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鸣镝-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飞机上,跟随空军首长到二营的,还有司令部科研处的一位处长,随身携带了一架照相机。听到报社的这位干部正在为没有带照相机发愁,处长便说他倒是带了一部照相机。报社的干部喜出望外,就委托这位处长临时担当摄影记者的角色。刘亚楼看飞机残骸和到二营视察,走到哪里,这位处长照到哪里。谁知他照相机里没装胶卷,照了半天,什么也没照到,又不敢跟刘亚楼说,请刘亚楼再去现场补照一次。就这样,空军首长看U-2飞机残骸和视察二营的照片一张也没有,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看完了飞机残骸,刘亚楼便驱车来到了二营。营长岳振华在指挥所里向刘司令员汇报作战的详细情况。因为这是地空导弹第一次机动作战取得的战斗胜利,刘亚楼听汇报,听得既仔细又认真,还不时插话问个明白。
当岳振华营长汇报到9月8日U-2飞机侦察广州后,二营研究分析了敌情,采取了五条措施时,刘亚楼说:“孙子兵法说得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打敌人,就得下工夫研究、了解敌人,只有把敌人了解深透了,才能定下正确的决心。毛主席说的不打无准备之仗,按我的理解,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包括着不打对敌人不了解的仗。你们这次研究分析得好,这一仗都用上了,这是你们取得战斗胜利很重要的一个举措。”
当岳振华说到:“我就要接通同步,准备发射导弹的时候,U-2飞机没有向阵地临近,而是经鄱阳湖向九江方向飞去时,我是既遗憾,怕它飞走了再不回来,又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从指挥所到显示车都紧紧盯着它不放松,时刻准备着它突然掉转机头对准南昌来。”
说着他把作训参谋陈辉亭向刘司令员介绍说:“飞机还没有到九江市,他就给目标指示雷达下令:‘防止丢失目标,发现目标有转弯的征兆要及时报告。’昨天就是他第一个通报U-2有转弯征候的。”
刘亚楼司令员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有精干的营长,就有精干的参谋。什么叫参谋?参谋不是传声筒,也不是留声机。参谋这个词,是个主动词,又参又谋嘛,就是应该参指挥员之先参,谋指挥员之先谋,才能成为指挥员的得力助手,参谋就是要这么当。”
当营长汇报到U-2飞机从九江掉转180度方向,向南昌扑来,要杀他回马枪时。刘亚楼说:“在空军指挥所里,我们的参谋人员好意,怕你吃亏,建议打个电话提醒你,我制止了他。我说他要给岳振华一个回马枪,没有那么便宜。岳振华是谁?准给它一个下马威。怎么样?这只‘黑猫’一下子就从20000米上摔下来了。”
司令员的讲话引来了一阵笑声。
岳振华汇报说:“一个营单独机动作战,情报保障很重要。因为制导雷达搜捕目标的范围只有20度,在120公里开天线,一般在80至90公里才能捕捉到目标。到发射导弹只有三四分钟的时间,在这三四分钟内,还要完成航路捷径的测定,计算出射击数据,定下射击决心,下达发射命令。如果没有远方、近方情报的良好保障,特别是近方准确的目标指示,全靠制导雷达自己搜捕目标是很困难的。”
刘亚楼司令员插话问:“那你们这次是怎么解决的?”
岳振华说:“我们这次作战,采取了几种不同程式的雷达,分工结合使用的方法。为了检验几种雷达的效果,认真地组织了多次实兵演练。在演练中发现,机场的П-30雷达受制导雷达同步干扰的影响,掌握目标不连续。经过反复分析研究,采取了将П-30雷达开机后关闭下波瓣,使用中、上波瓣的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次作战,共使用了П-30、513、314-乙和406四部雷达的情报。П-30雷达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基本上做到了一打开天线就能发现目标,这也是我们敢于把开天线的距离,压缩到75公里的一个重要条件。”
刘亚楼说:“这个问题很重要。今年6月20日U-2入窜大西北,经过陕西三原的某航校维护队(实际是一个地空导弹营)的上空时,学校领导没有叫407雷达开机搜捕目标当目标指示雷达用,维护队只好用制导雷达直接搜捕目标。从U-2飞机距140公里开天线,到U-2飞机飞出火力范围,在13分钟时间内,始终没有发现目标,丢失了一次战机,十分可惜。这说明目标指示非常重要。你们要好好地总结一下经验,机关要很好地加以推广。”
岳振华说:“关于这一次战斗的作战指挥和战斗操作,我们最突出的体会有以下两点:
“一是分析判断U-2飞机可能有侦察和对付制导雷达的电子设备,为了隐蔽地打击敌人,将打开制导雷达天线的距离由120公里压缩到75公里。这就要求战斗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既准确又迅速,还要密切协同一致,做到一开天线就能立即捕捉目标。否则,稍有差错,发现目标不及时,就会贻误战机。
第五部分:轰炸机钓饵周恩来总理电话打到阵地上(4)
“二是在射击指挥上要灵活地处理情况,既要有作战预案,又不能受作战预案的制约。在第一次打开制导雷达天线以后,虽然发现了敌机,但发射条件不具备,又及时关闭了制导雷达天线,并解除了导弹的接电准备。因为导弹的接电准备时间有一定限制,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就会自动断电。如果断电后再接电准备,中间必须要休息一定的时间。这次U-2飞机从九江上空转弯,直线入窜南昌时,我四发导弹已能进入再次接电准备状态,没有被敌人的侧飞、绕飞、突然入窜而钻了空子。”
刘亚楼说:“就像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次战斗。作战对象不同,地点不同,敌人的战术手段不同,打法也不能相同。用同一种方法,打不同的敌人,必败无疑。你们这次战斗,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处置,做到了主观的指导与客观实际的相符,这是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学活了,用活了,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
岳振华汇报到:“这次奉命出来机动作战,经过两次机动转移的铁路、摩托行军,经过了这次实践的锻炼,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已经有了质的提高。可以这样说,只要领导一声令下,部队就能立即行动。所以,我们全营非常感谢空军首长,给了我们这次锻炼的机会。”
刘亚楼说:“看来我们选择你们二营第一个出来机动作战,为其他营机动作战先蹚一下路,是选对了。我知道你岳振华带着一个营出来机动作战,是很不容易的。对于地空导弹的使用,世界各国现有的经验,都还仅限于要地防御和集团部署,至于使用地空导弹部队实行游击作战,机动设伏,则还没有实例和经验。组织铁路运输、摩托行军、选择配置阵地、战斗准备、生活保障各方面都会遇到不少困难。不叫困难,不等于没有困难。我听作战部恽前程副部长给我汇报,你们有困难,而不叫困难,自己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我听说这次你们到南方在伏天、雨季来机动作战,温度高,湿度大,兵器参数不稳定,影响兵器精度。你们为了给兵器降温防潮,提出了‘宁叫人吃苦受累,不能让兵器受损、降低作战效能’的口号。这只有我们人民的军队才能做得到。”
当岳振华汇报到:“坐标车的指令产生部分,有一个关键的电容器,由于衰老,参数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负责这个部分的技师袁存勤摸出了开机超过40分钟,这个参数就要开始变差,又没有备件更换,只好压缩战斗准备的时间来弥补。为此,我们把全营进入一等战斗准备的距离,压缩到了U-2飞机距离250公里。这次战斗,由于U-2飞机采取了侧飞、绕飞的战术,延长了一点儿作战时间,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结束用了45分钟,战后测量这个参数还仍在最佳范围内。如果按教令规定的距离,进入一等战斗准备,再加上敌人侧飞、绕飞延长的时间,就会使开机的时间更加延长,迫使我们在兵器参数处于不利的情况下战斗。”
刘亚楼说:“我知道你们营使用的是一套老旧的兵器,也知道你们兵器的元器件有的已经老化,是凑合着打仗,但不知道严重到这种程度,真是难为你们了。这个技师是一个对技术精益求精,且责任心很强的技师,应该给他立一大功。”
汇报完了战斗经过,刘亚楼便来到发射阵地上。
刘亚楼走到制导雷达站收发车的平台上,岳振华对刘司令员说:“苏军教令要求,收发车要与发射架处在同一个水平地面上。而这次作战,发射架与收发车的高度差足有八九米,这可难坏了先遣组。他们想办法,利用这块直径不到90米的平坦地面,配置四个发射架,将两个发射架基本上放在同收发车处于相差两三米的水平面上,将另两个发射架放在同收发车处于八九米的高差处,规定先发射处于水平面的两发导弹,后发射高度差大的导弹。这次打仗,高度差最大的发射架上的导弹也准确地落入制导雷达波束,击中了目标。”
刘亚楼说:“实践出真知。苏联人在制定教令时,他们也没有打过仗,更没有使用它机动作战,只是根据理论做出的规定。我们是既要尊重条令、教令,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敢于在实战中修改教令。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
刘亚楼从收发车的平台,走到了在这次战斗中发射了导弹的发射架阵地,只见发射架周围的松树被一级火箭喷出的火焰烧得一片焦黄,发射架的燃气挡板的绿漆已被烧化,露出钢铁的本色时,他问岳振华:“发射时温度这么高,发射手们是怎么躲避的。”
岳振华说:“每个发射班都要挖一个掩蔽坑,像步兵的战壕一样,导弹与收发车天线一同步,我在指挥车上一拉警报,发射手就立即跑到掩蔽部内进行防护。导弹发射出去,他们再出来察看发射架的工作状况。”
岳振华指着发射架外的一部长达15米的导弹装填运输车说:“苏军教令规定,发射阵地要修梅花状的环行道,供导弹装填运输车向发射架上装填导弹。这次我们没有修这条路,一是阵地面积小,修不了;二是要修,就要砍伐好多的树。我们就采取了直着开上去把导弹装上发射架,然后倒着退出来,有的甚至用履带车拖着倒出来的。”
刘亚楼看到在这么一个狭小的山坳里,按照苏军的教令,根本不能打仗的阵地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因地制宜地巧布兵器,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他高兴地说:“这次你们打仗,从射击指挥、战斗操作、阵地选择、兵器配置、阵地构筑都在苏军教令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做法,而这些做法都已经过了实战的检验是正确的,可以说第一仗你们是不折不扣地按苏联人教的打的,这一仗则是中苏打法一半对一半了。这是非常宝贵的东西,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战斗的实践中,创造出我们中国地空导弹自己的打法!”
第五部分:轰炸机钓饵全世界都在猜谜(1)
这次驾驶U-2飞机侦察大陆的飞行员名字叫陈怀。因被导弹弹片击中心脏,落地后经送往南昌陆军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空军刘亚楼司令员指示为他买了一口棺材,仿照1961年在东北城子疃上空被我击落毙命的敌P2V飞机飞行员的处理办法,将其埋葬在南昌西北7公里的一个名叫螺丝龙山的山坡上。基地立有标记:“此处埋葬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一九六二年九月九日击落的美制蒋匪U-2飞机驾驶员陈怀。”
这个处理在当时是不公开的。由于新华社在宣布消息时只是说在华东地区上空击落U-2飞机一架,只字未提是用什么武器击落和飞行员的下落等内容,台湾当局也只好宣布:“空军一架U-2高空侦察机,九日上午在大陆执行侦照任务时失踪。”
因为这是大陆第一次击落U-2型高空侦察机,而当时U-2飞机又被吹得神乎其神,一方说击落,一方说失踪,就越发显得神秘。围绕事件的传说猜测也就越多。
在西方媒体眼中,中国军队还没有摆脱小米加步枪的落后装备,因此,对其能否用现代防空导弹击落在世界上先进无比的U-2高空侦察机猜疑满腹。倾向性最大的说法是:U-2飞机可能是在大陆上空故障,降低了高度,才被米格飞机击落,捡了一个便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尤其是香港和台湾的媒体,更是传说纷纭,莫衷一是。
美联社华盛顿10日电称,“中国国府(台湾当局)人士推测,中共所称击落的U-2型机,大约已与其驾驶员一同炸成碎片。中国国府人士暗示,U-2飞机中装备的爆炸器,在此情形中大约已经使用,此项结论,系因中共未特别描述该机之驾驶员或击落的地区而推得。”
9月11日,德意志电视台来电对中国电视台说:“美合众国际社请求我们向你们询问有没有U-2飞机击落事件的影片资料。合众国际社对这个事件的电影资料十分感兴趣,并想从你们这里得到它。”
香港的《新生晚报》说:“中共的公报显然带有吹嘘性质。新华社强调这架U-2飞机系中共‘空军部队’击落,事实上即使连苏联也无法用战斗机飞至六万英尺以上的高空拦截这种间谍飞机,更何况中共。”
在日本东京有人揣测,说是这架飞机可能在重金悬赏之下投奔了大陆。但又很快被人们否定了,说这项揣测是不可信的,因为如果如此,对于中共来说其宣传价值远远超过击落。
西德《明镜》周刊这样写道,中国军事领导人,数月来,一直注视着美国U-2飞机在他们国家上空经常飞行。上周末以前,北京宣布在中国东部上空击落了这种U-2飞机。迄今为止,尚未找到有关林彪元帅所提出的击落U-2飞机的“非常规手段”的解释。北京政府提出,如果台湾的U-2飞机驾驶员能驾驶一架完好的U-2飞机返回大陆,他们将得到120万马克黄金的赏钱。为此,该杂志猜说,也许这些金条就是用以迫使U-2飞机降落的“非常规手段”。
英国《每日电讯报》说,由于没有更多的情报,我们不知道U-2飞机是为导弹击落的,还是为黄金诱惑过去的。否定掉这种可能的论点是,中国人会利用作为宣传蒋介石军队“士气低落”的充分借口。
《印度斯坦旗报》9月12日在社论中评论U-2飞机被击落一事时是这样说的:台湾的一架U-2飞机在中国大陆被击落,这没有确定地证明共产党所说,他们有击落高空飞机的武器。他们可能是在它们通常飞行高度低得多的高度被击落的,他们降低高度,可能是由于某种机器故障或者由于错误地认为甚至在这个高度对方也无法击落它们。另一个较为合乎情理的看法,可是不一定是正确的解释,共产党发明了一种追踪离地6万英尺高的飞机的技术。问题是:他们是在不依靠苏联的情况下制造出这种武器,还是从苏联借来这些武器?共产党是如何打下U-2的,是用另一架飞机,还是通过高射炮,还是用导弹?美国人愿意出任何代价来获得这些问题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