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上帝最近-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万丈深渊。
街上没有一堵墙壁是空白,涂满了红红绿绿的阿拉伯语:“自杀爆炸好”、“圣战到底”、“血债血还”……甚至还画着公共汽车被炸开的样子。
马车、驴车与汽车并行,互不相让。有几处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的交通灯全都显示红色。眼前多次闪过倒提步枪、穿各色军装的巴勒斯坦人,有的黑布罩头,有的神色安然,还有的后腰别着手雷。记得美国记者托马斯·弗莱德曼这样描述加沙:“随处可见持枪军人,还有不穿军装放冷枪的‘自由职业者’……”
受连年战乱影响,加沙几乎没有工业,天空因此湛蓝,空气因此清新。但是你丝毫联想不到“清洁”二字,因为垃圾遍地,人声鼎沸,楼房分布杂乱。许多房子没有封顶,有的外墙上密布枪眼,还有的在以军轰炸中倒塌或扭作一团,裸露的钢筋直指天空。
满眼是人。加沙地带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有些地方达到平均一平方米居住6个人。年轻男子的打扮以T恤牛仔居多,上了年纪的长袍飘飘;妇女大多罩黑色或浅灰长袍,系头巾,西式打扮的女子异常罕见。下午4时左右放学,无数墨绿色校服的男女学生,春潮般涌向街头。女生校服是长袖连衣裙,但裙摆下面穿着黑色长裤。蒙白头巾的是女中学生,她们穿着浅灰色竖条连衣裙,裙摆下面还是长裤。
一路上,遭遇无数好奇的眼神,热烈的手掌拍打车窗,不断有人高叫:“看,中国人!” 那些眼睛里有毫不掩饰的兴奋。
穿行在这挤挤挨挨的人流和车流中,想到加沙地带150万人口处于以色列军队四面严密封锁之下,我有点喘不上气来。飞机上认识的以色列人撒拉形容加沙就两个字:“地狱”。
市中心欧麦尔·穆合塔尔大街被当地中国人戏称为“王府井”,实际上最宽处不超过15米。一排耷拉着脑袋的棕榈树把大街隔成双向除了这些棕榈树,加沙几乎看不见任何绿色。一座公墓突兀地展现在市中心,墓碑森森。加沙城三大公墓埋葬着巴以流血冲突中的死难者,另外两座墓地在城市边缘。
欧麦尔·穆合塔尔大街上最有名的“景观”是大幅阿拉法特画像,上书“耶路撒冷啊,没有你,我的梦就不完全!”
大街尽头看见了海,地中海。海滩上开满帐篷,妇女裹在长袍头巾里下水,她们中大多数只在浅滩泡泡。长袍遇水,涨成一朵一朵大蘑菇。
孩子们放风筝。风筝是纸片糊的巴勒斯坦四色国旗,线是拽直了的磁带芯子。男人们穿着长可及膝的裤子,有人撒网捕鱼,有人躺着抽水烟,彩色玻璃制成的大烟壶“咕嘟咕嘟”冒泡。我和同事在沙滩上走的时候,一个少年抄起棍子愣愣地跟了一路,更小一些的孩子则在背后和前面跳跃欢呼,或朝我们身上掷黄沙。
迎接我的记者王昊,已经在这里守了三个月,我的到来宣告他终于可以回家。原本整洁干净的小伙子,一头乱发飘逸,脸色黢黑。公寓门上贴着字条:“欢迎来加沙”。
初到加沙,需要习惯每天来自头顶的轰鸣和玻璃窗的微微颤动。
以色列“阿帕奇”武装直升机、F-16战斗机或无人驾驶侦察机几乎每天在加沙上空盘旋,伺机打击地面目标。
以色列奉行“鹰蛇理论”,大力发展空军。这一理论称,地面上的蛇,无论多么强悍,
也害怕来自空中鹰的攻击。
白天,以导弹袭击为主要手段的“定点清除”随时随地发生。“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哒哒”的螺旋桨声临近、电视屏幕突然变成马赛克或者手机没有电话打入却响个不停,都是空袭预兆。巴勒斯坦当地电台有一档随时插播的节目,通报以色列直升机或战斗机出现在加沙上空什么位置,提醒“路人注意安全”。2004年5月,一家属于巴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的电台遭到以色列两枚导弹摧毁,正与“预报”轰炸位置有关。“阿帕奇”螺旋桨声很远就可以听到,为目标人物逃脱制造了可能。数次失手之后,以色列空军改用“瞒天过海”之计,首先出动F-16战斗机,这个庞然大物发出的轰鸣铺天盖地,难辨东西。“阿帕奇”在此“声幕”掩护下发射导弹,命中率大大提高。
2003年下半年起,为了减少路人伤亡,以色列军方减少了炸药当量,爆炸声也随之减小。
夜晚,停电往往是空袭前奏。眼前一黑,然后爆炸声呼啸而至。虽然知道自己不是导弹寻觅的目标,不知下一声爆炸在哪里响起的恐惧揪心裂肺。
2002年8月5日,上任第三天夜里遭遇平生第一场空袭。4枚导弹的红光划破黑夜,炸毁加沙城两座小型工厂。以色列军方说工厂里制造进攻犹太人定居点的“卡桑”火箭,而巴勒斯坦方面则称工厂“无辜”,仅仅用作金属加工。
当时交接班记者王昊尚在,他摸黑去现场,我抓着门框追问:“你真的要去吗?真的要去吗?”
说不上害怕,因为有人分担,更多是对王昊的担忧。遵照他的命令,我关掉所有照明灯,在黑暗中等候消息。王昊不断从现场打回电话,示威人群的口号声、工厂主人的哭泣声、现场救护车的啸叫声,通过他的手机传送到我这里。一个多小时后,王昊回到办公室,才发现走时忘记关门,而我一直坐在原地没有离开。
送走王昊独自上岗的第一个夜晚,不远处一家电厂发生机械事故。同样是“停电伴随爆炸声”,令我误以为空袭来临,在原地蜷缩了20多分钟,直到电灯重新亮起。那个晚上,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将承受一种本不相干的煎熬。
空袭,可以习惯,只是人成了“惊弓之鸟”。夜幕降临,望着漆黑的窗户,有时忍不住想:如果这时候一枚导弹射穿玻璃,我该扑向哪里?
一天凌晨4时,头顶传来沉闷的轰鸣声,房子隐隐有些晃动。
战斗机?我犹豫着,似乎不该在这个钟点发生空袭。等了几分钟,窗外突然划过两道刺眼的白光一定是炸了!我抓起电话,跳到窗前,准备核实情况后向编辑部口述快讯。开窗,却触到雨点打在玻璃上的颤动。
那是加沙入冬第一场雨。
2003年1月5日午夜12时,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中,我跌坐在冰凉的地板上。
说不清是其中一个爆炸点太近,轰鸣声将我震下椅子,还是潜意识里想躲到眼前的木桌底下,乘势钻了进去。
50多辆以色列坦克在武装直升机掩护下,进入加沙城东三十大街附近贫民区,以色列军方称目的是抓捕发射“卡桑”火箭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三十大街距离我的办公室大概5分钟车程,爆炸声不断传来。
打开巴勒斯坦电视台的直播节目,眼睛里全是火光,还有呼喊“安拉”(即“真主”)的人群。一个女人在现场乱走,张开双臂不停晃动。一个男人上去拖住她,夹住她的一只胳膊,可女人还是挣脱出来晃动双手。我想她大概疯了。
雇员阿马德打来电话:“知道炸了哪儿吗?走路两分钟就到我家!死定了!你要记得我!”
我安慰他说,上次坦克开到我楼下也没事。这个阿拉伯男人以为我说他胆小,补充道:“我没问题,只是两个女儿都醒了。”两个女儿利马和苏苏,一个7岁,一个3岁。
另一名雇员沙乌德更是在电话中说,不如你来我家吧,大家一起死比一个人死好。
每隔十几分钟,我们互通电话。阿马德说着说着,突然嚷起来:“哇,哇,哇!”爆炸声离他很近。他的妻子招呼女儿们别到窗口去。我点名要跟3岁的那个说话。
“苏苏,害怕吗?”我想避免用“害怕”这个词,却办不到。“害怕,”她声音嫩嫩的,咬字不太准。“别怕,明天我给你买巧克力吃,”我傻傻地想,巧克力可以帮她支撑到明天。
“听轰炸,”听筒里,她嫩嫩的声音,悠悠说。我的心都快碎了。
坐在冰凉的地板上,不是没有问自己:为什么来这里?
一个多小时后,声音渐渐平息。从地板爬上椅子,头顶又传来沉闷的飞机轰鸣,由远及近。我知道一张木桌什么都挡不住,但毕竟有点依靠。
决定象王昊那样去现场,那里才有“细节”。驱车在空荡荡、黑漆漆的街上飞驰,很快就看到闪着红灯的救护车、消防车和提枪的巴勒斯坦警察。一枚导弹命中距离我500米远的房子,那一声叫我跌到地上的“轰隆”来自于此。
警察引我走上二楼,两只打火机照出墙上1米多长的窟窿导弹从这里飞进来。
一个名叫曼多拉·凯肖夫的40岁男子在睡梦中被击伤。伤势并不严重,凯肖夫脸上满是“死亡擦肩”的委屈。任记者们怎么提问,他都不说话,强忍眼泪。稍后,一个显然是他朋友的人过来安慰,“天哪”凯肖夫抱住朋友大哭出来。
继续赶往遭受导弹最多的扎耶通区,全区停电,伸手不见五指。忽然挡风玻璃前火花狂闪,我一声惨叫,生生把车立住,才发现是吉普车碾过被炸断的高压电线。
几个巴勒斯坦青年蹲坐在路边烤火。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过去搭讪。他们说,刚才有游行队伍经过,大家打着拍子高喊“用鲜血和生命保卫阿拉法特!”
回办公室写新闻稿,需要交代导弹数目,记得坐在地上的时候数到8枚。后来以色列军方证实,一共14枚,看来我当时晕了。
第二天履行诺言,为利马和苏苏送去巧克力,还带她们去海边戏水。弄湿了棉衣棉裤,烘干之前没敢送她俩回家。不过,苏苏始终没弄明白,昨晚的轰炸与今天的巧克力之间有什么关联。(图:窟窿照片)
而距离我最近的一次空中打击发生在楼下不足百米处。
2003年8月24日晚9时,中国驻巴勒斯坦办事处小李邀我尝尝他炖的羊肉。刚吃完放下碗筷,外面传来惊天动地的声音,窗口一片火光。我简直不敢直立行走,蹲在地上给记者们打电话,询问发生了什么。绿色照明弹和4次爆炸过后,空中传来“阿帕奇”的螺旋桨声,重型机关枪扫射的声音接踵而来。办事处离我的办公室不过200米,等我回到办公室,发现导弹落地的地方就在窗户下面,一股怒火中烧。
4名哈马斯成员驾车到海边“密谋”,招来了以色列4枚导弹。楼下很快聚集了数十名记者和围观人群。人们在现场找到被炸飞的四肢和衣服残片,袭击还造成10多名路人受伤,其中几名儿童伤势严重。
那是我第一次不出办公室,就拍到了现场照片。
生活开展起来。
去集市买鸡,小伙子大约十五、六岁,腼腆地笑出一嘴白牙。活鸡挤在铁笼里,旁边养着或灰或白的兔子、“咕咕”乱叫的鸽子。鸡、兔子和鸽子是加沙人除了牛羊肉以外的主要肉食,鸡最便宜。鱼虾是奢侈品,虽然面朝大海,以色列军舰禁止加沙渔民出海超过9公里。
卖家禽的小伙子哈立德上午去课堂,下午帮着父亲在店里干活。他麻利地从铁笼里拎出一只拼命扑腾的小鸡,手起刀落,去毛开膛,一会儿工夫,交到我手里的,是分类扎好的几只透明塑料袋,最后一起放进双层黑袋子。
“我们家的鸡是这个”哈立德竖起大拇指,意思是以后我该视他的店铺为指定购买地点。
后来每次开车经过他的店铺,我都会放慢速度,哈立德也心有灵犀般抬头张望,挥挥剁鸡的菜刀。几星期不去,他就会问我是不是“照顾”了别家店铺的生意?
一年中两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前夕,家禽店外面十分热闹。从外地调来的火鸡白毛红冠,笼里笼外上下翻飞。
很快,家禽店、牛羊肉店、大饼店,还有那下午二时才开门的法式面包店,都认识了我这个中国人。解决主食之后,我开始进军小吃。嫁到此地的北京姑娘曲阳是我的开路先锋,她知道哪条小路直通新开张的糕点铺,哪里有美国籍巴勒斯坦人做的比萨饼,哪家“肖瓦拉麦”店舍得放肉馅……而最能打动我拉着她那两个中巴混血儿在街头兜风的,就是“吃‘菲拉菲莱’”。
“菲拉菲莱”是中东地区一种小吃,绿豆制成,形似中国的素丸子。在几乎没有任何娱乐的加沙,晚饭过后上街晃悠是主要休闲方式,吃“菲拉菲莱”或劣质冰淇淋是上街最好的理由。
在异地生根发芽的满足感刚刚开始滋生,加沙便以其特有的方式提醒我:这里是加沙。
2002年10月22日晚上7时,曲阳打来电话:“吃‘菲拉菲莱’去?”
我欣然答应。刚要出门,“半岛”电视台传来消息:以色列特拉维夫一座购物中心遭到巴勒斯坦人体炸弹袭击,两名以色列人死亡,十几人受伤。
窗外响起飞机轰鸣。根据常规,以色列将对此实施报复。我给曲阳打回电话,说今晚可能发生“定点清除”,不出门了吧。
“定点清除就清除你啊?我是不怕,你去不去随你,”这北京女子嫁到加沙快10年了,一副谁怕谁的架势。左思右想,去。
小吃店“菲拉菲莱之王”门口十几人排着队,个个气闲神定,似乎浑然不知头顶有几只盘旋的“鹰”。“菲拉菲莱”的口味暂且不论,光看师傅的胳膊高速摆动一勺一个丸子跳进油锅,就是种享受。
42岁的马哈茂德说:“轰炸?有什么好怕,天天都可能有啊,真主决定一切。”话音未落,轰鸣声突然加大,伴随着持续、高频的“吱吱”声。
大家仰头观瞧。清楚地看到,夜空中有一个红点悬在那里,一闪一闪。曲阳的两个小孩从车窗里探出脑袋,小手指着天上喊,“轰炸,轰炸!”怕他们乱跑,曲阳大声呵斥:“小心犹太人把你们抓走!” 买好“菲拉菲莱”,我们决定不象往常那样坐在车里“享用”,而是赶紧回去。
送走曲阳,一人继续上路。没有他们,更觉紧张。原来“恐惧”可以分担,独自面对,变得难以承受。吉普车开到楼下,“嘎”一声站住,心还在扑扑跳。
邻居阿布?扎耶德却在跟前闲庭信步。问及担不担心轰炸,他说:“你知道等着另一只鞋子从楼上扔下来的故事吗?我们就是天天这么等着。”
当晚,导弹没有落下来。
即便没有轰炸,以色列战斗机高速穿越空气,摩擦产生的巨大“音爆”,声音酷似爆炸,也时时刺激地面上加沙人脆弱的神经。
2003年穆斯林传统节日宰牲节第一天,我正在曲阳家看一家老小20多口人杀牛宰羊做甜点,窗外晴天一声霹雳,大家的动作瞬间凝住。最后发现是音爆,一切复归正常。曲阳说,去年宰牲节傍晚,大家还在集市上买东西呢,空袭就开始了。
谁抽出宝剑,谁就被宝剑伤害。
—— 《圣经》
2003年6月11日,我准备离开加沙地带,前往耶路撒冷办事。听说以色列坦克阻断出加沙的公路,中国驻巴勒斯坦办事处参赞刘为民决定亲自开车送我。他车上的旗杆折了,得找个
替代品。翻了半天,掏出半个胳膊长的一根木勺。国旗套在木柄上,勺子握在手心。
出加沙必须经过以色列设立的埃雷兹检查站。距检查站不到一公里,巴勒斯坦人的汽车、驴车挤成一团,尘土飞扬之中看到前方灰突突的身影:以色列坦克。
“亮出国旗来!”刘参喊了一声,坐在后排的我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