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色古香]秦时明月美人殇 作者:残阳重现(鸣轩2015-05-06完结) >

第4章

[古色古香]秦时明月美人殇 作者:残阳重现(鸣轩2015-05-06完结)-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霓裳有些不明白姬隳的意思,问:“为什么会这样问呢?”

    “我们这里的所有女孩刚来时都被大王给那个过了,别的女孩都觉得大王的功夫很好,而且都盼着大王再一次光临她们,为什么我没有这种渴望呢?而且,这种事情我感到并不是那么舒服。”

    姬隳接着说:“姐姐,你能教教我吗?你有没有经历过大王的恩赐啊?”

    那霓裳听了脸又红透了半边天,她真的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纯真可爱的小姑娘,其实,她又有什么资格去谈男欢女爱呢?

    那霓裳说:“隳儿,这是大王的恩赐,如果大王能够天天来你这里和你在一起,那么你的荣华富贵就指日可待了。只是凡是不要太牵强,顺其自然就好。得之、幸之,失之、命之,懂吗?”

    姬隳勉强的点了点头,那霓裳也不明白她是知道懂了还是似懂非懂。

    姬隳很懂事,她知道那霓裳今日很累,交谈了一会便告辞会自己的房间了。那霓裳洗簌完毕后独自躺在宽大的床上发着呆,想着过去的一天里发生的事情,还是让她理不清思绪。

    她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女孩都被秦王“恩赐”过了自己却没有,为什么自己的待遇比所有的女孩都要好,甚至让一些妃子都心存嫉妒,他要做什么?他要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想着想着,那霓裳进入了梦乡,微笑的样子,倒映了那霓裳的梦是美好的。
10。…第九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澜1
    公元前237年,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十年前,韩国人郑国在吕不韦的统筹下全力治水,为的是打通泾水和洛水,灌溉整个关中地区,这本身是一件利国利民、千秋万代的功业,这一点让嬴政一开始也对未来产生了无限遐想。

    可是,秦国间谍得到可靠消息,韩国为了自保,派水工郑国到秦国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其东进的脚步。与此同时,东方六国也纷纷派间谍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特别是秦国宗室,对此深恶痛绝,集体鼓动嬴政下令逐客,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逐客令。”

    这是当年的诏书:水工郑国为其主游走于秦,罪在不赦。凡候人来事秦者,大抵皆如郑国,心怀二志,不利于秦而适足为害,令到之日,一切逐之!

    这是一道可以将秦国推向万丈深渊的诏书,这是一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法令。从秦孝公开始,秦国的发展壮大什么时候离开过六国士子的殚精竭虑?商鞅,卫国人;张仪,楚国人;甘茂,楚国人;蔡泽,燕国人;加之后来的李斯、王翦、蒙恬、蒙毅,都不是秦国人。可想而知,没有这些治世大才,何来秦国的强大,何来统一天下的胸襟?

    这一次,李斯也成为了牺牲品。他没有想到,一个郑国竟然可以让秦国恨六国士子恨到这个程度。这一道愤世嫉俗的诏书,可能嬴政是发泄出了心中的怨气,但这几十个字的背后,却是数万家庭的悲惨命运。

    想当年,他们带着梦想,背井离乡,满怀希望来到秦国,为这个国家拼搏奋斗。临到快要收获时,却遭到强行驱逐,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他们不但被侮辱,而且被抢劫,他们在秦国多年的积蓄就这样赤。裸裸的被残酷掠夺。事到如今,他们毫无选择,只得忍气吞声,保持着敢怒不敢言的沉默。

    那霓裳正在甘泉宫自己的房间里观看窗外的飘雪,飞飞扬扬、缓缓飘落。慢慢的,大地白了,屋顶白了,每株树上都积满了白色的晶莹雪花,整个大地挂起了白茫茫的天幕雪帘。瑞雪兆丰年,没有被工业污染过的白雪是那么的无暇,那么的纯洁。

    雪,在人们的心中是多么的有韵味,只是,这个时候下雪对很多人来说不是时候。

    “姐姐,不好了!不好了!”姬隳一边跑着一边喊着,打断了那霓裳纷飞的绪想。

    “怎么了?隳儿,别着急,慢慢说。”那霓裳端了杯热茶给姬隳,拿了条毛巾为她擦拭头顶上已经融化的雪花。

    姬隳一边喝着那霓裳送来的热茶一边喘着气说:“姐姐,出大事了。王上下令驱逐所有六国士子,您的父亲也在其中。”

    “啊——”那霓裳被这突如齐来的消息惊的目瞪口呆,她知道,在这样寒冷的天气被赶出家门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啊。

    那霓裳开始在她的历史记忆中收索这一段历史,她想起来了,嬴政的确做过这样一个错误的决定。可是,如何化解呢?这么多的人仅凭自己到嬴政那求情就可以挽回的吗?

    这个时候,她想起了父亲李斯忧愁的面孔,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老人家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无家可归。那霓裳匆匆收拾了一下,披上风衣,乘上马车,奔向了咸阳宫外。

    秦,函谷关。

    冬天的风,夹着雪花,催人泪下。北风凛冽,天寒地冻,怨声载天。六国士子的在军队的押解下,拖家带口,携儿带女,绵延在冰冷的泥沼中。士兵们对其并不体贴,似乎对这些只会玩嘴皮的人发自内心的憎恨,稍有耽搁便棍棒鞭策。而士子内部,也互相拥挤着,叫骂着,甚至有人乘乱盗窃抢夺,景况之悲惨,已近乎逃难。

    李斯走在人群的中央,看到此景想起了师兄韩非的一句对人性的定论,人之初,性本恶。在大灾大难面前,无论是冠冕堂皇的道义仁义还是虚情假意的名士风度,终究逃不过求生的本能与自私的利益。

    一夜之间,李斯从咸阳贵族落为丧家街蔻,心中的落差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痛苦。心中的抱负刚刚开始施展,便遇到了如此重大的变故,看着身边的两个儿子,心中不由的开始滴血。他可是刚刚为后人创造出好的条件啊!

    李斯想起了那霓裳,这个懂事乖巧的女儿。如果你在我身边,一定能为我出谋划策,指导我现在的工作方向,让我明白该走向何方。为了我们一家的荣华富贵,你不惜离开温暖的家去陪可怕的秦王。女儿呀,父亲对不起你!

    那霓裳的马车到了咸阳宫门停了下来,按照嬴政的命令,没有他的同意她是不可以随便出宫的,这一点,侍卫们都知道。

    那霓裳这个时候顾不了那么多,隔着窗户,对着拦在前面的侍卫高喊:“让开,我有急事要出宫。”

    前面的侍卫一拱手,对着那霓裳施了礼,冷冷的说:“霓裳姑娘,大王有令,你出宫必须经过王上的同意。”

    那霓裳急了,她对这个嬴政真是恨之入骨,自己的自由被限制,而且仅仅针对自己一个人,实在太可恨了。可是,事情万分紧急,如果再耽搁几时,父亲都要出函谷关了,到时候还怎样寻找啊!

    “你让开,再拦着本姑娘就要硬闯了!”那霓裳少有的发起了脾气,原来,再温顺的兔子也会咬人啊。那霓裳接着说,“我不信你们敢伤害我,我有个三长两短看你们如何向大王交代!”

    “这——”侍卫们面面相窥,不知该如何是好。等到马车冲过来时,一群人只得将马车死死拽下,将其拦在宫内。

    顿时,马嘶声,男人的叫喊声,女人的尖叫声混杂一起,让这个威严的咸阳宫门七零八落。

    “不得造次!”一声巨吼从天而降,让已经混乱的场面立刻变的鸦雀无声。

    谁拥有如此大的震慑力,竟然连马都不敢大声的喘息。

    那霓裳拉开窗帘,好奇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年纪不到二十岁的英俊少年站在了宫门的正前方。他的身子挺拔犹如苍松,气势刚健犹似骄阳,剑眉下一双璀璨的双眸闪着寒星,玉树临风。一身的戎装在雪花的衬托下格外醒目,腰间的佩剑冷峻威武,给人一种神明俊爽的感觉,威风凛凛立在天地间。

    那霓裳看着这个年纪与自己相仿的少年心中疑惑重重,她快速的在脑海里搜索同一时代的英雄人物,可是一时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个风流倜傥的人到底会是谁呢?
11。…第十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澜2
    “蒙将军,车里的就是大王一直供在宫中的霓裳姑娘。”侍卫班长禀报说,“没有大王的授权,她是不可以出宫的。”

    蒙将军听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径直走到那霓裳的车前,盯着车门前的帆布停了下来。

    蒙将军?那霓裳心里想着这个将军应该是谁。蒙骜,太老;蒙武,不像。那只有蒙恬和蒙毅最有可能了,蒙恬小嬴政四岁,蒙毅则小嬴政十岁。看来,眼前这位将军就是蒙恬了。

    “请问是蒙恬蒙将军吗?”那霓裳掀开了挡在他们之间那块帆布微笑着说。

    蒙恬先是一愣,不知是被猜中姓名的愣怔还是被眼前如花似玉般的容颜所惊艳。只见他的双眼盯在了那霓裳的脸上,硬是将她看的脸庞发烫。

    “你就是霓裳姑娘?我听说过你。”蒙恬赶忙抑制了自己的尴尬,转开了话题说了起来。

    “我也听说过你,蒙将军。”那霓裳也笑着对蒙恬说。

    “你听说过我?”

    “啊我……”

    那霓裳这时才知道有些失言了,她怎么可能知道毫无建树的少年蒙恬呢?她总不能说,蒙将军,我知道您啊,您可真厉害。您率领的九原三十万大军打败匈奴五十万骑兵主力,为秦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吧?

    “恩……你是名门之后嘛!谁不认识您啊!”那霓裳嘿嘿的说,“蒙将军,你看我有急事要出去见我的父亲李斯,您能帮帮我我?”

    “你父亲是廷尉李斯?”蒙恬困惑的问。

    “来不及解释了,再不去他们就要出函谷了啊!”那霓裳急切的说。

    蒙恬本人对逐客令也恨不能言,如果要究其根源,他们老蒙家祖上还是齐国人呢!难不成,连祖父到自己三代人全都赶出秦国不成吗?蒙恬知道李斯是当世奇才,就这样灰溜溜的被赶出秦国无论如何都将是一场人才灾难,更何况现在失去的是整个天下士子的心。

    那霓裳真想告诉他,告诉嬴政,这次逐客令要比两千多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更加的残酷,更加的离心离德。

    “来人,禀报大王,霓裳姑娘出城两日,事毕后我亲自送回。”蒙恬对着侍卫班长高喊着。

    “这……”这个命令的确让他为难死了。

    “你们营调五十骑兵跟我出宫,出咸阳城,保护霓裳姑娘。”蒙恬根本就不等侍卫班长回话就下令了。

    “遵命!”士兵们异口同声,在军中,谁都知道这个嬴政的铁哥们蒙恬的厉害。他要做的事情,谁都别想阻拦。

    蒙恬带着亲兵陪着那霓裳一路向东追了过去,茫茫大雪,催人凄凉,终于在函谷关的关口看见了犹如逃难般的杂乱大军。

    “父亲!父亲!您在哪啊!”那霓裳对着蓬头垢面的人群高喊着,她知道,自己的父亲一定就在其中。

    李斯只觉得一阵熟悉的声音传入耳内,回头一望,老泪纵横。他搂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满眼泪花的笑着说:“看,裳儿来为我们送行了。”

    此时,那霓裳已经从车上下来,她一把拉住了李斯的手,哭喊着说:“父亲,我不是为你送行的,我是劝你回去啊!”

    李斯抚摸着那霓裳散落的头发,笑着说“傻丫头,这可是秦王下的令,我想不走,可能吗?”

    “不,父亲。你可以扭转局面的,这里面您德高望重,只有您才有可能改变这一切。”

    李斯说:“傻孩子,别为父亲难过。茅焦曾言,一朝为官,此身便好似货于帝王之家,摧眉折腰,患得患失,难得开心颜,何苦呢!今日所思,此言尤堪警醒,未尝不是好事。此回老家上蔡,依山傍水,筑屋而居,余生悠悠,逍遥于田舍,不亦乐乎嘛?”

    那霓裳抹了抹自己的眼泪,她不知道这到底是泪水还是雪水。她轻轻的对李斯说:“父亲,你先回头看看吧!”

    李斯转身望去,纵是他见多识广,定力过人也不由的大吃一惊。在他面前出现的,是同路人的一片跪倒哀求,一望无际,绵延数里。

    那霓裳说:“父亲,您虽能独善其身,而您眼前的这些人,却已经倾家荡产,有家不能回了。他们的全部希望都在您的身上,您的决定,将左右着这些贫苦大众的命运。他们是生存还是毁灭,是幸福的生活还是苟延的残喘,都取决于您的滔滔雄辩。父亲,您应该写文进谏,只有您才能救他们与水火之中。”

    李斯放眼望去,跪倒的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鼻涕长流的孩子,有面容忧愁的男人,有花容失色的女人。他们的眼神里满是祈求,他们的眼神里满是期待。他们明白,这是他们留下的唯一机会,此刻,感天动地的祈求声惊天泣鬼。

    李斯叹道:“不是我不愿进谏,只是谏书易写,信使难托啊!我等处江湖之远,呼道无门,万一谏书落入宗室手里,激发宗室的愤怒,随着而来的可就是诛杀了啊!”

    众人顿时绝望感叹:是啊!即便写了谏书,也无法送到嬴政的桌案前啊!

    这个时候,蒙恬率众到赶到,只见他高喊一声:“先生勿忧,你信得过末将吗?”

    李斯定眼一看,喜从心来,当今朝堂已经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信使了,这个与自己有过过厚交情的蒙恬。

    众人的希望重新燃起,有人甚至高呼起来。蒙恬也不愿再绕弯子,一声令下“磨墨”,李斯便开始了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12。…第十一章  弱女子的力挽狂澜3
    冬日的天空,高远悲怆。空旷的关外,已铺满了渐渐的一层白雪。飘散的雪花,随风舞动,预示着一场大寒即将降临。

    李斯坐在当中,风鼓衣袖,须发张扬,仿佛嵇康抚琴奏绝音,旁若无人,物我两忘。须臾间,八百余字倾泻而出。

    李斯捧着这封手稿递给了蒙恬,说:“事无必成之谏,更无必听之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没等蒙恬回话,那霓裳插了一句,胸有成竹的说:“父亲,你尽管放心,您的这篇谏书必能让秦王回心转意。”

    “有女儿这话我就放心了,我相信你,裳儿!”李斯语重心长的说。

    蒙恬命令身边的人保护好李斯家人的安全,随后带着那霓裳奔向了嬴政的宫殿。

    嬴政此时正在和妃子火热朝天的做着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这一次项蓉蓉没有直接参与。她按照嬴政的要求安排了两个绝色美女伺候着性欲旺盛的嬴政。窗外的雪花缓缓落下,屋内的男女肉体激情碰撞,一动一静,衬托出了冰火两重天的境界。

    女人的呻吟毫无掩饰,似乎礼义廉耻在她们的心中没有任何特殊位置。是无知?是纵然?不得而知,但这一切却是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

    两个女人的声音,让整个屋内洋溢着不堪入耳的淫秽污语。嬴政的身体很强壮,两个女子又很娇小,嬴政压在她们的身上就好像一具雄狮趴在了一头小小的绵羊上面。

    弱肉强食的年代,较小的女人极度可悲,男人的世界里,只有权利,没有义务。

    项蓉蓉在门外听的心里情不自禁,可是,她必须控制自己,秦王有令,此时此刻谁也不得打扰,否则,后果自负。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项蓉蓉的胡思乱想,她回过神来,看见了蒙恬和那霓裳来到了嬴政的寝宫门外。

    蒙恬没有将这个女人放在眼里,拿着李斯的手书,径直往里屋走去。

    “蒙将军,你不能进去!”项蓉蓉大惊失色的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