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 >

第8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第8章

小说: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逐渐地,他变成了沉默的煤。但是,他的心没有死,他依然贮存着巨大
的能量,依然渴望燃烧。“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就是他如火如雷的呐
喊,他希望烧尽黑暗,迎来光明。这就是煤的形成的历史,是完全符合自然
规律的。但就是在这个形象中赋予了深沉的社会内容,诗人为分离着的事物
寻找着了形象的联系。于是煤就成为沧桑忧患的象征,就成为不甘沉沦和屈
辱的精神的象征,就成为自强不息的人格的象征。

艾青一出生就受到歧视,被父母所弃,青年时代被捕入狱,以后失业,
流浪。。长期过着一种漂泊而清苦的生活,然而他的心却始终是火热的,在
祖国多灾多难的年代,他始终是位出色的号手,为了唤醒民众而奋斗。诗人
本身就是一块煤。如果我们再回望1937 年的中华民族,此时,已到了生死存
亡的危急关头,黑暗包围了她,岩石压迫着她,侵略者屠杀着她。她还有生
的希望吗?《煤的对话》就以对话的形式回答了这个问题。诗人是在唤醒我
们的民族起来抗争,他在对民族寄以厚望,憧憬着这个苦难民族的光明的未
来。

煤的象征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我要燃烧!”任何人,
任何民族,都不可缺少这种精神。

(邵子华)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 年3 月

上海人生信念的象征

——《盼望》导读

《盼望》是一首精致凝练的抒情短诗。它构思新颖,剪裁精心,表达简
洁,意蕴深刻。与一般写海员的诗不同,《盼望》略去了人们常见的海轮鸣
笛升旗,螺旋桨搅动海水,船首犁开浪花等种种场景的描写,而仅仅选择了
海轮起锚开航和返航抛锚的两个瞬间。这首诗基本上就是由这两个瞬间所产
生的意象构成的:“起锚时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和“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前一个是视觉意象,后一个是听觉意象。因为轮船起
锚远航时,前甲板的水手要察看铁锚出水的情况,并用水龙头冲去锚链上的
泥沙;而抛锚时,水手只要松动起锚机铰盘,锚链发出磕碰船舷锚洞的响声,
铁锚便沉入水底。由此可见,诗人观察的细致,剪裁安排的精心。浪花色彩
洁白,铁链声响脆爽,生动鲜明,颇具审美价值。结尾两句:“一个盼望出
发,一个盼望到达”,分别是对这两个意象的画龙点睛之笔。虽然点睛,却
仍然是含蓄的,而且和前面的两段构成一个水乳交融的意象整体,这个意象
整体,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和可贵的生活经验。

诗中的两个海员,本应是生活中的海员的完整形象,“盼望出发”和“盼
望到达”是不同航程的不同目的,但都是海员执著的理想。“出发”是为了
“到达”,“到达”之后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出发”。一个追求的目标达到
了,又要去追求另一个新的目标,生活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出发”和“到达”
中前进的,人生也正是在这样循环往复、不断追求的进程中发展的。起锚之
后,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喜欢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表
现出的是何等的勇气!抛锚之时,穿过了惊涛骇浪,胜利到达目的地,“最
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则掩饰不住战胜风浪的
欣慰和自豪。这里,虽然诗人只选取了“出发”和“到达”两个镜头,摄取
了两个有包孕的片刻,而省略了对浪峰波谷的海洋生活的正面描写和叙述,
但是,都充分显示了对这种搏击风浪生活的泰然而安详的自恃和自信,并且
正因为这样的摄取和省略而加浓了诗意。

诗中的海员,是诗人的化身,也是生活中强者的象征。面对生活的海洋,
在人生的航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海员,都会遇到恶风险浪。能够以自恃和


自信来对待生活海洋中风浪的人,不管是出发还是到达,他都会对未来充满
坚定的信念,他都能以乐观坦荡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对待风浪的袭击
和生活中的磨难。

艾青说:“我只是设法把我感受得最深的,用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
而且他的诗能做到物与意、情与理、实与虚的巧妙结合。1979 年的春天,艾
青率领诗人访问团到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参观访问,从海南岛的三亚、海口经
过广州到达上海。诗人们访问了码头、海轮,与海港工人、远洋船员进行了
座谈、采访,熟悉了海洋上的生活,结交了不少朋友。当诗歌访问团到达上
海后,《解放日报》发表了艾青的组诗,《盼望》就是其中的一首。诗人从
现实生活出发,从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的关注中,敏锐地捕捉住人们瞬间的
愿望,并把它推进升华为一种超越生活对象本身的更广阔、更深刻的思想感
情,并把对它的描述向着象征的层次推移,构成高于生活现象自身的带有一
定象征的意象。言此物而非此物,读者在“象征的森林”里感受、生发、联
想,从而获得丰富强烈的审美效果。艾青的这种艺术力量是他丰富多变的生
活历程的结晶,也是年龄增长而逐渐加深的美学趋向。曾经有一个时期,罪
恶的黑手死扼住他的喉咙,使他不能歌唱,甚至不能喘息。但是,在他经受
了长期严酷的考验之后,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依然在他坦荡的胸膛里跳动,
他依然是那么坦然,那么自信,那么热恋着生活。他的“盼望”依然葱笼。
他对世事,对艺术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观照,达到了大巧之朴、浓厚之淡
的胜境,于平淡中显示出对生活的朴实而执著的追求。《盼望》这首诗就是
他这种崇高的人品诗品的结晶。读着这样的诗,我们会从心底升腾起一种温
馨和力量,从而对生活的未来充满希望之情。

(邵子华)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啊,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一九四二年

春天在哪里?

——《春》导读

穆旦的诗作《春》,普遍的观点认为是一首情诗。但因其诗意更为含蓄
朦胧,不如其《诗八首》那样比较容易捕捉到诗人理性思索的要旨,因而这
首诗更多地呈现出多义性。

如果说“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是一种思春情绪的表露,那么诗人把
虚幻的爱的追求渲染得“多么美丽”;而“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20 岁的紧闭的身体”,则是抒发自己正值青春年华的骚动。但是,青
春已“被点燃”,“却无处归依”,依然沉溺在爱情的烦恼里。如此,则这
只是受爱情深深煎熬的诗人的心路历程的一种宣泄。

但是,在此前曾经写过《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控诉》、《赞美》
等诗的穆旦,已经在呼唤“静静地,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他还笑着春
天的笑容——/当叛逆者穿过落叶之中”,“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那么,
这首《春》里,是不是也在传达着同样的信息呢?

《春》,诗意含蓄朦胧,但意境和色彩却显得十分明朗。“绿色的火焰”,
“反抗着土地”,“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
新的组合。”一扫由于受到很深的爱情折磨所带来的忧郁,而流露出追求春
天来临的热烈渴望。我们不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对未来黎明的渴望、对明天光
明的企求吗?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最艰苦的岁月,这种渴望和企求,
不正是广大群众的心声吗?

穆旦属于内向型的诗人,十分重视内心的开掘,从内向外放射,寻找客
观对应物,蕴藉凝重,避免了概念化的弊病和无节制的放任感情的浪漫状态。
从艺术表现上把抒情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穆旦的诗意象丽密,热烈而又冷漠,厚重深沉,又朦胧晦涩,难以化开。
但很值得玩味。

(欧秀岚)

诗八首

穆旦



你的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的,我的。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的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理智的爱情永恒

——《诗八首》导读

穆旦晚年曾在一封信中这样评介自己的诗作:我写的东西自己觉得不够
诗意,即传统的诗意很少。这在我心中有时产生了怀疑。有时觉得抽象而枯
燥;有时又觉得这正是我所要的。要排除传统的陈词滥调和模糊不清的浪漫
诗意,给诗以严肃而清晰的形象感觉。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回顾,其实正道
出了他早期诗作的奥秘。

诗人从1937 年到1948 年写的诗,大致有两类:一类写自我感情;一类
写对社会人生的体验。前一类诗,写忧郁的青春,也写憧憬着的色彩缤纷的
希望,但往往呈现出理性的色彩。

著名的《诗八首》是爱情组诗。但绝不像浪漫主义诗人把它写得那么浓
烈,也不如象征主义诗人把它写得那么冷漠。确有渴望,但诗人似乎在极力
压抑自己;确在追求,但诗人似乎更多的是理智的思考。这首诗留给我们的
不再是那枝节的精美,而是它的哲学高度,个人爱情经历与宇宙万物的关联。

在《诗八首》之一中,诗人并没有刻意抒情,去歌唱男女相爱的热烈感
情,而是思考男女间爱情的真谛。那一场“火灾”被“你”看见,你却并不
知道那火是“我”点燃的;而我爱上的不过是一个“暂时的你”;在“这自
然的蜕变的程序里”,“我们相隔如重山”;最终,“那只是上帝在玩弄他
自己”。原因,只不过是到了“成熟的年代”。全诗贯穿着三股力量的矛盾
斗争,这三股力量是“你”“我”和代表命运和客观世界的“上帝”。“上
帝”是冷酷无情的,他捉弄着这对情人。“你”“我”之间,既相吸引又互
排斥,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而又在强烈的追寻。

这首诗尽管有拟实的意象,但这只是理智推理的外衣。因此,虽然由于


青春本能的骚动,有了爱情的渴求,但是理智体验却得出这样一条结论:本
能的爱情是暂时的,理智的爱情才是永恒的。无疑,这样的结论引起读者的,
不仅有情感的波动,更多的是跟随作品的理智的思索。这就具体展示了穆旦
深厚凝重的创作风格。

(欧秀岚)


发票贴在印花上

袁水拍

发票贴在印花上,
寇丹拓在脚趾上,
水兵出巡马路上,
吉普开到人身上。

黄埔氽到阶沿上,
房子造在金条上,
工厂死在接受上,
鸟窠做在烟囱上。

演得好戏我来看,
重税派在你头上,
学生募捐读书钱,
教师罢工课不上。

仓库皮子一把火,
仓库馅子没去向,
廉耻挂在高楼上,
是非扔进大毛坑。
民主涂在嘴巴上,
自由附在条件上,
议案协定归了档,
文章写在水面上。

游行学生坐卡车,
面包装在吉普上,
自由太多便束缚,
羊枣优待故身亡。

脑袋碰在枪弹上,
和平挑在刀尖上,
中国命运在哪里?
挂在高高鼻子上。

米粮落入黑市场,
面粉救济黄牛党,
财政躺在发行上,
发行发到天文上。

上海跳舞中国饿,
十九个省份都闹荒,


收购军米免征粮,
树皮草根啃个光。

百姓滚在钉板上,
汉奸坐牢带铜床,
曲线软性是救国,

地上地下往来忙。

南京复员拆蓬户,
广州迎驾砖砌窗,
力气使在市容上,
四强之一叮叮当!

1946 年4 月11 日

腐朽社会的全方位写照

——《发票贴在印花上》导读

袁水拍,笔名马凡陀。是抗战胜利前后国统区政治讽刺诗创作中成就最
高、影响最大的一位诗人。《发票贴在印花上》是其政治讽刺诗创作的代表
作之一。

这首诗通过种种社会生活的表象,从政治到经济、从民主到和平、从美
国军人到日伪汉奸、从政府要员到上层社会的女人,用艺术的手法全方位展
现了国民党统治区经济萧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人民
大众对当局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的心声。

从艺术的角度看,冷嘲热讽嬉笑怒骂,运用漫画化的夸张手法及尖锐诙
谐的语言,把人民的辛酸浸染在嬉笑之中,把贪官污吏的丑行投射在怒骂之
中,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后台点缀于不屑之中,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这是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之一。这首诗把当时社会的种种反常现象转化为似乎正常
的现象来表述,诸如“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百姓滚在钉
床上,/汉奸坐牢带铜床。”“和平挑在枪尖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
在高高鼻子上”等等,这种近乎正常的表述,显然无力扭转反常的真实,这
样用正常表现反常,就加强了诗作让人发笑,引人思索,令人愤慨的内在力
量。这是这首诗的又一艺术特色。

由于这首诗距今已半个世纪有余,时代背景已在诗外淡化。了解一些当
时的政治经济背景,有助于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

印花是当时经济活动中,当局要求贴在发票上以利计税的标识,其形状
近于现在的普通邮票。由于当时“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物
价像生了翅膀,以至一张发票常常要贴上几十枚印花。这样印花的面积远远
大于发票的面积,结果只好是拿发票往印花上贴。这本身就是辛辣至极的讽
刺。

诗中较难理解的还有一句“羊枣优待故身亡”。羊枣是当时的一位进步
记者,在被关押期间,受迫害死于狱中。而反动当局的喉舌却宣称羊枣在狱


中一直是受到优待的。所以,诗人说,羊枣由于受到优待的缘故而身亡。羊
枣在狱中究竟是受到优待还是虐待也就不言而喻了。
《发票贴在印花上》一诗相当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可
以说,时至今日仍不失为读者认识当时社会的形象教材。

(欧秀岚)


王贵与李香香

李季

第一部
一崔二爷收租
公元一九三○年,
有一件伤心事出在三边。

人人都说三边有三宝,
穷人多来富人少;

一眼望不尽的老黄沙,
哪块地不属财主家?

一九二九年雨水少,
庄稼就像炭火烤。

瞎子摸黑路难上难,
穷汉就怕闹荒年。

荒年怕尾不怕头,
第二年的春荒人人愁。

掏完了苦菜上树梢,
遍地不见绿苗苗。

百草吃尽吃树杆,
捣碎树杆磨面面。

二三月饿死人装棺材,
五六月饿死没人埋!

窖里粮食霉个遍,
崔二爷粮食吃不完。

穷汉饿的像只丧家狗,
崔二爷心狠见死他不救。

风吹大树嘶啦啦响,
崔二爷有钱当保长。

一个算盘九十一颗珠,


崔二爷牛羊没有数数。

三十里草地二十里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