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柏杨全集 >

第155章

柏杨全集-第155章

小说: 柏杨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抗运动经常和共产党结合,或被共产党吸收,因为共产党是一个压制性机器,最适合野心家的口味,曼德拉一直拒绝和共产党合作,使得南非争取自由运动,没有变质,不至滑到毛泽东之类之手。曼德拉对任何一种决定,即令在狱中,也坚持和高层干部讨论,如果有异议,他就说服,不能说服,他就放弃。台湾或大陆,我常听到一些政治犯发飙时说的一句话:「我在牢房里时,你在哪里?」这是中国特有的「婆媳文化」产物,一定发展成一种新的暴君。法治民主不是一种形式、不是一种装饰、不是一种展示,而是一种心灵状态和生活方式。曼德拉伟大的地方,不在于他反抗成功,在于他始终掌稳了舵,和反抗过程中恪遵民主规则,这才是成功以后不致自我膨胀的原因。
   在曼德拉巨人面前,我这个政治犯微不足道,他坐了二十七年四个月的牢,我只不过坐了九年二十六天,他只是没有受到酷刑,我则右膝残伤。虽然他当了总统,我依然如故,继续当一个作家,但他追求的黑白平等,和我追求的创作自由,都获得实现,我们同样的充满喜悦,对上苍的赐福和全民的努力,心怀感激。环顾四周,有许多政治犯血染法场,壮志未遂,有许多政治犯被吓破了胆,正在崩溃边缘,有许多政治犯仍陷于原来的恐怖之中,朝不保夕,使我们更觉得自己的好运,目睹改革的实现。
   缔造民主,比缔造专制独裁更困难。希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没有政治犯的世纪,无论在中国或外国,政治犯永不再现。
   ──一九九四?十二?十九?
   附记:此为《曼德拉自传》中文版所写序文,二十世纪的世界级的奇蹟,就是重刑的政治犯,很多于出狱后走上总统宝座:一是波兰华勒沙先生,二是南非曼德拉先生,三是韩国金大中先生,而直到跨进二十一世纪,曼德拉仍以高贵的民主风范,受世人景仰,他不仅是南非国的圣者,也是全世人的圣者。
   
   
   绿岛垂泪碑
   晚霞如火烧古城  群山齐动传笳声
   孤岛有情长夜泣  蛰龙沉睡海吐腥
   无边风雨萧萧去  曙色朦胧一线明
   法场鲜血囚房泪  痴心仍图唤苍生
   原名火烧岛的绿岛,是台湾东南海域最远的两个岛屿之一,南北东三面环绕着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面隔着一道三十三公里的无名小海峡,和台湾本岛的台东县,遥遥相对。这个面积只有十六平方公里,拥有美丽名称的小岛,使第一次听到她的人,会立刻浮起一种诗情画意,想像一片青的草原,一脉起伏的山峦,和浓荫夹道的环岛公路。甚至已经隐约听到,以绿岛命名的小夜曲!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亚热带的天堂岛。岛上朴实纯洁的原住民,靠着打渔为生,过着乐天而安适的生活,在山野中唱猎狩之歌。
   然而,随着大环境的转变,这个小岛也天翻地覆。一百年前,日本人击败中国,入据台湾,把绿岛作为囚禁思想歧异份子与政治立场不同的人的场所。五十年前,中国击败日本,台湾回归祖国,国民政府沿用日本人的手段,把这个岛继续用作箝制思想和打击异己的天然囚笼。所以,一百年来,这个拥有美丽名字的岛,成为一个痛苦的岛,和一个哭泣的岛,监狱受难者的呻吟声,和法场上死囚被处死时的枪声,互相呼应。监狱外几个世代受难者家属、朋友,和胸怀理想,追求人权尊严,以及自由、民主、平等的斗士们,绿岛是他们最深的伤痛,她象征蹂躏和屈辱,也象征迫害和挣扎。
   然而,任何苦难,都有结束,一百年的痛苦岁月,虽然漫长,仍终于成为过去。二十世纪末叶,台湾随着戒严的解除,走出了专制政体的高压统治,在中国土地上,台湾首先成为一片干净土。出现五千年来从来没出现过的政治民主和经济繁荣,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做的最大的努力和贡献。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绿岛扮演了重要的催生角色。
   过去,中国人的观念中,常强调一项教训,要人们忘记过去,尤其是见不得人的过去,专制政权的暴君暴官尤其害怕人民记得他们制造出来的苦难,总是告诫说:「算了!算了!」以及「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必再提!」长期生活在专制政权下的人们,也往往习惯用驯服的态度,把过去的苦难,一笔勾消,特别是这项苦难与切身不相关连的时候。事实上,这种表面看来既往不究的「温柔敦厚」,实际上是因为不敢面对过去的错误。我们遂永远不能分辨是非对错,也终于丧失了检讨和反省的能力,使我们这个民族永远在历史上翻覆过无数次的旧轨道上,踯躅徘徊,找不出新的航道,以致苦难一而再、再而三,不断的重复演出。
   台湾人已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创造奇蹟,我们企图在文化上也创造奇蹟,那就是:希望国人对于过去的苦难,永不忘记,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我们不再倒退。所以,我们决定在新面貌的绿岛上,建立一座垂泪碑,上面刻着白色恐怖期间每一位受难者的姓名,不分党派、不分籍贯、不分老少、不分男女。这样做不是复仇、更不是记恨,而只是一项忠于历史的纪录,用来纪念、缅怀,更用来提醒,使我们铭记台湾走过的这一段痛苦岁月,把每一位被剥夺自由的人,恢复他本来面目,并从中得到启示:一个人如果不忘手指伸进火炉被烧伤的往事,他才不致于再把手指伸进火炉。百余年来的眼泪,洗涤了罪恶和悲伤,面对着现代家国,警惕民主自由得来不易,感谢他们所做的牺牲。绿岛,将永远成为一个欢乐的岛,将来前来绿岛的客人,不会再绳捆索绑,不会再戴手铐脚镣,而是一群欢乐的、充满尊严和喜悦的新的生命。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坚信它会实现!
   ──一九九六?七?香港《明报》月刊
   ──一九九六?十一?十八?台北《自立晚报》
   
   
   血缘
   ──《郭氏族谱》前言
   辉县郭氏家族,由何方迁至,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是从北京南下,一是从江西北上,一是从「槐树下,摔锅片」的山西省洪洞县。然而,从我祖父郭纯先生(我从没有见过他,也很少听人谈过他)的序文里,却呈现另一幅凄凉的故事:先祖郭弘先生,和再上若干代的先祖某公,在元王朝部队中当兵(假如他有一官半职,后代会称他的官衔),在一场不知道时间和地点的战役中丧生,遗下孤儿寡妇,流浪到辉县沿村落户。即令是现在,沿村以及延伸出来的常村,仍是半开发土地,何况七百年之前。那种求助无门、贫穷饥饿、家徒四壁、举目荒野的情形,可以想像。就在这种艰苦环境中,子孙繁衍。而我,在我七十五岁时,第一次看到家谱的时候,才知道我是第十七代子孙,感慨无限。
   一九四九年,我迁至台湾,迄今四十七载。向我提重印族谱的是稍长我数岁的郭立生堂兄、把族谱从辉县带回台湾给我的是稍小我数岁的郭立熙堂弟。数百年来,战乱频仍,人命不如一只蚂蚁、族谱之能幸存二册,似有天意,使郭氏后裔的归属感,得以维持不坠。时代不同,现代印刷,无论打字、排版,都由电脑作业,迅速整齐,自非先人石印时代和抄写时代,事半功倍。但愿海峡两岸、郭姓家族后裔,念及血浓于水,互相亲爱,直到永远。
   ──一九九六?十二?十?
   
   
   归属
   ──《郭氏族谱》后序
   一、再也想不到,我会负责筹印《郭氏族谱》,我在家乡的时间很少,和同族兄弟相处的时间更少,而离乡却最远,远在我出生时仍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时代的巨轮创造变数,一九八七年,大陆改革开放,我回乡探亲,祭拜父坟。堂兄郭立生先生向我提到修印家谱,我们立刻决定:他负责重修增订,我负责校对印刷。然而直到一九九三年,跟我同时移民台湾的堂弟郭立熙先生,才把旧家谱带到台北。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重要的、真实的「家谱」,更是第一次看我所归属的《郭氏家谱》。细数源流,发现我在这个郭姓族群中所占的位置,是多么的渺小。

   二、家谱带到后不久,我一连串发生大病,最先,心脏开刀;稍后,眼睛开刀;再稍后,脊椎开刀;最后,已是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基督圣诞前夕,胃大量出血,几乎丧生。前后相接四次重大手术,均平安度过,深为感谢父母赐给我这个坚强的身体;但气息残余,已不能久坐,无法提笔,印谱之事,不时中断。
   三、旧谱刊有十四世郭惠元先生,及十五世郭葆桢先生玉照,年代久远,已不能复制,只好省略,其他无任何改动。文字部份,仅增标点符号。增修部份,分别由堂兄郭立生、堂弟郭立熙执笔,我则除了加添儿子,还添女儿,希望能被认同接受,共同实现男女平等这项理想。至于弘、通、聪三位先生为各支派之祖,我毫不清楚,这辈子也从没有人告诉过我,我也从没有看过其他文件,直到本谱出版前夕,才被指出:这部族谱只是郭弘先生之后,仍缺郭通、郭聪之后,不禁茫然。本谱由我负责校对印刷,执行则由助理,舛错之误,十分抱歉。希望郭通、郭聪二位先生的后裔,能有人出面,重修增添,届时不妨单独发行,或再合为一册。
   四、本谱编印之初,已与堂兄郭立生约定,校对印刷,由我全部负责,不接受任何捐款,事实上也无人捐款,为此写下这几个字,乃万不得已。将来再印,亦复如此。
   ──一九九七?四?二十一?
   
   
   领袖人才的EQ教程
   ──《总裁狮子心》序
   常言:「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去年,我的女儿从大陆来台探亲,沿途受了很多不便和挫折。当我为她感到委屈时,女儿安慰我说:「出门就是要受苦的。」我脱口而出告诉她:「出门就是要享受的。」她呆了一下,想是被这个她从没有听过的观念所震惊。她那种惊愕的面色,使我回想到自己前半生流浪时走过的颠簸旅程。出门,所以被中国人视为畏途,主要的原因是:旅途确实可畏。
   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旅客在中国旅行时,会有下列的奇幻遭遇:
   好比,你到台北接洽一项巨厦的建筑工程,在桃园机场通关之后,推着行李到大厅,一个和颜悦色的年轻人走上前来迎接:「您是张三先生吗?我是您预订房间的某某旅馆的接待人员,请随我上车。」仅这一点就足以使你觉得惊奇,心想:「他怎么可能在机场一秒钟之内就认出我?」然后在一辆宽敞的轿车上,接待人员一路说明:「欢迎您到台湾来,从这里到台北需要四十分钟的车程。从我们旅馆到您要拜会的公司,有二十分钟车程。」等车子停在旅馆门口的时候,早已伫立在那里的接待人员,打开车门,准确的唤出你的名字:「张三先生,欢迎光临!」然后立刻卸下行李,完全是专业化的效率。可是,当接待人员引领你去柜台时,是第二个惊奇。
   原来,这家旅馆根本没有柜台,更没有等候check in手续的旅客长龙,接待你的是一张喝咖啡的桌子,柜台主任请你坐下,原本所有的登记手续和表格,都已填好,我们只要过目一次,签一下名就可以了。大概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柜台主任亲自带你进入房间。在房间桌上,蓦然发现带有你全衔的中英文名片,已整整齐齐的放在那里,而同样有你名字的信纸和信封,也早已摆在一旁,更使你惊讶的是,一个倾斜带有灯光的绘图桌,已放在屋角。因为你是一个绘图员,数年前在一次住宿这家旅馆时,曾经要服务生找一张这样的绘图桌,然后你又发现,有一份台北市的地图,标出你开会会场的方向……。
   这样一个奇妙的遭遇,过去只有在《镜花缘》这类小说里,才会出现。它是一个中国人所盼望,而又永不能实现的美梦。不过,这个美梦,如今已在一个中国人的经营领导下,使美梦成真。
   七○年代开始,台湾新的现代化观光旅馆纷纷建立,每一家新旅馆,开始的时候,都有崭新的、引人入胜的风格,只是,一二年之后,这家旅馆就沉寂了,换另外一家新旅馆兴起,建立另外一个崭新的、引人入胜的风格,同样的,不久之后,也再度沉寂。如此,一家家兴起,又一家家沉寂。使人怀疑:台湾永远在追求现代化的设备,却不能保持现代化的人文精神。外国有百年以上的旅馆,这不仅仅指百年以上的硬体,更指有百年以上的人文气质的累积。
   最简单的例子是:十年前曾经光顾过这家旅馆的旅客,十年后再度光临的时候,他会发现这家旅馆还记得他的名字及特别嗜好,一位十年前给他提箱子的那个服务生(可能已升为领班),仍记得十年前他来时的情景,现在为他再度提起箱子,欢迎他的归来,使他感觉到这就是他的家,使他享受到回家的温暖。台湾却没有这种人文累积。
   使你更震撼的是: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旅游业问题,而是整体文化问题,中国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民族,像上述所说的成真美梦,中国人可以在一、二个月之内,学习得精通非凡,但文化的停滞性,却使我们无法使美梦持续。中国人更有一个致命的观念:以为钱可以买到一切,但是,像这种温馨、周到、体贴、关怀如家人般的服务,绝不是钱可以购买到的。它是一种长期文化薰陶的艺术境界,中国人如果只注重创造奇蹟,却没有文化薰陶,难怪再轰动的奇蹟,不过一时。正因为这个原因,使我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推荐严长寿先生的这一本书──《总裁狮子心》。
   严长寿曾经当过美国运通公司台湾分公司经理,现在则是亚都饭店总裁,他就是本文开始时所描绘的,使美梦成真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在这部《总裁狮子心》书中,他无私的──甚至因此可能被抨击为自夸的管理理念及管理实务,贡献给社会,这项理念和实务,不单限于旅馆业,而且还可以做为所有行业的规范,上至总统对国家的领导、统帅对军事的运作,下到一座三人公司的小店,或一人唱独脚戏的单帮客。主要的理由是:他有能力突破和创造,还能以求完美的心来使它保持下来。中国社会出了太多奇蹟,却独少维持奇蹟的能力,正因为没有这一颗永远追求完美的心。
   严长寿对工作伙伴的要求,有一种逆行思考。普通情形下,主管对副手的选择。都希望找到跟自己性格相投、前瞻性一致的人,只有他认为同质性太高的伙伴,埋伏着重大的危险,因为如果发生错误,便没有人从旁提醒。严长寿需要的是一个彼此能够互补的人,而不是一个听话的人。这不仅是有容人的雅量就可以办到,而更需要有卓越的胆识。因此,「识人之明」,是全书的中心点,也是每一个企业领导人成败的关键。
   对领导者而言,「求才若渴」这个形容词似乎太简略,有些人为了寻找得力的助手求助于星座、有些人求助于卜卦、有些人求助于神童、有些人求助于堆积如山的小报告。历史上,常看到求才、识人的结果,往往落得相反的下场,使人浩叹!主要原因是因为,识人具有极高的难度!识人的方法也往往有严重的缺失。
   官场文化中,最盛行的「自家人制度」,这是最容易使自己事业失败的主因,因为自家人会使自己丧失立场,导致缺乏公平。在一个没有公平的竞争基础上,不可能对人有正确的辨识。严长寿对考核制度的看法:「考核不是洪水猛兽!」他认为,考核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