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余时书话 >

第26章

余时书话-第26章

小说: 余时书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得自郑君的书摊。林先生要找鲁迅作序的淑姿的《信》,郑君从杭州同行
处觅得一册,赠给了林先生。他也赠我一册《白采的诗》,是中国新文学早
期的绝版书,坚不受值,堪称君子之风。他贩书之余喜作卡片,我借他自制
的文艺期刊卡片看过,用他自己的话说,都是在别人下班回家之后,他在店
里多留一两个小时写就的。其中不少坊间所漏收的条目,连刊物的开本、页
码,以及售出的时间、售价也记录在案,甚至标明“罕见”、“极罕见”的
字样。

还有一位刘君,懂外文,我从他手中买到过增田涉译、鲁迅著《中国小
说史略》一册,还有一些民初的石印唱本。即使见到他而无书可买,听他谈
谈中国新文学书林掌故也很有趣。有一次他跟我说,头年清理外文书,见到
一本徐志摩签名送给陆小曼的书,当时放在了一边。待清理完了大批书以后,
再找这个签名本,怎么也找不到了。又一次,我从他手中买到美国作家斯坦
培克写的中译本《苏联行》。我翻到插图照片中的一幅莫斯科市女警察的照
片,他开发票时说:“郭沫若写的访问苏联那本书,也谈到苏联的女警
察。。。”我当然不记得这细节,至少证明他看过郭老的书。如今他也退休
了。

还有一位年近八旬的魏君,没有念过几年书,全靠在松筠阁刘掌柜那儿
自学的。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老掌柜的常让他抄书,卖个好价钱。近年在家
闲居,手抄了一部《道德经》自娱,已请名家启功、吕叔湘等名人题跋,实
在是雅趣不浅。不久前又见他在报上发表贩书杂忆,题目是《忆向达教授》,
记述他从前给向觉明先生送书的情况,并很得意于“货卖识家”。

琉璃厂现在已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大街,但那魅人的文化气氛究竟还有
多少?我们在这条大街上,还能结识一些有点凡俗、又有点儒雅的卖旧书的
朋友吗?


闲话藏书(代跋)

给藏书下个定义是很难的,给藏书家下个定义更难。什么人才配称藏书
家?拥有多少书才称得上是藏书,藏什么样的书才能称得起藏书家?

我想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各有各的标准,难求统一,也不必太认真。反
正我不敢妄称自己是藏书家,也从来没有看不起仅有少量存书便自称是藏书
家的人。

偶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卷,其
中有关藏书的条目,我以为说的很好,似乎可以把一般藏书者同某些可以专
门称家的人区别开来了。关于藏书家,那上面说:“凭自己的爱好、评价和
鉴赏力而有选择地收藏图书,目的不仅是为了自己参考、阅读或消遣,也是
为了把某个领域的书籍精心地、完善地收藏起来。”以我的条件来论,就不
可能做到“完善地收藏起来”的水平,焉能称“家”?不过如果说这就算定
义的话也难周全,因为这当中的界线不可能划得十分清楚,即使是专门的收
藏家不也是从无到有、逐渐丰富起来的吗?究竟从什么时候算起才能称“家”
呢?

正当的藏书家应该是从获取知识开始而逐渐引起了藏书的兴趣,然后结
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从一而终地搜集某一方面的书籍。但事实上也有自己并不
从事什么研究,完全出于热爱人类历史文化的动机,甚至出于一种爱护国家
民族利益的考虑而开始藏书。这同样很高尚,也是令人尊敬的。自古以来我
们便有这样的私人藏书家。当然出于私利而藏书的人也不少,如旧时的书贾
也藏书,但只要目的不是毁灭文化,那么在保存和集中书籍这一点上,对于
后代还是有功的。所以对于一切有收藏喜好的人来说,我们都应当鼓励、提
倡,从长远来看,总比整个社会都轻视收藏要好得多。这总是一项有意义的
文化活动吧。

1985 年11 月11 日,新华社在莫斯科发出一条不被人重视的简讯。一位
九十五岁的莫斯科人丘瓦诺夫一生收集各种罕见版本书籍和手稿两万多本,
光手稿就有五千本,其中甚至有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手稿。短讯说,
这位藏书家从童年起就有收藏书籍的兴趣,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他便立下
了收集各种罕见版本书籍和手稿的志向。可惜记者没有专门去采访这位老
人,否则一定会写出一篇非常有趣的专访,因为他一生的藏书活动,一定会
有很多奇遇,是富有传奇性的。近来他已把部分珍藏献给了苏联国立图书馆。
这是藏书家们的珍藏最理想的去处,中外一理。我赞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
书》中“藏书目录”说的“私人藏书是世界上许多大图书馆的基础”,这是
一个铁的事实,如果调查一下我们各大图书馆的馆藏基础,也可以开出一大
批私人藏书家的名单,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给他们写出一篇内容丰富的藏
书家传记。直到今天,我们不时可以在报上看到一些私人收藏家把藏品捐献
给国家的消息,这也印证了百科全书的说法。我国南唐时代的藏书家鲁宗范
说得更实在:“典籍乃天下公器,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其实一也。”
他明确地指出某些个人的私藏,其最终目的也还是替国家保管而已。如果这
话是出于真诚的,我觉得这是很开明的见解,也是很有远见的。“文革”初
起,到处扫“四旧”,线装古籍一钱不值,并且成为罪恶,可是当时在北京
图书馆门前常有不留姓名、地址的公私藏书家,趁着夜深人静把线装书成车


地堆在那里,目的也还是让它有个好去处。说真的,我听到这消息以后,对
那些作出如此决定,以及深夜偷偷地把古籍运来的人们怀有深深的敬意。这
在当时要冒一定的风险。保存民族古籍而有罪,这只能是某个畸形的时代才
能发生的事,也许今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了吧。

按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介绍,藏书的内容和方法大体可以分为
专门收藏初版书籍、按作者收藏、按主题收藏、按善本收藏这四类。

初版本的收藏是指广泛收藏各种初版书的收藏家,古今中外都有这样大
胃口的收藏家。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只收某种专业初版书的收藏家。

所谓按作者收藏,“即选择一个作者,将其所有版本的作品收藏起来,
或集中收藏某一个作者某一个时期的作品,甚至其中一、二部作品的所有版
本”。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这里说的一个作家的一、二部作
品的所有版本,当然是指一些名作家的名作而言,在我国如鲁迅的各种书、
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等等。仍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所释,
“按主题收藏,那广收群书,例如从经典著作、美国文学,以至棋、咖啡、
拳击、侦探小说,或原子能开发等均可列为收藏对象”。这种有范围的收藏
是最大量的、常见的,例如郑振铎同阿英的收藏都属于文学收藏,但也各有
特点。

第四类按善本收藏,它的收藏范围最小,只是一些经过精心选择的善本。
善本的标准每个国家也不一样,就中国而言,善本的标准也不时更移。以前
只有明代的版籍才算善本,后来降至乾隆以前,现在同光年间某些精刻也被
人们目为善本了。

其实这四类收藏方式,也难以完全概括尽藏书家们的兴趣。比如还可以
增加按出版单位来收藏,如有的收藏家专门收集某个历史较悠久的出版社的
全部印刷品。中国古代、近代、现代都有不少著名的书坊和出版社,这种收
藏于研究中国出版史大有裨益。还有按年代和地区范围来收藏的,如专门收
藏抗日战争时期的书籍,细分又可分成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三个地区。
无论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或某一时期和某一区域的,这种藏书都是很有意
义、很有价值的。

有一点倒中外相通,《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说:“不管哪种收藏方
式,书籍本身的状况十分重要。一本书的最好版本和拙劣版本或普通版本之
间在价值上有很大差别。”似乎我们的古书更讲究这些,例来讲究书品的优
劣。近代和现代的出版物便等而下之了,甚至连书贾一般都不重视现代印刷
术发明以后的各种版本的价值。这显然是一种职业上的偏见,以至现在有些
铅印书比某些线装书还难寻找。

资本主义社会似乎更注重书的经济价值,有些人把书当成牟利的资本,
早已染上了铜臭味。据说西方一位巨富,专门收藏绝版书。忽然发现巴黎市
场上又出现了一部与他同样的绝版书,为了保持他原有孤本的价值,竟然不
惜高价购得,然后用火烧掉!这是一种身上带有血腥味的收藏家,是很可怕
的。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提到版本价值的差别时,还指出要看书的本
身是否与名人有关:“最理想的藏书是有作者的批注或题词,或者曾经名流
占有、使用并留有印记的书籍。”这一点也中外相通,旧时我国有不少书商
作伪,专门制造某些假的藏书印记,借以提高书的身价。如果印记题词之类
是真的话,倒可以借此鉴定古书的真伪,或研究版本的流传,有批语、题跋


的还可以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学术,当然更有价值。

写过《陶庵梦忆》的明代散文家张岱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
深情也。”这话可能有点偏激,但是我觉得他大概有切身的体会,也是在歌
颂那些带点傻劲的有收藏癖好的人。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说:“收藏家是幸
福的。”无疑的,这也是在歌颂收藏家们对保存人类文化所作出的贡献。经
过文化大劫以后,我觉得我们更需要富有痴情的各式各样的收藏家,包括藏
书家在内,而且越多越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