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知为何,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单词书依然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还好,时间还算充裕,这一星期过后,开始将总页数重新分配到剩余日数中,再次计算每天要背诵的单词量。就这样,虽说确实实践了几天,但离预期计划却越来越远,不知不觉中,假期就这么虚度过去了。当下一假期来临时,心中又会去想〃这次一定要做到〃,遂重拾激情再次挑战,但结果无非又是在重复上一假期的过程而已。周而复始,毕业典礼近在眼前……很遗憾,直至今日,《vocabulary22000》对于30~40岁的中年人而言,仍是一项未能完成的〃心愿〃。
第24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10)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意志力薄弱,而是我们在制订未来计划之初,严重受到了〃现在意志〃的影响。如果未来计划为〃现在意志〃所左右,那么我们就会只注重自己的主观意志及心态,认为坚强的意志、火热的激情、思想准备、对于过错的认识、对于〃这次肯定会有所不同〃的确信等〃现在意志〃,必将一直持续下去,同时断定,现在不存在的东西,将来必然也不会存在。所以,过度疲劳、旅行、亲友的死亡、天气变化、必须要看的电影、与异性朋友之间的矛盾等无法预料、妨碍我们实践的因素,在我们憧憬未来之时,就不会被列入考虑之中。这与我们驾车驶入隧道时,只能看到隧道内部情况,而无法目睹外界状况的原理如出一辙。
如果在预测未来之时,不想犯主观性错误(只考虑存在于自己内心的现在意志),我们就必须拥有能够考虑到各种因素的智慧,如现在虽不存在,但未来或许会存在的各类状况等。在做业务的时候,对于那些〃乐观主义者(计划制定得过分乐观)〃的话语,我们必须先挤出一点水分,为自己留下一份余地。
难以预测的〃明日感情〃
我们现在的选择与判断,针对的都是未来将要享受的事物。例如,在周三预定周五晚要看的电影;春季预定暑期的休假地;小时候预测并决定将来的职业;甚至死前还要定好死后的葬礼怎样举 行,等等。
因此,以某种角度去衡量,可以说,我们的人生质量取决于我们预测未来的准确性。但令人懊恼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反复证明,我们对于未来的预测往往是不准确的。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假设有一个人中午刚刚吃过大酱汤(此人最喜欢吃的就是大酱汤),这时我们让他预定第二天的午餐食谱,他还会不会选择大酱汤呢?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概率非常之小。因为他会感觉〃如果明天还吃大酱汤一定很'腻'〃,为了追求人生的妙趣多样性,他有可能会点意大利面或是炒饭。
但据研究表明,如果第二天该人继续吃大酱汤,这时他的满足感才是最大的。这是因为在第二天中午以前,我们还需要吃两顿饭(今晚晚餐与明早早餐),所以即使翌日午餐依旧是大酱汤,也算不上是连续吃着同样的食物。可为什么人们不去选择能够带给自己最大满足的项目呢?其原因在于,我们无法正确评估未来的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无法正确预算未来的24小时。我们的预算会使今、明两日间的24小时缩水,会让人感觉它非常的〃短〃。这是因为我们在想象的过程中,将未来24小时内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不由自主地排除掉了,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感觉今、明两日的午餐像是连在一起的一般,为了不使自己连续吃着相同的食物,所以人们很自然地做出了其他选择。
第25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11)
但事实上,在未来的24小时之内,我们至少还要再吃两顿饭,其间或许又要吃些零食,也许还会去喝酒,去开会、去见朋友,也有可能经历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在我们此刻的预测中,未来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的这些详细事件,都被我们直接省略掉了,所以感觉上,现在与未来就好像是连续发生的一样。
现在马上打开冰箱你会发现,冰箱里仍然存有买来后一次都未用过的调料或是食材原料。而且,越是习惯在周末一次性购买一周所需的家庭,这样的存货越多。这是因为主妇在购物之初,已然秉持着〃即使很喜欢,也不能一直吃一样〃的想法,预先定下了一周的食谱,所以她们买回来的食材原料一定也是多种多样的。但真到了做饭的时候,她们就会以家人平时的喜好为主来准备食物,因而那些大胆买来的特殊调料及食材原料,就会被锁入深宫、备受冷落。
因此我要奉劝广大读者朋友,面对未来之事时,一定要以通常〃我最喜欢的〃为选择标准。请切记一点,反复选择钟爱之物,远比选择一份多样混合的礼物套装更容易使我们快乐不已、更容易使我们获得满足。当然,不能不说,多样性的确是人生的妙趣所在,但要知道,想要真正的享受多样性,握准时机也很重要。在生活之中,我们需要这种智慧。
套装礼物为什么卖得好
慰问病人时,我们常带的礼物之一就是水果篮。在我们的意识中,果篮中盛有各种各样的水果,看上去既好看又好吃,因此对于病人的身体应该也会大有帮助。但我们为自己买水果时,却很少有人会去买果篮,除非是有特别兴趣的人,否则大家都只会买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来品尝。
经笔者研究发现,较之为自己购买物品,人们在为他人购买礼物时,更倾向于多样性。因为他们推测,如果反复赠送一样东西,别人会比自己更快地出现〃厌倦心理〃。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人们预测,自己连续5天吃某一钟爱的特定零食时,满足度会怎样,同样,别人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度又将如何。其结果如图所示,据实验参与者预测,即使彼此吃的都是自己最喜爱的食物,但在连续吃很多次的情况下,他人一定会比自己先感到〃腻〃。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在对他人〃未来时间〃做出预测时,缩水现象会更严重。诚然,虽然人们在预测自己的未来时,也会排除很多因素,但与预测他人未来相比,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事实上,想象别人在未来24小时内将要经历怎样的事情、或是产生怎样的情绪,这一点非常困难,因此人们对他人的未来24小时做出的评估,其缩水程度往往会更大,相应的,买礼物时坠入多样性诱惑的概率也就大大提高了。多数礼品都以〃套装〃为卖点,原因就在于此。
第26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12)
每逢节日或父母的生日,最令人为之苦恼的事情就是这次该送什么礼物呢?除非父母事先告知我们自己想要什么,否则子女们无一例外地,都会为此大费脑筋。这时人们也许都在想〃送什么才能既让他喜欢,又与上次不重样呢?〃就这样,人们在买新年礼物的时候,总是希望准备有别于中秋的物品,送圣诞礼物或生日礼物的时候同样如此。
尽管春节与中秋之间,已然相隔5个月之久,但在我们脑海中,它就像连续发生的一样。所以我们会认定〃上次中秋已经送了排骨,如果这次还送,人家一定会感到腻〃。事实上,两个节日间距数月,父母是不会像子女想象中那样,对相同礼物感到厌烦的。在那几个月中,父母身上发生了多少事?又吃了多少种食物呢?在我们的意识中,排骨似乎是在连着顿吃,可要知道,那已经是6个月以前的事情了。
心理免疫系统
在我们预测未来时,能够产生作用的不仅是现存因素,那些此时并不存在的因素同样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在这种因素中,占据绝对地位的就是,面对否定事件时启动的心理免疫系统。事实上,正如身患疾病时,身体为了自我保护会启动免疫系统一样,在我们的心理中,其实也存在着一种免疫系统。一旦我们受到强大压力的侵扰,这种心理免疫系统就会高速转动起来,随之给予我们一种意想不到的、能够独自解决问题的力量。但是,在尚未达到那种状态的时候,我们往往只会考虑未来可能受到的压力,却不会想到有心理免疫系统为我们撑腰,所以经常会过高地估算消极事件所带来的冲击。
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与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吉姆·威尔森,是〃情感预见〃这一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这两位教授在实验中要求参与者预测,倘若自己现在与恋人分手,那么〃悲惨生活〃将会持续多久。同时,他们又以真正的失恋者为实验对象,让对方报告,自己现在有多幸福或是有多悲惨。结果表明,想象分手的人们一致预测到,自己的〃悲惨生活〃必将持续很长时间,但事实上,真正经历分手打击的人,他们找回快乐的用时,要比想象者预测的时间短很多。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在于,一旦我们身受失恋打击,心理免疫系统就会自动展开各种活动。它首先会促使我们在心中指责对方,接下来又会引导我们安慰自己〃自始至终与她就毫无缘分可言〃,甚至还会告诉我们〃这只是为了遇到更好的缘分而必须经历的过程〃。不仅如此,为了尽快治愈失恋所带来的创伤,有的人会投身宗教、有的人会重新培养兴趣、有些人会大胆地改变自己的发型,而这一切都源于心理免疫系统的卓越活动。这些行为虽然会令人感到些许意外,但借此,我们确实能够从失恋的阴霾中很快脱离出来。不过此时此刻,我们在预想中并没有将心理免疫系统的存在及其活动考虑进去,
第27节: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13)
所以对于与恋人分手后的伤心程度,我们往往会预测得过于严重。
如果在大学比赛中败给对手;如果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在选举中落马;如果没能通过晋升审查……面对这些,人们势必会灰心丧气。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很快走出失败的阴影。
想改变发型却不敢付诸行动的人,通常都是对发型改变后投向自己的目光感到忌讳,由于事先就感到畏惧,所以他们连做都没做就选择了放弃。但事实又会怎样呢?减掉飘飘长发以后,虽然最初会因为别人的目光而劳神费心,但数日之后不就很快适应了吗?暗恋一个人却又不敢告白的人,往往是因为害怕对方拒绝、害怕自己会丢面子。可是,纵然受到了拒绝,我们不是依然心中会想〃幸亏我说出来了〃、〃和我心目中的理想对象还是有差距的〃,很快就将创伤丢到九霄云外了吗?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觉得很重要的东西也会变得渺小。
总结第四章
站在由各种已有〃结果〃造成的现在,我们将〃过去〃看成是一个能够预测的所在。所以我们一直错误地认为,如果能够回到过去,就能够早点发现并提拔人才,在分配任务时,就能够人尽其才,使比赛走向胜利。同时,我们又得出了一个看似正确的结论现在乃是由过去衍生出来的。
对于过去的这种自信,可以说是现在所造就的祝福,同时它也是一种陷阱。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过去〃只有站在〃现在〃这个角度上看,才会有序可寻,我们就不会时常嚷嚷〃我早知道会这样〃,借以夸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也不会再犯将愚蠢合理化的低级错误。
在〃现在意志〃充斥其中的现在,我们将未来看得比实际中乐观得多。我们充满斗志,我们认为未来一定会按照自己的计划顺利展开,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诚然,以积极的目光看待未来,这种心理素质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但要知道,正视自己对于未来的美丽错觉,也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智慧。
第28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1)
第五章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
〃名字〃,就是左右你心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众多领域中,受名字影响最大的就是钱。
如果能够记住一个单纯的原理给钱冠以不同的名称,其用法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即便没有成为大富翁,至少也能成为拥有智慧的富人。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经济学家们称作是一种〃异变〃。理由是,其得主之一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并不是经济学家,而是一位心理学家。那么,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为何会捧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呢?答案也许会有些出人意料,事实上,正是他对于心态的研究成就了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由于卡尼曼〃将心理学研究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尤其是在有关不确定情形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进行决策方面。〃
传统经济学一直以〃假设人们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为出发点,因此,当被问及〃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时,你的答案应该是很明确的。
例如,无论别人问你〃苹果和橙子之间更喜欢哪个〃,还是〃更讨厌哪个〃,你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才对。如果前者的答案是苹果,那么后者的答案就应该是橙子。再比如,无论某种月刊的订购价是〃12万韩元/年〃还是〃1万韩元/月〃,人们都会做出同样的订购决定。就是说,如果感觉12万韩元/年的订购价太贵,进而放弃了订购,那么也不会因为感觉1万韩元/月便宜,而选择订购。
表面看去,这种分析似乎合情合理,但卡尼曼教授的研究证明,它是错误的。卡尼曼教授在反复实验以后得出结论,人们在经济方面的选择,会随着心态变化而变化。这项心态研究最终得到了学
术界的一致认可,为他斩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添上了重重的一笔。而左右心态的因素之一,就是名字。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意向去命名一切,再以名字来判断世界。对某人的命名是〃恐怖分子〃还是〃自由之神〃,在本质上都会引发不同的行为产生。例如,支持堕胎的人称,这是〃选择的权利〃,但反对堕胎的人则称,它是〃生命的权利〃。在这之中,一个很典型的事例,就是人们对于希拉里·克林顿的支持度。人们在称她为〃希拉里·克林顿〃,和添加婚前名字的〃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时,态度上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根据CNN在2006年4月进行的舆论调查,称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时的舆论,比称希拉里·克林顿时更为友好。但我并不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究竟何在)。
那么,在众多领域中,受名字影响最深的又是什么呢?它就是钱。
外财
在市场经济中有一个重要的事实〃钱没有名字〃。假设我们在超市中以一万韩元的价格购买一套礼品装饮品,如果这笔开销是从〃工资卡〃中直接取出的,它的价值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万元;但如果是在书中捡到的〃外财〃,那么,它的价值在我们心中就只能 按5千元来计算。当然,这种事情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
不过,人们确实习惯于以钱的来源为钱命名,并根据名称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花法。特别是当钱被贴上〃外财〃这一名称以后,在〃原本也没有〃这一心态的作用下,这笔钱很快就会被花光。
下面这个故事似乎带点传奇色彩,但它却很形象地向我们反映出了钱被冠以〃外财〃这一名称的瞬间,会变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的容易出手。
第29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2)
一对新婚夫妻为小过赌瘾,带着1000美元进入了酒店内设的卡斯诺赌场。数小时过后,这1000美元已然全部易主,夫妻二人虽然还想再玩,但终究拒绝诱惑回到了酒店的房间中。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