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色古香]秦时明月美人殇 作者:残阳重现(鸣轩2015-05-06完结) >

第16章

[古色古香]秦时明月美人殇 作者:残阳重现(鸣轩2015-05-06完结)-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信已死,不再多言。老夫望蒙武将军随军,戴罪立功,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准!”

    “章邯足智多谋,可立为先锋,将功折罪,可否?”

    “准!”

    “蒙恬将军可为留守镇国,同时领导北方九原大军,以防国中有变。”

    “将军考虑周到,准!”

    “任命王贲……”

    王翦一口气说了半个多时辰,将军定下,下面便是调集军队了。

    秦国军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关内一个关外。关内的蓝田大营有秦国新军主力二十五人,这是此次出征的伐楚核心。关外的九原大营有军队十五万,蒙恬已下令调集五万骑兵南下,留下十万人对付强悍的匈奴。同时一纸王令飞往燕国,那里驻扎着三万骑兵,燕国已无后顾之忧,留下步兵驻守即可。加之李信伐楚失败带回的十一万有生力量,共计四十四万。可是依旧离六十万相差甚远。

    嬴政有些犯愁了,他看了看身边的李斯,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

    李斯心领神会,说:“当今紧急招募士兵不切实际,不说数量如何,质量肯定达不到王老将军的要求。王上可以从各大关口抽调关塞守军,由各地副将率领。函谷关、武关、陈仓关、大散关各调两万人马,共计八万。北地、陇西、河西各调人马一万,共计三万。三晋驻军可调回一部分,由于三晋不及燕国老实本分,只需各调一万即可,共计三万。这样各大关口和驻军又抽调十四万,此时军队总数可达到五十八万。”

    李斯转过头来对王翦笑了笑:“老将军,差不多了吧?”

    王翦面带微笑,却一言不发。

    “不可!”嬴政大声一喝,“寡人答应六十万定要履行对老将军的承诺。蒙毅,咸阳城内禁军有多少人?”

    蒙毅一愣,急忙阻止:“王上不可,咸阳禁军万万不可动啊!”

    “我问你咸阳城内禁军有多少人?”

    蒙毅看着黑着脸的嬴政,腰板一挺,据实恢复:“三万两千人。”

    “抽调两万,六十万聚齐。李斯,拟诏书,四十天之内,各地军队必须赶到咸阳城外,逾期者,斩!”

    嬴政做事果然雷厉风行,在场的文武无不由衷佩服。嬴政微笑着看了看王翦,老将军,寡人的事情做完了,下面的事情可就交给您了。

    王翦面带轻松的说:“王上可回宫休息,粮草辎重之事老夫只需与丞相商议即可。”

    嬴政转头看向王绾:“那就劳烦丞相了。”

    “谨受君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调动与辎重前行同样费时费力。多年来,秦军出征多以骑兵为先锋,力求速战速决,闪击敌人。除了李信那次征用大量粮草辎重,上次如此大规模的大动干戈还要上溯的秦赵的长平之战中。可惜李信兵败寿春,让粮草辎重损失殆尽,这些物质几乎占了秦国国库的一半。还好蒙武全力将十万将士带回秦国,否则,秦国损失更大。

    战争,永远比拼综合国力。秦国的国力的强盛让六国为之咋舌,有些国家是藏富于国,比如赵国。有些国家是藏富于民,比如魏国。而秦国,则是国家人民都有钱,这就让天下诸国难以望其项背了。

    虽则排兵布阵秦国以步骑兵为主,但攻城拔寨依旧需要大型攻防器械。王翦战法与秦军风貌一致,稳扎稳打,不求出其不意,但求步步为营。而李信,之所以失败,便是太依赖轻兵奔袭,丢弃重装,一旦突袭有变,定自乱方寸。

    王翦与王绾李斯等人日夜商讨,还特意将远在赵国的顿弱召回。这个顿弱在挑拨完赵国君臣杀死李牧后一直在赵国处理事务,现在嬴政特意将他调回。

    顿弱日夜兼程的赶回,到了咸阳没有休息直接奔向第一线。他见到王翦等人,说:“在下顿弱,见过上将军,见过丞相,见过廷尉大人。”

    “顿弱啊,大军已开始调拨,你看我这里粮草还没有开始调集,如何是好啊?”王翦直截了当的说。

    顿弱知道王翦这是在考他,便将心中早已想好的答案告诉王翦:“军粮调集不像军队,从全国范围内向咸阳集中不仅费时,而且效率极低。常言道‘千里不运粮’,若长途跋涉,这调集的粮草在路上便会被人马吃去一半了。”

    “你的意见呢?”王绾微笑的说。

    这位中规中矩的丞相从来都是面带和蔼,你不知道他是真的不善于运筹帷幄,还是心中有数,处处为自己留下后路,明哲保身的践行着中庸之道。

    “回丞相话,当调集国家粮仓之粮,先供大军出征,然后再适当从各地征收入库,这样可解六十万大军燃眉之急。”顿弱听了听接着说,“大军行军路过郡县,让当地郡守筹集粮草,附近郡县全力配合,这样不仅保证大军给养,同时也提供了一条出征粮道,更重要的是,这条粮道敌人很难去偷袭。”

    “哈哈哈,顿将军果然是理财高手啊。那就麻烦你老弟忙一忙了。”王翦开怀一笑。

    “遵命!”顿弱离开去操办粮草了。

    李斯看着胸有成竹的王翦问道:“老将军,这攻城器械等辎重如何解决呢?”

    “廷尉大人问的好啊。”王翦的笑容收了起来,“上次伐楚的辎重丢失大半,而国库中又无此等器械,那么只有一个办法了,现造!”

    “离开春不足百日,来得及吗?”

    “事在人为嘛!”

    在此后的几十天里,咸阳城外几万工匠日夜不停的打造着攻城云梯、战车以及大型弓弩,数十万支弓箭。还有数万人运送木材,铁器,真有一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大跃进的景象。只是,秦国君臣都是务实之人,远非两千多年后的那帮文盲之徒。

    整整三个月,粮草辎重准备完毕,天下人也真是见识了什么叫做大国风范。六十万大军齐聚咸阳城外,旌旗招展,暗无天日般的掩盖在军队的头上。十五万骑兵,战马趾高气昂,谁也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马嘶声,响彻天地。大型弓弩临时打造,数万工匠两月之内全部完工,所有的一切,换成战国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十数年的准备。而秦国,只用了三个月。

    根基疏浚完毕,已是冬去春来的时节了。

    出征之日,嬴政亲自为大军饯行,全军高喊“天下一统,秦王万岁。”那喊声震耳欲聋,响彻震天。
35。…第三十四章  美人随军
    扶苏的声音隔了老远就传入了甘泉宫,姬隳似乎条件反射般的出门迎接,那霓裳的眉头微微一皱,不知是因为扶苏还是因为姬隳。

    然而,她表现出的情感则是对公子扶苏的。

    扶苏轰轰烈烈的跑来,还没开口,那霓裳不软不硬的口气便说来:“苏儿,你能不能稳当点?”

    “啊……”扶苏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愣住在那里。

    “公子一路跑来一定口渴了吧?”姬隳娇柔的声音给带着严寒的初春一丝温暖,“公子快点进屋吧,姐姐在那里看着你呢!”

    扶苏迈步快过门槛,姬隳小心的扶住他的臂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手拉他的臂膀时稍稍紧了些。

    “姐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父王让我随军出征呢!”

    那霓裳听了,劈头一顿责怪:“苏儿,沙场报国危险重重,即使你在王老将军的羽翼下历练,但军中苦寒,军法无情,你如何受的住?”

    “哎呀,姐姐,苏儿在宫里实在太无聊了,再说,您不是说我以后还要继承大统吗?没有点军功如何服众啊!”

    姬隳此时也附和着说:“是啊,裳儿姐姐,公子在军中历练对他将来是有好处的。”

    “先把你的手松开!”

    姬隳这才发现自己的双手还在拉着扶苏的手臂,脸一红,恭敬的站在了一旁。

    “好吧,既然你一定要去,那我陪着你。”那霓裳冷冷的说。

    扶苏大吃一惊:“可是,可是女眷不可随军啊。”

    “我不是女眷!”

    “可是,我无权做主啊!”

    “会有人来请的。”

    秦廷尉府

    王翦应李斯之邀来廷尉府约谈,在王翦心中这位中年廷尉对大秦律法了如指掌,的确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大战之前,亲自邀约,定有要事相商。

    两人相对而坐,王翦拱手行礼,李斯躬身还礼,话入正题。

    “老将军此次出征伐楚,心中有多大把握?”李斯开门见山的问。

    “虽无百分之百,但已做到胸有成竹。”王翦直截了当的答。

    “战场用兵,老将军能力毋庸置疑,只是对于庙堂之上,国人之间,此等微妙不知老将军可否考虑?”

    王翦听了先是一愣,后陷入沉思,抬头看着面带微笑的李斯,严肃的问:“请廷尉大人明示。”

    “将军出征在外,心中全是排兵布阵,所虑之事全是如何将战争胜利的天平向我大秦倾斜。可曾想战争永远是政治的延续,国家之间邦交往来,谋士口舌如剑,天下百姓众说纷纭,人言可畏乎?”

    王翦此时才真正领教到这位未来秦国支柱人物的厉害,作为军人,心直口快是其做人本色,弄虚作假背后使诈的确不是擅长之事。今大军出征,远在权利中心千里之外,殊不知会有人心中不轨,然后抄自己的后路。

    王翦缓缓站起来,对着李斯深深一躬,“请廷尉大人教我。”

    李斯也忙着站起来,扶住王翦说:“老将军折煞我也,不敢言教不敢言教啊。”

    二人重新回到位置上,李斯说:“此去楚国危险重重,庙堂与战场同样危险。将军在外方可全力征战,在下与丞相大人在庙堂为将军保驾护航。宗室之人三公九卿全无一人,心中定有不平。有丞相与我在,定保将军无忧。”

    王翦拱了拱手,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李斯接着说:“此次伐楚任重道远,不是一年半载能结束的,我推荐一人随军,定能保将军高枕无忧。”

    “敢问何人?”

    “小女那霓裳!”

    “啊——”王翦感觉自己似乎听错了,可转瞬间冷静下来,“贵千金老夫听说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听说上次在庙堂上只有他能理解老夫伐楚的意见。”

    “凭此一点,老将军还犹豫吗?”

    “可是,军中不得带女眷啊!再说王上能同意吗?”

    “老将军差异,她可是您的军师啊!”

    王翦恍然大悟:“好,我亲自去请!”

    那霓裳独自一人在池塘边发呆,看着水里自由自在的鱼心中不免产生了惆怅。她想起了前世的父母,想起了一起学习的同窗。那种青春年少的女儿心流露出温柔的情怀,伴随着院中微微茵绿的花园回到梦乡。

    王翦来到甘泉宫的院中,看见独自神往的那霓裳停住脚步默默注视。阅人无数的老人对眼前的这位女子发自内心的欣赏,那充满智慧的脸庞在阳光下散发着光芒。

    那霓裳似乎感觉有人在注视着她,不由自主的回头看向王翦方向。这种感觉很奇怪,有人看你的时候,不用听到任何声响都会感觉到,不知是人与生俱来的第六感还是女人特有的敏锐。

    “老将军,快请屋里坐。”那霓裳站起身来热情的说。

    王翦笑了笑说:“你认得老夫?”

    “老将军器宇不凡,非常人所能及,如何认不得。”那霓裳吩咐了姬隳上茶后微笑着说,“只是没想到老将军亲自屈尊寒舍,没有认真收拾,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王翦笑了起来:“裳儿姑娘说笑了,这里可是皇宫后院,如何能说老夫屈尊呢?”

    那霓裳也笑了笑,为王翦斟着茶端给他后说:“老将军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哈哈哈,廷尉大人果然没有欺骗老夫啊!”

    “实不相瞒,你父亲推荐你去军中辅佐我,而我的确有些不理解。”王翦收住了笑容说,“我有两个疑问,第一、你能愿意去军中受苦吗?第二、你有什么能耐能够让老夫心悦诚服的将你带入军中?”

    姬隳在一旁再一次的目瞪口呆了,就在昨天那霓裳就告诉扶苏会有人来请,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而且还是上将军王翦。

    那霓裳依旧面带笑意,并没有因为王翦的心直口快而心生芥蒂:“老将军性格直爽当英雄豪杰之形象。您的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我心甘情愿去军中受苦。至于第二个,我告诉您一个现实您就知道晚辈够不够资格了。”

    “老夫洗耳恭听!”

    “您即将大祸临头!”

    王翦先是一怔,随后开怀一笑,继续说:“此等危言耸听的话廷尉大人也说过,他说能够为我化解。”

    “家父如能化解将军为何会出现在晚辈面前?”

    “这……”

    王翦终于明白了,李斯让自己来见那霓裳不是简单看看是否可以带她出征的,而是让他的女儿为自己排忧解难的。

    王翦此时稍稍面带羞愧,拱手轻声的说:“老夫失礼,请姑娘明示。”

    那霓裳轻轻喝了口茶,优雅的将茶杯放在桌上,抬头注视着王翦说:“秦国倾国之兵在将军手中,您觉得王上会完全放心吗?”

    “不好说,应该会有些不安吧。但是王上如此信任老夫,应该不会……”

    “晚辈告诉您,王上整天夜里都会睡不着觉!”那霓裳的口气生硬,“加之宗室从中挑拨,更加增添王上的疑惑。更要命的是老将军您对财对色毫无兴趣,王上没有什么能够控制您,天下君王最担心的就是滴水不进刚正不阿的将领了,这便是无人欲必有权欲了。”

    王翦听了突然感到背后冰凉,那股寒气顺着后脑向上冒着。是啊,六十万军队交予我手,万一手下之人见利忘义,逼着自己反攻咸阳,身不由己的时候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这一点秦王一定能想到,而宗室更加会想到。

    “请姑娘指点迷津。”

    “色欲财欲将军必选其一,老将军色欲不旺,便选财欲则更加实际。将军可在大军开拔前向王上索要土地钱财,不要担心狮子开口伤及名声,要记住,多多益善!”

    “接下来呢?”

    “大军出发后几日,再修书一份,言及财物不够子孙享用,请大王继续恩赐,让自己五辈子孙享用不尽,如此三次,王上定当对老将军疑虑全无。”

    王翦认真想了想,嘴角微微扬起了些许。他看着那霓裳那双自信的眼神,心中由衷的佩服这位才貌双全的姑娘。难怪秦王能够对她礼遇相待,丞相廷尉能够对她言听计从,今日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出征那日,嬴政亲自为王翦饯行。席间嬴政问王翦有什么要求要提,王翦便毫不客气的对嬴政说:“频阳良田不足子孙耕耘,望王上再多赐田泽园地。”

    嬴政大笑:“老将军狩猎的林子的确小了点,准!”

    数日后,大军已出函谷关,嬴政意外的接到王翦上书,不是军报而是再请赏赐田园地产,这一次是五辈的田产。

    这一反常态的近乎行乞的请赏不得不让嬴政思考着,聪明的嬴政很快便想通了。王翦握举国之兵远征,朝野必议论纷纷天下必非议重重,此等话语非自己能左右。老将军絮叨田产赏赐,是让自己知道不是他王翦贪财,而是在提醒朝野,万不可因谣言掣肘大军,诛心之论可杀人,这一点王翦明白,嬴政更加明白。

    随之,嬴政下令朝野:敢有擅议灭楚诸将者,视乱国罪论处!

    一切如那霓裳料想,王翦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