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
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被扣上“铁托分子”、“右倾民族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 、“西方代理人” 、“间谍” 、“特务”等罪名,遭到清除、审判、监禁和处决。
被处决的有保共中央书记、代总理科斯托夫,匈共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拉伊克,捷共总书记斯兰斯基。被监禁的有波兰工人党总书记哥穆尔卡。
1948年是东欧战后历史的转折点。从此以后,东欧国家完全按照苏联模式,确立了政治上一党高度集权,经济上推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突击式地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消灭资本主义私营经济,逐步地建立起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一章南斯拉夫反法西斯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法西斯国家的入侵和南共领导的武装抵抗运动
一、历史概况南斯拉夫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上,地处连接欧亚两大洲的陆路要冲,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在中世纪曾长期受周围强国的统治,他们进行过多次反抗压迫者的武装起义。
1829年塞尔维亚获得自治公国的地位。
1878年塞尔维亚和黑山的独立得到了国际承认。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在1918年12月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由于掌权的塞尔维亚王室和资产阶级奉行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政局一直动荡不定。
当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很不发达。某些重要的工业部门,特别是采矿业,掌握在外国资本家手中。
二、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建立和活动1919年4月南斯拉夫各地区的社会民主党左派在贝尔格莱德召开联合代表大会,成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共产主义者)。
1920年6月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党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党。在1920年11月的制宪议会选举中,南共获得59席,是第三大党。反动当局在12月借故禁止南共活动,1921年8月又宣布南共为非法组织,南共被迫转入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后来党中央迁到国外,同时党内发生了严重的派别斗争。党员人数由最多时的65万人降到只剩B200人左右。
共产国际在30年代曾考虑要解散南共。
铁托担任南共总书记后,把党中央领导机构迁回国内,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整顿和发展党组织。到1941年4月战争爆发前夕,党员增加到12万人,团员增加到3万人。
B三、法西斯国家的入侵1941年4月6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纠集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两个仆从国,不宣而战,大举入侵南斯拉夫。南王国军队一触即溃,土崩瓦解。
国王和政府在15日撇下各族人民,仓惶逃往国外。
17日,王国军队统帅部签署了投降书。入侵者瓜分了南大片领土,并充分利用南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实行分而治之政策,建立附属国,扶植傀儡政权,煽动民族仇恨,挑唆民族残杀。
在国家被占领和肢解、人民受奴役和残杀的艰难时刻,当年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资产阶级政党头面人物,有的跑到国外参加了流亡政府,有的销声匿迹隐居下来,要求人民忍耐和等待;有的投敌叛变,成了占领者的帮凶。只有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挺身而出,担当了领导各族人民抵抗侵略者的历史重任。
4月10日,南共中央确定了开展反法西斯武装斗争的方针,并成立了以铁托为首的军事委员会。5月初,南共中央在萨格勒布召开有省委书记参加的重要会议,制定了在国家被占领的条件下南共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政治纲领,决定在党的各级领导机构下面都设立军事委员会,来负责收集武器和军需物资,编组和训练战斗小组。
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南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世界局势,为南开展武装斗争创造了国际条件。南共中央发表的《告南各族人民书》指出,苏联进行的正义斗争同时也是南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南人民要竭尽全力阻止侵略者把南变成法西斯军队的供应基地,同时要为进行最后决战作好直接准备。
6月27日,南共中央决定成立南人民解放游击队总司令部(后改为最高司令部)
以代替军事委员会,由铁托任总司令。
7月4日,南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把经过训练的人员组成游击队,在适当时机开展武装斗争;同时向各省派遣中央代表以保证这一决议的贯彻执行。7月7日,在克鲁帕尼附近的白教堂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这一天现在是塞尔维亚人民的起义节)
,接着在全国各地先后爆发了南共领导的人民起义,建立了游击队,开辟了解放区。
1941年7月21日,成立了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机关——别拉尼人民解放委员会。
12月21日,在鲁多组建了南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大型正规部队——第一无产者突击旅。
1942年2月,人民解放军最高司令部在福查发布了《关于人民解放委员会的任务和结构的法令》和《关于人民解放委员会在解放区的工作的法令》。
法令规定人民解放委员会是解放区的政权机关,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应包括一切爱国人士。它行使政权机关的除军事职能以外的一切职能。
1942年9月,最高司令部又发布了《关于人民解放委员会选举的法令》和《关于建立后方军事机关的法令》。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各地解放区不断扩大和联结成片,人民政权日益巩固。
1942年11月26~27日在波斯尼亚西部的比哈奇召开了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有各地人民解放委员会的代表、各革命组织的代表和爱国人士参加。会议本来想建立全国性的政权机关并成立新政府,但由于共产国际和苏联不同意而作罢。最后会议宣布南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是“人民解放斗争各民族和各党派的政治代表机构”
,并选举主席团和执行委员会来领导各地革命政权机构和处理日常事务。原民主党领袖伊万。里巴尔博士当选为执行委员会主席。
第二节 新南斯拉夫国家的建立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南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后的一年里,国际和国内的军事和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红军在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伟大胜利后,向西挺进,经过库尔斯克战役和乌克兰大会战,解放了广大的国土,给法西斯德国以致命的打击。
1943年7月,西方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9月初,迫使意大利投降。南人民解放军在1943年经历了奈雷特瓦和苏捷斯卡两大战役的考验,变得更加强大了。意大利投降后,南解除了境内意军的武装,获得大量的武器弹药,可装备8万名战士。
南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30万人,解放了国土面积的一半。建立新国家的条件已完全成熟了。
1943年11月29日,在波斯尼亚中部的亚伊采召开了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有各地人民解放委员会的代表142人出席(马其顿的代表由于战争阻隔未能到会)。会议宣布,南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是“南斯拉夫最高立法和执行代表机构”,是“南斯拉夫人民和国家主权的最高代表者”;禁止国王回国,国家的政体问题待全国解放后由人民来决定。
会议选举了由63人组成的主席团,伊万。
里巴尔博士当选为主席团主席。会议决定成立新的革命政府——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同时剥夺王国流亡政府作为南斯拉夫合法政府的一切权力。会议选举约。布。铁托为南全国解放委员会主席,选举爱。卡德尔、弗。里勃尼卡尔、博。马戈瓦茨为副主席,还选出13名委员分管各个部门。
参加革命政府的,除南斯拉夫共产党外,有克罗地亚农民党、斯洛文尼亚基督教社会党、南斯拉夫穆斯林组织的代表和无党派人士。会议还宣布南斯拉夫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在联邦制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新国家。这次会议的历史性决议标志着新南斯拉夫国家的建立。
当时出现了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一个是流亡国外的王国政府,它在国内没有什么力量,它所依靠的德。米哈伊洛
维奇的切特尼克部队与德国占领者勾结,共同讨伐游击队,欺压其他民族的人民,因此声名狼藉。但这个政府得到英美苏三大盟国和其他国家的承认。另一个是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它体现人民的意志,领导着轰轰烈烈的人民解放运动,解放了广大的国土,抗击和牵制了敌人大批兵力,可是它却得不到国际承认。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盟国三巨头德黑兰会议虽然承认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运动的武装力量,却不承认南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和南全国解放委员会。
在这种形势下,根据邱吉尔的建议,南全国解放委员会与王国流亡政府进行谈判,以解决新国家及其政府的地位问题。铁托和流亡政府新首脑舒巴希奇经过三次会谈,达成了成立统一的南斯拉夫政府的协议。
1945年2月的三巨头雅尔塔会议讨论了南斯拉夫问题,决定立即实施铁托—舒巴希奇协议。
1945年3月5日,南全国解放委员会和王国政府分别辞职。3月7日,根据南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主席团的建议,王国摄政委员会任命了民主联邦南斯拉夫政府。
同日,新政府向南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主席团宣誓就职。这是一个联合政府,由铁托任总理兼国防部长,大部分部长和委员是原全国解放委员会的成员,有一批资产阶级政党的代表参加了政府,其中塞尔维亚民主党的米。格罗尔任副总理,克罗地亚农民党的伊。舒巴希奇任外交部长,尤。舒特伊任不管部长。新政府成立后很快得到了全体盟国的承认。
1945年5月,法西斯德国投降,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在战争期间南斯拉夫牺牲了1706万人,占B全国人口的108%,在欧洲仅次于苏联和波兰。财富的直接B损失达91亿美元(按1938年价格计算,当时南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12美元)。
南共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在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共本身在战争中共牺牲了约55万名党员,34战前入党的党员到B A战争结束时已不在人世。
但党的队伍经过战争考验日益壮大,到1945年5月有党员141万名,他们是各条战线中的领导B和骨干力量。
第三节 战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建立
南共认为,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新阶段。
南共通过人民阵线团结各阶层的广大群众,为巩固新政权而奋斗。南斯拉夫军队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迅速消灭了残存的切特尼克分子、乌斯塔沙分子、“民族阵线”分子、白卫军等叛乱恐怖集团,稳定了国内政局。各地军事法庭和人民法庭公开审判了卖国投敌的首要分子:乌斯塔沙组织的首领、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头目(帕韦利奇逃到南美,未能缉获归案)
、米哈伊洛维奇及其切特尼克国家委员会的成员、塞尔维亚的奈迪奇将军、克罗地亚的斯特皮纳茨大主教、斯洛文尼亚的卢普尼克将军和罗日曼主教、马其顿内部反革命组织中的首恶分子等。
这样就清算了他们在战时犯下的种种罪行。
剥夺剥夺者,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早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各地的革命政权就开始没收通敌分子的财产,并在资本家经营的企业中实行工人监督。
1944年11月21日的《国家占有敌人和外逃者财产法》规定,凡是敌人、德国公民、战争罪犯、通敌分子、暴发户和外逃者的财产,都由国家没收。
1945年4月进行币制改革,旧第纳尔按20:1兑换新第纳尔。
战争期间超过生活费用的收入(超过25万第纳尔的部分),B作为国难财予以没收,个人兑换超过500第纳尔的部分,按比例予以没收。这是对剥削阶级手中掌握的超过限额的现金的一次剥夺。
1945年8月23日的《土地改革和移民法》贯彻“耕者有其田”的原则,消灭了大土地私有制。法律规定:无偿没收大地主、银行、企业所占的全部农业用地;没收教堂、寺院、宗教团体的超过10公顷的土地;没收商人、手工业者、职员以及其他非农业劳动者的超过3~5公顷的土地;农民每户可占有的耕地为25~35公顷,各种地产总额为45公顷①,超过部分没收,但给予适当补偿。土地改革中共没收土地15664B万公顷;其中51%即7974万公顷分配给无地和少地农民及B移民;183%用来兴办国营农场;25%交给国营企业使用;B13%交给医疗保健机构和其他机构使用;26%成立农民劳B动合作社;其余243%是森林和宜林地区,交给国营林场。
土B地改革后南斯拉夫只把部分没收的土地收归国有,没有在全(①1953年5月27日的法律规定土地的最高限额为10公顷,个别共和国有特殊情况下规定为15公顷。)国实行土地国有化。
镇压反革命、币制改革、土地改革等革命措施触动了剥削阶级的切身利益,它们在联合政府中的政治代表便出来与南共抗衡。
1945年8月7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建议,吸收1938年选出的没有投敌叛变的118名议员和某些资产阶级政治家作为正式代表。他们组成了以格罗尔的民主党为主的反对派,否认南共的领导作用,否定战时人民政权的合法性,反对联邦制度,否认马其顿和黑山是独立的民族,要求把这些地区并入塞尔维亚,主张停止惩治战争罪犯和叛国投敌分子以“缓和”国内的政治形势。以舒巴希奇和舒特伊为首的克罗地亚农民党也附和其中某些主张。他们企图扭转历史的车轮,复辟旧制度,恢复自己过去的势力。但他们的图谋失败了。于是格罗尔、舒巴希奇、舒特伊等人在1945年8月底到10月初先后退出联合政府,并宣布抵制制宪议会的选举。
制宪议会的选举在1945年11月11日进行。年满18岁的男女公民和军人都有选举权(战前妇女和军人没有选举权)。只有叛国投敌分子被剥夺了选举权,但他们只占18岁以上人口的23%。登记的选民有8,383,455人。参加联邦B院选举的选民有7,432,469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866%。
B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