心态
见了这么鲜的水果,如饥似渴的我们眼睛都快冒出来了,怎么会不流口水呢。盼盼咽着口水说:“真便宜,爸爸买一筐吧。”
大山里的美丽
第二天早晨,帐外一片惨白,大雾弥漫。抬腕看表,晨5:30。
“爸爸,你猜这儿叫什么地方?”不等我回答,他就兴奋地告诉我:“叫世外桃源!”世间真有世外桃源?我们的心情为之一振。
走出城市,走进深山。随处是新鲜,到处是美丽。放下的是压抑,捡拾的是童心。花香唤醒了嗅觉,蝴蝶点亮了眼睛,泉水叩开了心窗。美丽的名字带来美丽的感觉,带来晨的清爽,驱散了疲劳。
中学时读到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那时只有美的憧憬,可今天竟身临其境。盼盼以为他发现了人间仙境,激动得东奔西跑,左顾右盼。
收起帐篷,收起在外边晾晒的衣服,指南针和地图为我们确定了方向,顺小路一直向东拐,沿河边逆流而上,绕过几座小山似的巨大鹅卵石山,前边一片开阔。
一只松鼠在河边石头上翘首回头,顽皮地挑逗着我们,和我们捉起迷藏。盼盼跑过去追逐,小松鼠飞快地钻到石缝中,一会又在另一块石头上探出小脑袋招呼着他“我在这。” 孩子天真的想像力,也正是能够促使他们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最佳动力,哪怕要忍受与之相关的痛苦和辛劳。
在我一声高过一声的叫喝声中;盼盼很不情愿地返回来,嘟哝着“差一点我就要抓到它了。”
没有一点灰尘的巨大鹅卵石,像被雨水冲刷过似的,站在”哗哗”唱个不停的小河流上,在山的中间为我们闪着路。迎面一群男孩女孩,像山里的花蝴蝶飞来,在石间穿梭,好奇的眼睛盯着我们,直到跟前。
“你们从山的那一边过来的?”山妮甜甜的嗓音像滴着水。
“在这山里边住的吗?”
“哦,往外走,还有不远就是玄阳洞门口了。”另一个小女孩抢着说。
医圣们的家园
前边人声嘈杂。几辆旅游大巴挤在一小块平地上。从车上下来许多讲着天津方言的老头老太们,被领队吆喝着向玄阳洞里走去。
山上的石头裸露在外边,被石匠雕刻成中国古代医圣的群像,各具神态,惟妙惟肖。
传说这里是医圣们的家园。每年山花烂漫、碧草青青、小溪涓涓之时,各路医圣们从四面八方飞来,云聚在这里切磋技艺、畅饮桃花泉水。天长日久,无处不留下医圣们的足迹和治病良方。后来他们依次被招上天宫,去侍侯玉皇大帝和宫女们去了。就这样过了几千年。
有一次,一个浑身是病的羊倌老人,为寻一只走失了的小羊羔找到这里,见一山洞,洞内平坦如路面,长百八十米,皆灯火通明,好似圣殿一般。他好奇地摸着洞壁慢慢地向前移动。抬头一看,一位古代模样的长胡子老人从石壁上隐隐现出,领他到洞中聊谈起来。这个神仙医圣和他交上了最好的朋友,并为他看好了一身的病。羊倌千恩万谢,一路大汗淋漓回到家,顿觉身轻体壮。兴奋之余把今天的神遇说与家人邻居,一传十十传百,一来二去,玄阳洞来求医的人就多了起来。直到今天,这里天南地北的游人还络绎不决。每每从洞中走过出来时,都顿觉气舒心畅、筋骨强劲,身上的病痛全然不知了去处。
有真诚的人为了感恩,就在对面的山坡上,一锤锤地塑了医圣们的石像。放上供桌供品,求神仙保佑全家人身体健康。有的人干脆就留下来,陪了仙人们在这里吃酒、下棋、聊天。日子一久,山上已盖满了窝棚。在这里居住的人都超过百岁。所以后来人们就给它起名叫长寿山了。
我们走过这里,到风景区管理处盖个章,保佑我们一路祛除百病,身体健康。
水果筐
长城在另一座山的另一面,又开始向远处蜿蜒伸去。我们也随之蜿蜒爬上。
山很高很陡。长城建在峭壁上,让人望而生畏。有一段墙叫“长城倒挂”。长城沿一座山脊的80度斜坡滑下来,到山谷里立一箭楼,又向另一座山近70度坡的悬崖冲上去,气势雄伟,地形险要。长城就像挂在了山崖上一样。沿着围山公路,七拐八拐10多公里,眼望着长城,眨眼之间,到了辽宁省境内的九门口长城脚下。
这里原是一山涧河道,长城从这里横跨两山之间100多米的河床。为了让河水顺利通过,修建了九个洞口,形成一座坚固的九孔长城桥。
一桥之隔,南为河北省区,北为辽宁省区。走上城门,城管人员说现在我们正在两省交界处。一只脚踩在河北省,一只脚踩在辽宁省。好大的步呀,有点像在地图上行走的感觉。那感觉真好,我们像是小人国里的巨人。
桥洞下人们操着各种方言,叫卖声不断。他们来自城南城北附近村庄的农民,在这公共地域里友好地抢着生意。这时正值伏果和李子下树的季节。
有一老太太上前拉住我:“看我的李子多好,个大色气好,来来,多给你一点。”她一边往筐里添着几个李子,一边对我们急急地喊着。其实她添上那几个以后,还不如别人筐里的水果多(这里卖水果论筐称)。见了这么鲜的水果,如饥似渴的我们眼睛都快冒出来了,怎么会不流口水呢。盼盼咽着口水说:
“真便宜,爸爸买一筐吧。”
“买一筐你背着!”小妹逗着盼盼。
“我背就我背,到时候你可不要吃哦。”
正午时间,我们背着背包,顶着烈日,在在桥洞躲着日头的农民和游人们的目送下,沿长城向山上爬去。
第一阶段 一天天地长大第2天 每天就这样踏过(2)
追寻野长城
天气太热了,身上满是汗,气喘吁吁。山上没有路,我们就沿着被太阳晒黄了的草丛间,向山顶爬着。眼望着山顶的敌楼很近了,可就是爬不到头。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休息,擦汗喝水。山上到处是燧石和在石缝里挤出来的荆条、山枣树,手和腿碰上去,就会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血印。没走几步,装李子的双层塑料兜就被刮开一道大口子,水果像争出牢笼似的,顺着陡坡急急地向下滚去。后边的人拦都拦不住。
我们的腿上爬满了隐藏在草丛上的“草耙子”“羊剌子”,它们趴在腿上吸血不止。这种小昆虫是在草丛里滋生后,等待上山吃草的羊,等羊在它们身边走过时,就爬上羊身上吸血。它们是不排泄的昆虫。它们会从你的身上吸血,随着它身体的长大,一直到把肚皮撑破为止。最大的可到黄豆粒大小。被它们叮过的地方奇痒无比,用手抓挠后,和着汗水丝丝疼痛。
盼盼总是爬在最前面,速度很快。由于山坡比较陡,而且很滑,我一刻都不敢离开他,紧紧追随,时时提醒他“慢一点”,可还是被他丢下好远。
干渴的喉咙喘不上气来,裸露的皮肤被毒辣的太阳晒得生疼。每爬几米就得坐下来休息一会。喝一小口水润润喉咙,昨天“腐败”地喝水,使我们受到了惩罚。
小盼盼对这种环境适应得非常快,他将手中的水合理分配,总是最后一个喝完。有时还能接济别人。因此,小阿姨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非常懂事,知道关心他人,从不与人计较什么,集体观念极强,那感觉就好像她在梦里也从未见到过这么可爱的小男孩。
用了将近2个小时登上山顶,躲到破城楼的另一侧阴凉处,撇下背包,盼盼一屁股坐在地上,耷拉着头,大口地喘着粗气。
“爸爸你看前面!”我顺着盼盼指的方向望去,前面的长城像一道破损的白石墙,扎到山与山之间热浪滚滚光秃秃的山海里去了。
这里的长城太惨了!目不忍睹。
听说这都是康熙的错。人们说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皇帝都把修长城当成国防大事来修。到了康熙年间,皇帝非常蔑视长城的作用,甚至敌视它。所以他不修长城修行宫山庄。
太阳底下,城墙砖石塌成一片,远远地望去呈现白灰色,砖包城楼像电影里被炸过的炮楼,一丝荒凉的感觉掠过心头,感觉很压抑。见到这样的情景,一时间大家都静了下来。
当时我的笔记有这样一段记载:
累得精疲力尽的我们,寻着长城方向望去,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叫了一声!眼前的长城向北延伸,在一座比一座高的山脊上趴着,每一座敌楼和烽火台都在那里坚强不屈地站立着。虽然它们千疮百孔,虽然它们断了脊梁,可是仍然写着一股傲气,屹立山间。似乎在向我们默默地诉说着她的经历和使命。
我们沿着她的脊背走到第二个城楼……
每天就是这样一个敌楼一个敌楼踏过,融进自然,战胜自己。
河沟里游泳
下午3点,烈日当空。
盼盼在前面山顶上大叫:“爸爸下边有河。”天太热,不管在多高的山上,只要盼盼看到山下有水,就一定要求下山。
加快脚步,到山顶上向下一望,很远很远的山下,有一条细细的河流,在山脚下泛着磷光。有几户人家散落在山根田地里。
山下的小河让我们激起了对凉的渴求。
下山。
喝水。
洗澡。
看呆了的村童们停止了嬉戏,站在水里瞪着大大的眼睛盯着我们,仿佛我们是天外来客,第一次来到了人间乐园。盼盼一到水里就像蝌蚪一样蹦来跳去,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肯上岸。
山里的孩子一到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到山上和河里玩耍了。男孩女孩都挤在一条河里捉着迷藏。大一点的男孩还穿着裤衩,女孩多了一件花背心,小一点的就干脆去掉累赘光个腚,天真无邪痛痛快快,爽他一个夏天。
路的尽头是村庄
我们改走小路。山石子铺成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坑洼不平。我们把这一切权当是上苍在考验我们。征服它!心底里更坚定了信心。
晚上6点多钟,经过3个小时的路途跋涉,来到了此条路的最后一个村庄——苗城子村。
群山环抱着20几户人家,80多口人,家家单门独院,靠着山根,抬脚就可上山。
山上放羊回来的村书记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我们四个“饿狼”趴在油渍渍的地桌上,狼吞虎咽起来。
我吃了五大碗水米饭,盼盼吃了三碗。只是两天的时间,孩子不再像在家里时,挑剔这不好吃那不好吃了,这时什么都好吃了。
我们和他们一家人挤在一个土炕上,在他们唠嗑的时候我们睡着了。
一宿无梦!
第一阶段 一天天地长大第3天 在梦里也从未见过
2001。7。17 晨雾 暴热 苗城子大毛山…驻操营…义院口
海马爸爸给熊猫儿子打的“√”:
●在关键时刻能够急中生智 ●有时候在小细节上想得比我这个老爸还周到 ●忍住疼痛的坚强意志 ●养成了捡拾垃圾的环保意识 ●不再像往日那样顽皮了 ●学着我的样子自己动手整理着自己的行李,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海马爸爸给熊猫儿子打的“X”
●头脑一热就鲁莽 ●有时不计后果的淘气
从这之后,盼盼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捡拾垃圾。他就像一个小驴友,心中装着驴友们的一句行话:只把脚印留下,其他的全部带走。于是,盼盼得了一个雅号:垃圾虫!
盼盼捅了马蜂窝
第二天早起,小妹还不等我们睁开眼睛,就已经把我们换下来的脏衣服洗干净,晾了满满一绳。大雾挂在山腰上,被农家屋顶顶住,遥遥晃晃的,不能掉下来。
我们住的是村书记老韩的家里。他的儿子小韩, 21岁,结实的身体富有朝气,属帅哥一族。从山外学校读完旅游专业,在山海关搞旅游工作。昨天他在回家的路上还没进村,就撞到了我们。健谈的他诚实厚道,知识丰富。在继承大山纯美性格的同时,还透着现代城市男孩的修养。一路上给我们介绍着他们的山,他们的家,他们的故事。
几年或十几年以前,这段山上曾经有条小路,联系着长城内外相临两省的、住在山脚下的村民。他说他的妈妈就是从山的那一边嫁到这边来的。村里的人没有特殊的事情,一般是轻易不会出山的,他们过着安静而舒适的生活,封闭而惬意。
这条小路现在已经废置,变成雨水道,路边的树枝草丛茂盛起来。我们沿着这条小路跨过长城,重走了一遍山村人的绿色通道,寻找那逝去的脚印,没想到迎接我们的却是荆棘和马蜂。就在这条山道上,盼盼遭遇了上山以来第一次的马蜂袭击。
阳光驱散浓雾,把晶莹的露珠留在树叶上,打湿了我们的衣服。我正在用手拨开树枝拱出草丛,只听前面“啊!”的一声惨叫。直觉是盼盼,慌忙中冲了上去。
只见他双手捂着脸大喊:“我被野蜂蜇了!”
只见一群黄蜂团团地把他围住。我说别动,等我救你。凭着小时侯捅马蜂窝的经验,慢慢地将他移出蜂群,同时我在脑海里急速地搜索着药、药,什么药能治蜂蜇来着?在家里做准备时,竟然忘了这个突发事件,打得措手不及,一时没了主张。
“快给我上牙膏,牙膏管用。”盼盼捂着脸不耐烦地嚷叫。
盼盼总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急中生智,有时在小细节上比我这个当父亲的还周到,妻总是这样批判我表扬他。过后几天,盼盼的脸上就平添了一块散发着水果香味的白斑。我望着那白点好奇地问盼盼:“你怎么知道牙膏会治蜂蜇的呢?”
“嘿嘿,有一次在学校捅马蜂窝挨蜇了,老师就给我们上的牙膏。”盼盼诡秘地一笑。
有时孩子的淘气行为虽然会带来危险,但这也是他们学习与创造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