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米丘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园艺家早已逃得很远了。
接着,米丘林又去拜访了老园艺家伊利亚·伊利奇·克利契尼可夫。这
位和蔼的老人热情地引导来访者到他的果园中参观。老园艺家的果园有两
层,大园子里还有一个藏着珍奇品种的小果园。
他们先从小园子参观起。热情的主人把每株树的历史和特征都讲给客人
听,而且还讲了不少关于“整形修剪”、“风土驯化”“树体保护”、“花
芽分化”等问题。米丘林认真地听着,默默地记着,同时在迅速地思考着:
“看来种树还很有学问哩!自己原来那种认为只要尽心即可成功的想法真是
愚人痴想。”
主人留他吃过午饭,又摆上了自产的各类优质的苹果。米丘林拿起了一
只名叫“卡里维里”的苹果,吃完果肉后,照例把果心塞进了衣袋。
主人突然恼怒地问道:“你想用这种子播种吗?要是我知道你要干这件
事,就不会让你跨进我的大门,我当你是个有经验的人才招待你,现在你说
实话,为什么要把种子藏起来?!”
“想……想播种。”
“那么,以后怎么办呢?”
“以后就杂交。”
“用什么来交配呢?”
“用我的当地苹果。”
“那么,再后来呢?”
“嫁接在正常树干上,我想在那里开始探索,说不定再去和另一种进行
杂交。”
克列契尼可夫在房子里来回地走动着,思考着。突然他喊道:“奥加菲
雅,拿苹果盘子来!”
老园艺家坐在桌旁,拿起一把剪刀、一张纸和浆糊,说道:“那么我来
做几个纸袋,在每一个纸袋上标明种名,这样您就可以随便带到各处去。一
切事情都要科学地干,科……学……地,您懂吧!”
这次果园巡礼使米丘林大开眼界。他深感园艺事业是一门科学,光有雄
心,没有知识,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为了研究果树,他从莫斯科买回了许多有关的书刊杂志。他沉浸在阅读
研究之中,像一块迫切需要吸水的海绵一样,吸收着一切可以吸收到的知识。
但是在那时的书刊中,关于果树品种改良方面的知识惊人地贫乏。在那些书
刊中,根本找不到他急需的答案,有些说法甚至还引起了他的怀疑。但是一
本叙述达尔文学说的 《物种起源》却吸引了他。“世界上没有固定而永久不
变的形体,万物皆变。”达尔文新颖的观点使米丘林茅塞顿开。
实验必须接着搞下去。然而由于土地的狭小,新的种子根本无法播种。
按米丘林原定的计划:“沿着篱笆和在树木的中间栽植苗木,拟定每棵植物
的株距为四维尔希克(一维尔希克等于4。446厘米),这样或可以维持4年
之久。”但在实际播种中,这个计划便显得无能为力。植物密集得简直难以
容忍。可是获得新园地所必需的款项却无从筹措。于是米丘林决定进一步缩
减家庭的支出,为了购置土地而节省出一切可能的款项来。
… Page 7…
当时米丘林精确地支出着每一个戈比,他把每一次支出都详细地登记在
自己的帐薄上,不断地警告自己免除各种“轻率的”而“过度浪费的”支出。
在秋天开始时,米丘林一家便迁到了莫斯街的列比杰夫宅中去。那里的
住所附近有一个带着果树园的庄园。由于米丘林的同学N·A·郭尔蒲诺夫从
中作保,并借助银行的贷款,两年后,米丘林一家终于成了这片庄园的主人。
但由于资金缺少和未偿债务的逼迫,他不得不把这片土地和房屋作抵押,一
直长达18年之久。
在这片庄园中,米丘林曾栽培出了他的第一批品种,其中有:“商业草
莓”种,密集、细叶和半矮种的“格里亚特”樱桃树,多实的“北方之珍”
的樱桃品种;在这里移植了以前所租的格尔蒲诺夫庄园中的全体植物。但是
经过几年之后,连这一所庄园也变得植物充斥,无法使米丘林在园中继续进
行实验工作。
1887年秋天,米丘林打听到城郊一个叫潘斯克的村子的牧师雅斯脱里薄
夫要出售距城约7公里远的一块土地。这块土地位于杜马索夫村附近的克鲁
契山山麓和列斯诺·伏洛涅日河的河畔。米丘林看过之后,对这块土地比较
满意,但是他的微薄积蓄远远抵不上这块土地的价格。于是整整半年间,米
丘林到处奔走,筹集资金,直到1888年2月,这块土地的契约才正式开始商
订。
米丘林作出决定后,便卖掉了整个原有果园中的种植物物资,并且把尚
未到手的土地的一半作抵押,借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贷款,以作购买新土地
之需。
1888年5月,土地的购买契约终于签订了。契约签订之后,米丘林的身
边只剩下了7个卢布,连雇车辆搬运树苗的钱都不够。他只好和家人,把城
中植园土地上的果树,从城内抬到7公里以外的新园地去。在每天14公里往
返的疲惫的劳动中,米丘林每顿饭吃的都是自种的菜蔬,早餐只用二戈比的
茶叶和黑面包。米丘林在回忆到那时的生活情况时,曾讲述在返家迟晚时,
他常常吃一块邱里饼来充饥,这种饼其实就是撒有一些盐水的夹葱面饼。搬
迁的新园地没有房子,在当时极度贫困的条件下,是没有钱来建造一所新的
住处的。因此全家只好住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这种“露营式”的生活持续
了半年。
四、从“风土驯化”到“大量选种”
1889年,米丘林辞去了车站上的职务,以全副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果
树改良工作中。
经过长时间的辛勤劳动,在原来一片荒凉的土地上,长出了绿油油的苹
果、水梨、李子、欧洲樱桃、樱桃及浆果等杂种苗木的作物。同时也散布着
第一批在柯兹洛夫城中所栽成的杏子、桃子、葡萄、桑树、草莓以及金黄色
的烟叶等植物。在该地的中央,一所新建的房屋拔地而起,沉浸在一片绿树
丛中,这所房屋里住着米丘林和他的家人。理想的种子开始萌芽,心爱的事
业在缓慢前进。米丘林一边精心管理苗木,一边埋头学习。每天就寝之前,
他总要写下园艺日记,把一天所有引人注意的事情及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
来。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亲自写成果树栽培方面的
著作。米丘林很想使儿子尼古拉成为一个得力的助手,但他的儿子却不这么
… Page 8…
想。同果树园艺相比,尼古拉更喜好机械。
在这段时间里,米丘林的改造事业开始取得了一些成绩。米丘林在他《60
年的工作总结和将来的展望》一文中,曾把他的全部研究过程分为3个阶段。
当前这段时期正是全部研究的第一阶段——驯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米丘林是根据当时流行的“风土驯化”学说进行工作的。
这种学说的倡导者是当时俄国最有名的果树园艺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
格列尔。当时,格列尔的学说经常发表在《俄罗斯园艺》杂志上。格列尔的
主要思想是:可以采用两种办法把品质优良的南方果树移植到北方来,使它
们“风土驯化”,以此来改善俄国中部和北部地区的果树园艺事业:第一种
方法是可以把南方果树直接移植到北方来,或者采用它们的枝条,用扦插和
压条的方法在北方进行大规模的繁殖;另一种方法是把年老的南方果树的枝
条,嫁接到生长在北方的耐寒力强的、野生的果树上。这样南方果树的接穗,
受了北方果树砧木的影响,就可以提高它的耐寒性,逐渐适应北方的寒冷气
候,平安地度过寒冬,而且能够结出果实。这种想法和米丘林的设想很相近。
米丘林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开始进行风土驯化的实验。
当时,许多园艺家、学者都认为樱桃不能用插条繁殖,并以为这已是被
前人证明了的真理,没有再去试验。米丘林却不盲从,他剪了几枝樱桃枝条
插入土中,精心管理,不久这些枝条竟冲破固有成见,长出了健壮的根系,
生出了茂盛的枝叶。这一发现在当时引起了较大轰动。
1884年,米丘林首次用俄罗斯南方的樱桃树和北方的樱桃树进行杂交。
1888年,樱桃杂交后代结出了鲜美质优的果实。大胆的试验取得了成功,这
是第一次种间杂交的成功。这时米丘林正好是34岁。
在初步成功的鼓舞下,米丘林写了两篇文章:一篇叙述了北方耐寒砧木
驯化“蓓莱梨”的情况,另一篇报导了两种矮生樱桃在他的园子里培育成功。
为了说明问题,他把枝叶和果实同文章一起寄给了彼得堡林木研究所。
1888年9月,米丘林用汗水写成的文章在《园艺果树栽培公报》杂志头
版位置上发表了,他感到由衷的喜悦。米丘林把文章念给体弱的父亲听,老
人流下了欣慰的热泪:他总算看到了儿子的成功,感到几代人长期以来的幻
想终于实现了。邻居和朋友们也向米丘林表示祝贺。
第二年一月号的同一杂志上,插进了两幅米丘林寄去的樱桃印图,下面
标有“多产矮生种”、“多产半矮生种”的字样及米丘林的名字,最下面是
主编的附言:“品种是否新,尚待了解。”
改造者辛苦的劳动成果遭到了污辱,米丘林气得几乎发了疯,他咬紧牙
关认真地思考着:“是自己工作中的失误还是对新品种的围攻?”他决定用
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历史作出公正的评价。
为了弥补对选择品种经验不足的缺陷,米丘林决定尽量引进外国良种果
树,并亲自考察它们的品质。于是他向国内外许多园艺机构订购了几百个果
树及观赏植物的品种。
试验范围在不断扩大,人手也越来越紧缺。而就在这时,一向酷爱机械
的儿子尼古拉没向父亲道别便出走了。儿子脱离家庭使米丘林非常吃惊,他
在莫斯科的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
既然儿子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就只好让他去走。这时,果树实验已到了
关键时刻。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米丘林费尽心血搜集来的南方果树苗木,
大部分经不住严寒的考验,都冻死了。虽然,有时偶然也出现少数抗寒品种。
… Page 9…
但这一例外的情形,并不是“风土驯化”的结果,而是这种品种在他的原产
地早就具有这种耐寒性,只不过在当地情况下,没有显现出来,或者曾在偶
然的特殊寒冷的冬季里显露过,但却被人们忽略了的缘故。
这次失败使米丘林终于相信,以嫁接法使原有的品种风土驯化的方法是
错误的,格列尔的理论不能指导果树栽培的实践。从这次失败中,米丘林认
识到:年老的结过果实的植物,具有顽固的保守性。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把
它们移到另一个气候条件相差极大的新环境下,也是很难改变它们的遗传性
的。此外,他还总结出生物学上一条重要的理论:植物在幼苗期间最容易受
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最强,这种能力随着植物年龄的
增长逐渐减低,以至于消失。
在这一个新的认识基础上,米丘林决定改用对浆果、果树植物品种栽培
方面最可靠的方法来继续他的工作。这种方法就是混合选种和人工培育的方
法。由此米丘林的研究工作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大量选种阶段。
米丘林从1888年起,开始从国内外选购大批品质优良、品种不同的果树
种子,把它们播种在自己的果园里。他希望从这些种子里萌芽出来的苗木,
从它们一发芽开始,就逐渐适应寒冷的气候,转变成抗寒的品种。为了达到
这个目的,米丘林应用了“斯巴达式”的选种经验,在园圃中不断进行严格
的选择,淘汰那些“体弱”的,挑选出来最富有生命力的、优良的苗木,细
心地加以培养。
米丘林用这种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不够理想。因为从最好的本
地品种里选出的苗木,品质比旧有品种高不出太多;而从外国品种的种子培
育出来的苗木,大部分仍旧缺乏耐寒性,往往冻死了。而且这种由种子培育
出来的幼苗,要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多次的选择,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这是
由于幼年的植物虽然容易接受环境的影响而适应新的环境,但是这种适应性
是比较有限的。如果把植物栽种到与它原来所处环境相差太远的地区,往往
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死亡。
此外米丘林还采用了逐步向北推移的方法,来改变果树的耐寒性。米丘
林用这种方法培育出一些名贵的果树品种。“北方杏”就是米丘林用这种方
法取得较好成绩的一个例子。
米丘林的故乡由于气候寒冷,不能栽植杏树。米丘林一开始采用直接播
种的办法,把大量南方杏树的果核播种在自己的苗圃里,试图改变它的遗传
性,使它能在北方的严寒条件下结出果实。但是事与愿违,几千棵由南方果
核生长出来的杏树苗,在两三年内都冻死了。米丘林分析了这种方法失败的
原因以后,就先把南方杏树果核种在罗斯托夫近郊的顿河岸边;经过几个冬
季后,选出其中耐寒性最强、品质优良的杏树果核,再播种到罗斯托夫以北
300公里的地方去。从这批杏树中再选择出其中耐寒性最强的杏树的果核,
种到更向北几百公里的柯兹洛夫城。如此几次北移后,从这批苗木中,米丘
林培育成功了“北方杏”。
然而,这种方法过于费时费力,得到的效果也不够大。米丘林为了缩短
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时间,经过仔细地研究,创造了杂交育种方法,把改良果
树品种的工作提到更高的阶段,即杂交育种阶段。
五、杂交育种的光辉成就
米丘林为了创造新的改良品种,为了果树园艺推进到北方而不懈地奋斗
… Page 10…
着,勇敢地寻求着最有效果的、能栽培出忍受严寒气候并使这些耐寒性集结
在高品质的果实中的新品种的方法。在无数次彷徨和错误之后,米丘林终于
发现:气候和土壤的条件对于新的植物、新的品种及其品性的形成上能发生
巨大的影响。从而总结出,过去的失败一部分是源于果树园中肥沃的黑土—
—这种土壤虽然是苗木们所喜爱的,但也使它们较难忍受寒冻。
米丘林,这位热心的学者用他卓绝非凡的结论充实了科学的选种法。他
写道:
“在我们的地方气候的条件下,若用国外暖和地方的品种与我国耐寒品
种杂交而成的种子来栽培新品种时,或直接用那些比苗木栽植地点较暖和的
地方的果子的种子来播种时,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把这些苗木种植在肥沃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