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朝歌狂飙-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这回到北京来,我想,将会在你们一生保存很深的印象,将会永远在你们心中激起革命的波浪,将会永远鼓励你
们在大风大浪中前进。”他还指出“革命要依靠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不能包办代替。”这篇讲话实际上是鼓励外地来
京师生学习北京的“造反”经验,然后回去“革命”。
整个体育场沸腾了,掌声冲天,欢声雷动,外地学生们激动得又蹦又跳,喊哑了嗓子,他们幼稚的心灵发出真诚的
感谢与激动,因为他们终于从党中央听到了对自己行动的肯定。右派学生的帽子早已随着那浓重的福建口音飞到九霄云
外了,幼稚但不失聪明的大中学生们悟出了一个道理,革命与反革命,正确与错误的分水岭或者说判断的标准不在于你
干了什么,而在于你的立场,在于你站在哪一条线上。
北大、清华是外地学生最集中的地方,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让他们大开眼界;排山倒海的批斗会令他们意气风发。看
看那些在台上低头弯腰,瑟瑟发抖的黑帮、当权派,有的学生难免要动侧隐之心,但是一想到就是这些可怜兮兮的人,
曾经是那么专横、一意孤行地压制群众,又那么阴险地把天真的学生打成右派、反革命,用毕业分配威胁学生,就又觉
得他们是罪有应得。
现任华佳技术开发公司经理,“文革”期间的南开大学历史系学生黎钢说:“如果不是毛主席撤走工作组,那我们
真是危险了。扣你一顶右派学生的帽子,发到边远山区,一辈子就完了。所以,我们当时是真心实意地拥护毛主席的革
命路线,对工作组恨到家了,如果不把他们批倒批臭,中国又将多出多少右派分子啊。”
“文革”中在一所军事院校读书,现已有两本著作的中年知识女性王佳说:“当时面临着一夜之间变成反革命的下
场,面临着受批斗受凌辱,面临着永生永世不能摘掉帽子并株连九族。而毛主席的一句话,‘凡是镇压学生运动的都没
有好下场’,把很多人救了,而他老人家这句话是很得人心的,我们能不替他玩儿命吗?”
从大字报中开了眼,在批判会上开了心之后,外地来京学生们又从北大、清华所在的海淀区跑到西安门国务院群众
接待站聚集。
他们说不清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是七嘴八舌地向接待人员诉说、反映本单位的领导如何压制“文化大革命”,
其急切的心态、语调,仿佛接待人员能直接把他们的情况汇报给毛泽东,殊不知,不要说工作人员和他们一样,也是普
通老百姓,根本无缘进入中南海;更直接的,工作人员是从没出过远门的北京人,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们的南腔北
调理解能力甚差,压根就没听清学生们在说什么。
后来,学生们也认识到按常规办效率不佳,他们把千言万语汇成一声高叫:我们要见毛主席!
在工人体育场受到鼓舞的学生们,从16日傍晚开始,直到17日傍晚,整整一天一夜,不时在群众接待站发出“我们
要见毛主席”的呼喊,特别是晚7 时,呼喊声尤为洪亮整齐,他们希望8 月16日的神话能够再次出现。
神话没有再现,却传出了神话般的消息:毛主席要接见红卫兵。
第四章 中南海高层 毛泽东发大火
天安门广场 红卫兵掀狂潮
1966年,8 月。
凝聚已久的红卫兵运动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爆发出来的并不是滚烫的溶岩,而是比溶岩更炽热、更奔腾的一种
狂热的激流。这股激流在跳跃、升腾、分化、聚合的形态中急剧运动,沸水带来的热浪让中国大地的每一个人感到晕眩,
而它发出的涛声却更让人震惊。
这股汹涌澎湃的激流将众多的老三届们裹挟进来。
刘少奇:我在北京,要负主要责任……
1966年8 月回日。中共第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66年7 月27日至30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预备会议在京召开。尽管全会尚未召开,但初稿已由陈伯达、王力
等人草拟好了。
据叶永烈对王力的采访,当时有3 件事使王力感到有些吃惊:
一是初稿送审传阅名单上没有刘少奇的名字;
二是送审名单上,毛泽东后边即是林彪;
三是初稿上引用的刘少奇几天前发表的一段话,被勾掉了。
这些讯号在中共高层政治圈子中,可想而知会产生怎样的震动。敏感的人都预料到刘少奇将被批判,林彪将取而代
之——会议还没开,林彪已名列第二了。
毛泽东本人的想法是由此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所以,尽管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不齐,有的生病,有的在外
地考察,但毛泽东还是坚持个人的看法,匆匆忙忙的举行了这次会议,并由他亲自主持。
还在政治局的准备会上,毛泽东便给在座的人吹风,说这次全会有三件事要做。
陈毅在一旁小声嘀咕:“三件大事,三件大事,能扎实做好一件就不错了。”
他浓厚的四川方音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毛泽东向他瞟了一眼,继续谈自己的看法:“第一件是发表我那张大字报,写得好坏姑且不论,但终归要出台,要
见天。第二件是《十六条》的通过。最后,是中央领导机构的改组。”
说到这里,毛泽东用敏锐的目光很快扫视了一下会场。
在座的鸦雀无声,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所说的中央领导机构的改组意味着什么。
8 月1 日至1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到会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41 人。江青不是中共中
央委员,但她以“中央文革”副组长的身份出席了会议。另外引人注目的是,一群带着红袖章的高校师生代表首次列席
了中央全会。造反狂女聂元梓也赫然在座。
全会原定5 天,主要议程是:(1 )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2 )讨论和批准十中全会以来中央在
国内、国际问题上的重大措施;(3 )通过全会公报;(4 )履行5 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人事变动决定的手续。
8 月4 日,毛泽东在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的讲话,改变了原定的议程,会议开了12天。
毛泽东尖锐批评了刘少奇,指出刘少奇派工作组“镇压群众运动”,犯了“路线错误”。
他说:在前清时代,以后是北洋军阀,后来是国民党,都是镇压学生运动的。现在共产党也镇压学生运动。中央自
己违背自己命令。中央下令停课半年,专门搞文化大革命,等到学生起来,又镇压他们。说得轻一些,是方向性问题,
实际上是路线问题,路线错误,违反马克思主义。
这次全会要解决问题,否则很危险。所谓走群众路线,所谓相信群众,所谓马克思主义等等,都是假的。已经是多
年如此,凡碰上这类事情,就爆发出来。明明白白站在资产阶级方面反对无产阶级。
毛泽东还说:北大聂元梓等七人的大字报,是20世纪60年代的巴黎公社宣言——北京公社。贴大字报是很好的事,
应该给全世界人民知道嘛!而雪峰报告中却说党有党纪,国有国法,要内外有别。团中央,不仅不支持青年学生运动,
反而镇压学生运动,应严肃处理。
会议结果是,全会“同意毛泽东同志的提名”,选举中央政治局常委和补选其他人。奇怪的是:公布全会选举结果
的中央文件中,虽并未重选党中央副主席,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的副主席职务却被撤销了,而林彪却一跃成
为党中央第一也是惟一的副主席。
刘少奇不满地责问毛泽东:
“你这样的改组,实质就是对中央第一线不满,取消第一线。”
毛泽东毫不否认地回答:是的。在这之前,我处在第二线……处在第一线的同志处理得不那么好。现在,就有必要
把这种一线。二线的制度改变了。
接着,他又说:
我是没有下去蹲点的,而有的人就趁此机会,越蹲点越站在资产阶级方面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还规定班与班、系与
系、校与校之间一概不准来往。这不是镇压还是什么呢?
有人提议,关于这个问题是否留在下一次会上,不要把全会开成批判会。
毛泽东没有理会,声音越来越大。
“这是镇压,是恐怖!而这个恐怖就来自中央!”
毛泽东发这样大的火是少见的。
见此,刘少奇长叹了一口气,既有些歉然,又有些无可奈何地说:“我在北京,要负主要责任……”
毛泽东并没有由此而消气。他讥讽地说:“你在北京专政嘛,专得好!”
最后,叶剑英为双方开脱说:
“中国有这么大的地盘,还有几百万军队,就是有什么也不怕嘛!”
毛泽东调头望着叶帅,很坚决地说:“中央就有牛鬼蛇神,在座的就有!”
他把手用力向下一挥。
会议无法再开下去了。
8 月7 日,毛泽东向全会印发了他5 日写的大字报。这张大字报并未张贴,有书写道:“毛泽东踏着晨曦,在中南
海内贴了一张大字报”,那是文人的想象。
毛泽东终于亲手打开了“文化大革命”这场闹剧的大幕。
短短数百字中,毛泽东竟用了三个“热烈的支持”
就在中央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的第二个晚上,矿业学院附中的杨继平,打了一个令清华附中红卫兵们高兴万分的电
话。
杨继平是杨勇上将之子,他从父亲的嘴里得知了这样一件消息:
“大华,我听父亲讲,毛主席对清华附中的大字报,有一个批示,是支持你们的!”
“真的?”卜大华起初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喜讯。
随后,杨继平一字不漏地念了一遍毛主席的批示。
几天后,中央文革副组长王任重在钓鱼台约见了他们。
“小将们,欢迎你们,请坐吧。”任重同志亲热地把卜大华和王铭让到会客厅,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文件。“同
学们,正式通知你们个好消息,毛主席支持红卫兵。”
接着王任重把文件递给了他们: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文件之二《毛泽东主席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信》。
信中这样写道:
你们的行动说明对一切剥削压迫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党派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修正主
义和他们的走狗,表示愤怒和声讨。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支持。
在这里,我要说,你们和我的革命战友都是采取同样态度的。不论在北京,在全国,在文化革命运动中,凡是同你
们采取同样革命态度的人们,我们一律给予热烈的支持。
……
这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这确有其事又惟恐是谣传的消息,使他们一时语塞。
虽然,这封信从内容上看,并无多少实质性观点。但短短数百字的一封信中,毛泽东竟用了三个“热烈的支持”,
以表达他对红卫兵的欣赏,其含意的确是意味深长的。
那时,就连主席送几个水果都不得了,何况是一封真真切切的支持的信呢。他们都被这巨大的喜悦陶醉了。欢呼、
跳跃、泪水。歌唱、鼻涕、蹦高、拥抱、打滚,全校、全市,很快是全国都传遍了毛主席给我们的信,给全体红卫兵的
信。
那几天晚上,清华附中的各个教室楼道都听得见这样的歌声: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
身上都洒满了你的阳光……
抬头望见北斗星,
心中想念毛泽东;
迷路时想你有方向,
胜利时想你心里明。
在北大、清华的校园里,激动的红卫兵们用斗大的烫金字全文抄出了毛泽东的大字报和给他们的信。红卫兵们饱含
热泪,一次又一次吟咏着毛泽东的文章,回想他们在半月前,受到刘少奇派的工作组的种种压制,红卫兵们在政治上的
趋向性更加明朗了。
毛泽东在大字报中写道: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好啊!请同志们重读一遍这张大字报和这个评
论。可是,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资产阶级反动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
政,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威风,灭无产阶级志
气,又何其毒也!联系到1962年的反右倾和1964年形“左”而实左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醒吗?
按红卫兵们的说法,毛泽东真是把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于是,红卫兵们几经传诵,可一字不漏地把毛泽东的全
文背诵下来。
这张大字报成为红卫兵手里的“尚方宝剑”。先前,红卫兵们是手拿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喊着口号冲杀,
而毛泽东还要给他们配上这把利剑,去冲杀刘少奇那个顽强的堡垒。只有这样,红卫兵才能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红卫兵”一时间成为最令人羡慕的称号
历史的必然性常常是通过偶然性来实现的。
假如不是7 月28日清华附中红卫兵委托江青转呈他们的“两论”给毛泽东,毛泽东可能会寻找另一种群众组织形式
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假如不是由于“两论”的观点与毛泽东当时对形势的看法一拍即合,毛泽东也不会对几个毛头孩
子格外地在意。果真如此,“文革”初期的历史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然而,由于种种的假如恰恰是历史的真实,红卫
兵这个并不为人注目的中学生组织才在一夜之间变成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毛泽东的支持,使“红卫兵”一时间成为最令人羡慕的称号。
在一个充满崇拜的时代里,万众仰望的领袖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历史的。
一时间,红卫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首都的各大、中学校里。从此,红卫兵组织跳出了仅限于一些中学的少
数学生组织的圈子,开始扩展到高等学校;从原限于北京市大中学校蔓延到了全国各地。
在8 月1 日到8 月18日的半个月时间内,红卫兵组织成为了每个学生组织的当然名称,学生们纷纷放弃了原组织的
五花八门的名称而归属于红卫兵。红卫兵演变成有大中学校学生参加的当然的青少年组织,在社会上急剧地扩展着并形
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8 月1 日,北京建工学院造反派串连成立“八一战斗团”组织。第二天上午,多数派约1000人则成立了“革命团”
组织与之抗衡。北京建工学院是北京市高校中最早形成两个组织对立局面的学校。
8 月3 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造反派成立“红色造反团”,团中部分高干子弟组成了黑龙江省第一支“红卫兵”。
“保守派”则组成了“八八红旗战斗团”。
8 月8 日,北京地质学院红卫兵“东方红战斗队”成立。随即另一派组成了“斗、批、改兵团”。8 月17日,由
“东方红”等战斗队联合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
8 月8 日,清华大学造反派成立了“八。八串连会”:“保守派”则成立了“八。九串连会”与之对立。
8 月8 日以后,河南全省的各高校掀起了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浪潮。郑州大学等校成立了红卫兵组织。
8 月12日,天津南开大学造反派学生在天津东风大学(原天津师范学院)成立了“卫东”红卫兵组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