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剑轮修心法 >

第6章

剑轮修心法-第6章

小说: 剑轮修心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应该找寻一个能帮助我们的上师以消除无明,而不是让无明继续增长。宗咯巴大师说过:「我们选择的上师,必须是能使我们无明退灭并令善念增长者。」 
了解到我爱的思想是各种堕落的原因,「踩它!踏它……」 
假如这些教法都不能改变我们的心,还有什么可以产生效用呢?我们一直把它束之高阁而不放在心上,那里会发挥作用呢?最起码要迫切地加强培养基本菩提心和去除我爱的念头。 
宗咯巴大师曾说:「菩提心是大乘法门的生命石(当佛像开光时,放在佛像中的一块木头)、是横遍十方的不可思议法门、是积集福德资粮的万灵药。因为以此动机来做最小的善事,也可以获得很大的功德,因此菩提心是吸引和积集所有资粮的真正宝藏。理解了这个道理,伟大、无畏的菩萨即以此作为他们的修行。我身为一个瑜珈行者也依此法而修,任何希求解脱的人也应该发心这样做。」 
菩提心是数百种共同法门的精要,假如没有菩提心,就算同时修三个本尊法,也不能达到资粮位,更不用说成为一位大乘行者。聆听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教法的功德远远超过生于梵天界的功德。 
虽然有显赫的名声,我们的修行却很差劲,我们的恶行连魔鬼都感到震惊,这都是由我爱的念头所引起的,「践踏它和撕它的心吧!」假如身为老师的我们也不修持这些教法,就好比将神变成了魔鬼。我们不需要一位使我们的欲望和嗔哏增长的老师,所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帮助我们减少无明的上师。 
法护大师的话很有力量,而且正中我们的要害。他是个模范老师,他的教法皆不偏不倚直捣黄龙。假如他们姑息缺点。就显示他们缺乏慈悲心,就如让盲人走向断崖一样。 
064 
虽然我们只听了一点点的教法,却很权威地乱放阙词,而不是满足徒众所需。反过来说,假如我们曾经听过完善的教法,便不会茫然不知如何教导他人。我们因为听得太少、太偏狭,因此在懵懵不懂的情况下胡乱地发表了种种不如法的演释。 
以下的例子是说明缺乏知识的后果:有一个人被要求依据律法加持僧袍,他不愿承认自已的无知,而叫人把花瓶拿来把水洒在袍上。由于我爱的态度,我们也向人宣说歪曲不实的证据等等,「踩它!踏它!……」 
065 
我们有很多的侍者和徒众,对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均给予同等的关怀,但他们却变得粗暴蛮横且不听劝告。我们一向很仁慈,却会收到无礼的回报。同样地,我们平日建立了友谊, 
但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却得不到援手。。正如瑞廷仁波切所说:「不要对人类有所期望,唯有三宝才值得我们信赖。」我爱是造成这些不幸的原因--「践踏它!把这屠夫的心撕开。」 
066 
虽然我们有很高的资历但实际上知识却没有比鬼多多少。坦巴洛嘉上师(第十二世纪达赖喇嘛的摄政和亲教师)说过:「假如我因我的履历而感到自满的话,我今天恐怕什么成就都 
没有。因为我在修持上解行并重,他们才尊我为多杰羌,而且我在教授时能够无所障碍。只有履历而没有知识是一文不值的。自称是大喇嘛,但欲望和嗔恨比起鬼和魔来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此魔是所有无明的综合体。」是谁把我们弄至如此境况?是我爱的态度!再次「踩它!踏它!……」 
067 
我们恃才傲物,其实这种行为还不如狗。诸如此类的人很多。我们谈玄说妙--谓世上没有真实的存在等等,并吹嘘已深入高层的金刚乘,但是我们的行为却完全蔑视因果律和道德的存在:不但招惹放荡的女人,并且喝得酩酊大醉以至在街上呕吐,把道德观念抛诸脑后。 
而今生或来世获得成就的希望也随风而逝。这都是由我爱所引起的--「踩它!踏它!……」 
在进入金刚乘之前我们要十分谨慎。第五世达赖喇嘛说:「在没有接受过一般修行法门训练之前便进入密乘的修行法门,就象把一个小孩放在野象背上。」摩托车虽然跑得快,但不会骑的人骑它时,很快便会掉到沟渠内。 
如果我们走上密乘修行之途,应特别注意波罗提木叉(戒律)、菩萨和密教的誓愿。执金刚佛对上述誓愿及密乘经典从不教人掉以轻心、低估或违犯佛陀的嘱咐,在密乘而言这样做是根本堕落。在此必须强调,值此五浊恶世,醉酒不耻之徒反被称扬,而大善知识备受冷落。 
米拉日巴尊者说:「欲正确的训练气脉必须具足三个条件:共同训练、领受灌顶、维护誓言。 
未合格者修行此法门就有如在地狱中攀爬剑山一样。」 
假如可能的话,我们应依据古哈三摩哲密乘根本经典里的忠告来修行。外现为无懈可击的声闻僧,而内在则有喜空之证悟。 
068 
我们重视个人的利益与成功,而无视于作为一个大乘行者的事实:承担利益一切众生,并把所有损失皆归诸于已。我们试图找他人来承担错误,并为自已的坏名誉寻找代罪羔羊。 
我们不可以使别人成为自已的代罪羔羊。--不可以说:「我做了很多,而他却没有,所以一事无成。」这是心智训练的二十二条戒律中的一条。所有这些堕落皆是由我爱造成的。「践踏这个使我们无解脱机会的破坏者。」 
069/070 
其次是要谴责那些僧众,虽然身着黄袍却不依循三宝,反而寻求魔鬼的指示。举例来说,当一个僧人寻求神谕及衷心地尊崇礼拜邪魔时,便是与他的皈依相违了。 
我们既然已经发了三皈依的誓愿却不遵守戒律,行为如恶魔般邪恶。这些错误是由我爱态度所引起--「踩它!踏它!……」 
071 
正试图隐居时,我们却常常上街并沉迷于世俗的享乐,同时又自称为隐士。虽然我们接受了伟大的教法,却不曾尝试去实践它,反而继续从事星相、问卜和为俗人作佛事。我爱必须承担这些过咎。「让我们在它头上跳舞……」 
072 
假使能坚守戒律便可以获得解脱,但我们却放弃持戒。如此一来,就是放弃了解脱及其善因。追随苦恼使我们失去了寻求现世和永恒解脱的良机。理解了这愚蠢的行为是因我爱而起,「让我们在它头上跳舞并去除它。」 
073 
佛法乃解脱之门,正如运河是水和通路一样,但是我们阻绝它,并以商务的追求来取代它。放弃佛法又不在乎蒙受痛苦和灾难,于是我们去从事商业活动并制造往生恶趣的因。 
074 
同样,我们放弃陪伴教导我们的精神导师,而宁愿浪费时间在集市中玩乐。这也是源自我爱,「践踏它的头并撕碎它的心。」 
075 
我们把食物和贵重物品悄悄地收藏起来,还剥夺僧伽的供养和生计,更甚者是犯了偷窃等罪。这些堕落皆因我爱而起,「踩它!踏它!……」 
076 
我们期望拥有神通,而神通的主因是经由打坐而来,然而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忍耐力。我们希望获得神通,不外是想藉此来显示自已和骚扰他人。其情况是:我们可能反被邪魔干扰, 
并经历巨大、奇异的幻觉。尽管如此,根据戒律:公开宣扬自已已经证悟是一种堕落。 
假如我们真的能如此快速地做到禅定,我们应该可以即刻达到证悟。但在仓卒之间,我们根本还未达到初禅。此时此刻,我们也许正在印度、美国、菩提伽耶和世界各地的妄念、幻觉、梦想中飞速「证道」。我爱态度是其因,「踩它!踏它!……」 
077 
别人给予我们有利的劝告时,我们不但充耳不闻还严厉地加以反击。我们从没有说过一些关心别人的话,然而别人以阿谀之词来欺骗我们,我们却沾沾自喜。我们这些俗人没有能力分辩善恶,我爱是其根源。「践踏它并在它的头上跳舞……」 
078 
我们予以信赖托付秘密的心腹随从,却倒戈投向我们的死敌;同样地,爱徒们会将上师的秘密教导泄露出去。 
我们应该保守机密,因为一旦透露出去,它势必会传开,而当初托予你的人将对你失去信心。仲敦巴尊者曾说过:「如果你能保守秘密,使得令郎也不知晓,你就能贯彻始终。」 
从前有一位传教士欲试探他妻子的忠贞,他先隐藏了国王最珍爱的鸟,然后又另外杀死一只鸟,将鸟肉携回家中。他向妻子解释:该肉即为国王最珍贵的鸟的尸身,为了他们二人的生命请她务必保密。之后,国王宣告爱鸟失踪,并以高价或皇后的皇冠悬赏提供该鸟下落的人。 
妻子终于出卖了先生,身陷囹圄的传教士托出实际的原委之后,他反而因为睿智而获晋升。 
我们与他人为友并视为知已,之后却挑剔他人的毛病而与之决裂。这种人实为被我爱所左右的心贼。「让我们在它头上跳舞……」 
079 
当我们似邪灵一样生气和和妒嫉时,就容易被他人所恼,甚至于看到我们就感到不舒服;我们被疑心及迷信所淹没,因而导至他人的不友善及不适应,这是我爱作祟之故。「让我 
们在它的头上跳舞……」 
噶当派的喇嘛说:「我们就该对他人采取友善和开放的态度并以关爱待之。」 
080 
虽然我们被劝导要遵行戒律,但是我们不但忽视它,而且还恶意地背道而驰。当有人欲接近我们来寻求意见时,我们理应对他仁慈,可是我们反而想方法与他作对并羞辱他,这也是我执在作祟,「践踏它并撕碎它的心……」 
081 
当我们发觉他人的活动对我们形成干扰,并且为他的所作所为恼怒时,便会对他的言行产生感受、继而心怀敌意。圣者龙树菩萨曾说过:「誓言有二种:其一,如把文字刻于石上,另一种如写于水上。我们消极的誓言如写在水上的文字,而积极的誓言如刻在石上的铭文。」 
我们应该信守自己皈依、发心的誓言,对他人的怀恨应归咎于我爱的态度,「踩它!踏它!……」 
082 
对他人努力用功及修行所获得的崇高地位,我们常常有压迫感。我们不但不能分享他的喜悦,甚至因妒嫉他而加以毁谤。将圣者视为具有威胁性的敌人,而不是被尊敬的对象。同时我们又被赤裸裸的贪欲所蒙蔽,而随意寻求性伴侣。这些皆因「我爱」而产生,「让我们践踏它并撕碎它的心。」 
本注释的作者说:「每当大学者们在大殿里雄辩时,我总是感到欣喜,并希望自已有一天也能如此。我对他人的演说感到欢喜,并且祈求宝座的拥有者能佑我也有如是成就,我从未对他人的高位心怀恶念。」 
083 
我们因朋友的小瑕疵而无法友谊长存,并对新朋友冷热无常,而且不信守承诺。我们起初发现对方很吸引人,但不久却因我爱而与他疏远,「踩它!踏它!……」 
084 
我们没有神通,却从事占卜。由于虚假的预言,我们终究要面对果报。如果我们够慈悲就会避免伤害自已的同伴。如果完全缺乏或微具善心,那么当被人伤害时,我们便会试图报复。忘恩负义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在此五浊恶世,找寻一位具有大慈悲心的上师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十分愚钝,只有他才会关心我们。同时,应视我爱的态度为最大的敌人,要不遗余力地将它根除。 
085 
由于我们把教义当耳边风,所以经常还未澄清即予以推测。我们研讨只为打发时间或者欺骗、取悦他人。日后,当我们自已教导别人时,错漏百出让饱学之士尴尬不已。我们只学到经典的皮毛和接受些微传承就质疑它们的价值;又因见闻历炼浅薄,而以邪见误导徒弟。 
例如告诉他们:学习不是必须的,只要一味枯坐。这是我爱之故,「踩它!踏它!……」 
086 
若有人想证取无上正觉,就必须对教义多听闻、多思考、融会贯通。然而我们习于发怒、感情用事,这样所学便有偏差。每当我们与对手讨论佛法时,总变成恶意相向。又因为善嫉,我们往往对他人的过失过度夸张及反应。这是因为我爱所至,「在它头上跳舞……」有人曾经是粗俗不堪,但在经过修持以后,精神境界已提升不少,可我们仍然怀疑他、对他无法信任。佛陀都曾为凡夫,所以我们不该因某人过去的纪录而藐视他,而应以他目前的作为来论断。我们应该知道自已是多么幸运,并以此教义来训练个人的心智。 
伟大的龙树菩萨曾说:「若你为自已及他人证取正觉,就应加强菩提心的根本修行。」这是因为在过去诸世中,我们太惯于和憎恨、贪欲为伍而蔑视他人、自以为是,这也是我爱之故。 
憎恨是增长和发展菩提心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当我们不断地伤害他人,并且暗中破坏他人的优点时。我们并非有意滋生妒嫉心,而是不习惯于见他人好。《菩提行经》中云:「当为一切有情发菩提心,令诸得快乐,云何忌有情?」 
然而,因为善嫉,使我们对他人加以否定、毁谤和凌辱。我们有时高估了人、有时又轻视他人夸张其短处、低估其长处。这些皆是由我爱所引起,所以我们应在这逆贼的头上跳舞,是它使我们丧失最终解脱的良机。 
087 
因为未经广泛的研习,使我们低估了学习的价值;因为未经透彻的了解,使我们对有必要学习的特殊领域发表不当的言论;因为不尊重善知识,所以轻视他们的传法。我们对灌顶、传承等观念很荒谬,并且将偏见转告他人,实在是为害最深。如果不渴求与够资格的善知识交往,就无法获得佛法上的体证。《华严经》及其他经典上记载:阳光具有能使棉花燃烧的能源,但是如果没有放大镜将之汇聚一处,就不可能产生火,作不到这些是因为我爱在作崇。 
我们「应在这自私的念头上跳舞……」 
088 
我们的教导与经、律、论三藏大相径庭,由于与之大唱反调,我们宣称具有来自梦中和天书幻像的体验。。此种不实的「自我体证」是极端有害的。我们没有增长他人的善念,反而 
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对于他人的教理与修行,我们应存善念。因为种种的错误皆来自我爱,「让我们在它头上跳舞……」 
089 
对违背佛法的作为,我们不但不排斥,反而一厢情愿地赞同它,正如我们回忆起自己对所厌恶者恶言相向时的沾沾自喜,我们以伤害他人为乐事。同样地,当我们终于捕捉到一只 
恼人的虱子时,却很高兴地把它捏死。这也是我爱之故,「在它头上跳舞……」 
090 
既不视尴尬之物为可耻,也不因为沉溺其中而感到羞惭,特别是对违反佛菩萨的誓愿无动于衷,对自己的堕落却引以为豪、矜矜自夸。反之,对无须羞耻之事反觉尴尬。譬如:当一位富者被引渡学佛并割舍他的财物时,我们竟为之感到尴尬羞惭。 
缺乏财富并不可耻。第八世达赖喇嘛姜巴嘉措仁波切有一次提及他的老师:「我的老师比米拉日巴尊者生活的更清苦,至少尊者还有可口的荨汤,有时还有糌粑可吃,而我的老师连这些都得不到。」他的塑像看起来确实赢弱不堪。 
有一次,这位老师从昌都旅行至西藏中部去向另一位上师求教。路上遇见他的亲戚组成的沙漠商队正自另一方走来,他们不但未赞美他,反而笑他的贫穷潦倒。当他抵达上师住处以后,便聊赖小碗糌粑的供养为生。在另一个场合,他碰到藏王(上师的化身),藏王给了他诸多供养,他因此陶然自得地想道:「我似乎还有些名望。」之后,他的上师斥责他:自以为有名而收到诸多供养,其实这是上师的慈悲所赐。当这位老师成为达赖喇嘛的亲教师时,他发觉突然有不少人找上门来,并自答是他的亲戚。 
如果我们虔诚地修行,我们的力量和祝福就会源源而来。因为喇嘛们和本尊等其他诸神皆会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