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秦时明月美人殇 作者:残阳重现(鸣轩2015-05-06完结)-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疾灰唬傩罩泄讲辉冢馐枪叵档矫裆侍獾闹卮笪侍狻!
“是啊,裳儿。为父深虑过。”李斯感慨的说,“当年我在楚国上蔡做粮仓小吏时就见过,一斗米,楚国一个标准,他国一个标准。发粮时,很费一番头脑,他们各自拿着各国的称,非要说我给的少,怎么解释都没用。”
“父亲,势在必行,放心去做吧!”
李斯拉着她的手说:“裳儿,有你在为父身后,我心里很踏实。车同轨,书同文陛下已同意执行,我今日来,也是陛下的授意,来征求你的意见。”
“哼!”那霓裳嗤之以鼻的说,“用到我的时候就来找我,不用我时,想把我扔哪扔哪,我就那么下贱啊。”
“裳儿不可胡说!”李斯紧张的向窗外看了看,“你知道吗?陛下对你很有意,为父不明白,你为何总是拒之千里之外呢?你到底在想什么?”
那霓裳低着头,没有做声。
李斯看着满脸心事的那霓裳继续说:“为父入秦二十年,从未见过皇上如此温柔的眼神,我看得出来,他对你真可谓侠骨柔情。”
“父亲,你今日来不是来为陛下做说客的吧?”那霓裳歪着头半开玩笑的说。
李斯并没有介意,语重心长的说:“裳儿,你的事情为父过问不了,只是我觉得你真的应该试着对皇上好些,怎么说你也是他名义上的皇妃,不要总对他爱理不理。你好自为之啊,为父走了。”
那霓裳想着昨夜李斯的话,坐在窗前思绪万千。她心里所想,对于父亲所问,自己都不知如何开口。如果说了,会不会把年迈的父亲给吓着呢?
看着窗外凋零的落叶,她想,难道真的要随波逐流吗?
不,我一定要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于是,那霓裳开始实践心中的谋划。
例行的早朝,让所有的文武大臣苦不堪言。特别是曾经在六国做官被聘请来秦的人们,直到今天,他们才知道,眼前的这个皇帝有多么变态。
勤政,是一个皇帝千古留名的底线。而嬴政,则是极其标准的履行了千古一帝的诺言。
按现在的时间,刚刚凌晨四点,满朝文武齐聚咸阳宫门前。天气已然深秋,凄寒黑暗,让人不敢相信,他们这是去上班。
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嬴政已经坐在皇位上等候多时了。
赵高的一声高喊,尖尖的刺耳之声在黑暗中传送,文武大臣才依次排队进殿。
威严大殿灯火通明,君臣各安其位,嬴政一声皇袍,头戴皇帝之冕,端坐在大殿中央。文臣一行,武将一列,今日庙堂,又将有大事相商。
嬴政开口,那声音一改往日低沉,似乎还带着一丝兴奋:“昨日,丞相先后颁布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这一点,很得人心,相信诏书颁布后,天下百姓的反应各位臣工也看见了。”
“臣等恭贺!”
“不不不,不是朕的功劳,你们应该向丞相恭贺,这全是丞相的满腹经纶在帮朕治理天下。”
“丞相乃大秦之栋梁!”
“各位同僚过奖,老夫只是在做分内之事。”
“丞相过谦也!”
就在他们君臣互相恭维之时,那霓裳在一个角落里发出一个清澈的声音:“皇上当四处巡视,封禅泰山,立石颂德。”
嬴政一愣,这个对自己一直冷漠的女子今日如此一反常态的为自己的事情着想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可是,一向心如钢铁的他还是感觉到了心中的一股暖流,尽管这股暖流的中间参揉着什么样的涓涓细流。
那霓裳没有理会嬴政莫名其妙与受宠若惊的眼神,她起身面向满朝文武,微笑的说:“皇帝巡游,乃是对百姓之恩泽,定普照天下。”
“我等赞同!”
天下已定,秦国庙堂浮夸之风也渐起,若在平日,有王绾坐镇,有王翦压轴,是不会让此等堕落之风弥漫的。如今,秦国君臣立下旷古奇功,尾巴自然翘了起来。如若不是如此,那霓裳怎么能有机可乘。
“可是……”蒙毅犹犹豫豫的说,“天下如此之大,道路不通,如何巡游?”
“这个不难。”李斯沉思片刻说,“现天下车已同轨,只要修筑统一驰道,皇车便可到达任何地点。”
有了李斯的认可,嬴政的心似乎踏实了许多。他何尝不想巡游天下,向天下的百姓展示自己的威严以及满足内心那颗虚荣的心。多年的艰苦创业,到了收获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品尝胜利的滋味。
更何况,这是向曾经的六国人民宣布,普天之下,只有我嬴政,才有资格做你们的王!
嬴政说:“只是不知修筑如此远的驰道,当耗费钱粮多少?”
那霓裳稍稍有些意外,没想到此时的嬴政还是那么勤俭节约,那么的理智。
于是,她不便再继续阿谀奉承了。
李斯不急不忙的回答:“天下车同轨,只需将车轨按照统一标准挖掘就可以了,无需将天下数千公里的驰道铺上石板。如此一来,只要征集苦力,没有建筑材料之成本。”
嬴政笑着道:“我大秦就是人力资源丰富,就依丞相吧。”
李斯的心的的确确是为了大秦社稷,修筑驰道,不仅仅为了嬴政巡游四方,更是为了连接山东六国与北部各驻军营地。一旦天下有变,粮草可以最快速度到达,军队也无后顾之忧了。
而那霓裳,则有她自己的心结。在经历了血雨腥风的岁月后,她也渐渐变的无情。也许嬴政是真心对她好,也许只是为了满足他征服的欲望。但无论如何,她都不会爱上他,因为,她心中的男人,在遥远的九原。
秦国的工程一直都在显示着无与伦比的国力,这一点,无时不刻的让六国士子望之兴叹。从修筑郑国渠到长平大战,从秦楚对峙,再到当下的修筑驰道。动不动就百万军民,动不动就全国征集,也许在当时只有嬴政才有如此强的号召力。
一纸诏书,天下响应。此时的秦国征集苦力是有政策的,免税免兵役,不仅管饭,而且还发放补助。于是,天下百姓,踊跃参与。
看似上千里的驰道,其实和现代的修路截然不同。没有大理石的铺垫,没有水泥沥青的浇泼。所谓的修路,就是在同车轨的宽度挖一个车辙,然后将前方道路清理铺平即可。遇山开山,遇树砍树,仅此而已。
修筑的速度很快,百万大军一字排开,两人一组,五米一组,两行车道同时进行。开山砍树填湖的人们说说笑笑,仿佛是在游戏一般。运送物质泥土的人们,开着玩笑喝着水,也看不出背井离乡的凄凉。即便是在挖车辙的人们,也没有多少怨言。毕竟,这说的上也算是一场美差了。
每天数百里,秦国人吃苦耐劳的劲头让人敬佩。短短百余日,数条通往六国都城和各大营地的驰道修筑完毕。那霓裳偷偷的计算了通往九原的那一条,如果天气晴好,那么十日之内便可快马到达那里。
嬴政很满意,在遣散了劳力后看着一望无际的驰道对身边文武说:“朕的天下交通网已形成,朕定要让天下百姓一览朕的面容与威仪!”
“皇上万岁!”
通车的当日,那霓裳作为皇妃也在现场。他看着那条西北方向的驰道思绪远方,这可是一条通往幸福之路的啊!有些飘忽索然的嬴政,如何才能将自己带在身边巡游呢?或者,在他巡游的时候,有什么理由让自己独自出行?
这是那霓裳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
无论如何,自己的动机都不能被猜透,无论何时,自己的心都是要紧紧与大秦社稷相连的,无论何地,她都是大秦的皇妃,无论怎样,她都要去见自己的牵挂之人。
而这一切,充满着层层危机,她必须步步为营。
50。…第四十九章 深思熟虑步步为营2
嬴政的行程迟迟未定,他在思考着一件事,先去哪里巡游?
而这件事情,那霓裳也在思考着。
但是,她不能说,整整三天,她都在为此苦恼,更痛苦的是,姬隳已离她而去。
空荡荡的甘泉宫,静谧娴雅,这份宁静看似一如既往,实际在暗涌中蠢蠢欲动着一个女儿家的深思熟虑。
如果姬隳还在,她可以和她倾诉。事到如今,那霓裳才后悔当初看到她对扶苏表现出一往情深时自己的那份小心眼。如果知道姬隳终将离她而去,如果料到扶苏和她终将天各一方。还不如成全姬隳,请求皇上做主,让他们成亲。
这样,起码他可以时刻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只听院外一声刺耳的“皇上驾到”,让那霓裳的思绪迅速收回。她很意外,三天闭门不出,为何今日嬴政会突然出现。
她起身,行礼,上茶,微笑着看着嬴政。
“谢谢裳儿。”嬴政将茶水接过,对着身后的赵高一个眼色,众人便退了下去。
“皇上请坐。”
嬴政稳稳坐下,看着面目略带憔悴的那霓裳,心疼的说:“朕给你配几个心灵手巧的宫女伺候吧。”
“谢皇上厚爱,臣妾一个人习惯了。”
“可是,你身为大秦皇妃,生活起居都自己动手,实在是说不过去吧?”
那霓裳按照嬴政的手势轻轻坐下,微笑着说:“皇上应该知道臣妾脾性,臣妾不喜欢拥吵。”
“可是,你什么都自己……”
“谢皇上厚爱。”
那霓裳打断嬴政的话,微笑中带着坚定,嬴政无奈,也不再强求,任由她去了。
“朕这次来,是有事与你相商。”嬴政转入正题说。
“皇上请讲。”
“此次巡游,朕应该先去哪里?这几天朕冥思苦想,也询问了几位大臣,但他们的意见不一,最后也没讨论出个结果来。”
“那他们都提出了什么建议呢?”那霓裳问。
“有建议去齐国,泰山封禅;有建议去邯郸,君临天下;有建议去云梦泽,修身养性;有建议去蓟城,安抚辽东。”嬴政苦笑着,“他们这么一说,我反而没有了主意。”
很遗憾,这些意见里没有那霓裳想要的,她的心在九原,可是这样突兀的提出去那里岂不是太鲁莽了?
“皇上,你有没有想过此次出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
嬴政对那霓裳的突然提问有些不知所措,是啊,整天闹着要出去巡游,这巡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真的就是为了向天下炫耀或者让天下人一睹天子的真容吗?
这似乎有些低俗,况且,嬴政本人又不是很帅。
“这次巡游的目的嘛——”嬴政向来不会让别人堵住自己的嘴,“主要是为了安抚人心,天下一统,很多郡县都是老六国的国土,不去那里看看,朕不放心。”
“天下如此之大,皇上跑的过来吗?”那霓裳不动声色的问。
也许,普天之下只有她敢对嬴政一次又一次的使用问句。
“那你说如何是好呢?”嬴政干脆将问题推给了她。
那霓裳心想:就等着你问呢!
“安抚天下靠的是仁政,不是简单的露个面就可以达到目的的。而仁政靠什么?靠军队!没有军队为新政保驾护航,什么仁政都执行不下去的。”
嬴政不动声色的看着那霓裳,意思很明显,继续说下去。
那霓裳的心稍稍悬了起来,嬴政的不动如山让人捉摸不透。此刻,帝王的阴险城府在这张刚过不惑之年人的脸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行,不能自己吓自己,如果自己的心乱了,言语中必然露出破绽。
“蓝田大营乃军之根本,皇上可以先去那里为士兵们带去秦国人的自豪。然后直接去泰山封禅,奉天承运。向北经燕国安抚辽东,再到长城查看边防,最后从宝鸡南下回咸阳。皇上以为如何”
至始至终,那霓裳没有提前九原大营一个字。
而九原的偏北边就是长城。
嬴政闭目沉思,那霓裳为他设计的巡游行程在他的脑海里如一张平铺的地图闪现。有老秦人的军队,有祭天的天下第一山,有燕赵大地,还有雄伟的长城。可以说,这份行程要强于那几位老臣的意见,嬴政微微的点了点头。
熟不知,那霓裳的处心积虑就是为了让嬴政点头。
秦,咸阳城外
烟花三月,绿草茵茵,天空万里无云,明媚的阳光温柔的照在嬴政一行人的脸上。三千护卫甲胄整齐,旌旗招展,黑色的“秦”字在空中迎风飘荡。送行军民数万人,此等恢弘的阵势更显天下共主之气势!
蓝田大营走马观花,毕竟是自己经营多年的军队,无需过多的哗众取宠。上将军王贲在此练兵,嬴政和他寒暄几句,检阅三军,几日后启程去了老齐国泰山。
仪仗在中国大地上行走了一月有余,在东西横穿了半个中国后来到了巍峨的泰山脚下。在21世纪,那霓裳曾经和同学一起游过泰山,两千年前的五岳之首,没有那么多石板台阶,没有两旁的铁网护栏,更没有那么多的名人题字。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原始和自然,这座没有被现代文明雕塑过的泰山如今就这样展现在那霓裳的眼前。
今天的天气不是那么晴朗,天空的白云惶惶飘动,似乎被这样的仪仗阵势给惊住了。放眼望去,连绵不断的山峰被雾气笼罩,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抬头仰望,拔地而起的高山树木雄姿英发,散发着不可一世的威严。
嬴政面无血色的看着被称为天下第一山的泰山沉思,他即将在这里祭告天地,向天下的人宣布,我嬴政才是你们的真命天子!
他兴致典雅,换了套服装准备登山,虽然身边的大臣与儒家博士都力劝无需如此,只要坐在轿上便可,但嬴政还是坚持独自攀登上山。
“我嬴氏历代尚武,难不成连千尺高的山都上不去吗?”
如此一来,也无人再劝,蒙毅也脱下盔甲,在嬴政身边陪伴着。那霓裳知道,任何时候,在嬴政的身边,都有蒙毅的守护。
“皇上,前面就是‘峰回路转’了。”那霓裳在嬴政的身边用手指着前方螺旋上升的台阶说,“一口气攀登过去,遇到困难定会峰回路转。”
“哦?这么神奇?”嬴政笑笑说,“你好像来过似得。”
那霓裳自然的应对:“你忘了我‘经天纬地’了吗?”
“哈哈哈哈……”
嬴政的心情很好,过去的那些年,像这样和那霓裳开着玩笑并肩徘徊是不可能的。无论他使用什么心思招数,软的还是硬的,她都以沉默相送。如今这样有说有笑,没事还开着玩笑的生活着实让他这个孤家寡人感到温暖。
“我说皇上,您还行吗?”蒙毅看着有些喘的嬴政半带调侃的问。
“屁话!当然行了!”
“可是皇上,看你的呼吸好像有点急促,要不我们休息一下?”
“你再多嘴,我就把你从这个地方给你丢下去,让你呼吸永远不急促。”
“……”
他们君臣就这样互相伴着嘴登上了南天门,不远处就是泰山之巅玉皇顶了。嬴政兴致极高,看着远处的夕阳,心中不由的莫名感伤。
先祖孝公力行变法奋发图强,经历了多少磨难与艰辛,朕奋六世之余烈,终于一扫六合,天下一统,岂不是千古之功业?然自己终是不惑之年,人过七十古来稀,难道朕只剩下二三十年的寿命了吗?这让人爱不释手的大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