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6-中国足球梦难圆-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铁还行,但不知怎么球迷开始喊叫“换李铁!换李铁!”其实李铁还行,失误两次终归没有大的闪失。换人,换谁呢?再没有更好的后腰了,除非拿彭伟国顶上去再扯回范志毅,但比赛历来打得顺手不变阵不换人,现在中国队打得挺顺,卡塔尔人根本不适应横冲直撞的范志毅,他们被范志毅抢得开起了大脚。照这么干,中国队迟早还要进球。
换了李铁,上了彭伟国,拉回了范志毅。
中国队的噩梦开始了。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二部分1997年10月31日大连金州(2)
范志毅肯定还沉浸在冲击敌营的兴奋中,他肯定还想照葫芦画瓢再从卡塔尔后卫脚下抢一个球,再传一个球,高峰或者郝海东再破一次门。卡塔尔没有了范志毅在门前撒野,一下子缓过气来,马上就打进了一球。这时候中国队根本没有像样的逼防。那个干瘦的18号亚赛尔·阿尔奎西回传,同样干瘦的6号达依·阿尔纳依米在弧顶抬脚就踢,皮球又低又急又弹了一下,进了。然后上半时就完事了。
中场休息时广播里又唱《歌唱祖国》,这一回球迷们没有跟着唱,大家伙都让卡塔尔那一脚踢了,有点生气也更担心。这会人们都说后卫不好,但很少有人看出张恩华孙继海谢峰的状态已经很差,他们的反应都有些迟钝,孙继海很明显有些疲惫,攻上去回不来,卡塔尔正是从右边形成反击,对我们来说,那就是左边。
下半场一开始中国队就攻,但不知怎么有点乱营,你攻他攻就是没有像样的配合。彭伟国根本没有像样的组织,范志毅光顾了忙着堵截根本上不去。第54分钟的时候,卡塔尔人又是从孙继海那边的真空地带从容传中。江津撅了撅屁股又停住,卡塔尔的9号就在中国守门员和徐弘都犹豫的瞬间左脚一推,球不高不低溜过了江津横飞的身子窜进了中国队的球门。
球迷们一边骂一边自我安慰,然后拼命给中国队加油。
刚刚过了几分钟,卡塔尔攻上来,马明宇抢下来,球迷们刚喊“好”,马明宇就把球传到卡塔尔人脚下。
这种事马明宇干了不止一回了,但这一回直接让中国队丢了球。20号接得队友拨出来的皮球,右脚抽射,皮球贴着草皮进了大门远角,江津的长胳膊差一点就摸着了。这个20号叫扎麦尔·阿尔库瓦里。
全场都傻了,好半天静得没有生命一样。然后中国队再进攻,球迷们缓过神来,再给中国加了油。有许多人已经哭了,还有许多人说还有半小时,能扳平。这时候没有人再想几比零的事,只希望能扳平,得1分也行啊!
徐弘这时候也带球冲上去,他把球分给右边,谢峰没有拖延马上传中,皮球给打出来,范志毅一停然后射门,球直挂大门左上角。83分钟,至少还能打10分钟,如果有奇迹,十分钟能进三个球也不止。攻啊,攻啊!球迷们拼命喊加油加油!
戚务生又用李金羽换下了无所作为的彭伟国。晚了,晚了!李金羽疯了似的跑啊抢啊,范志毅疯了似的抢啊跑啊,晚了,晚了……戚务生再一回把中国队毁了。
一直到了95分钟裁判员才吹了笛子。
球场死寂了一会,然后是排山倒海般的喊声:“戚务生!下台!”人们一边哭一边喊。这时候天已经非常黑了,成千上万人的脸上似乎都有灯光映出的闪亮,他们都哭了,这时候他们只想到了直接造成这场失败的指挥员戚务生,他们喊:“戚务生!下台!”
我觉得自己的心里边空空荡荡的,脑袋里边也空空荡荡的。我几乎什么都听不见,主场打伊朗之后我也是这种感觉,什么都听不见;主场打沙特时还是这种感觉,什么都听不见。我跟前所有东西都慢悠悠地飘啊飘啊,无声无息地飘啊飘。我肯定是站在那里只看见很多虚幻的东西飘过面前,很想伸出手去抓一抓去证实这种感觉,但我觉得没有伸出手的力气。我只是冷,身体冷心里也冷,我甚至能感觉出自己由内向外散发出的寒气,好像结了冰一样产生噼噼叭叭的响声。
看了很多场这样的比赛,我从来没有随着大队人马去声讨主教练,我习惯于在严重的事情没有发生之前骂人。1996年初夏我给一家杂志写了大约五万字的文章,题目叫作《我看中国足球》,我分别写了《球员篇》、《教练员篇》、《中国足协篇》、《裁判综合症篇》、《体育评论员篇》、《球迷素质篇》,最后一章是《国家队的前途篇》。我一直斥责戚务生,一直呼吁换外籍教练,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一年多以后戚务生牢牢地坐住国家队主帅的位子,一场又一场导演了悲喜剧。他下台不下台又能怎么样呢?
我离开体育场,连夜回家。我没有随沈阳球迷团一同走,我已经很难习惯这些人的胡乱谩骂,他们经常骂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我甚至恨球迷们为什么喊叫换李铁,当初捧李铁的也是球迷。我甚至恨新闻界,我更有理由蔑视新闻界,一些人不要脸,说戚务生行的是他们,说不行的也是他们。我的意思是同样一个人总是一会说这一会说那,那张嘴巴简直不是嘴巴,讲出来的话狗都不吃。我恨自己,喜欢足球也行,干吗非得为中国足球生气上火呢?真是不要脸不值钱贱种一个。
谁让你是中国人呢?不管你怎么样与众不同,但你始终是个中国人。
看中国队踢球,提心吊胆已经习惯了,但这次外围赛又多出一份窝囊,民间歇后语最能表现这份窝囊:哑巴让驴日了——有口说不出。
谁都可以想象那种窝囊劲,死活都比它好过些。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二部分1997年10月31日大连金州(3)
天气凉了,海风凉了,可冻着的偏偏是中国队,卡塔尔队偏偏潇洒起来了。
无论怎样,我还是同情我们的球员,都是一些好孩子,都是一些不要命的硬汉子,但可惜他们同他们的师兄们一样没有好师傅。我想除了几个年轻人,其余的球员又一次完结了自己的足球生涯。从球员的角度讲,不能参加最好水平的世界杯大赛,他的事业便不是完满的,他在国内的所有辉煌都不值一提。只因为足球是一项世界性运动,失去了在世界赛场表演的机会,他就永远是一个平庸之辈,充其量是鸡头。鸡终归是鸡,它或许有比鹰飞得高的时候,但它永远也不可能像鹰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我看了二十几年足球,世界杯看了四届。一个人能活多少个四年呢?一个球迷能看几届世界杯呢?就这样四年又四年,生命也这样飞快地消逝。但一个普通球迷又能怎样呢?想开点,不看球也一样四年又四年。说到底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你钟爱某种东西,就意味着牺牲更多的东西。中国有球迷皇帝罗西,爱球迷球到那个地步的人毕竟不多,我至少不会为了迷球把什么都丢到一边,我的安慰还有别的,比如说写作比如说家庭比如说其他说不清的东西。
还是忘掉1997年10月31日的这场比赛吧,这个世界无论缺了哪一种东西都会照样运转,没有足球的世界也曾经存在了许久,人们照样把生命一代一代繁衍下去。
有了足球也只是给人类带来又一份欢乐和痛苦,收获和失落,和其他事情比较,足球也不会显得更加别致,也不会对世界的改变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但是,对于足球人呢?我不得而知。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二部分亚洲和世界(1)
进入亚洲足球,我想说亚洲没道理获得比非洲更多的名额,那只会降低世界杯赛的档次。世界杯赛不是扶贫运动,它更需要强者之间争夺和表演。况且,亚洲已经占了许多便宜。
没有考察过土耳其弃亚洲归欧洲的原因,但以色列肯定是出于政治原因。归属欧洲足联的还有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前苏联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些国家的足球水平土耳其最高,以色列紧随其后,前苏联的三个加盟国以格鲁吉亚最高,如果这几个国家按正常的洲际关系回归亚洲足联,亚洲足球的整体水平肯定会上升一个档次。土耳其多年来一直扮演欧洲列强的陪舞角色,但近些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96欧洲国家杯赛上土耳其的表现让人们刮目相看,只是他们头一次闯进决赛圈,显得缺少经验,否则他们完全有实力走得更远些。这个国家足球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说受益于每年都有和欧洲列强争斗的机会,欧洲三大杯赛年复一年锤炼着土耳其足球,他们在失败中开始了自己的职业联赛。以土耳其人强烈的民族意识你很难相信他们具有如此强烈的开放行为,近些年来士耳莫不仅引进欧洲球员而且还引进高水平的外藉教练。在最近几年的冠军杯赛事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土耳其球队让意大利英格兰西班牙冠军队难堪的消息,他们也有了在欧洲足坛叫得响的球星。他们缺乏胜利的经验,因此在历届世界杯外围赛中总是功亏一篑。尤其是最近两届,土耳其一直有很好的表现,但总是在定生死的最后关头让经验老到的球队扫地出门。
在欧洲,除了几个传统强队,处于二流水平的球队和三流球队差不多一般多,土耳其如今正进入二流球队的行列,也就是说欧洲的十五张入场券有一天让土耳其拿走一张肯定不算冷门。土耳其足球单从技战术的角度讲已经完全具备了和一流球队一争高下的能力,如果这支球队回到亚洲,对中国来说肯定又是坏消息。幸好土耳其人宁愿年年冲不出去年年冲,也不肯到亚洲足坛充当老大。这种劲头让人感慨,真希望对中国足球人有点刺激作用。
以色列的人口不足500万,如果按照联合国1947年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国土面积只有1.4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六百八十五分之一,如今和阿拉伯人作战赢得了一些兔子不拉屎的土地,但也不会超过中国国土的六百八十五分之一。这个国家处在阿拉伯人的包围中,每一个能走能动的男人都是预备军人,女人也会打枪放炮。这个国家几十年间一直和阿拉伯人打仗,它要对付的不止是巴勒斯坦和伊拉克、叙利亚,还有远在北非的利比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还要踢足球。国际足联不想因为政治和战争导致西亚联盟破坏亚洲的比赛,以色列就顺理成章地归属了欧洲足联。从宗教的角度讲,以色列人也更喜欢自己和欧洲打交道,整个欧洲文明应该说都源于犹太——基督文化,只是犹太人更固执些,他们至今只信犹太教,坚守割礼并且拒绝其他宗教的入侵。这是一个非常让人不能理解的民族,他们在自己的历史中不止一次地被以种族的形式屠杀和流放,但他们一直没有被毁灭也从来没有屈服过。无论在怎样的情形下,犹太人都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的宗教思想,或许就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才能成为这个星球上最特殊的一群人。几百万上千万的犹太人被无理而残忍地杀戮,被驱赶,但犹太人还是成为对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最大的一个民族。他们不仅有《圣经》还有更多的文明果实。据统计:犹太人得到了百分之十五的诺贝尔奖;在每万人中以色列有135人是科学家或者工程师,美国是70人,日本是65人,德国是28人;每万名劳动力所撰写的自然科学论文中,以色列81篇,是美、英和加拿大的两倍,日本的四倍。而且犹太人中还有人类成员中最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爱因斯坦、卡夫卡、马克思、弗洛伊德,每一个几乎都是改变人类历史的大师。
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用足球证明自己的民族。1994年之前我们的确不知道以色列还有可以一谈的足球,但那届外围赛让以色列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96欧洲杯预选赛和'98世界杯外围赛同样让足球迷们知道了以色列。德国人和保加利亚人还有法国人都尝到了犹太球队的苦头,如今已经没有谁面对以色列足球敢轻言取胜。
如果土耳其和以色列加上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都加入到亚洲的争夺,韩国日本沙特也没有今天这样轻松,中国就更难上加难,设想突然间增加了几个虎狼之师,中国球队还不得相会小组就打道回府?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在前苏联也只是足球大家庭中的小兄弟,但在苏联足球的关照下也有一些让人羡慕的东西,比如这些球队战术素养很高,比赛中贯彻战术打法非常坚决,而且有非常出色的球员。他们刚刚露面就让亚洲人惊出冷汗,乌兹别克斯坦打败了韩国和中国拿了亚运会的冠军,但仔细看看中亚足球就发现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成大器。根本原因在于中亚五国多年来一直在大家庭中生活,独立以后并不意味着一个时代精神的结束。俄罗斯如今更具老大的派头,虽然也阵痛不断,但前景看好。而中亚五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背景都非常不利,优秀球员纷纷留洋留俄挣钱,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出奇的淡漠。这一点和俄罗斯球员完全相同,在重大比赛中,俄罗斯球员宁可不参加国家队的比赛,也要继续留在所属的外国俱乐部效力。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二部分亚洲和世界(2)
初看是球员和教练之间有矛盾,本质在于奖金和出场费。中亚球员也是这样,多给钱就踢一场好球,少给钱就拒绝踢球。应该说中亚的足球水平并不低,他们缺的只是有效的凝聚手段。金钱并不是唯一的手段,而且奖金多少永远不会是定量,它是无法测定的东西,只能是多了再多,但作为足球的经营者管理者肯定无法容忍无限度的要求。我的看法是中亚人特殊的民族历史使他们对国家的热情低于对个人家族的热情,对自己所生所长的民族的热情高于对斯坦的热情。这使他们有别于东亚人的国家至上,也有别于西亚人的缺乏规矩,还有别于南亚的温文尔雅,更有别于东南亚的唯利是图和偷乖取巧。中亚足球介于游戏和竞争之间,属于那种胜亦欣然败亦欣然的心态,因此在现代足球的残酷竞争中还需学会些心计才成。经济尚未起飞还不是中亚足球时好时坏的决定因素,对现代足球运动的残酷性缺乏准备才是根本原因,而前苏联留下来的诸多经济政治乃至体育问题也不是很短时间就能解决的,这一切都使中亚足球的内在潜力受到限制。本届世界杯外围赛中亚队的大起大落更加说明了它们要进入现代足球的战场还需要漫长的准备期,但以中亚人对足球的热爱,以他们对足球天然的悟性,他们肯定不缺少天才的球员和雄厚的后备力量。应该说中亚足球如今是一群在高原和荒漠上游荡的野马,一旦他们真的进入赛场,肯定会给世人带来惊奇。从现在起,东亚西亚人万万不可沉醉于本届外围赛战胜中亚的欢乐之中,况且,阿联酋也输给了哈萨克斯坦,日本人也在乌兹别克斯坦身上吃了苦头。
亚洲杯和亚运会上,中国队分别输给了上述两支球队。我是说中亚迟早要在世界杯外围赛上从东西亚手中夺走一张宝贵的入场券。
当现代足球在欧洲兴起的时候,亚洲和美洲还不知道足球是怎样一种东西。在这一方面美洲人比亚洲人幸运,他们较早地见识了用脚玩球的游戏。奇怪的是美洲人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和欧洲人打得难解难分,发源于欧洲的这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