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

第12章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第12章

小说: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吾子,吾子》),只因为他的诗通俗、易懂,听了他的朗诵后,不少听众当场都流下了热泪。演讲结束时,全场起立,排队请他签名的人也很多,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也没有签完。后来不少人将此诗改编成诗剧,在纽约、旧金山、罗马及巴黎等地上演获得巨大成功。    
    作为炎黄子孙的范光陵,时刻不忘祖国的统一大业,在海峡两岸长期对立、血肉分离的情况下,是他于1988年6月第一个率领台湾经济文化代表团访问大陆,这次访问是一次富有历史意义的中华之旅,江泽民、李鹏和朱基等国家领导人都接见了他。    
    20世纪末期,当台独势力在岛内抬头时,范光陵先生于2000年2月与“台湾各界和平统一同心联谊总会”,联合台湾100多个人民团体,致电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表示坚决支持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则。还分别在台北、深圳、柏林等地召开了反台独促统一的大会。    
    范光陵作为范仲淹的后代,时刻注视着自己的国家。当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顺利返回地面时,他把这一成功作为两岸民众的共同荣誉,立即发来传真表示祝贺。兴奋之余还写了一首新古诗:    
    神舟照宇宙,中华龙长虹,    
    两岸同一庆,环球颂大同。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第三部分历史上最著名清官包拯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按照规定,中进士后,包拯本来就可以步入仕途做官了,但由于父母年事已高,尽孝心切的包拯便留在家中侍候父母,以尽孝道。直到父母去世后,守孝期满,方才在亲友劝告下,外出做官。包拯历任知县、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判官、开封知府及枢密副使等职。死后,仁宗皇帝追授他为礼部尚书。包拯为官清廉,铁面无私,执法严明。即使是在皇帝的面前,他也敢于冒死直谏,深得百姓爱戴,人称“包青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包拯不仅为官清廉,且治家也极严。他亲自制定了家训:“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贼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一家训告诫子孙,做官不能贪赃枉法,违者永远不准回包家(也即是开除族籍),即使是死后也不能葬入包家的墓地。不从家训的人,就不承认他是包家的子孙。另外,包拯还将家训刻于碑上,竖立在厅堂西壁,以昭示后人。    
    在他的严格管教下,他的子孙都能恪守家规。    
    包拯之妻董氏生一子,名包镱,包镱娶妻崔氏。包镱早亡。包拯的夫人孙氏,生一男孩,取名包绶,包拯夫人同长媳崔氏一起将他抚养成人。由于长媳崔氏使包拯家既后嗣有人,又能很好持家教子,因此,受到哲宗皇帝的嘉奖。据说皇上对包拯长媳崔氏的嘉奖辞出自大文学家苏轼之手。    
    长子包镱,官至太常寺太祝,不幸的是,只有20多岁就病故。虽然包镱当官时间不长,但在父亲包拯的教育下,政绩显著,为官清廉正直,获时人好评。    
    次子包绶,历任太寺太祝、国子监丞、濠州(进安徽凤阳)团练判官,48岁擢升潭州通判,赴任途中病故。据史书记载,包绶为官如其父,清苦守节。箱囊之内,除朝廷诰敕、书籍及著述外,别无他物,真是为官一场,两袖清风,一身清白。    
    包拯的孙子包永年;为官与其先辈一样,保持清廉之风。他曾任开封咸阳县主簿及崇阳县县令。为官一生的包永年死时,几乎家无余票,身无分文,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其丧事还是两个弟弟出资为其办理的。死时人们“相顾嗟叹”,并称誉说:“包公之后,信乎有是贤孙也。”    
    可见包公子孙个个都能严守家训。包氏家族的这种清廉遗风至今犹存。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第三部分29世孙包玉刚:世界八大船王之一(1)

    20世纪80年代号称“世界八大船王”之一“富可敌国”的包玉刚(1918—1991)是浙江宁波市镇海区钟包村人。他就是北宋仁宗皇帝时的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包拯的29代嫡孙。    
    包玉刚生前曾任世界最大的航运集团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兼总裁。该集团总部设立在香港,其分支机构遍布世界五大洲,在东京、纽约、伦敦、新加坡、里约热内卢等地均设有业务中心。    
    正是包玉刚在国际航运业的崇高地位,致使他受到各国首脑和国际企业家的关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封他为爵士,日本天皇、比利时国王、巴拿马和巴西前总统等分别授予他各国勋章。包玉刚所获的殊荣是世界上其他大企业家均未获取过的。    
    包玉刚作为一名企业家,也是唐宁街首相府的常客。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任职期间曾特地在别墅设宴请他出席,详细询问他的经营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总统举行就职典礼时,邀请包玉刚以贵宾的身份参加。平时,包玉刚还享有自己的电话可直通白宫,随时可与美国总统通话的礼遇。    
    同样,包玉刚先生也受到邓小平等一批中国政府领导人的重视,受到他们多次亲自接见。    
    包玉刚生前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他为香港的回归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    
    意外发现自己是包青天之后    
    包玉刚先生以前并不知道自己是包拯的后裔。得知自己是包拯后代已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事。1964年10月,已离开故乡多年的包玉刚怀着对故乡的深深感情,回到宁波访问,这次回故乡,他参观了江南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这一天,“天一阁”的古籍管理工作人员听说来访问者是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就特意将“天一阁”珍藏的一套《包氏家谱》捧出给包先生看。这套线装古本的《包氏家谱》记录了包家绵延繁衍的根系。包玉刚当即查看了《包氏家谱》,并顺着包氏绵延脉络查下去,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29代嫡孙,高兴得呼喊起来:“我是包青天的子孙!”    
    这时包玉刚先生的妹妹包素菊也在《包氏家谱》上查了几遍,却没有发现谱上有自己的名字,心里有点着急之时,有人在旁边开玩笑地提醒她说:“家谱只修儿子,不修女儿,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嘛!”    
    “太封建了!”包素菊似乎有点不高兴地说道。此时,“天一阁”书楼上响起了一片轻快的笑声。    
    包玉刚1940年在上海与黄素芬女士结婚。他们的婚姻虽然是由父母包办的,但黄女士却一直是包玉刚先生走南闯北的贤内助,这对郎才女貌的年轻伉俪时常出没于社交场合,从不有失风范,总是那样彬彬有礼。    
    抗战胜利后,夫妻二人从重庆又回到上海。当时国民政府的要员们大搞“五子登科”,纷纷抛弃“抗战夫人”,另纳“胜利夫人”。而包玉刚夫妇却恩爱有加,并特意再次穿上结婚礼服,到照相馆专门拍了一张他们结婚五周年的纪念照。此后,这张照片一直悬挂在包玉刚先生的卧室中。直到晚年的包玉刚夫妇,仍然相敬如宾,生活和谐美好。    
    船王梦的实现    
    1955年,37岁的包玉刚在商场上已是一个拼搏多年的老手,他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奋斗精神,作了一个重要决策:把目光投向世界航运业,开始了他的船王之梦。然而,此时的包玉刚倾其全部家当也买不起一艘船。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当时在英国与自己要好并且有钱的朋友。他专程来到伦敦,找到了那个朋友,向他说明了来意。当这位朋友得知他想借钱买船时,热情的态度顿时变得很冷淡。他一只手揪起包玉刚身上穿着的衬衣,带着讽刺的口吻说:“玉刚兄,你年纪太轻,对经营航运还一无所知,搞船运小心连衬衣都要赔进去啦!想发财,却落得连衣服都没有穿的,穷得打赤膊啊!”    
    朋友的一番话,对包玉刚的自尊心无疑是一次狠狠的打击,他二话没说,掉头就走。经受这次打击后,包玉刚不但没有气馁,相反更坚定了要实现“船王梦”的决心。    
    包玉刚白白地去了一趟伦敦,空手回到香港。无奈之时,只好向汇丰银行贷款,而汇丰银行的老板认为航运业风险太大,对此项投资不感兴趣。包玉刚筹款的计划再度遭受挫折,于是又去找一家日本银行。这家银行一个有眼光的负责人了解包玉刚的来意,并听了他对世界航运业的精辟分析后,二话没说,也没有要包玉刚请出担保人,就答应贷给包玉刚77万美元的巨款。    
    包玉刚带着这笔钱再度来到英国,买下一艘排水量只有8200吨,已经使用了28年的旧货船。在外人看来,包玉刚此举并不高明,而包玉刚则认为花70余万买下这艘船值得,买下这艘船,就像买下了他向往已久的稀世珍宝一样,他请人将船整修一新后,给这艘货船取名“金安号”。据包玉刚先生说:“金”字的意思是一定会赚大钱,“安”字表示要在世界航运业中稳中求胜。这两个字实质上体现了包玉刚先生经营航运业的设想和宏伟目标。就这样包玉刚靠一艘货轮创建了香港环球航运公司。    
    就在包玉刚先生买下“金安号”的第二年,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苏伊士运河因战争而关闭,国际上的海上航运费猛涨,一年下来,“金安号”赚的钱就可以买下7艘新货船。在国际航运业看好的情况下,精明的包玉刚又在国际航运领域开辟了一项新的业务,就是将船以固定的价格长期包租给别人,这样同样可以获取固定的可观的高额利润。    
    当世界航运业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萧条,许多船东纷纷卖船时,包玉刚的环球航运公司却稳步前进,迅速得到发展。到上个世纪80年代,包玉刚的环球航运公司达到鼎盛时期,全公司大小船只达300余艘,总吨位超过2000万吨,其运输量超过了总吨位400多万吨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    
    包玉刚主持的环球航运公司的年运输量,比当时的美国和苏联所属舰队的总吨位还要大,包玉刚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美国《财富》杂志称包玉刚为“海上统治者”,《新闻周刊》更是称包玉刚为“海上之王”。至此,包玉刚圆了自己“世界船王”的美梦。    
    邓小平家中的常客    
    闻名商界的包玉刚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着频繁的交往。包玉刚与邓小平的第一次会晤是在1978年。他们的第一次相见,彼此并不觉得陌生,两人从世界局势,谈到大陆的改革开放及香港的前途等问题,无所不谈,谈得非常投机。    
    20世纪80年代,包玉刚与邓小平有着频繁接触,有时两人的接触见诸报端,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他们两人还有不少次的会面媒体并没有进行报道。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第三部分29世孙包玉刚:世界八大船王之一(2)

    1982年2月29日,邓小平在中南海接见了包玉刚,这次接见,邓小平首次向他透露了中央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1997年中央政府决定收回香港。此消息正式公布是在这一年的9月,也就是说包玉刚获取这一消息比外界要早7个多月。在谈话中,邓小平特意告诫包玉刚,中央收回香港后,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虽然当时还没有提出“50年不变”。同时邓小平告诉包玉刚,香港回归后中央会使香港的经济保持繁荣局面,并将使香港得到更大的发展。邓小平的谈话,坚定了包玉刚“留在香港,投资香港”的信念。    
    1987年9月,包玉刚受邓小平之邀偕同夫人及子女访问北京,邓小平在家中设宴招待了包玉刚及全家,席间两家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特别高兴之时,邓小平举杯向包玉刚对祖国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发出感慨说:“改革开放可不容易啊!短短的几年开放,变化真大啊!guest(客人):今天吃的这样好的鲍鱼来之不易啊!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就吃不上啦!”听着小平同志的这番话,一旁的包玉刚频频点头,并举起酒杯对邓小平表示祝贺。    
    20世纪80年代末期,年过八旬的邓小平辞去了党政所有的职务,只担任了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职务,不久又辞去了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职务。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邓小平依然保持与包玉刚的频繁交往。一次,与包玉刚聊天时谈到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说:“我认为退休一定要在身体好的时候退,这比身体不好的时候再退下来要强得多,这样对个人和时代都有好处。”    
    邓小平的话启发了包玉刚,此时年近八旬的包玉刚仍旧掌握着环球公司的大权。听了邓小平的这一谈话后,包玉刚深受启发,也开始考虑要从总裁的位置上退下来,享受退休后的感觉了。1986年,包玉刚正式宣布退休,公司由他的女婿来掌管。    
    包  氏  家  风    
    包玉刚虽然“富可敌国”,然而他们全家始终保持先人包拯的清廉之风。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女儿们不要乱花钱,把自己的钱多用来回报社会,这才是有意义的事。在生活上,包玉刚常对孩子们说:鞋子有一双就够穿了,衣服质量也只要一般就行了,不要追求高档和时髦。    
    包玉刚不仅要求儿女们节俭,自己也能以身作则。1974年,希腊船王带着自己的女儿到包玉刚在罗马下榻的饭店去拜访他,当他走到饭店时,惊讶地发现这位世界船王远非他们所想象的住在豪华间,而是一间小客房。从这些小事就可以看到包氏家族的勤俭家风。在一般人看来,包玉刚很“小气”,甚至说他有些吝啬。对于这类话,包玉刚先生不以为然。    
    包玉刚对自己及其家人确实很“小气”、吝啬,但是他对祖国、对百姓、对公益慈善事业又是那样的不惜重金,又是那样慷慨!    
    1981年,包玉刚慷慨解囊捐款1000万美元,建造上海交通大学最现代化的图书馆——包兆龙图书馆。包兆龙是包玉刚父亲的名字。    
    同年,包玉刚又捐资2000万美元创办宁波大学。接着又和家人在宁波捐资兴建中兴学校、黄鉴湘门诊楼、龙赛医院、包兆龙路、包玉刚图书馆及宁波港的建设等。    
    为了资助浙江高校的教师出国留学或进修学习,包玉刚捐资200万美元创建“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另外,还捐出500万美元给香港留学生。    
    1988年,中英两国政府和包玉刚共同出资5000万美元,为赴英学习的中国研究生、访问学者和其他高级研究人员,设立中英友好奖学金,让这些出国人员在英国能安心学习和研究。    
    包玉刚不仅在内地捐出了大量的资金,还在香港捐建了400万港元修建香港大学“包兆龙保健中心”,捐资1000万港元建香港游泳池,捐资175万港元建香港湾仔室内运动场,捐资800万港元在香港艺术中心建“包兆龙画廊”等。    
    包先生捐资不限于中国,还对英国、巴西等国的文化教育和医疗福利事业作出了不少贡献。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第三部分30世孙:一群成功的女性

    包玉刚先生抚养了四个女儿,也就是包拯的第30代孙女。对包家的四个聪明、漂亮而才华出众的女性,人称包家的“四朵金花”。    
    包先生跟每个女儿都取了两个名字,一个中国名,这是几个女儿最常用的名字。中国名叫起来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