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看,看不清楚的问题主要是指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而不是指“三面红旗”。但不排除他对“三面红旗”是有些个人看法的。
刘少奇的口头报告同书面报告相比,除了上述情况,还对有一些相当尖锐和比较重要的问题也做了一些回答,比如,这么严重的错误是什么性质的呢?刘少奇根据中央精神回答:“不是路线性质的错误,而是在执行总路线中的问题”。再比如,会上有人提出,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信上讲的,不正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吗?刘少奇回答:从那封信的表面来看,信中所说到的一些具体事情不少还是符合事实的,一个政治局委员向中央的主席写一封信,即使信中有些意见是不对的,也并不算犯错误。彭德怀的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同某些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有关。对这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刘少奇不但没有为彭德怀平反,还给他留下一个里通外国的罪名。刘少奇为什么这样讲?恐怕也不是他个人的意见。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彭德怀对“三面红旗”的意见实际上也就无所谓反党了。
这里还有些内容值得一提,刘少奇在解释分散主义问题时,他针对地方意见很大,认为过去几年的主要矛盾不是分散主义,对分散主义不能到处反的情况,提出哪里有就哪里反,有多少就反多少的原则。实际上,他代表中央接受了地方的意见,这样一来,也就消除了地方同志的顾虑。
刘少奇在口头报告中,还批评了“左”比右好的说法。他说:“有的同志说,犯‘左’倾错误是方法问题,犯右倾错误是立场问题。我看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右不比‘左’好,‘左’也不比右好。……我们在党内的具体斗争中,应该有什么反什么。有什么反什么,就是有‘左’就反‘左’,有右就反右,既没有‘左’,也没有右,就什么也不要反。这就是说,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党内斗争。”
在清理口号问题上,他建议要把几年来中央和各个地方在群众中提过的一些口号,认真地清理一次, 对此,毛泽东插话说:中央书记处已经清理了一次,但是还没有清理完毕。《人民日报》、新华社、《红旗》杂志、广播事业局,究竟还说了哪一些对人民不利的话?要清理一下。
刘少奇举例批评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说这一口号是《人民日报》用大字标题发表了的。各省的报纸也发表了,因此对许多地方有影响。这个口号是错误的,应该取消。要向干部、党员和群众说明白。
刘少奇这篇充满激情、生动有力的讲话,于下午5时结束。毛泽东未加任何评论,他讲了讲以后几天的安排,然后说:“好,同志们,今天就结束,散会。”
刘少奇的话讲完了,会也散了,但很多同志的心还在激动着,反响非常强烈,认为讲得好。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杨献珍高兴地对人说,刘少奇的报告“把问题讲透了”。
在党的重大失误面前,刘少奇能够顶着很大压力发表一篇勇于面对现实、贯穿实事求是精神的讲话,的确难能可贵。几十年过去了,每当人们谈到刘少奇的历史功绩时,都要提到他的这次讲话。这一刻,也就成了刘少奇人生精彩的瞬间!
刘少奇的人格魅力由此显现。遗憾的是,他此后人生的坎坷也由此埋下了伏笔!
林彪临时决定抛开事先准备的讲话稿(1)
1月29日上午,是七千人大会开幕十九天以来的第二次全体大会,由林彪讲话。
林彪是中共中央六个副主席之一、中央政治局七大常委之一(1958年5月中共八届五中全会增选)。十大元帅当中,其名次仅次于朱德、彭德怀,排在第三位。林彪还兼任国防部长,负责军队工作。可见林彪在中共党内地位之高,在军内也享有极高的威望。大会上,在座的不少官员都曾是他的属下,今天亲聆老首长讲话,大家自有一种企盼的心情。
然而,人们未必曾想到,今日的林彪已非昔日驰骋疆场的英明统帅,他已蜕变为不讲原则而攻于心计之人。他现在所关心的不是如何尽快使国民经济走出困境,如何总结经验教训,找出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使国家繁荣富强,而是想办法要抓住和利用一切机会,来获得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从后来搜交出来的林彪、叶群的“笔记”上看,上述判断并不是我们强加于人,而是有所根据的。这一时期的林彪,对如何迎合毛泽东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他的笔记里,凡提到毛泽东时,都用“一号”、“姨毫”、“老东”等字样代替。林彪对自己,也用“一零一”、“老巴”之类的代称。在叶群记录的林彪谈话中曾这样记载:“黑格尔说:何谓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就是公众利益的代表者。一零一说:何谓当代伟大人物?一号利益的代表者(应声虫)。”
如果读者觉得这一则笔记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在另一则笔记中,就可以看到林彪的真面目了,他说:“要把大拥、大顺作为总诀,要仿恩(格斯)之于马(克思),斯(大林)之于列(宁),蒋(介石)之于孙(中山),跟着转,乃大窍门所在。要亦步亦趋,得一人而得天下。”
林彪也学习理论,也很注意总结历史经验,但他钻研的,是“登龙术”(作者注:林彪自己的话),是如何成为“当代伟大人物”,并且大有收获:即处处要顺着毛泽东讲话,同时说话做事还要处处维护和代表毛泽东的“利益”。至于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则通通不在考虑之列。
林彪悟到了“真经”。现在,机会来了,林彪的表现果然不凡。
1月29日,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当林彪被告知,毛泽东让中央常委都在会上讲一讲时,他就吩咐中央军委办公厅专门组织了一个班子,为他起草讲话稿。
从林彪在大会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积极参与刘少奇书面报告的起草工作。书面报告第一稿出来后,曾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其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都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未见林彪有什么说法。此外中央重新成立的二十一人起草报告委员会,从人员的构成来看,应该有林彪参加,但始终未见林彪的踪影,更谈不上他发表什么意见了。
表面看来,林彪超然于事外,但看他的讲话,却并非如此。人虽然没有参加起草报告委员会会议,但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着大会的动向,每天通过会议简报及其部下的汇报来了解会议动态,侦察着毛泽东的一举一动。
1月27日,刘少奇在大会讲话。林彪坐在主席台上,倾听着刘少奇那坦诚尖锐的讲话,外表上虽不露声色,内心里正在揣摩自己的应该怎么讲。这些天,大会围绕“三面红旗”,围绕党犯错误的原因,围绕对过去工作的评价,与会者提了很多意见,刘少奇的讲话虽然只字未提毛泽东的错误,但显然对“三面红旗”也没有给予理直气壮的、充分的肯定,他讲的两个“三七开”,更暗含着追究党的责任、毛泽东的责任的意思。林彪知道,“大跃进”运动是毛泽东发动起来的,会上批评的不少错误的决策都是毛泽东提出或支持的,毛泽东的内心深处一定很不好过。这个时候,倘若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一定会得到毛泽东的青睐,或许还会被视为知已。有了这样的考虑,林彪胸有成竹,就知道自己应该讲些什么内容了。于是林彪做出个决定,把写作班子为他准备好的现成的讲话稿也丢在一边,根据他最新的观察、体会,自己“拉条子”,写提纲,在大会上即兴发表讲话。他原来准备的讲话稿是些什么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可以看出,林彪要讲的话,确实是无人能够事先为他起草的,因为那完全是一个别有用心的讲话。
林彪在大会上,一共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党的问题,一个是军事问题。按常规,他并不负责党的工作,这一部分内容应该由邓小平来讲,林彪只需主讲他负责的军事工作就可以了,但他恰恰在党的问题上,大做文章,讲了不少很有“创新”的内容,一些提法之“新”,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让人为之震惊不已。
首先他对会上议论较多的热点“三面红旗”问题,十分坚决地、充分地予以肯定。他说:
我们党所提出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是正确的,是中国革命发展中的创造,人民的创造,党的创造。(林彪在这里有意回避了是毛泽东的创造…引者)……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条总路线,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我们应该采取这条路线,应该采取这种做法。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是需要多、需要快、需要好、需要省的,是能够多、能够快、能够好、能够省的。我们需要鼓足干劲,能够鼓足干劲;需要力争上游,能够力争上游。我们不能有相反的做法,不鼓足干劲的做法,不争上游的做法,少慢差费的做法。……总路线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我们抓到一个方面,丢掉了其他方面,那就不好了。这几年我们工作中产生的一些缺点,不是总路线本身的问题,而是执行中间的毛病。
关于大跃进,事实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可以大跃进、应当大跃进的。所谓大跃进,是从比较来说的。我们不能以一种主观的过高的指标来衡量我们是不是大跃进,而是要根据现实的可能,同我国的历史状况来比,同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来比。从这种实事求是的观点来看,即使目前这几年的指标低一点,作为整个历史阶段来看,我们还是大跃进,这一条是无疑的。大跃进是正确的。
人民公社,具有很多优越性。在开始阶段,我们还没有完整的经验,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人民公社这种制度,把过去初级化、高级化的优点都集中起来了,同时又增加了新的特点,毫无疑问,这种组织,在今后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将随着实践的经验更加证明是正确的,是能够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我们的的确确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道路。
林彪临时决定抛开事先准备的讲话稿(2)
如果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就不能不正视几年来国民经济遭受的重大挫折与“三面红旗”的关系。比如“总路线”,一直强调“速度”是灵魂,只强调“快”,忽视了好和省。“大跃进”,顾名思义也是强调高速发展,因为中央下达的指标过高,下边就开始浮夸,浮夸上来的数字,又被中央接受,在虚幻的高数字下构造经济计划,反过来又指导地方工作,以致恶性循环,最后导致经济全面崩盘,农业上使人没有饭吃,工业上劳民伤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哪里是“大跃进”,大跃退还差不多。至于“人民公社”,更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刘少奇、邓小平等认为,“大跃进”这面旗子不太好讲,“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看得还不是那么清楚。因此在他们主持起草的书面报告第一稿中,只说“三面红旗”基本上是正确的,当然也因此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
实际上,就连毛泽东本人,虽然一直没有松口,坚守“三面红旗”是正确的,但自1961年以来,或者说自出现极端困难的局面以来,他一直没有对“三面红旗”给予比较充分的正面的阐释。从这一点来看,毛泽东多少也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而林彪抢先亮出了态度,对“三面红旗”给予极高的评价,说它“是中国革命发展中的创造,人民的创造,党的创造”。
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大声地为“三面红旗”辩护,并理直气壮地进行了论述。这样的话,对毛泽东来说,从他人的口里讲出来,自然比他自己说要受用的多,这使他多少产生了一丝患难逢知已的感觉。关键时刻是林彪支持了他,是林彪力排众议,站出来为他讲了话。
林彪接下来,还有惊人之语。他说:
两、三年以来,我们国家在某些方面发生了一些困难。这种困难,是多方面造成的。特大的自然灾害,连续的自然灾害,有些地方遭受到毁灭性的自然灾害,这给了我们不可逃避的困难。我们工作上也有一些错误。可是这只是工作上的错误,而不是路线上的错误。
在刘少奇的讲话中,在中央所有同志的讲话中,没有一个人把自然灾害提到像林彪这么不适当的程度,从1959年到1961年确实发生了一些自然灾害,但绝没有林彪讲的什么特大的、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竭力夸大自然灾害的程度,也是林彪的一大用心。林彪还说:
我们在物质方面,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方面,减少了一些收入,可是我们在精神上却得到了很大的收入。我们有失的一方面,也有得的一方面。这种失的方面的作用,暂时还看不清楚,我们应该相信,我们所得到的经验,将要发挥很大很大的作用。……就像小学生付学费一样,学出来以后作用就很大了。一个小孩子,从上小学起,一直到上大学毕业,十七、八年的时间,他什么也没有生产出来,相反地,尽吃、尽穿。但是他学了以后,就会起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付出那一点物质和时间,不让他学那么一下,他就不行。
我们的军队现在不打仗,也经常要打枪、打炮,打了不少的炮弹、子弹,飞机、坦克、兵舰上花了不少的汽油。人就在那里练,而且弄得很疲劳,半夜起来练,练了之后还不是那个人?一点物质都没有增加,相反还消耗了很多物质。付了学费,学到了本事,本事就能够转化为物质,不是转化为原来所消耗的那个相等的物质,而是几倍、几十倍、几百倍增加了的物质。所以,我们要看到,我们付出一点学费是值得的。
“付学费”的说法,虽然不是林彪的发明,却被无限放大到如此极至!一年多来,困难形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给人一种灰溜溜的感觉,包括毛泽东也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对于全国出现的困难形势,认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他不断地作自我批评,当然他也不断地向党的高级干部们说,因为我们还缺乏经验。今天,林彪居然提出一个连毛泽东也难于启齿的说法—“付学费”,使毛泽东多少增加了些底气。孰知,在“付学费”的名义下,任何主观上的失误,任何决策和工作指导上的错误,就都是不可避免,都是可以原谅,而不必加以追究的了。显然,用“付学费”的说法,是不能正确总结经验教训的,也是对党的工作的不负责任。
在这天的讲话里,林彪还莫名其妙地讲了一些要加强团结的话。他说:
在困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加强党的团结。我想,事情千千万万,项目多得很,而最大的、首要的,是党的团结。
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依靠、更加相信党的领导,中央的领导,毛主席的领导,这样,我们才更容易克服困难。
林彪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讲这番话,难道有人破坏了党内的团结吗?而且是最首要的问题。肖冬连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林彪抓住一个‘团结’的题目做文章,这足以使全党缄口,的确,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它甚至比路线斗争更重要。谁怀疑“三面红旗”,谁怀疑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是破坏党的团结,罪莫大矣!……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