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王祯 >

第3章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王祯-第3章

小说: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王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种稻部分记述了水温调节法,在种瓜部分记述了地下灌溉法。 

     水温调节法,主要用于种稻,即水稻生长初期,对水的温度要求较高, 

可将稻田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安排在田边的同一侧,使水在田的一边直线穿 

过,整田的水流动不大,保持原有水温。夏至后,水温过高不利水稻生长, 

可将出水口和进水口错开,水流斜穿过田面,田中的水换动较大,从而相对 

地降低水温。另外,用井水浇麻,可以将汲起的井水在太阳下晒一晒,以提 

高水温。 

     地下灌溉法主要用于种瓜,方法是将一口容积为三斗的瓦瓮埋在四棵瓜 

苗中间,瓮口与地面平,瓮中盛满水,然后用瓦盖住瓮口,水减少了又添加, 

经常保持瓮中水满。这种方法通过瓮的渗透作用,可使作物得到均匀的水分 

供给,减少地面蒸发,提高水的利用率,特别适用于干旱的北方。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的总论部分也没有谈到增肥和灌溉的问题。 

在各论部分谈到了踏粪法和使用绿肥方法。 

     踏粪法是: 

      “凡人家秋收后,治粮场上,所有穰谷稖等,并须收贮一处。每日下3 

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还依前布之,经宿即堆聚。计经冬一具牛踏成30 

车粪。至12月、正月之间,即载粪粪地,计小亩亩别用5车,计粪得6亩。” 

     使用绿肥的方法是: 

      “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穰种,七八 

月犁馣杀之。为春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 

      《齐民要术》在个论部分还谈到了冬灌问题。总之,肥水问题在农业增 

产中仍然没有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宋时的《陈旉农书》设立了《粪田之宜》专篇论述增肥问题。他认为, 

如果能常给农田施用肥料,则可使土壤越来越“精熟肥美”,地力将“常新 

壮”。 

      《陈旉农书》的不足之处是,《粪田之宜》专篇重在理论阐述,实践性 

较差。 

      《王祯农书》不仅仅是将“粪壤”和“灌溉”摆在《农桑通诀》这个总 

论的重要位置上,而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的发展。 

     农业土壤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粪壤”二字的深刻含义中。因为,自然 

土壤和农业土壤有本质的区别,这种本质区别就在于自然土壤只具有自然肥 

力,而农业土壤不仅仅具有自然肥力,并且具有人工肥力,而“粪田”则是 

人工肥力的主要内容。 

     王祯从理论上论述了从自然土壤到农业土壤的转化问题: 

      “田有良薄,土有肥硗(qiāo,地瘠薄的意思),耕农之事,粪壤为急, 

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 


… Page 16…

     王祯还继承和发扬了《陈旉农书》中提出的“地力常新”理论,他指出: 

      “所有之田,岁岁种之,土敝气衰,生物不遂,为农者,必储粪朽以粪 

之,则地力常新壮,而收获不减”。 

     王祯还首先阐发了施肥是化无用为有用的思想,他说: 

      “夫埽除之猥,腐朽之物,人视之而轻乎,田得之为膏润,唯务本者知 

之”。 


… Page 17…

                          九、广辟肥源的新努力 



     必须广辟肥源,才能增施粪肥。 

     王祯得到的肥源有苗粪、草粪、火粪、大粪、小便、泥粪、旧墙土、草 

木灰、糠秕、谷壳、腐草,败叶、泔水、马蹄羊角灰,沃鱼水、沟泥水、淘 

米水、禽兽毛羽亲肌之物等,比以前农书中得到的肥源大为增加了。 

     王祯不仅仅对绿肥的应用特别重视,而且首次对绿肥进行区分,把栽培 

绿肥称之为“苗粪”,把野生绿肥称之为“草粪”。 


… Page 18…

                          十、积肥沤粪的新措施 



     为了增积粪肥,王祯提出了设置常年积肥车的新措施。他说: 

      “农圃之家,欲要计置粪壤,须用一人一牛或驴,驾双轮小车一辆,诸 

处搬运积粪,月日既久,积少成多,施之种艺稼穑倍收”。 

     为使粪肥腐熟,提高肥效,王祯提出了田头汇粪的主张: 

      “南方治田之家,常于田头置砖槛窑,熟而后用之,其田甚美。北方农 

家亦宜效此,利可十倍”。 


… Page 19…

                       十一、对农田灌溉的新认识 



     王祯在《农桑通诀》中专辟《灌溉篇》,把农田灌溉摆在重要地位。他 

通过对古代治水和修筑沟洫情况的追溯,说明兴修农田水利是我国自古以来 

的优良传统;还通过对古代水利工程遗迹以及难以计算的中小型水利工程的 

列举,说明“兴废修坏”是发展农田水利的重要途径;又对多种引水方法进 

行了介绍,指出了各种地势引水灌溉的方法;并对围田和圩田的经验进行了 

总结,指出了南方“水乡泽国”兴水利,除水害的途径。 

     王祯在《农器图谱·灌溉门》中还对翻车、筒车、牛转翻车、水转翻车、 

高转筒车、水转高车、戽斗、刮车、桔槔、辘轳等水利灌溉的工具和器械, 

以及水栅、水闸、陂塘、水塘的效用和做法进行了介绍,并且指出,这些设 

施不但可以灌溉农田,而且“又得通舟楫,转激碾磑,”陂塘“又可畜育鱼 

鳖,栽种菱藕之类”,实现综合利用水资源,做到灌溉、航运、水力、水产 

的结合。 


… Page 20…

                        十二、沤田法的重要变化 



     汉代的《氾胜之书》介绍了一种沤种法,又叫沤田法,其基本原理就是 

 “深挖作沤”,在沤内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加强管理,合理密植,保证充分 

供应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肥水条件,发挥作物最大的生产能力,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同时扩大耕地面积,把耕地扩展到不易开垦的山坡地。 

      《氾胜之书》先用一亩地为标准对沤田法作了一般性的介绍,然后又根 

据作物的种类和土地的肥脊对沤田作了具体的说明。 

     沤田法的沤深和沤间距离一般为1尺。但沤深往往因作物而异,从0。5 

尺到3尺不等,大致上植株大而蔓长根深,或者是块根作物要求深,植株较 

小的须根作物要求则相对浅些,沤间距离则因土而异,从0。9尺到3尺不等, 

土地肥则小些,瘠则大些,与种植密度有一定的联系。 

      《王祯农书》中所载的沤田法,与《氾胜之书》所载的沤田法相比较, 

有三个重要的变化: 

     第—:《氾胜之书》中所载的沤田法有带状沤田和方形沤田两种方式, 

而《王祯农书》中所载的沤田法,只有方形沤田一种方式。 

     第二:氾胜之所说的方形沤田有上、中、下三种方式,而王祯的方形沤 

田已经简化为一种方式,并将氾胜之时6至9寸见方的小沤改为1尺半见方 

的大沤;同时缩小沤间的距离,扩大了土地利用面积。 

     第三:元代的沤田还增加了间套复种的内容。 


… Page 21…

                十三、南方特殊土地利用经验系统总结 



    南宋时,由于民族矛盾的关系,北方人民不愿在女真贵族的统治下生活, 

纷纷流入南方,使南方人口大为增加。 

     “建炎(1127—1130年)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 

人遍满”。 

    据1159年统计,南方有16840000人。而到1179年,南方则有29540000 

人。20年间,人口增加了1000多万。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迫使 

人们开展了“与水争田”和“与山争地”的斗争。因此,自宋代以后,在南 

方各地出现了围田、圩田、柜田、涂田、架田、沙田、梯田等几种特殊的土 

地利用方式。 

    及至元代,王祯在他的《农书》里,首次对这些特殊的土地利用经验系 

统地进行了总结,这是王祯在农学上的重要贡献之一。 


… Page 22…

                        十四、新创制的耕耘器具 



      《王祯农书》中《农器图谱》部分最有特色和价值。这一部分卷帙最重, 

占全书篇幅的4/5,是农书的重点内容。 

     王祯在研究农学的过程中,深感农具的重要意义,认为“田非器不成”, 

没有好的农具,就不能发展农业生产。因此他以“至纤至细”的精神,极其 

详尽地介绍了当时和古代的以及他自己创制的各种农具、农业机械和生活用 

具,共达257种,并且逐一绘制成图谱306幅,图后附有文字说明,介绍各 

种农具的构造、发展演变的过程、使用方法和功效,并且做诗吟咏。这种内 

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农学巨著,在元朝以前没有哪一部农书可以和他相比。 

     元朝以后的一些重要农学著作中,农器图谱部分也多转录或引据《王祯 

农书》。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新农具的创制和发明层出不穷,但 

是往往不能推广,甚至年久失传。这除了社会原因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没有图谱和缺乏文字记载。 

     王祯利用图文并茂的表达形式,把这样浩繁的农器,分门别类,绘成图 

谱,这对交流和推广先进农具,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为我们 

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农具发展情况,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农器图谱》共分田制、耒耜、䦆臿、钱镈、铚艾、杷枺А⑺蝮摇⒐q箦、 

杵臼、仓廪、鼎釜、舟车、灌溉、利用、 麦、蚕缫、蚕桑、织纴、纩絮、 

麻苎等20门。不仅仅工具的种类繁多,而且还包括了土地利用、农舍建筑、 

灌溉工程、运输工具和纺织机等方面的内容。 

         (犁)刀:这是一种形似短镰而刀背比较厚的工具。在开荒的时候和 

耕犁配合使用,先用 刀把草根割断,然后再用耕犁翻耕,这样就可以节省 

人力、畜力,是我国农业机械史上一项别出心裁的发明。 

     铁搭:适应南方水田土壤的耕垦工具,一般具有4—6个铁齿。 

     秧马:能坐在上面行于泥中,便于水田作业的插秧专用工具。 

     耘荡:适于水田中耕除草的耕耘工具。 

     耘爪:用竹管加上铁尖套在手指上,用以耘田的工具。 

     耧锄:华北平原用于畜力耕耘的器具,一天可耘田20亩,工效很高。 

     镫锄:用于中耕除草的工具,由于它没有两刃角,在锄草时不容易伤到 

禾苗。 

     粪耧:在耧车上附加施种肥的装置,用来施种肥。 

     瓠 (hù)种:在瓠上安木柄,瓠下安木嘴,用于垄畔播种的工具。 

     砘车:在耧车后面配上石制砘车,能沿耧角所开的沟进行镇压,能使种 

土相亲,有利于发芽出苗。 

     汉朝赵过发明的耧车,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 

耧角在平整好的土地上进行条播。到元朝,人们对古代耧车作了两项大的改 

进;一是在耧车上附加上粪耧,把播种同施种肥结合起来;二是在耧车后面 

配上砘车,把下种同镇压结合起来,使土和种子紧密接触,有利于保墒和种 

子发芽。这种播种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直延续到今天才逐渐被现代 

播种工具所淘汰。 


… Page 23…

                         十五、新创制的收获农具 



     推镰:这种用木做成横架及长柄,并安上小轮,收获荞麦用的农具,在 

割前可以把禾秆聚拢,割倒后能使禾秆向左摊成一行,便于捆束,而且不损 

籽粒,比一般的镰刀可提高工效好几倍,是当时一种很先进的收获工具。 

     麦绰:是将长镰形的麦衫装置在一个簸箕形的麦绰上面,在木柄和轴上 

系以绳索,一手执绳,一手执轴,收割麦子既整齐又快。在麦绰的后面带着 

4个小轮的麦笼及拖把。使用这种收割器,一人一天可以收麦十几亩,也是 

一种节省人力、功效很高的收获工具,并且很适合在较大的地块上工作。 

     䥽:收割水稻的工具。 

     捃刀:割麦稻用的工具。 

     鉴刀:割谷穗用的工具,半月形,北方也称“爪镰”。 

     这些农具对提高收割工效也起了重要作用。 


… Page 24…

                        十六、新创制的灌溉机具 



     在《王祯农书·农器图谱》中,可以看到几种新创制的灌溉机械: 

     翻车:又叫龙骨水车,是一种重要的往高处提水的灌溉工具,也称为脚 

踏翻车。 

     水转翻车:这是王祯在前人设计的翻车基础上设计的。王祯在编绘《农 

器图谱》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对农机具进行临摹,而是本着“既述旧以增 

新、复随宜以制物”的精神,进行了大量创造性的工作。水转翻车以水力作 

为动力,由一套复杂的机械装置组成。当水冲击立轴下面的大卧轮的时候, 

和卧轮同轴的上面的大齿轮同时转动,并且拨动水平轮轴上的小齿轮,这样 

就带动翻车,使它连续刮水而上,既节省了人力、畜力,又大大提高了工作 

效率。 

     牛转翻车:在没有流水的地方使用。下轮安置在车傍岸上,用牛拽转轮 

轴,翻车就会随着转动。这种翻车的工效大于人力翻车一倍。 

     驴转筒车:就是水转筒车,但由于转轴外端另行制造竖轮,竖轮旁边的 

岸上再安置卧轮,和牛转翻车的原理一样。这种水车适合于在“临坎井”或 

 “积水渊潭”处使用。 

     高转筒车:是王祯设计的另一种灌溉机械。它适用于田高水低的地方, 

一般用人力或畜力转动,可以把水提高33米多,如果两台接运,提水高度可 

以到66米多。 

     水转高车:遇到流水岸边,需用高车时使用,这种车也是高转筒车的制 

做原理,但是要在下轮的轴端另外制做一个竖轮,旁边用卧轮拨动竖轮。“绝 

胜人牛所转”,效率更高,是一种很先进的灌溉机械。 

     刮车:是一种用上水轮的水车,它的水轮高度为 1。67米,幅头宽0。2 

米,在水陂下田处使用。 

     这几种水车的原动力:翻车和刮车用人力;水转翻车、水转高车和高转 

水车用水力;牛转翻车和驴转翻车用畜力。可见在元代不仅已经利用人力、 

畜力以及水力进行灌溉,更为难得的是,这一时期已经比较广泛地利用机械 

原理,特别是对齿轮轮系的利用。 


… Page 25…

                      十七、新创制的农产加工机械 



      《王祯农书·农器图谱》中,对元代新创制的连二水磨、水转连磨、水 

击面罗、水轮三事等高效率的农产加工机械进行了记载,如水转连磨: 

      “水转连磨,其制与陆转连磨不同。此磨须用急流大水,以湊 (凑的异 

体字,聚合、奔赴)水轮 (意指聚水冲击水轮),其轮高阔,轮轴围至合抱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