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老三届朝歌狂飙 >

第7章

老三届朝歌狂飙-第7章

小说: 老三届朝歌狂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 月12日,天津南开大学造反派学生在天津东风大学(原天津师范学院)成立了“卫东”红卫兵组织。
    8 月13日,天津大学少数造反派学生为抗议学校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徒步进京告状。他们为纪念1958年8 月
13日毛泽东视察天津大学而成立了“八。一三”红卫兵组织。
    与此同时,北京航空学院成立了“红旗”红卫兵,北京工业大学的“巴黎公社”
    红卫兵问世,中国人民大学的“三红”红卫兵也亮出名号。

“八一八”,天安门广场成了红卫兵的乐园

    1966年的8 月18日,老三届们都不会忘记这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这天,中共中央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百万人参加的“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
    红卫兵成为这次大会的主角。
    这天,午夜刚过不久,北京使苏醒了。人们在睡梦中听到大街上一阵隆隆的汽车声,一辆接一辆。不久,街上便响
起红卫兵们激情的呼喊声、歌声、笑声。在中央文革的精心组织下,军队的军车把那些红卫兵们从东南西北的各个招待
所、学校运到天安门广场。组织严密的首都红卫兵再将他们安排到指定的区域。
    广场里的站队是精心布置的:金水桥两侧由5000名首都红卫兵纠察队组成的人墙,在他们的前面,是北京卫戍区的
解放军纠察线,后面,才分别是首都东西城的80万红卫兵方队。再往后,才是那些千里迢迢赶到北京来接受毛泽东接见
的外地红卫兵。
    广场上,几十万系着红袖章的“红卫兵”最引人注目。他们英姿勃勃,似乎每一个人都有无穷的力量在支撑着自己。
连昔日由北京卫戍区担任的整个广场的警戒任务,也一改常规由雄赳赳、气昂昂,衣着旧军装、扎着宽皮带的红卫兵维
持。
    而观礼台的最佳位置,大部分被清华、北大、北航、清华附中。北京第二十五中、八一中学等这些红卫兵中的“贵
族”所占据。照他们看来,他们对毛泽东最亲、最爱,他们是红卫兵骄子中的骄子。
    不知道毛泽东本人酝酿了多久,但从他宣布要大规模接见红卫兵到付诸实施,只用了一天功夫。而具体到各个学校,
就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了。也许是由于刚刚尝到掌握权力的滋味儿的造反派们身上还没来得及滋生官僚主义作风,审查
参加接见人选时,也顾不上翻档案,只要是一块儿造反的就能去。对外地学生,问一下观点,回答是反工作组、反校党
委,就通过。事实上,8 月18日以前来京串连的外地师生,绝大多数也真的是反工作组、校党委的造反派。
    对北京学生参加接见的要求不同于对外地学生。或许是几千年封建文明浸润已深,用不着什么明文规定、上级文件,
各校不约而同、自然而然地用阶级出身作为审查标准。亲不亲,阶级分。即使是保工作组的红卫兵,只要是红五类,特
别是干部、军人(时称革干、革军)子弟,也全部通过。所谓革命不分先后。黑五类子弟则有如阿Q ,被宣布不准革命。
令人至今不得其解的是,血统论本是封建遗毒,而继承和发扬最卖力气的,并不是多少在1949年以前活过几年的大学生,
倒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块诞生成长起来的中学生们。
    北京大学的革命师生被安排在广场中央最前方。他们自豪地高举着《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模型,以点燃
“文化大革命”第一颗火种的造反英雄的身份,接受四面八方投来的羡慕敬佩的目光和亲切的问候,等待着支持他们造
反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
    北京大学的两侧,及离天安门较近的前排是来自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外地师生。北京的
大中学生站满天安门广场和广场两侧的东西长安街。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最大的广场。
    据说,当初改建天安门广场时,毛泽东就曾建议,中国人多,应该大一点,能容纳几十上百万人才好。
    扩建的设计师们以为毛泽东在开玩笑。百万人?这样多的人聚在广场做什么?
    没想到,毛泽东的话在十多年后就成了现实。
    天,终于渐渐地亮了。
    人们猛然发现,这时的广场是何等的壮观。无数的红旗,在北京8 月的晨风中招展。红旗的下面,便是像绿色苗圃
似的红卫兵。也不知是从哪一天起,这种草绿色的衣服裤子便成了红卫兵们特有的标志和装束。
    5 时许,天终于大亮了,安放在广场四周的几十个喇叭忽然庄严地响起了《东方红》的乐曲声。
    人们沸腾起来了,用尽全身气力往前挤,不知谁喊了一声“毛主席万岁!”
    顷刻,天安门广场便地动山摇,震撼人心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人们每当回忆起那个场面时,都肯定地说,那天,在20里以外的地方也依然能感受到那呼喊声的浪潮。
    毛泽东在一个女兵的陪伴下,穿着一身崭新的绿军装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
    他从天安门城楼东侧走到西侧,微笑着向人们招手。面对群众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他的脸上始终焕发着庄严而慈祥
的面容。他举着一只手,时而庄严地停在空中,时而迅速有力地挥动几下,当“万岁”声直冲云霄时,毛泽东便激动地
站在栏杆旁,注视着城楼下那数不清的红旗和簇拥的人头。
    7 时30分,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正式开始。会议由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主持。他在开幕词中首次称毛
泽东为“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大会进行中,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中高三的一个名叫宋彬
彬的女红卫兵跑出人群,向走到跟前的毛泽东热情地献上了一个标着“红卫兵”的红袖章。
    也许宋彬彬太激动了、太紧张了,她的手在微微地发抖。
    这一细节被毛泽东发现了。
    他慈祥亲切地问这位女同学:
    “你叫什么名字?”
    宋彬彬激动地回答:“叫宋彬彬。”
    毛泽东又问:“是不是文质彬彬的彬?”
    “是。”
    这一来,毛泽东便说:“要武嘛。”
    宋彬彬笑了。
    从这一天起,北师大女附中便有了一个谁都知道的“宋要武”。
    在当天的大会上,林彪和周恩来都讲了话,周恩来的讲话显然是低调的。林彪的讲话则是充满了“打倒”、“大破”、
“攻击”之类的词汇。他号召人们“要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打倒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要打倒一切资产阶级
保皇派,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压制革命的行动,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我们要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
旧风俗、旧习惯,要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我们要扫除一切害人虫,搬掉一切绊脚石!”最后,
林彪极富煽动性地号召:“我们要在毛主席领导下,向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旧风俗、旧习惯势力,展开猛烈的进攻!”
    泪水、喊叫、忘情的激动、自豪的目光……
    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还单独接见了北大红卫兵头头聂元梓和其他红卫兵代表,然后又分别接见首都红卫兵代表
和外省市红卫兵代表。
    清华附中红卫兵列队登上天安门。
    8 时零5 分,卜大华、骆小海、宋柏林、韩军他们列队登上天安门城楼,来到毛泽东身边。
    大家怯生生地说:“毛主席您好,祝您万寿无疆!”
    “好、好、好。”
    “主席,我们是清华附中的红卫兵。”
    “哪一个?”浓重的湖南口音。
    “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小海他们大声重复。
    “唔唔,就是这些娃娃?”主席回头看看总理,用眼睛在问。得到肯定的答复,他笑了,“我坚决支持你们!”
    毛泽东亲自接见红卫兵,这件事对这些心中燃着火红热情的青少年,是多么有影响的一件事,这可以从后来的许多
事中找到答案。
    在宋彬彬的日记中,她是这样记载的:
    这一天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
    我给主席戴上了红卫兵袖章,主席还给我取了一个有伟大意义的名字。回到家中,我心中一直不能平静,耳边总在
回响着毛主席的声音:“要武嘛”。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看到了自己离主席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今天,在无
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起来造反了,我们要武了!
    有一个红卫兵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握过毛泽东的手,于是,回到家里,他让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仔细地观看了他
那双细嫩的手,但不可触摸。从此,他拿任何东西都用左手,而不用右手,因为右手是毛泽东握过的,他不能让任何东
西站污了它。同时,他还精心用一只白手套戴上,手心里用红线端端正正地绣上了:

毛主席曾握过这只手

    1966年8 月18日
    直到几个月过去,这只手上的灵光已逐渐消失,他才依依不舍地脱下了那只早已经变脏了的手套。
    现实就是这样,当人们顶礼膜拜而产生狂热时,一切都有了依托,焕发出清教徒似的神奇的力量。
    神化了的毛泽东是中国红卫兵们的激情塑造出来的。
    凡是参加过这一天大会的人,都不会忘记那如泉的泪水、嘶哑的喊叫、忘情的激动、自豪的目光。
    北京大学附中“红旗”战斗小组红卫兵王战胜、毛锋说:“今后一定要好好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照
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定要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当闯将!”空军某部飞行中队长中广顺,8 月18日早晨站在天安门
的石桥前,亲眼见到毛主席就站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向他和他的战友挥手,他写道:“这时,千万种感想涌上我的心
头。多少年啊多少年!我朝思暮想见到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毛主席呀,毛主席!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幸福,哪一桩、
哪一件不是由于有了您老人家的正确领导!”
    很多人都为见到伟大的领袖而激动着,但当时很少有人想到,红卫兵将不仅作为一个最具“造反”精神的青少年组
织会风靡大江南北,而且红卫兵运动将掀起“文化大革命”的第一个高潮。

第五章 “破四旧” 中国不穿牛仔裤
       “立四新” 神州全是反修路

    “八一八”,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成了号召青年学生造反的动员和誓师大会。从这以后,以红卫兵为主
的革命造反运动波澜壮阔地在整个社会、整个中国大地上展开了。
    “破四旧”最早由《人民日报》1966年6 月1 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明确提出,并为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
会通过的“十六条”所肯定。“八一八”大会上,林彪再一次为“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
惯”作了煽动性号召。
    本来,旧文化与旧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破除它也是一个十分艰苦、复杂的工作。文化的改良需
要循序渐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完成。但在那些狂热地以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的红卫兵眼中,文化
和习俗仅仅被理解为现存的某些物质实体的附着物。他们急功近利地认为,人的价值观念是会随着这些物质实体的改变
而改变的,而改变这些具体的物体既不费吹灰之力,又可大显红卫兵的威风。
    如果说青年学生荒唐轻率的思想带有盲目和幼稚的色彩,那么上层的支持则显然是出于“天下大乱”的需要。正是
在这些内外因素作用下,一场“破四旧”的狂潮即刻间便席卷了中华大地。

“战斗已经打响”的信号

    首都红卫兵率先走上街头,张贴大字报,集会演说,向旧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习俗发起了进攻。北京自元朝以来,共
有24个封建皇帝在这里执过政。封建历史悠久,各种旧时代的文物古迹多如牛毛。对于渴望建设“非常革命化的世界”
的青年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演兵场。
    北京市第二中学的3000余名造反派充当了“砸烂旧世界”的排头兵。
    8 月19日清晨,他们第一个冲上市内各主要街道路口,张贴他们的革命激文——《向旧世界宣战》:
    我们是旧世界的批判者。我们要批判、要砸烂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所有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理发
馆、裁缝铺、照相馆、旧书摊,统统都在列。现在,文化大革命的洪流正在冲击着资产阶级老爷们盘踞的各个阵地。资
产阶级的温床保不住了……“飞机头”、“螺旋宝塔式”等稀奇古怪的发型,“牛仔裤”、“牛仔衫”和各式各样的港
式衣裙,以及黄色照片书刊,正在受到严厉的谴责。我们不要小看这些问题,资产阶级复辟的大门,正是从这些地方打
开。我们要彻底铲除这些资产阶级的温床和苗子。为此,我们向理发、缝纫、照相等行业的革命职工倡议:港式的发型
不理!港式的衣裙不做!下流的像不照!黄色的书不卖!……我们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掉港式衣裙,剃去怪式发样,
烧毁黄色书刊和下流照片。“牛仔裤”可以改成短裤,余下部分可以做补丁。“火箭鞋”可以削平,改为凉鞋,高跟鞋
改为平底鞋。坏书坏照片作废品处理……我们要管,还要管到底。我们一定要堵住一切钻向资本主义的孔道,砸碎一切
培育修正主义的温床,决不留情!
    这个砸烂旧世界的宣言,无疑是向其它学校的红卫兵发出“战斗已经打响”的信号,还没过中午,30多万名各路红
卫兵就像天兵天将一样出现在京城的各个照相馆、理发馆、裁缝铺、旧书摊,出现在京城的各个公共场所。
    红卫兵们首先掀起的是轰轰烈烈的“改名狂潮”。
    北京市公共汽车站的站牌全被红卫兵涂上了“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改掉旧站名,建立新站名”的标语。著名
的长安街被改为“东方红大路”;东交民巷改为“反帝路”;西交民巷改为“反修路”;越南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所
在地“光华路”改为“援越路”,北京崇文织布厂改为“北京东方红兴无织布厂”;东安市场改为“东风市场”;同仁
医院改为“工农兵医院”;清华附中也改为“红卫兵战校”;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则改为“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
科学部”。
    8 月19日晚上,北京市第二中学、第二十五中学、第六十三中学的上千名红卫兵闯进了坐落在前门大街享有盛名的
全聚德烤鸭店。在红卫兵小将的厉声呵斥和煽动下,挂在店门口已经七十余年的“全聚德”的招牌被烤鸭店职工砸了个
稀巴烂,换上了由红卫兵事先写好的“北京烤鸭店”的长条油漆大木牌。红卫兵们走遍“全聚德”的餐厅、厨房、宿舍,
把原来挂在店铺里的山水字画全部撕毁,又推举出二十五中学、六十三中学的10名红卫兵当烤鸭店的“治安员”、“服
务员”、“毛泽东思想宣传员”,在店铺长驻。
    留驻的红卫兵到新华书店订了100 幅毛主席画像,烤鸭店职工买回后连夜在橱窗、餐厅、厨房、宿舍的墙壁上大量
张贴。烤鸭店外宾餐厅的楼梯口原来挂着一幅画着北京烤鸭的大型壁画,红卫兵和店里的职工一块将壁画取下,换上了
毛泽东语录:“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一切走狗!全世界人民要有勇气,敢于战斗,不怕困难,前赴
后继,那么,全世界就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