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说不尽的李叔同 >

第9章

说不尽的李叔同-第9章

小说: 说不尽的李叔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ㄖ林星锝谥埂#ㄖ星镆郧安荒苁逞运私ノ份摺#彼蝗缂韧谇嗟汉敕ǎ恢钡搅10月份,他才决定离去。    
    上海已在大战之中,只有租界尚能暂时避难。弘一大师此前已给在上海的夏丏尊写了信,表示要在上海停留:“拟暂寓泰安栈(新北门外马路旁,面南,其地属法租界之边也。某银楼对门,与新北门旧址斜对门,在其西也)。即以电话通知仁者,当获晤谈也。”    
    夏丏尊接到信后,心想上海正是炮火连天,炸弹如雨,相比之下,青岛还算平静,于是就写信劝他暂住青岛。然而,大师是说到做到的。当初别人劝他早日离开青岛,他信守诺言要等到中秋节后;如今又有人劝他暂住青岛,他又决心依计划离开。上海大场陷落的前几天,开明书店接到了弘一大师从新北门旅社打来的电话。当时夏丏尊没有在书店里,电话是经理章锡琛先生接的。章锡琛接到电话后,立即去看望弘一大师。夏丏尊赶到的时候已是夜间,由于大师已向章锡琛问过有关他的情况,所以见面时大师并没有问什么。几年不见了,彼此都已觉得老了。大师见丏尊的脸上有愁苦的神情,就笑着劝慰他说:“世间一切,本来都是假的,不可认真。前回我不是替你写过一幅金刚经的四偈了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现在正可觉悟这真理了。”    
    弘一大师计划在上海停留三天,然后再回厦门去。第三天,夏丏尊又去看望他。    
    大师住的旅馆,正靠近外滩,日本人的飞机就在附近狂轰滥炸。一般人住在里面,似乎每隔几分钟就要受惊一次。可弘一大师镇定自若,只是微动着嘴唇端坐念佛。    
    此等风光,夏丏尊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天中午,夏丏尊与几位朋友请弘一大师到觉林蔬食馆午餐,然后又要求他到附近的照相馆去拍了一张照片。第二年春天,夏丏尊把这照片寄给丰子恺一张,附信则言:“弘一师过沪时,曾留一影,检寄一张,藉资供养(师最近通讯处:泉州承天寺)。斯影摄于大场陷落前后,当时上海四郊空爆最亟,师面上犹留笑影,然须发已较前白矣。”    
    夏丏尊这里所介绍的这张照片,就是后来人们所常见的被用作弘一大师标准像的那张。拍完照片的次日,弘一大师动身返厦门,并于10月30日抵达。    
    弘一大师回到了福建。所谓“为护法故,不怕炮弹”、“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是他当时的心志。他尽力地弘法,同时也鼓励当地的抗战热情。他写过一首诗答柳亚子:“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


第二部分“护生”创意(1)

    1927年秋,弘一大师和他的学生丰子恺酝酿了一个弘扬佛法、鼓吹仁爱、劝人从善戒杀的大计划——编绘《护生画集》。大半个世纪以来,《护生画集》在佛教界内外广泛流传,影响十分深远,为宣传佛教、弘扬佛学、培养爱心起到了特殊的作用。现在一般认为,丰子恺与弘一大师合作护生画的因缘是为了纪念弘一大师50寿辰。这样的认识虽无疑义,但这并非其因缘的全部。从《护生画集》创意来看,当时国际国内的思潮、弘一大师的弘法理念与实践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而在《护生画集》具体的创作编绘情形中,也可看出弘一大师的时代精神与持戒思想。    
    时代精神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曾出现过声势不小的提倡素食主义的呼声,其热闹程度虽无法跟当今的绿色和平组织媲美,但各种保护生灵的团体也活动频繁,有关保护动物、爱惜生命的宣言和文章,其影响也十分之大。文艺界的大师级人物萧伯纳也是一位极具护生思想的人。有一次,一位朋友把话问到了极点:“假如我不得已而必须吃动物,怎么办呢?”萧伯纳答道:“那么,你杀得快,不要使动物多受苦痛。”当时中国的情况其实也一样。声称“为东亚提倡保护动物,宣传素食主义之专利”的《护生报》居然还是蒋介石先生题的报头;中国保护动物会的《护生警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保护动物,是二十世纪人类祈求和平应有的认识和觉悟。”    
    《护生画集》是否就是在如此素食主义大潮中孕育而生的,弘一大师和丰子恺均未正面提及,但二者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则是可以肯定的。比如,弘一大师为《护生画集》中“农夫与乳母”一图的配诗即曰:“西方之学者,倡人道主义。不啗老牛肉,淡泊乐蔬食。卓哉此美风,可以昭百事。”所以,就《护生画集》本身而论,其宗旨与东西方一时兴起的素食护生思潮是一致的。诚然,不杀生是佛教戒律中最为基本的戒律,但弘一大师善于结合时代特征,不失时机地利用护生画这一通俗的艺术形式来宣传佛教,以求能在恰当的时机最大限度地使佛教精神深入百姓心灵之中。这不能不说弘一大师作为现代高僧那顺应时代的精神风貌。    
    众所周知,弘一大师是佛门中持戒严谨的模范。这在他创意编绘护生画的过程中可以十分形象地体现出来。    
    《护生画集》英文版封底有这样一个事例:1928年农历十一月的一天,弘一大师在行船上看到一只老鸭被关在笼子里,据鸭主人说这老鸭肉可以治病,此鸭正是送给乡间病者宰杀食肉的。弘一大师听后,倍感老鸭之不幸。他于是恳请船主替老鸭乞命,并表示愿意用三金赎老鸭。在他的救助之下,老鸭终于免其恶运,随大师一同下船。事后,弘一大师特意让丰子恺将老鸭的造型绘出,一并收入《护生画集》。弘一大师为此画的题词是:“罪恶第一为杀,天地大德曰生。老鸭札札,延颈哀鸣;我为赎归,畜于灵囿。功德回施群生,愿悉无病长寿。”    
    弘一大师对待护生的态度可谓郑重之极。在此期间,还有另外一件事。为此,夏丏尊先生在十年后有这样的回忆:“犹忆十年前和尚偶过上海,向坊间购请仿宋活字印经典。病其字体参差,行列不匀,因发愿特写字模一通,制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经。还山依字典部首逐一书写,聚精会神,日作数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当意,即易之。期月后书至刀部,忽中止。问其故,则曰:刀部之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耳。其悲悯恻隐,有如此者。”    
    持戒精神    
    在弘一大师看来,任何会引起杀生、伤生意念的物事都是残忍的。如此大慈大悲的心怀,体现着他的高僧形象和彻底的持戒精神。    
    《护生画集》由马一浮先生作序。他在序言中十分感佩大师的用心:“假善巧以寄其恻怛;将凭兹慈力,消彼犷心。可谓缘起无碍,以画说法者矣……吾愿读是画者,善护其心!”    
    弘一大师向来把护生看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十分重要和必须严肃对待的事。细心的读者可以在品读丰子恺写于1926年的随笔《法味》的时候了解到这样一个细节:    
    七岁的P儿从外室进来,靠在我身边,咬着指甲向两和尚的衣裳注意。弘一师说她那双眼生得距离很开,很是特别,他说:“蛮好看的!”又听见我说她喜欢书画,又喜刻石印,二法师都要她给他们也刻两个。弘一师在石上写了一个“月”字(弘一师近又号论月)一个“伞”字,叫P儿刻。当她侧着头,汗淋淋地抱住印床奏刀时,弘一师不瞬目地注视她,一面轻轻地对弘伞师说:“你看,专心得很!”又转向我说:“像现在这么大就教她念佛,一定很好。可先拿因果报应的故事讲给她听。”我说:“杀生她本来是怕干的。”弘一师赞好,就说:“这地板上蚂蚁很多!”他的注意究竟比我们周到。


第二部分“护生”创意(2)

    如果说弘一大师哀老鸭命运,不忍书写刀部诸字听起来颇有悲怆之感,提醒丰子恺地板上蚂蚁很多看起来颇具仁慈之心的话,那么,他后来写的《白马湖放生记》则可以知道他在放生活动中的兴高采烈之态(详见《白马湖畔》一章)。培养众生的护生意识弘一大师持戒精神不仅表现为自己的身体力行,还表现在为读者的考量上。他于1928年农历九月十二日(10月24日)写信给丰子恺,阐述了他对《护生画集》读者对象的意见:“……今所编之《护生画集》,专为新派有高等小学以上毕业程度之人阅览为主。”又说:“今此画集编辑之宗旨,前已与李居士陈说。第一,专为新派智识阶级之人(即高小毕业以上之程度)阅览。至他种人,只能分获其少益。第二,专为不信佛法,不喜阅佛书之人阅览(现在戒杀放生之书出版者甚多,彼有善根者,久已能阅其书,而奉行惟谨。不必需此画集也)。近来戒杀之书虽多,但适于以上二种人之阅览者,则殊为希有。故此画集,不得不编印行世。能使阅者爱慕其画法崭新,研玩不释手,自然能于戒杀放生之事,种植善根也。”    
    弘一大师在此处不仅提出了读者对象的意见,还意识到以艺术手段培养读者戒杀护生的意识问题。弘一大师重视《护生画集》,还可以从他十分关心护生画后几集的编绘出版中看得出来。1939年,弘一大师收到丰子恺第二集护生画的画稿时就曾希望将护生画继续下去。他给丰子恺写信说:“朽人70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第三集,共70幅;80岁时,作第四集,共80幅;90岁时,作第五集,共90幅;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护生画功德于此圆满。”而他在给第二集护生画写的跋文中又这样说道:“己卯秋晚,续护生画绘就,余以衰病,未能为之补题,勉力书写,聊存遗念可耳。”此时弘一大师已年迈体虚。大师抱病书写,可见他对护生画的执着。对于出版后几集的护生画,弘一大师自知不可能活得那么长久。为了使这一计划顺利实现,他于1941年(也就是他圆寂的前一年)先后给李圆净和夏丏尊写了语重心长的信,详细交代了如何协助丰子恺提前完成作画,再依时陆续出版的做法。他认为护生画前两集出版流布之后“颇能契合俗机”,希望李圆净和夏丏尊能尽全力促成此事。弘一大师在写了这封信后,似乎还是放心不下,又在农历六月初六联名给二人写了信,10天后再次给夏丏尊去函,曰:“《护生画》续编事,关系甚大。务乞仁者垂念朽人殷诚之愿力,而尽力辅助,必期其能圆满成就,感激无量。”弘一大师一生都重视“护生”。对编绘护生画是如此,在其他日常生活中亦是如此。比如他在1940年春写信给妙慧法师:“兹拟做大漉水囊一件,兹送上竹圈一个,即以白布缝于此上。此竹圈,系林居士物,乞代告知,即以此赠与余,为感。送上洋一元,乞代购白布。以能漉水,而小虫不得出者为宜。费神,至感。”大师为防伤害小虫而将食用水用“滤水囊”滤水。此一点一滴之小事均体现了他的护生精神。    
    有些人也许在评论《护生画集》的时候会存有一种肤浅的认识,以为护生画中所宣扬的思想过于浅显,弘一大师并不值得为此特别重视。这其实是不了解弘一大师的持戒精神的一种表现。陈慧剑在《弘一大师戒律思想溯源》一文中讲到弘一大师宏律、持律的见地与行履时为人们归纳了很好的结论。他说:“处于佛门风气陵夷的末世,佛教仍待出家人严持戒律才能振兴;出家不仅要严持戒律,持一分算一分……”又说:“在佛门戒坛,应回归本位,不要好高骛远,不可滥传戒法;比丘(比丘尼)受戒,或居士们受戒,不必贪多,更要明了每一戒的精神,能持几戒便受几戒;不管是出家戒、在家戒,还是沙弥戒、菩萨戒,都应随分受。”陈慧剑先生在这里论述了弘一大师的宏律持戒见解,我以为完全可以移用来看待大师在编绘《护生画集》时的用心。弘一大师在受持戒律的问题上的随分量力思想是很明显的。他在论述佛教的十大宗派时就以为各宗派一律平等,没有贵贱之分,大乘、小乘的信奉也因人而异,量力而持。他在《律学要略》中也说:“应先自思量:如是诸戒能持否?万不可受而不持!且就杀生而论,未受戒者,犯之本应有罪;若已受不杀生戒者犯之,则罪更加重一倍,可怕不可怕呢?你们试想一想,如果不能受持,勉强敷衍,实是自寻烦恼。”这些话既说明弘一大师要求受戒者遵守戒律,同时也表明了他希望出家、在家信众在持戒问题上的量力持戒的态度。虽然只是不杀生戒,一旦持受则须严格遵守。这是长养慈悲心,也是弘扬佛教的途径之一。为此,弘一大师才在护生问题上一丝不苟、始终如一。常言道,涓涓细流汇大海。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不在细微品行上持守的人能够成为大德的。同理,弘一大师之所以能在每一个具体的持戒问题上认真严格的对待,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他才能成为被人们广泛景仰的大德大师。综上所述,弘一大师在编绘《护生画集》过程中的一切用心皆体现了“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的原则。他律己严,亦为培养他人的爱心和持戒向佛而用心良苦。持久的影响《护生画集》由开明书店出版以后,社会反响热烈。尤其是在佛教界,更是广泛流传,诸如大中书局、大法轮书局、大雄书局、佛学书局等相继印行,一时其版本有15种之多。其中有的注明出版单位,有的没有版权页可考。而就印数而言,每版少则1500本,多则5000本(这在当时,其印数已是十分可观的了),这些数字相加,《护生画集》流布之广可想而知。中国保护动物会还发行了由黄茂林翻译的英译本,此外也有日译本发行。直至今日,《护生画集》仍在佛教界内外不断地以各种形式出版发行,并且也有采用护生画为蓝本,配以其他文字宣传或制成书签、礼卡等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流传,有的还别出心裁,将护生画中的诗文谱曲传唱。这些事实足以说明护生画的长久生命力。同时,也为人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体会弘一大师的持戒精神提供了帮助。


第三部分歌曲寻绎(1)

    李叔同可谓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艺术全才。在他的艺术生涯中,金石书画、诗文、戏剧、音乐和艺术教育等样样涉及且成就非凡。    
    歌曲总说    
    李叔同在俗时和出家后作有大量脍炙人口、荡人心魄的歌曲。这些歌曲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润泽过千万青少年的心田,有的甚至在今天仍是人们乐于咏唱的曲目。    
    根据目前的考证结果,李叔同的歌曲有近百首。这其中有他作词作曲的,也有作词而选曲的;有他配曲选词的,也有他作曲别人作词的……他的歌曲丰富多彩,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辉煌的一页。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叔同开始创作歌曲的时候,其实也正是中国近代音乐发端之际。他的贡献实际上也就有了拓荒性的意义。我们知道,中国近代音乐,或说得更具体——中国近代歌曲,除了民歌之外,实际上是从学堂乐歌开始的。而在学堂乐歌的创作上又以沈心工与李叔同两人的表现尤为突出,此外曾志忞也具有相当的成绩。汪毓和先生所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一书中,对清末民初的歌曲作者进行了一番比对介绍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总之,李叔同的许多歌曲在艺术水准上是超过了他的同时代人。”这段评价值得人们玩味。    
    对于李叔同的歌曲,有学者将其大致分为三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