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223-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

第10章

5223-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第10章

小说: 5223-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四部分冯玉祥:飞机没有乌鸦拉屎准

    冯玉祥    
    某天晚上,冯玉祥亲自查营,结果发现一位站岗的哨兵,抱着枪在睡觉。    
    冯玉祥回忆录冯玉祥见状十分生气,便把对方叫醒,准备打他一顿军棍。    
    开打前,冯玉祥先把他训了一顿,说“玉不琢,不成器”。训完后,他要那哨兵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睡眼惺忪的哨兵,在迷迷糊糊中,竟把那句话听成“遇不着,不生气”。于是胡乱解释说:“总司令遇不着我,就不生气了。”    
    冯玉祥闻言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军棍也免打了。中原大战开打前,吴敬恒(吴稚晖)发一通电报给冯玉祥,劝他屏息干戈,共同努力建设国家。冯玉祥读后回复了一封措辞尖锐、阴损至极的电文给他,当时还曾传诵一时。原文为:    
    南京吴稚晖先生:顷接先生元电,回环读之,不觉哑然失笑。假如玉祥不自度量,复先生一电,文曰:“革命数十年的老少年吴稚晖先生,不言党了,不言革命了,亦不言真理是非了。苍髯老贼,皓首匹夫,变节为一人之走狗,立志不问民众之疾苦,如此行为,死后何面目见先总理于地下乎?”岂不太不好看乎?    
    中原大战期间,中央军出动空军助战,西北军第四路军樊钟秀部见飞机俯冲炸射,惊恐万状。冯玉祥为安定军心,便将他们集合起来训话。    
    只见冯玉祥问众人:“空中飞机多还是乌鸦多?”    
    众人回答:“乌鸦多。”    
    冯玉祥点点头,再问:“然则乌鸦拉屎时掉到你们头上没有?”    
    众人异口同声答道:“没有。”    
    冯玉祥于是告诉他们:“所以说,飞机投弹时,能命中的机会就更少了,大家不必害怕。”    
    众人觉得总司令讲得有理,皆欢喜散去。次日全军开进时,适逢空军来轰炸,大家想到前一天冯玉祥所讲的话,都不躲避,结果弹落处伤亡惨重,总指挥樊钟秀也遭炸死。名相士彭涵锋见过冯玉祥后,对他有极深刻的观察与认识。他拿大家所熟悉的三国人物作比喻,说冯玉祥这个人是“貌似刘备,才如孙权,而志比董卓,诈如吕布,运只袁绍耳”!    
    冯玉祥(1882—1948)    
    字焕章,安徽巢县人。清末入淮军当兵,后投北洋军。民国建立后,一度在袁世凯麾下任职,后因反对其称帝而倒戈,继又讨伐阴谋复辟的张勋。1924年冯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并将清逊帝溥仪赶出故宫。其后他加入国民党,改所部为国民军。1928年起举兵反蒋。“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国共内战。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四部分冯自由:因喜欢孔明而参加革命

    冯自由    
    元老革命家冯自由,十四岁即加入孙中山所领导的兴中会。他在大作《革命逸史》一书中,自述其加盟革命的经过时表示:“当横滨兴中会成立时,余年甫十四耳。兴中会成立后约一星期,某日中山(孙文)、少白(陈少白)、士良(郑士良)三先生在余家午膳,余侍末座。中山先生询余好读何书。余曰:‘好读小说。’南京政府剪辫子运动中山先生曰:‘好读哪部小说?’余曰:‘《三国演义》。’中山先生曰:‘《三国演义》人物汝最喜欢何人?’余曰:‘孔明。’中山先生笑曰:‘汝知喜欢孔明,即是明白古今顺道之理。我等之兴中会便是汉朝之刘备、诸葛亮。今之满洲皇帝,便是曹操、司马懿。我等之起兵驱逐满洲,即如孔明之六出祁山也。’因谓余父曰:‘令郎能熟读《三国演义》,何不令其入会?’余父遂命余填写誓约。此余以童年加盟革命党之原因也。”    
    提起清朝的装束,就会让人联想到男子脑后拖着的那根辫子。由于它是满洲人的独特发式,与汉人束发挽髻大不相同,因此在清初,“剃发留辫”就成为“降虏不降虏”的象征,许多民族意识浓厚的汉族官吏、文士,宁可断头,也不留辫。    
    到了清末,革命党人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脑后那根辫子,自然也成为“反清不反清”的象征了。那么,究竟是谁首先告别清朝,剪掉了中国的第一根辫子呢?    
    关于这点,冯自由表示,最先剪掉辫子的,是他的父亲冯镜如。当时冯镜如在日本的横滨开一家印刷厂“文经活版所”。甲午战争爆发后,许多旅日华侨返国避难,直到《马关条约》签订完成,才陆续回到日本。由于冯镜如担心回去后会被日本人轻视、欺负,所以干脆剪辫易服,自报为香港人,并请求英国领事保护他的印刷厂。    
    后来,冯自由加入兴中会,做了孙中山的秘书。据他回忆,孙中山是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于横滨冯家割断辫子的。    
    冯自由(1882—1958)    
    原名懋龙,字建华,广东南海人,出生于日本。十四岁时在横滨加入兴中会,因反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派,更名为“自由”。曾先后策划多次武装起义,任总统府机要秘书等职。1925年后反对国共合作。曾任《大同日报》、《中国日报》编辑、主笔,著有《革命逸史》等书,作品甚丰。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四部分阎锡山:不喝家里以外的水

    阎锡山    
    阎锡山有一次谈到年龄与健康状况时,说:“人的身体到五十岁时,会觉得一年不如一年;六十岁时,就一月不如一月;七十岁时,是一日不如一日;而到了八十岁,就一时不如一时了。”    
    冯玉祥、蒋介石和阎锡山    
    阎锡山统治山西时,将省内新修的同蒲铁路轨距改成窄轨,而原有的正太线也跟着做了调整。特别设计的省内窄轨火车,其车轮能宽窄伸缩自如,除在山西省境的铁路上行驶外,在省外的标准轨上也能行驶。而他省火车,则因车轮无法伸缩调整,因此进不了山西。    
    阎锡山之所以处心积虑修这种“阎氏铁路”,主要目的是战争时可运兵外出,若情势发展于己不利,则可迅速将火车拉返山西,并让敌人无法进来。    
    1930年5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反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发起中原大战。随后,他们举行所谓的“扩大会议”,拟在北平另成立国民政府,推选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邹鲁、唐绍仪、张学良为委员,而以阎锡山为主席。    
    阎锡山于1930年9月9日上午9时9分就职,典礼庄严隆重。当时有人对他说:“您就职时间有五个‘9’字,这是‘九五之尊’的意思。”他听了十分高兴。    
    不过后来出现第六个“九”字,即他这个“主席”只当了九天,因张学良通电拥护中央,东北军入关抄阎、冯的后路,让蒋介石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扩大会议只好草草收场。    
    阎锡山小气,凡事也很小心。    
    他自二十九岁开始,担任山西省督军。鉴于早年在打天下时树敌太多,怕中了别人的暗算,所以他的厨师从不换人,喝的水也从家里带出来,不随便喝外头的水。    
    为了喝水方便,数十年中,他身边都有位副官,专门替他背水瓶。    
    阎锡山(1883—1960)    
    字百川,山西五台人。光绪三十年(1904)赴日本留学,次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事爆发后,被推举为山西都督,从此长期主政山西。在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期间,属于投机派。1949年,逃往台湾。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四部分苏曼殊:拔下金牙换糖果吃

    苏曼殊    
    苏曼殊在日本的时候加入同盟会,后又遁世出家,所作诗文典雅蕴籍,才华横溢,被称为“革命诗僧”。他有《本事诗》一首云:    
    春雨楼头尺八箫,几时回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此诗流传海内外,号称只要有井水处,均能歌“尺八箫”。    
    苏曼殊与他绝世才华并称的,是一些难以置信的奇行怪癖。例如他常一餐连吃四五碗饭,却不知吃的是大米饭;在东京时,他曾一口气吃下五六斤的冰,然后夜里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别人以为他生病了,很替他担心,但他自己则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此外,他极爱甜品,碰到酥糖、八宝饭,常常狼吞虎咽,毫无节制地大吃特吃。他尤其喜欢糖果,想吃而没钱买时,竟不惜取下口中的金牙交换,因而又得了个“糖衣和尚”的称号。    
    苏曼殊任性使气,饮食毫无节度。他与陈去病共住上海国学保存会时,有一次良乡栗子上市,陈去病特地买了一包,让苏曼殊及家人共享。当大家吃完后,苏曼殊觉得不过瘾,自己又跑去买好几大包,回来大吃特吃。结果当夜,他“肚子胀得似要裂开”,整晚无法入睡。    
    又有一次,他在东京的费公直家替人写条幅,吃中饭时,他表示想吃鲍鱼,费公直便命人买一盘回来,他吃后意犹未尽,自己又跑出去买,连吃三大盘才罢休。当夜,他腹痛不止,暴泻整晚,气息奄奄地休息了好几天。    
    1911年春,他从爪哇返国,因身上还有好几百元,于是他将那些钱全都买了糖果带上船。结果,在两星期航程中,他竟把所有的糖果吃完,让同船的人惊诧不已。    
    由于他喜欢暴饮暴食,最后终于被肠胃病夺走了性命,三十五岁就英年逝去。    
    苏曼殊(1884—1918)    
    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是其法号,广东香山人,出生于日本横滨。父亲为旅日华商,母亲是日本人,早年曾参加革命团体青年会。能诗善画,才华洋溢,并精通多种语言,翻译过拜伦、雪莱和雨果的著作,为清末民初集革命与创作于一身的奇僧。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四部分刘师培:首倡黄帝纪年说

    刘师培    
    清末革命党人为表示自己坚定的反清信念,决定不用清朝年号。然而,没有了清朝年号纪年,想记录日期时,往往觉得很不方便,而“公元”是洋人的产物,借来使用又似乎不恰当。这时,经学大师刘师培提出所谓“黄帝纪元”的纪年法。    
    刘师培自从在上海认识章太炎后,由于两人话语投机,交往频繁,让他从一个汲汲于科举功名的读书人,一变而为激进的革命学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刘师培署名“无畏”,发表一篇名为《黄帝纪年说》的文章,提出废除以帝王纪年的传统方式,改用黄帝纪年,即以传说中黄帝降生的那一年为黄帝纪元元年。刘师培并且表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中华文化的缔造者,“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    
    由于革命党人打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进行反清活动,刘师培的这个主张正好可以激发汉族人的生存竞争意识,促进国家复兴,因此后来革命党发行的各类报章杂志,便用“黄帝纪元某某年”来标示日期,直到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仍采用它来纪年。    
    民国成立之后,刘师培思想却转为保守,是积极为袁世凯洪宪帝制铺路的筹安会六君子之一。其妻何震,原名何班,早年就读于爱国女社,后来成为极端的女权主义者,甚至不惜与男性为敌。据说她婚后常对刘师培作“河东狮吼”,让刘师培畏妻如虎,人称“惧内泰斗”。    
    某天夜里,刘师培慌慌张张地冲进张继家中,喘息不已,接着,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叩门声。只见刘师培面色惨白,哆嗦着说:“必是我太太来了,怎么办?我非躲起来不可!”说完即冲进卧房,钻入床下。    
    张继开门后,发现是他的一位朋友,就进卧房请刘师培出来。刘师培以为张继在骗他,无论如何都不肯从床底下钻出,最后张继无计可施,只好趴下将他硬拖出来。    
    刘师培(1884—1919)    
    字申叔,号左盦,江苏仪征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幼饱读经书,因在上海与章太炎交游,遂倾向革命。民国建立后,与章太炎发生龃龉,转而支持袁世凯称帝。1917年经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博通古文经学,精于文字训诂,为民初著名的经学大师。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四部分邵飘萍:因妻妾打架而丧命

    邵飘萍    
    1925年11月22日,奉系大将郭松龄在滦州誓师反奉,让他的老长官张作霖处境危险。此时北京《京报》将交战两军主帅的照片,并排印在报纸上,其中张作霖照片下大书:“马贼头目张作霖”,郭松龄照片下则书:“东三省救主郭松龄”。    
    邵飘萍这些报纸大量散发后,张作霖托人私底下问邵飘萍,自己过去也帮他不少忙,何以如此不讲交情?邵飘萍答称:“奉军过去帮忙的,是邵飘萍个人,而报上所载,乃《京报》全体员工所为,与我邵某人无关。”张作霖闻言大为切齿。    
    一个月后,郭松龄兵败被杀,邵飘萍警觉大事不妙,在奉军进入北京前,赶紧住进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暂避。奉军碍于情势,不能进去捉人。    
    几个月后,邵飘萍的妻子和姨太太因细故而大打出手,家人无法处理,只得打电话到六国饭店告诉邵飘萍,邵飘萍当时没细想,只在电话中说:“即刻回来。”孰料他电话早有人监听,奉军便衣闻讯立刻在路上等候,将他逮捕,两天后予以枪决。    
    《京报》社长邵飘萍与《新社会报》社长林白水,都因文字开罪奉军而被杀。其中邵飘萍死于1926年4月26日,林白水则于同年8月6日被枪杀,两人正好相隔一百天。当时《京报》新闻上出现一个标题:“萍水相逢百日间”,贴切传神,新闻界推许为神来之笔。    
    待奉系垮台后,北平文化界发起为邵、林两人开追悼会,会上有副挽联曰:    
    一样飘萍身世;    
    千秋白水文章。    
    横额为:萍水相逢    
    邵飘萍(1884—1926)    
    原名振青,笔名飘萍,浙江金华人。在浙江高等学府就读期间,受梁启超思想的影响,开始为《申报》撰稿,并被聘为特约通讯员。民国建立后,在杭州主办《汉民日报》,因抨击时政而被捕,出狱后流亡日本。1918年接连创办“北京新闻编译社”、《京报》,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教授新闻相关课程,为著名记者。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第四部分蒋作宾:注定一辈子当客人

    蒋作宾    
    慈禧太后去世后,蒋作宾在他所管辖的陆军部里积极从事“汰旧换新”的工作。他的目标是将清军军官全部换成曾经出国留学或在国内新军校毕业,具有新思想、积极热忱的年轻人。不过这项计划才推行到一半,辛亥革命就发生了。    
    事后,蒋作宾曾说了一句饶有深意、语带玄机的话语:“辛亥革命如果晚几年发生,后来的情况也许会大不相同吧!”    
    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就对中国怀有侵略野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间弥漫着姑息的气氛,加上中国内战不已,让日本人的侵华气焰更加嚣张,其中尤以东北地区,一连串的挑衅行为,使军事委员长蒋介石与接替父亲统领东北的张学良头疼不已。    
    由于当时蒋介石正致力于“剿共”,因此希望尽量避免与日本正面冲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