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6-中国足球梦难圆-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芽闯隽礁鋈嗽谀康纳系那穑荒芽闯隽礁鋈嗽谧非笊系那稹U谴诱庑┓矫婵葱炝醵耍宜亢烈膊谎谑巫约憾粤豕木粗睾投孕旄Φ拿锸印!
刘国江带八一时的困难众所周知,但他硬是把一群毛头小子带上了三甲。无论怎样贬低刘国江的能力,都不能无视这个人的确非同凡响。应该说刘国江在理论上提出的东西并不属于真正的领先,但在国内普遍忽视理论的情况下,刘国江的努力无疑有很现实的作用也具有历史性意义。可惜由于足协的领导者也是对理论避而远之的经验主义者,他们除了嗤之以鼻再无别的反应。这些人只是把套话总结演练得纯熟,谈起足球理论来还比不上一个念过书的球迷。刘国江似乎注定了自己的命运,他无法真正推行自己的战略构想,甚至同行们也不能理解他的用意。如果刘国江真的建立起在世界足坛上领先的理论体系而不为人所理解还不是悲哀,现在的情况是他只是就中国足球的发展提出了初步设想也被业内人士所忽视,这就是莫大的悲哀了。这种悲哀不是刘国江个人的,而是中国足球人全体的。我们的教头们实在太缺乏一般性的教育,他们拿到的文凭和学识毫无关系。
刘国江运气一直很差,他始终不能执掌一支球员能力很强的球队,这使得他不能实施“攻守平衡”的构想。在八一队,他把人才推向市场,但球员的实力使刘国江的设想变成了形式,而本质上八一队仍旧靠防守反击打天下。到了青岛队,刘国江连控制中场积极防守的设计也很难实现。但明眼人都看到了海牛的变化:讲究技术讲究配合,攻防转换很有秩序,落后和领先都显得不惊不躁。似乎只有大连万达才有这种风度,但万达可以赢球,海牛却不能。说到底是两支球队的实力有天壤之别,而非刘国江的执教出了差错。
刘国江在青岛海牛似乎也附加了许多额外的工作,这使得他不能专心于技战术方面的演练,球队内部以及青岛足球的小环境正在消磨刘国江的生命,不知道刘国江的信心是否依旧,但年纪不饶人,精力和体力不济最终影刘国江的前景应该是不容怀疑的。不知道青岛海牛的球员们怎么想这件事,但球员的运动生命远比教练员的运动生命要短,他们有理由更加珍视在刘国江麾下踢球的机会。现在看球员在场上的表现,他们还是相当努力,于是我们开始怀疑球队和球队以外出现了老毛病。这些毛病肯定不是刘国江有能力解决的。
刘国江的存在是中国足坛的幸事,他至少是中国教练们很好的参照系。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刘国江让他们领略了中国儒帅是怎样一种风度,这种风度不仅仅是带队的成绩,还包括这个人讲话时的方式,充满哲理,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思辨色彩,还有那种荣辱不惊的平静。
'98赛季前景依旧。
焦点青岛足球环境的改良。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四部分八一队
在所有十二支甲A球队中,最该掉级的球队就是八一,但八一年年不掉级。每到最后关头,八一总是能战胜比自己强大的球队,每次都能拿到保底分数,每次都能欢送别人掉级。还应该是中国足坛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球队,是一支无论外面怎样天翻地覆我自岿然不动的队伍。如果中国职业联赛开始之前八一队不降级应该是最普通的事,它有其他球队不具备的选材特权,可以突破户口的限制从全国各地选中好的足球苗子。职业化已经把八一队的这种优势消解为无形,它的年轻球员虽然很多,苗头也很好,但始终不成大器。按说它早就该到甲B去混日子,而且每年都有这个趋势,但每年都站稳了脚跟儿。八一队得过全国冠军,更值得一说的是从未降过级。人民给八一提供兵源,八一给国家队输送国脚,无论如何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的八一队在职业球队中反倒是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加大炮,两条腿跟汽车轮子赛跑,和任何一支甲A球队相比,从球员到指挥员八一队都更像是一支杂牌军,但就是这支杂牌军凭着蛮打蛮撞偏偏就能和正规军打得难解难分。李富胜总是说这支球队代表了全军的荣誉,不能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受到损害。94年95年96年97年都这么说了,八一也真就保级成功了。98年有了四支升班马,八一终于能缓口气了。应该说,97赛季是八一队的生死劫,渡过这一关,八一队从此又可以继续脸不红心不亏地在甲A过日子了。
我的想法是职业化的本质特点是足球进入市场经营,但八一队很不愿意这么干,它死抱了所谓“解放军的传统”把球队看成国粹的样板。八一队只出不进,闭关自守,一切都是早就被人抛弃的专业队模式起主导作用。这样的俱乐部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也很难在强队中立足,但八一队就是能生存能立足。我想“中国国情”在八一队保级和生存上真正起了作用,球场以外的东西肯定起了作用。这个作用让十冠王也只能在甲B混日子,也能让早该降组的八一娃娃队在一流高手中比比划划。既然球场外的力量更大,就用不着打肿脸充胖子,更不该信誓旦旦要捍卫荣誉。在球场上争荣誉靠的是实力和公平竞争,别让大家揣着明白装糊涂,反倒降低了信誉让人从心里瞧不起。
如果说八一队有价值,是说它能使年长的人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长征二万五,打日本打老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山挖河铺铁路,抗洪抢险抗地震,血战喜玛拉雅珍宝岛,肉搏老山者阴山……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这张单子一列,凡是中国公民都觉得八一队差是差点,但十几支甲级球队只有一支这种杂牌子也无大碍,就让它在里边呆着吧。体育精神终归敌不住革命传统,别的球队也是百姓,大家就相互支持支持,百姓也该来点自我牺牲,一切就摆平了。
我担心的是职业化毕竟有自己的规律,迟早有一天谁都不肯牺牲了。但愿过了'97难关的八一队能启开门缝也和市场接上火,俗话讲流水不腐,八一队的前景就会让人看好。那时候李富胜再谈传统不迟,再说捍卫不虚,再说荣誉不假。
重点人物:郝海东已经走了,刘国江已经去了,在八一队已经找不着名副其实的重点人物了。胡云峰差远了。
'98赛季前景老一套。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四部分前卫寰岛(1)
在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进程中,前卫寰岛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是职业化初期培育的一个怪胎,它的内部存在着先天的营养不良,但随着自身的建设和调整,应该可以逐渐变得健康。和其他俱乐部相比,我以为寰岛的经营者是相当有头脑的人,他们懂得利用别人的冲突,也知道何时下手才有收获。它能把姜峰高峰赵发庆徐彛阶约旱那蚨樱玫氖乔蚨雍颓蛟敝涞姆煜叮桓挂桓龈叻宕匾桓鼋澹桓鲂鞆|召来一个赵发庆;韩金铭的转会更是寰岛的得意之作,它使处于低潮的韩金铭有知遇之恩,上了场就拼命。寰岛还知道怎样讨中国足协的喜欢,用施拉普纳当教头是个证明。谁都知道施拉普纳有点志大才疏,是中国足协大员马克坚走了眼才把他请来当国家队主教练。寰岛用施大爷其实是帮了马克坚一把,直到施大爷实在没法子保证寰岛在甲A立足,才换成了中国大爷严德俊。应该说施拉普纳能在中国呼风唤雨如此之久不能不是中国足球人的悲哀。我有理由怀疑对施拉普纳的考核是否用心是否正心,无论怎么说施拉普纳也不适合做一个国家队的主帅。我一直鼓吹请洋教练,但还是不能容忍一个卖啤酒的商人在灾难深重的中国足球身上再踩脚。让人生气的是施大爷一直受到了最好的礼遇和保护,还时不时有人在报纸上写文章感慨施大爷对中国足球的热爱。
除非施拉普纳自己见好就收,否则他会一直在中国足球圈子里大摇大摆。中央电视台去德国制作节目,施拉普纳忙前跑后,于是报道说施拉普纳的名声确实不小。贝肯鲍尔来中国卖他的《半世球魂》,中国记者也问到了施拉普纳。这一回全中国球迷听清楚了,足球皇帝对施大爷的评价相当不错。我猜足协大员一定感激贝肯鲍尔,他的话等于给足协大员下评语。我偏偏不信这个,德国人不会当着外国人的面贬低自己的同胞,在这方面德国人不知道中国“同行是冤家”的俗话,他们不会互相拆台而从小学到的就是合作。贝肯鲍尔的评价和德国球迷的话只能姑妄听之,至少是半信半疑,我们要看的是施拉普纳的真本事。
施拉普纳的真本事在生意场上更大,足球是他推销施拉皮啤酒的广告牌。论起在足球场上的能力,应该说比中国土教练好不了多少。徐根宝戚务生不服施拉普纳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这两个人是老鸦落在猪身上,光瞧着人家黑忘了自己也黑。
从足协到球员都说施拉普纳敬业,这只能是我们自己不敬业的感叹,也是中国人讲话藏藏掩掩的习惯方式,话外的意思是施拉普纳的能力确实不怎么行。如今施大爷真的离开了寰岛,也相当于离开了中国足球,前提是他自己瞧准时机全身而退,并不是中国足球人把它赶走的,于是施大爷不失面子,中国也不失礼仪之邦的名声。但愿施拉普纳闹剧能使中国足协聪明起来,不再出这样的丑;更希望中国足协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请一些哈吉、内波姆尼亚奇、米卢蒂诺维奇这样物美价廉的人物来。
寰岛一夜之间组成的华丽阵容不知最终归功于何处,我们无法了解暴发户的脸是怎样涨红起来的,我们只能感受到某种不能抑制的力量在中国足坛内外的张扬;我们只能听见和振兴足球关系不大的钱币之音,看到的是靠足球扬名立身的一局豪赌。
即使如此,我也希望前卫寰岛能打乱甲A的格局,希望施拉普纳能在俱乐部重新证明一回自己,更希望寰岛现象成为职业化进程的促进剂。我注意到这些希望大部分都要落空,施拉普纳并没能战胜肖笃寅暧昧的微笑。他一方面卖啤酒一方面和肖笃寅较劲一方面打攻势足球,于是有些灰溜溜下台。打乱格局的设想只能是'97赛季的空想,寰岛只能为保级而战了。其实严德俊并没有施拉普纳那般深厚的足球基础,但他的优势是懂得国情和人情,无过便是有功成了严老先生的座右铭,寰岛保级的代价是放弃先进的战术思想再回到防守反击的老套子里面去。严老先生指挥的战斗一成不变,看上去热闹但只是高峰一个人搅和;进攻的热烈只是做做样子,实际上只是机会主义式的偷鸡摸狗。寰岛的对攻战总显兵力不足,究其原因是施拉普纳的全攻全守让他们吃了苦头,因此严德俊因地制宜。'97赛季前卫寰岛能保级成功严德俊功居至伟,但甲A球队里又多了一个不死不活的角色,济南泰山和八一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再寂寞,他们又多了一个赛场知音。
正是看到这些,我突然对施拉普纳生出敬意,他的一意孤行马上呈现出可歌可泣的悲壮来。我想施拉普纳不必为自己的失败痛心疾首了,更不必为自己卖啤酒而问心有愧了。他传播的毕竟是现代足球的种子,他终归没有为了自己给德国足球抹黑。
这种突然产生的矛盾让我心酸,我意识到这是前卫寰岛的悖论,是中国足球的悖论,也是我自己的悖论。要施拉普纳是攻得凶输得也凶,要严德俊是好死不知赖活着。寰岛只能选择后者,而中国足球可以不选择后者但多年来一直选择后者。'98世界杯外围赛照旧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意味着我们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所演绎的农民逻辑将长时期左右中国足球的发展,中国足球还将长时间跟在别人的屁股后头吃屁。这个责任当然不能由寰岛来负,它只是为自己的生存着想,怎么干都没话说。我只是愿意寰岛能凭借自己看不见的那种力量建设一支能攻善守的球队,能广招精兵良将,组成中国的“梦之队”。这是一个刺激,中国足坛就是缺少刺激,一潭死水几十年真让人闷得半死。前卫寰岛为什么不试试丢块大石头呢?既然已经撕破脸皮混进了绿茵场,索性大打出手,中国足球一旦乱哄哄起来,就真的有救了。
重点人物:高峰寰岛的绝对主力,但还不是核心,寰岛的真正核心应该是英格兰外援保罗。高峰在球队里是一团燃烧的火,能点亮球员的激情,但他自己却不能燃烧始终,说不准什么时候突然就熄灭了。高峰的速度和灵敏比郝海东还好,但他缺乏郝海东那份信心和耐心。高峰经常越位,一方面是队友传球晚了,但更多的时候是他还没有撤回来。在国家队高峰打不上绝对主力,肯定也和他踢球不很精明有关。他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速度,也白白浪费了队友的精力。高峰是一个在顺境中有精彩演出的人,在逆境中往往成为球队的负担。我不赞成国家队官员对高峰的评价,官员说高峰意志品质差,我看任何一个国家队球员的意志品质都比那几个官员要好。高峰的问题是他大容易受环境和情绪的影响,这是一个心理问题。有许多潜意识因素在起作用,拿意志品质去套只能更加打击一个人的自尊心,而且只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外围赛中高峰的表现证明了这个年轻人的成长,更证明官员的评价毫无道理,他只是戴着正统观念的有色眼镜去看高峰,高峰于是一无是处了。
高峰属于那种缺陷和长处都非常醒目的球员,这种球员的前程只有两种:要么辉煌要么毁灭,他无论如何不会陷入平庸,关键还要看当教练的如何指点。高峰的自律能力很差,心理方面显得很不成熟,他自己又缺乏这方面的教养,因此说高峰能否成为中国足坛的天才球星还有艰难的路要走。如果此番高峰能去英格兰闯荡一番,肯定会大有益处。人往往在举目无亲只能靠自己的时候才会调动出内在的潜力,人也就在这种调动中认识自己也认识世界,应该说比进大学读书还长学问。如果继续在国内这种缺乏高水平竞争的环境里再拖几年,高峰真有可能成为自己缺点的牺牲品。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四部分前卫寰岛(2)
姜峰曾经是我最喜欢的球员。在辽宁队打右后卫的姜峰的确不同凡响,他的每一次助功都显得举重若轻谦洒之至,而且每一次都能制造出可怕的杀机。姜峰的平庸应该归罪于戚务生不能人尽其才,正是他使姜峰变得日益笨拙乃至于在球场上迷失了方向。当然,姜峰的自我要求也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得宽松,他的确懒得迈不动步子,大球星的表象学了不少,踢球的本事却越来越差了。转会寰岛应该是姜峰重塑自己的开始,但姜峰依然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从国家队的正选后腰到被剔出国家队,姜峰过早地走出自己的高潮,这对他来说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心平气和。光不服气不行,光发牢骚更不行,姜峰需要的是刻苦和勤奋,有了这个,以他的天赋,完全可以在新的一届国家队中重新占有一席之地,但关键是姜峰必须让自己的动作快起来,凶起来。
姜峰是中国球员中潜力最大的一个,只是没能很好地发挥,这主要怪他自己不争气。
严德俊职业联赛给这个默默无闻的人提供了明星的舞台。严德俊取代施拉普纳标志着中国足协第一次洋务运动的终结。黑脸上总是笑容的严德俊应该比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