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宽容 作者:房龙 >

第15章

宽容 作者:房龙-第15章

小说: 宽容 作者:房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阿尔卑斯山另一端的学者的说法,宗教改革是一场既可憎又可恶的反叛,几个卑鄙的王宫贵族不想结婚,还希望得到本该属于教会圣母的财产,便阴谋闹事。

  一如既往,双方都对,可又都错了。

  宗教改革是形形色色的人出于形形色色的动机造成的。直到最近我们才开始明白,宗教上的不满只是这场大动乱的次要原因,际上它是一场不可避免的社会和经济革命,神学的背景微乎其微。

  如果教导我们的子孙,使他们相信菲利浦王子是个开明统治者、他对改革后的教旨很感兴趣,这当然要比向孩子们说明一个无耻政客如何通过狡猾诡计,在向其它基督徒开战时接受了异教的土耳其人的帮助要容易得多。于是几百年来,新教徒便把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伯爵打扮成宽宏慷慨的英雄,他希望得到的是黑森家族取代自古以来掌权的世敌哈斯堡家族。

  另一方面,克莱门特主教可以被比做是可爱的牧羊人,他把日益衰竭的最后精力都徒然地用在保护羊群不跟随错误头领误入歧途上,这要比把他描写成典型的美第奇家族的王子更易于理解,因为美第奇家族把宗教改革看成是一群酗酒滋事的德国僧人的不光彩吵闹,并运用教会的力量扩展意大利祖国的利益。因此,如果我们看到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在天主教的课本里对我们微笑,我们丝毫不必惊讶。

  这种历史在欧洲可能是必要的,不过我们既然在新世界上幸运地落了脚,就不必坚持欧洲大陆祖先的错误,而应该自由自在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黑森的菲利浦是路德的挚友和支持者,他虽然怀有强烈的政治抱负,却不能说在宗教信仰上不虔诚。

  他丝毫不是这样。

  一五二九年他在著名的《抗议》上签字时,他和其它签名者都知道,他们会“遭到猛烈暴风雨的严酷打击”,还会在断头台上了却一生。他如果不是具有非凡的勇气,就不能扮演他实际上扮演了的角色。

  不过我要讲明的是,历史人物受到启发做了一些事情,也被迫放弃一些事情,但如果不深入了解他的各种动机,要对他(或者对我们所熟悉的人)下断语是很困难的,也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法国有句谚语:“了解一切即宽恕一切。”这个解决方法似乎过于简单。我想做一点补充,修改成:“了解一切即理解一切。”善良的主在数世纪前已经把宽恕的权力留给了自己,我们还是让他去尽宽恕之职吧。

  我们可以低就一点,尽量去”理解”,这对于人类有限的能力来说已经够多了。

  现在我还是回到宗教改革上来,这个题目使我把话题扯开了一些。

  据我的“理解”,这个运动起初是一种新精神的体现,它是前三个世纪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结果,后来被人称为“民族主义”,因此它与那个外来的国上之国是不共戴天的敌人。前五个世纪的欧洲各国都被迫要看那个国上之国的眼色行事。

  要是没有同仇敌忾,就不能使德国人、芬兰人、丹麦人、瑞典人、法国人、英国人和挪威人紧密团结为一体,形成强大的力量,足以摧毁长期监禁他们的监狱围墙。

  如果各自怀有的险恶嫉妒之心没有由于一个伟大的理想而暂时收敛,超脱私人的仇视和野心,宗教改革也绝不会成功。

  反之,宗教改革就会变为一连串小规模的地方起义,只需一支雇佣军团和几个精力旺盛的宗教法官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镇压下去。

  改革领袖便会重蹈胡斯的厄运,追随者们也会象从前被杀的沃尔登学派和阿尔比格学派的人一样被处死。教皇统治集团会记载下又一次易若反掌的胜利,接踵而来的便是对“违反纪律”的人们施以施雷克里克式的统治。

  改革运动虽然胜利了,但成功的范围却小到了极点。胜利一到手,对反抗者生存的威胁一解除,新教徒的阵营便瓦解成无数个敌对的小山头,在已经大大缩小了的范围内重演敌人当权时的所有错误。

  一个法国主教(很遗憾我忘记了他的名字,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曾经说过,我们必须热爱人类,不论人类处于什么境况。

  我们从局外人的角度回顾一下,在近四个世纪的时光里,人们曾充满希望,但同时也陷入更大的绝望。多少男男女女怀着崇高的勇气,在断头台和战场上为了理想抛弃了生命,而理想却从未实现过。我们也看一看数以百万计默默不闻的小市民,他们认为某些东西是神圣的,便为之牺牲;还有新教徒的起义,他们本想建立更自由更开明的世界,却一败涂地。这都会使人们的博爱之心受到异常严峻的考验。

  直言不讳地讲,新教徒奉行的主义从这个世界上剥夺了许多美好、高尚和美丽的东西,又加进了不少狭隘、可憎和粗陋的货色。它不是使人类社会更简朴更和谐,而是使它更复杂更无秩序。不过,与其说这是宗教改革的过错,倒不如说是大多数人本身具有的弱点造成的。

  他们不愿意慌张从事。

  他们根本跟不上领导者的步伐。

  他们并不缺乏善良的愿望,最终他们会跨过通往新世界的天桥。但是他们要选择最好的时机,而且还不肯放弃祖宗留下来的传统。

  宗教大改革原想在基督徙和上帝之间建立一种完全新型的关系,摈除过去的一切偏见和腐败,可是它完全被追随者们头脑中的中世纪包袱搞得混乱不堪,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很快便发展成为一个与它所深恶痛绝的教廷组织毫无二致的运动。

  这便是新教徒起义的悲剧,它不能从大多数支持者的平庸智理中摆脱出来。

  结果,西部和北部的人并没有象所期望的那样取得长足的进步。

  宗教改革运动未能产生一个所谓一贯正确的人,却贡献了一本书,据说是完美无暇的。

  不是出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当权者,而是涌现了无数个小当权者,每一个都想在自己的范围里充当领袖。

  它不是把基督世界分为两部分,一半是占统治地位的。一半是占非统治地位的,一半是虔诚的教徒,一半是异端分子,而是制造出无数个意见分歧的小团体,彼此毫无共同之处,还深恨所有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它没有建立宽容的统洽,而是效法早期教会,一俟获得权力,依靠不计其数的宗教手册、教旨和忏悔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便公然宣战,无情打击不赞同他们社团的官方教义的人。

  但是在十六、十六世纪的思想发展中,这是无法避免的。

  要形容象路德和加尔文这样的领袖的勇气,只有一个词,说来还相当吓人:硕大无朋。

  德国边远地区的不毛之地有一所潮汐学院,里面的一位教授是个朴实的多明我会僧人,他公然烧毁了一项教皇训谕,用自己的叛逆思想狠狠敲击了教会的大门。还有个体弱多病的法国人,他把瑞士的一座小村镇变成了堡垒,完全不把教皇的力量放在眼里。这些事例展示了人们的刚毅坚韧,堪称超世绝伦,现代世界无一可与之媲美。

  这些胆大包天的造反者很快找到了朋友和支持者,只不过这些朋友都抱有个人目的,支持者也只是为了混水摸鱼捞一把,好在这不是本书探讨的问题。

  这些造反者为了自己的良知以性命赌博的时候,并不能卜测出世界将会怎样,也没能预见到北部大部分民族最后会云集到自己的旗帜之下。

  但他们一旦卷入自己引起的大旋涡,就不得不随波逐流了。

  不久,怎样使自己保持在水面上这个问题就耗去了他们的全部力气。教皇在千里之外的罗马终于了解到,这场人所不齿的动乱要比多明我会和奥古斯丁僧人之间的争吵严重得多。它是一个法国牧师的阴谋。为了赢得众多资助人的欢心,教皇暂时停建了心爱的大教堂,开会商讨发动战争。教皇的训谕和逐出教会的命令飞送到四面八方,帝国的军队开始了行动。造反的领袖们无路可退,只好背水一战。

  伟大的人物在你死我活的冲突中丧失了平衡的概念,这在历史上不是第一次。同一个路德曾经疾呼,“烧死异教徒是违背圣灵的”,可是几年后,他一想起邪恶的德国人和荷兰人竟然倾向于浸礼教徒的思想,就恨得咬牙切齿,似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这个无畏的改革者在开始时还坚持认为,人们不应把自己的逻辑体系强加于上帝,而到了最后却烧死了理论明显比他更高一筹的敌人。

  今天的异教徒到了明天就成为所有持异见者的大敌。

  加尔文和路德总是谈论新的纪元,那时黑暗之后终归会出现曙光,然而他们在有生之年却一直是中世纪传统的忠实后裔。

  在他们眼里,宽容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什么美德。他们在没有容身之地的时候,还心甘情愿乞灵于信仰自由的神圣权力,以它作为攻击敌人的论点。一旦仗打赢了,这个深得信赖的武器便被小心翼翼地放在新教徒的废品仓库的墙角,和其它很多善良的意愿一起被当作不实用的东西扔掉。它躺在那里,被忽略,彼遗忘,直到许多年后才从盛满旧式说教的木简后面被翻找出来,人们捡起它,擦去污迹,又一次走向战场,但是使用它的人的本质已经改变,与十六世纪初期奋战的人截然不同。

  不过,新教徒革命也为宽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倒不是革命本身取得的,这方面的收益的确很小。但是宗教改革的结果却间接地促进了各个方面的进步。

  首先,它使人们熟悉了《圣经》。教会从未严令禁止人们读《圣经》,但也没有鼓励普通凡人研究这本圣书。现在每个正直的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终于可以拥有一本圣书了,可以在工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完全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

  熟悉可以抵消人们在一无所知的神秘事物面前的敬畏利恐惧感。在宗教改革后的两百年见,虔诚的新教徒相信自己从《旧约》中读到的一切,从巴拉姆的驴子到乔纳的鲸鱼。那些敢于质询一个逗号的人(博学的阿伯拉罕·科洛威斯的“带有启发性的”元音点)知道最好别让大家听到他们怀疑的窃笑。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仍然害怕宗教法庭,而是因为新教牧师有时会使他们的生活很不愉快,众口纷坛的责难所导致的经济后果即使不是毁灭性的,也会十分严重。实际上这本书是一个由牧民和商人组成的小民族的历史,但是长期不断地研究它却逐渐产生了后果,这是路德、加尔文和其它改革者未能预见的。

  假如他们预见到了,我肯定他们会和教会一样,讨厌希伯莱文和希腊人,小心谨慎地不使《圣经》落入凡世俗人之手。到头来,越来越多的治学严谨的学生只是把《圣经》当作一本有趣的图书来欣赏,在他们看来,里面的许多描写残忍、贪婪和谋杀的鲜血淋漓令人发指的故事绝不会是在神示下写成的,根据内容的性质判断,那只能是处于半野蛮状态的民族的生活写照。

  从这以后,许多人当然不去再把《圣经》看成是唯一的智慧源泉。自由思考的障碍一旦扫除,被阻塞了近一千年的科学探索潮流便沿着自然形成的渠道奔腾而去,一度中断了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哲学家的成果又从二十个世纪以前丢下的地方重新捡了起来。

  还有一点从宽容的角度来看更为重要,宗教改革把西欧和北欧从一个权力专制中解脱了出来,这个专制尽管披着宗教组织的外衣,但实际上却是罗马精神专制的不折不扣的翻版。

  信仰天主教的读者很难苟同于这些观点,但他们也会对这场运动怀有感激之情,因为它不仅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对他们的天主教义也同样带来了一些益处。本来,天主教会这个一度神圣的名字已经沦为贪婪和暴虐的代名词,所以教会才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扫清这些指责。

  取得的成功还甚为辉煌。

  十六世纪中叶以后,梵蒂冈不再容忍波尔吉亚人了。诚然,教皇和从前一样,仍然都是意大利人,要改变这种规矩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就如同古罗马时期受信任的大主教们在选举教皇时要是挑上一个德国人、法国人或其它任何一个外籍人,下层百姓非把城市闹得天翻地覆不可。

  新教皇的选举万分慎重,只有最德高望重的人才有希望当选。新主人由忠诚的耶稣会会士辅佐,开始彻底的大清洗。

  放纵胡为的事情不再有市场了。

  修道院的神职人员必须研究(也就是服从)修道院创始人定下的规矩。

  在文明城市里,行乞的僧人踪影全无。

  大家对宗教改革的不屑一顾态度已经消失,继之而来的是热切向往圣洁有益的生活,做善事,竭力帮助那些无力承担生活重担的不幸的人。

  即使如此,教延还是未能收回已经失去的大片疆土。按地理概念讲,欧洲北半部人信奉新教,只是在南半部保留了天主教。

  不过,如果我们把宗教改革的成果用图画来说明,那么欧洲实际发生的变化就更为清晰。

  在中世纪,有一座包罗万象的精神和智力的监狱。

  新教徒的造反摧毁了旧的建筑,并用现成的材料建立起自己的监狱。

  一五一七年以后,出现了两座地牢,一座专为天主教徙,另一座是为新教徒。

  至少原定的计划是这样的。

  可是新教徒没有受过长达数世纪的如何进行迫害和镇压的训练,他们想建立一个没有反对者的禁地,却失败了。

  大批桀骜不驯的囚徒从窗子、烟囱和地牢的门口逃跑了。

  没过多久,整个地牢大厦陷于崩溃。

  到了夜晚,异教徒便整车地搬走石头、大梁和铁棍,次日早晨用它们建造了一座自己的小堡垒。它的外表很象一千年前格雷戈里大帝建造的普通监狱,但缺乏必要的内在力量。

  堡垒一旦投入使用,新的规定和制度一旦被张贴在门上,大批心怀不满的信徒便蜂拥出走了。他们的上司,即现在的牧师教长由于从未掌握过旧式执行纪律的方法(逐出教会、酷刑、处决、没收财产和流放),只好无可奈何地站在一旁观望着已经下定决心的乱民。这帮叛逆按照自己的神学所好建起了一道防卫木桩,宣布了一套暂时能迎合他们信仰的全新教旨。

  这一过程经常往复,最后在不同的禁地之间形成了精神上的“无人区”,求知者可以在这里自由闲逛,正直的人们可以放任暇想,下会受到阻碍和干扰。

  这就是新教为宽容事业带来的帮助。

  它重建了人的尊严。

  

  









十三 伊拉斯谟

  撰写每本书都会出现危机,有时出现在前五十页,有时却直到稿子快要结束时才冒出来。的确,一本书如果没有危机,就象一个孩子没有出过天花一样,也许这正是问题的所在。

  这本书的危机在几分钟前出现了,因为想在一九二五年撰写论述宽容思想的著作似乎相当荒谬,也因为我迄今为这部基础研究而花费的那么多宝贵时光和艰辛劳苦可能徒劳无益了。我很想用伯里、莱基、伏尔泰、蒙田和怀特的书点燃篝火,也想把我自己的著作丢进火炉付之一炬。

  这该怎么解释呢?

  有很多原因。首先,作者与自己定下的命题形影不离,一起生活了这么久,难免也会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