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色古香]秦时明月美人殇 作者:残阳重现(鸣轩2015-05-06完结) >

第48章

[古色古香]秦时明月美人殇 作者:残阳重现(鸣轩2015-05-06完结)-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蔚南蛩饕约旱暮⒍K淮未蔚脑诤谝估锟奁恍欣侠幔谡飧鲈尺宸缭频拇笄刎┫嘈闹辛魈省

    如今,陈胜吴广势力铺天盖地,从最初的数千人,到现在已达到上百万的力量。贼势之大,是他李斯始料未及的。其实,他并不怕战争,他知道大秦遇到过比今日更加严峻的考验,最终都安全度过,难道这些乌合之众真的能够将这个强大的帝国给推翻吗?

    其实,李斯这样自欺欺人的想法在刚刚一转念便有了失望的情绪。如今的局面当真乐观吗?以往大秦君臣众志成城,即使有再大的困难,都毫无畏惧。如今呢?皇帝整天沉迷女色,国家大权掌握在一个大臣的手里,这何尝不是一件让后人耻笑的事情啊!陈胜的百万之兵已到函谷关,蓝田大营、九原大营的军队远水不解近渴,整个关中的兵力都不足十万,如何应对?

    正在这时,门外禀报:“大人,章邯将军求见。”

    “章邯?”李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似乎遇见救世主一般,立刻从位置上站起,“快请!”

    章邯大步走到近前,李斯一眼就看出他的风尘仆仆。铠甲上的灰尘还遗留在缝隙中,表情严峻,面容失落,宝剑斜跨在侧,虽满脸尘土,依旧英气逼人。

    章邯立刻下跪道:“末将章邯,参见丞相大人。”

    李斯急忙上前将其扶起,眼含泪光的盯着他说:“将军一路辛苦,没想到还有人看得起老夫。”

    章邯有些吃惊,急忙问:“丞相何出此言?”

    “你久未入咸阳,不知当前局面之复杂。”李斯感慨的说,“如今内忧外患,老夫真的无能无力了。”

    章邯一路赶来也知道有个叫陈胜的人开始造反了,可是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皇帝被赵高控制,他也略知一二,但看李斯的反应可能要比自己想的严重了。

    “丞相大人,还望如实相告今日之局势。”

    李斯让章邯安坐,吩咐了下人摆下酒席,须臾,二人如约而坐。

    李斯为章邯斟满酒说:“将军有所不知,当日是我小看了那个阉人,竟让他成了气候。”

    章邯口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竟然如此,为何不杀入皇宫,清君侧?”

    “谈何容易啊!”李斯也陪着一饮而尽,“赵高手中有五万精兵,这是他的家底子,无论如何都不会动,除了关外大军,谁都奈何不了他。”

    “难不成就让他在咸阳宫内作威作福?”

    “将军应该也略有耳闻,如今函谷关外农民军来势汹汹,老夫也无暇去顾宫廷争斗。”李斯分析大势说,“赵高应该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才让彼此的关系保持着微妙,老夫也不是不识大体之人,大敌当前,所有的内部斗争都必须停止,还是以大秦社稷为重。”

    章邯听了很受感动,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或许除了王翦就是眼前的李斯了吧。他拱手对李斯一礼说:“实不相瞒,末将是受霓裳姑娘点拨才投此而来,本来心存疑虑,今日听丞相如此之说,心中大可放心了。”

    “裳儿——”李斯仿佛很久都没有她的消息了,他眯着双眼,思绪飘远,低声的问:“裳儿,他——还好吗?”

    “霓裳姑娘很好。”章邯说,“只是公子扶苏死后心灰意冷,不愿在九原呆了,和樊哙一起去了泗水郡。”

    “樊哙?泗水?”李斯很莫名其妙。

    他当然莫名其妙,泗水乃东方千里之遥,而樊哙则是一个小小亭长的手下,怎可能入堂堂丞相的法眼?

    “也罢。”李斯长叹一声说,“我知道,裳儿的心里是怪我的。”

    “不,丞相大人,霓裳姑娘心中是惦记你的。”

    李斯不再言语,他拭了拭眼泪说:“先不谈这个了,我这辈子对不起裳儿,对不起大秦,如今大秦命运危在旦夕,老夫只希望能够为大秦再尽一份绵薄之力吧。”

    话题还是回到了正题上,不管有什么事情,门外的敌人是必须要面对的。李斯低头不语,对于军事他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只是一直沉思。

    李斯的担忧章邯很清楚,九原大军远在千里之外,蓝田大营也调兵不及,更何况还有一个桀骜不驯的王贲。六国驻军不可能前来,颖川郡李由那里的十万人马一时也很难赶到,只靠关中的不足十万人抵抗陈胜的百万大军,如何能够抵挡?

    更何况,赵高还要留军队驻守咸阳,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留足余地。

    “丞相大人,在下有一个想法。”章邯经过短暂的思考后说,“此法虽不能称之为上策,但解决当务之急应该可以。”

    李斯的眼前一亮,急忙问:“将军请讲。”

    章邯说:“骊山皇陵不是一直有几十万刑徒吗?如今是否还在服役?”

    “一直都在,将军的意思是……”

    “正是!”章邯说,“若皇上大赦天下,让其待罪立功,战胜之后可免除刑罚回家,那么这必将大大的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战斗力方可提高数倍。我秦人人人能征善战,定能将那些乌合之众赶回老家。”

    李斯一听,不由的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只是他有一个顾虑:“刑徒突然成军不经操练,如何能够熟悉阵法,将军有把握驾驭他们吗?”

    章邯笑了笑,对于打仗他可是跟蒙恬学到了太多:“大人多虑了,我军有函谷天险,无需与敌人摆开阵势战斗。其实即便排兵布阵,量那个陈胜军也不是对手,只不过犯不上而已。守军足够,粮草充足,陈胜军定会急躁,担心我大秦援军,加之粮草问题,十数日后必会考虑退军。待敌人一动,我军便全力追击,平原地区胡乱厮杀,无需阵势,陈胜不是项燕。”

    李斯听了点了点头:“请将军在此休息,今夜我便入宫觐见,请求皇上大赦骊山刑徒。”

    深夜,李斯求见,若在平时赵高是不会给李斯这个面子的。如今非常时期,他非常明白与李斯共同对敌的重要性,于是,请李斯入殿。

    说是觐见,其实还是赵高单独接见了李斯。这个时候,胡亥是不会离开温柔乡的,在美女的怀里,即便是天塌下来,也要先把这些女人光顾一遍再说。

    赵高今日的态度似乎很恭敬,他见到李斯前来,立刻过来笑着迎接道:“丞相大人多日不见,身体还好啊!”

    李斯根本就不想跟他废话,拱手一揖说:“太傅大人,老夫今日来是请皇命的。”

    “什么皇命?”

    “特赦骊山刑徒,让其为我所用,以抵御关外大军。”李斯看门见山,毫不绕弯子。

    “这个……”赵高犹豫着,“恐怕不妥吧?”

    赵高担心的是如果这些人被李斯所用,在打败陈胜之后调转头来打自己,那可不就坏事了。

    李斯早就料到赵高会犹豫,上前一步逼问道:“敢问太傅大人,如今怎样才有抵御关外大军,莫非你手里的那几万人就可以全盘开拔吗?”

    赵高的眼珠快速的转动着,现实告诉他除了动用骊山刑徒,当真没有可用之兵了。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不管想通想不通,这步棋是必须下了。

    “请问何人为将?”

    “章邯。”李斯没有说这个计谋是自己和章邯议定的,“章邯将军此时就在骊山,还望太傅大人早作决断。”

    “还是先把陈胜这批人给对付了吧。”赵高心想,“来人,拟定诏书!”

    皇帝大赦天下的诏书传入骊山,这里的刑徒立刻炸了锅般的高呼“万岁”,这是他们远离这个苦难的工地唯一的机会,他们都曾经是战士,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就这样在这里虚度。

    章邯经过选拔,集结了三十万人马,他一声令下,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向了函谷关。
89。…第八十八章  起义军的溃败
    起义军兵临函谷关让天下人为之侧目,谁都没有想到,百战百胜的秦国军队竟然会让一群近乎乌合之众的人长驱直入到都城附近。

    那霓裳来到刘邦的县衙,在樊哙的保护下平安的回到了这个和谐的地方。刘邦的消息灵通,早早得知陈胜吴广的起义之事,并时时关注着,他在等,等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好让自己有机可乘。

    就在半年前,刘邦的心还是向秦的,他以大秦命官自居,对反对秦法的人施以重罪。萧何多次向他提出拥兵自重都被他驳斥了回去。如今扶苏已死,这个天下百姓期待的明君没有如约的成为皇帝,无疑让所有人失望。咸阳城中的杀戮,让天下寒心,人们对这个腐败的皇帝腐朽的国家渐渐失去了信心。

    那霓裳的归来,让刘邦有了前进的方向,没等她开口,樊哙就迫不及待的将路上的所见所闻全盘托出:“大哥,您不知道,这天下可乱成一锅粥了。”

    刘邦不屑的看了看樊哙说:“怎么不知道,陈胜吴广已举义兵兴义旗,快打到关中了。”

    “不是快打到,是已经兵临函谷关了。”樊哙兴奋得意的说,“起义军号称百万之众,关中地区兵力仅仅数万,看来这一次大秦要灭亡了啊!”

    萧何笑了笑,对樊哙说:“你就这么看好起义军吗?”

    “那当然,打仗嘛,人多当然胜利的可能性大了。这二十比一的兵力,就是傻子也能打赢啊!”

    刘邦听了大感意外,急切的问道:“这秦国主力军队如此之多,怎么会让这支农民军一直打到关中呢?”

    萧何分析道:“这说明秦国内部矛盾重重,重臣几乎被杀戮殆尽,外面将领不愿出兵,才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刘邦接着问:“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所准备啊,这咸阳若是被攻破了,大秦就完了,那我这个亭长不也就成了虚名了?”

    萧何继续调侃着:“你就别拿这个亭长出来丢人了,搞的跟好大的官似得,比你官大的多的是,他们比你更愁!”

    “话不能这么说……”

    “我说的不对吗……”

    正在他们半开玩笑吵的不可开交之时,那霓裳轻轻的走过来抚了抚裙摆坐了下来。樊哙被这迷人的一幕看的目瞪口呆,顿时满堂鸦雀无声,他们知道这个传奇的女子要说话了。

    “这一仗起义军胜不了。”那霓裳的声音犹如湖水一般平静,“骊山刑徒成军,章邯亲自挂帅,陈胜吴广不是他的对手。”

    “章邯?刑徒军?”所有的人异口同声的说。

    “对,起义军都是由农民组成,小农意识太重,只能胜利不能失败。这一次,他们要吃大亏了。”

    萧何听那霓裳话里有话,忙问道:“看来这一仗的影响很大啊。”

    那霓裳没有做声,目光忧郁的望着窗外,心想念叨,苏儿,你在那边还好吗?

    函谷关外。

    陈胜吴广的军队在次驻扎已达十数日,除了试探性的进攻外,没有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不是他们不想强攻,只是函谷关地势险峻,没有攻城器械,实在不知该如何出手。

    陈胜对吴广说:“看来在此不能再耽搁了,如今秦兵兵微将寡,没有攻城器械用云梯也必须强攻了,我军休整已完毕,必须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吴广点了点头,他心里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对着全军一声令下:“全军攻城,踏平函谷,杀进咸阳!”

    “踏平函谷,杀进咸阳!”

    百万起义军的吼声在幽静的关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山峦回声此起彼伏,回荡在这个千年关口之中。分贝扩大数倍,让数十里地之外的人都隐约能听见。

    章邯的刑徒军已开始上路,从骊山到函谷,百余里的路程,他带着先头骑兵几个时辰就赶了大半的路。他们在接近函谷关时就听见了这士气高涨的喊杀声,此刻所有的人都知道。起义军攻城了。

    “将军,起义军势头太大,我军需赶忙前去增援。”

    章邯听了很不以为然,他知道拖到现在才开始强行攻关,说明陈胜吴广之流也是鼠辈。兵贵神速,乃兵家常识,他们竟然可以在天下第一关前停留十数日,仅凭这一点,他章邯就有把握击溃他们。

    “不要慌,我先头骑兵只有两万人,即使赶到函谷关也只可下马守关,万万不可轻易出城迎敌。敌人没有攻城器械,函谷关山高路险,那些乌合之众越不过这道天堑的。”

    众将听了不住的点头,在刑徒大军全部赶到之时才将函谷关上的将士替换下来,三十万刑徒军加上一万函谷守军,顿时让关外的陈胜吴广目瞪口呆。

    “大哥,秦国哪里来的这么多军队?”吴广惊讶的问。

    陈胜也傻眼了,只顾摇头说:“不知道,我怎么知道,怎么可能。”

    “一万人守关我们都攻克不下,如今来了三十余万,这个仗还怎么打?”吴广说,“如今我军粮草即将断绝,不如先回陈城再从长计议吧。”

    “就依贤弟。”

    起义军开始向后撤退,毫无章法的向自己老家的方向退着。章邯看着眼前一片混乱的农民起义军,对着全军一声高喊:“各位兄弟,立功的时候到了,打完这一仗,你们就可以回家了!”

    军中顿时传来一阵欢呼声。

    章邯在关内做好了部署,短短半个时辰就将守关出城的士兵安排的井井有条。他的威信极高,在军中人人得知他的厉害,对他的用兵都很佩服,于是命令深入人心。

    陈胜刚开始撤退,吴广在身后急忙的追上来气喘吁吁的对他说:“大哥,我打听到了,这支军队是秦国将骊山刑徒召集起来组成的军队,领兵的人叫章邯。”

    陈胜一听心里不由的一阵冷笑:“搞了半天是刑徒军啊?我真是高看他们了。一支由罪犯徭役与奴隶组成的军队无论如何也打不过气势高涨的农民起义军,何况我们兵力是敌人的三倍多,撤回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大哥的意思是?”

    “与他们决一死战!”

    可是起义军政令不统一,在撤退的时候很多命令不能立刻传达到士兵那里。当陈胜吴广开始调转马头与秦军决战时,很多人还以为他们是来接应自己不要被秦军偷袭,一个个拱手感谢他们呢,搞得陈胜吴广苦笑不得。陈胜只得让鼓手击鼓,让大家迅速的从撤退的思想中转变过来。

    就在这时,函谷关大门洞开,一阵整齐的鼓声之后,两万骑兵首先亮相了。

    关中大地阴云密布,苍野茫茫,两支大军在渭水之南摆开了战场。背靠函谷关的章邯军两万骑兵作为中军,左右各五万重甲步兵摆成了整肃的方阵。由于关口地势不够宽广,剩余的二十万军队按梯队铺排在后,准备第二轮第三轮的攻击。

    方阵的中间,一个大大的“章”字大旗迎风飘荡,已半头白发的章邯怀抱着令旗宝剑一脸冷漠的望着陈胜的中军,或者说是陈胜吴广的大旗之下的那个豪华王车。

    与秦军一箭相隔的东边原野上,起义军上百万的人马纷纷散散的站的杂乱无章。由于人太多,前后相拥使得兵器都完全抵住了自己的同伴。他们的服色旗帜各异,战车、骑兵步兵的人群人声喧嚷,人人都好奇的指着鸦雀无声的这支刑徒组成的军阵议论纷纷。似乎不是在打仗,而是在看热闹。

    陈胜一马当先,从豪华的王车中出来骑在一匹白色的马上说:“章邯老将军,我尊重你是天下名将,只要你愿意投降,不失封侯拜爵,若执意一战,本王将一举灭秦,让你等玉石俱焚也!”

    章邯冷冷一笑,高声道:“陈胜,你一个小吏也敢在本帅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