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3-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月7~14日合刊总第142期以10页的篇幅,对“小资”进行了描述与剖析,在这个以“小资的自摸与十三不靠”的专辑里,集结了对小资的定义、小资的生活经验以及小资的文化认同的某种调侃。文章认为,由于小资们精神、品味先行而金钱、物质匮乏,因此,在讲究个性、品味与生活方式的这批人里,时时会有一种错位的尴尬。如那些“没人敢说”自己不爱听音乐的小资们聚在一起欣赏的,常常是电影的配乐及爵士等,而且热门的话题是音乐家们的逸闻趣事;读书亦如是,《挪威的森林》、杜拉斯、卡尔维诺以及史努比漫画都是小资的必读书目。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小资们所崇拜的东西,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几乎没有一样来自本土。
第四部分中产与品味:一个时髦的话题(2)
书店里,以小资群体为目标的书籍触目皆是,直接以小资为名的书也层出不穷。如《亲爱小资》、《小资女人》、《小资部落》、《天堂里的小资们》、《小资的风花雪月》、《打开小资的玫瑰门》、《小资的私人幸福手册》……而你若在网上搜索一下“小资+书”,就会有上六位数的项目供你选择。费瑟斯通认为:“新型小资产阶级者是一个伪装者,渴望自己比本来状况要更好,因而一味地对生活投资。他拥有很少的经济或文化资本,所以他需要得到它们。因此,新型小资产者采取向生活学习的策略,他有意识地在品味、风格、生活方式等场域中教育自己。”他们“认同了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在向广大观众传播知识分子理念的过程中,他们扮演起了媒介人的角色。”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第132、133页。这一切似乎都决定了“小资”的出现只是为了给“中产”做一个绝好的铺垫。
“中产”:作为一种有代表意义的新兴阶层,“中产”引起较为广泛的社会注意,不能不归功于有着大众传媒之便的公共媒介。自称“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的《新周刊》于2001年11月的第118期上,以“忽然中产”作为封面专题,开始了它的“中产”之旅,之后,又分别在多期刊物上对新阶层做了报道与渲染。仅《新周刊》杂志的封面就有许多与此相关,如2002年1月第122期的“阶层之谜”、第126期“向知道分子致敬”、第137期“2002生活方式创意榜”、第140期“和新生活一起兜风去”、第144期“中国:一个新兴阶层的诞生”等等。此时的中产已远远不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了。它是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财经理念,“中产就像是一个社会精英的风向标——人人都愿意、也可以按自身的标准来把自己圈定为其中一员……它不是单纯的中产阶层,而是饱含着趣味、文化、身份等种种的认同感,一个一夜暴富的人连中产都算不上,因为他不知道卡尔维诺,不听罗大佑,甚至连《大话西游》都不曾看过,你说可怜不可怜?”广州:《新周刊》2001年11月1日总第118期。不独《新周刊》一家如此,其他一些杂志也已将与“中产”这一群体生活有关的内容纳入自己反映的重要范畴,如以“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为口号的《三联生活周刊》。检索《三联生活周刊》从2001~2004年的杂志封面,我们就可看到许多与中产有关的话题:“居住改变生活”(2001年第1期);“I恨宜家”(2001年第13期);“中产阶级与汽车”(2002年第27期);“中国首次富人调查”(2002年第40期);“国产MBA”(2002年第44期);“波波族与新文化运动”(2002年第47期);“中产阶级的名牌青春期”(2003年第12期);“买车,我们出发”(2003年第21期);“人车之争,中产阶级在捍卫什么”(2004年第34期);“6万:中产阶级的门槛?”(2005年第3期)等等。另外如《中国青年报》、《外滩画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均对“中产”这一新兴人群以各不相同的命名做过各式报道。更有人为中产者给出了明确的物质描摹:拥有自己的住房和轿车,住房通常是150平方米以上,有三个房间、两个卫生间、一个客厅,和一个带有餐厅的厨房;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家庭设备已成为生活的必备——空调、洗碗机、洗衣机和干燥机、电烤箱、自动咖啡壶、面包烤炉、大屏幕彩色电视、遥控高保真音乐中心、家庭影院、家用电脑和宽带网、数码相机、玻璃纤维钓鱼竿……一个中产者家庭和一个中等收入者家庭还不完全相同,后者必须把收入的39%拿去购买食品。可是一个中产者的主妇,只把收入的20%用来购买食品就足够了,而且吃得更讲究……凌志军:《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高扬的消费主义
与其说“中产”是在社会结构变迁的层面上作为一个新兴阶层而受到媒体与商家的注意,不如说它是在消费层面上作为一个时髦的主体符号而引起了两方面的兴趣。长期以来物质的困乏使得外在的禁锢松懈以后,人们对财富、地位的渴望与诉求喷薄而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那么虚无缥缈,透过物质上实实在在的消费终于落到了实处。对他们而言,物质上的炫耀性消费,最容易满足他们对自身地位优越感的获得,“一个人要使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漠不关心的观察者,对他的金钱力量留下印象,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不断地显示他的支付能力……为了使自己在他们的观察之下能够保持一种自我满足的心情,必须把自己的金钱力量显露得明明白白,使人在顷刻之间就能一览无余。”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66页。中国中产的兴起正逢消费主义席卷全球的时期,这为注重以消费为起点确立自身社会地位的中产阶层提供了一个一展身手的舞台。其实这并非哪一个国家中产阶层成长过程中的独有现象,稍微了解一下世界各国中产阶层的发展历程,我们就可明了,时尚消费总是与中产阶层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因而桑巴特认为,正是中产阶层对宫廷生活的效仿、对奢侈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了资本主义在西方的产生、繁荣与发展。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而这种对奢侈品的需要,又往往以追求品味与生活方式的面目出现。英、法、俄、美、日、韩等国的中产阶层无不如是。比如英国中产阶层早在18世纪的发展初期就很注重形象的塑造,社会对性别尤其是男性形象的预期更多的是通过他们对物品的消费来具体规定的。Kidd;Alan;andNicholls;David;edGender;CivicCultureandConsumerism;Manchester: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99到了20世纪后期,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完全的生活方式则是英国各方的一个共识。同时市场又通过对既定男性气质的质疑而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消费文化现象。弗兰克·莫特:《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法国中产阶层在争取自身社会地位的过程中也往往以财富来弥补出身未能给他们带来的尊贵之感,早在18世纪初,法国城市中等家庭中就已经盛行室内装饰之风,镜子、时钟、油画、塑像等这些曾经作为财富象征的物品,此时也如雨伞、鼻烟壶和书籍一样普遍起来。Maza;Sara;“Luxury;Morality;andSocialChange:WhyThereWasNoMiddleClassConsciousnessinPrerevolutionaryFrance”;TheJournalofModernHistory69(June1997);pp199~229即使是今天视自己为世界第一个“中产阶级社会”并自视为其他国家“未来图景”的美国,Giddens;Anthony;TheClassStructureofAdvancedSocieties;NewYork:HarperCollins;1975,CfVidich;opcit;pp103~129在其中产阶级兴起时期也是以大洋彼岸的欧洲文化与生活方式为其楷模的。Sherrer;GraceBussing,“FrenchCultureAsPresentedtoMiddleClassAmericaByGodeysLadysBook1830~1840”;AmericanLiterature;资料引自网站:EBSCOPublishing难怪波德里亚说,“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因此人们“对地位和名望的追求是建立在符号基础上的”。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48、85页。经济能力的彰显成为人们展现自身价值与地位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
第四部分中产与品味:一个时髦的话题(3)
中国媒体对中产的构建,恰恰说明了一部分中产,亦即文化媒介人群体,文化媒介人,最典型的莫过于电视、广播中文化节目的生产者,或“品质”报纸与杂志的批评家及所有新闻记者和新闻写作者。Bourdieu,opcit;p325对中产关注的焦点所在。虽然他们对中产的描述都基于生活品味上,但其中掩饰不住的是对财富的推崇与津津乐道。媒体上的中国中产“优雅、智慧、收入丰厚;他们着眼未来、创造财富;因为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稳定而丰厚的经济收入,他们追求文化品味和生活品质,物质生活上即使不是异常阔绰也是生活优裕。”北京:《时尚》杂志网站,wwwtrendsmagcn。世界品牌与欧美时尚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内容。轿车、名表、名酒、化妆品、时装、保龄球、高尔夫球、酒吧、精品屋、舞厅、美容院、白领杂志都是中国中产生活的必需要素。为此,媒体还给中国中产制定了住房、装修、酒吧夜生活、餐饮、医疗、报纸阅读等6个标准。要成就这样的生活,着实让刚步入中产的人们感慨“讲品味是很累人的”,但过生活“又不能不讲点品味”。广州:《新周刊》2001年11月总第118期。不难看出,媒体上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的所谓值得推崇之处、其品味的高尚均在于它总是以西方文化为高级文化,以国际流行为判断标准。这种标准相对于大多数正处在脱贫状况中的中国人来说,未免显得有些奢侈。
如果说媒体对中产的热衷是因为要制造一个话题、一个“文化事件”的话,那么商家则敏感到拥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费群体的出现给自己带来的无限商机。借助于媒体,商家不断给予公众这样的暗示:你想拥有品质高尚的生活吗?你想获得某种身份与地位吗?那么就来拥有某种物品吧。在这一点上,房地产商显得尤为坦率。他们宣称,中产阶层在置业时首先考虑的其实是购买一种生活品味,因为品味是表征身份的一种手段。“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是几年前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打出的广告语;“高不可攀的不是品质,是品味”,更是一家楼盘在南京闹市区的巨大广告牌上打出的口号。这家房地产商向世人推介的品味是什么呢?是依山傍水的法兰西风情:在绿茵茵的草地之上,西式房屋紧傍着一弯流水,在温暖阳光的照射下透着一片祥和与温馨。上海一家公司则以“中产阶层生活特区”向大众推介自己,把Townhouse为概念的居住形态称作为中产阶层度身打造的社区模式和代表。自然、绿色、阳光,健康及居住的休闲性与舒适性,社区的交流空间与浓厚的文化氛围都是他们的要求所在。《上海“中产”特区注重生活品味营造文化氛围》,housesinacn,2003年8月4日。在这一宗旨下,欧陆风格成为各房产公司的一个不约而同的选择。通过对异国情调、新鲜空气、自然等因素的强调,房地产商们不仅迎合而且引导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中国的先富阶层通过对“欧陆风格”这一符号的有形占有,在彰显了自身财富能力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对身份地位的品味要求。而这正是消费社会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波德里亚认为,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已经使得原先为人们所熟悉的东西以一种新的稀有之物出现,“空间和时间、纯净空气、绿色、水、宁静……在生产资料和服务大量提供的时候,一些过去无需花钱唾手可得的财富却变成了唯有特权者才能享用的奢侈品……自然、空间、新鲜空气和宁静:这就是我们在两个社会极端等级的支出差别指数中所发现的、所寻求到的稀有财富和昂贵价值的结果。……‘新鲜空气权’意味着作为自然财富的新鲜空气的损失,意味着向商品地位的过渡,意味着不平等的社会再分配。”波德里亚,同前引书,第41~45页。用它来说明中国的房地产业所崇尚的“欧陆风格”,正可以说明符号消费已经成为中国中产生活的一个显著特色。
住房如是,在其他日常生活消费的领域也同样如此。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外交官夫人无法理解一家普通的美国咖啡连锁店为何来到大陆后就成了身份与品味的一种象征,因为她知道,在美国人眼中,不管从价格还是环境看,去“星巴客”喝咖啡如同驴饮,实在谈不上情调两字。一杯2~3美元的大号“卡布其诺”在当时纽约人均2000多美元的月收入里,实在算不了什么。然而地点换在北京,同样的咖啡,一样的服务,差不多的价格,与人们的月均收入一比,上“星巴客”喝咖啡是一种身份高贵的象征,确乎似在情理之中了。《外交官夫人谢芳眼中的“星巴客”的情调》,上海:《文学报》2003年3月27日。一时间,不管是“白领”、“小资”还是“中产”、“波波”,讲究生活“品味”成了突出自身形象的重中之重,收入与消费、文化与品味,所有能显示家底的物品与行为,都成为中产人士生活的必需。
第四部分中产阶层与趣味区隔(1)
关于阶级阶层理论,一直存在两种模式:一是马克思基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建立的两大对立阶级模式,一是韦伯基于财富、权力、声望差异而建立的等级式的阶级模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资本主义在经历了最初的阶级间激烈冲突与对立之后,马克思针对资本积累初期的预言——阶级间的对立最终将形成阶级的两极分化,并没有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出现,这导致许多西方社会学家更倾向于采用韦伯的理论来解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间的冲突与差异。在韦伯那里,阶级的划分主要建立在权力、地位与声望等基础上。“阶级”指的是“处于相同阶级地位的人的任何群体”,不一定构成实际上的共同体。因此存在三个层面上的阶级:主要依据财产多寡确定的有产阶级,主要由市场利用机会来确定的职业阶级和建立在前述阶级地位总体之上的社会阶级。在社会阶级的范畴内,处于工人阶级与有产者及因教育而享有特权的阶级之间的,即是如今所谓的新中产阶层,它们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没有产业的知识分子以及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商业和其他行业的“职员”、官员)。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上卷第333~337页。等级的划分则建立在习惯的生活方式基础之上,任何一个人要想属于某一特定的圈子,首先必须满足它特有的生活方式的要求;而生活方式则建立在教育、出身、职业等事实之上。韦伯,同上引书,下卷第253~254页,上卷第337~339页。有关生活方式在社会阶级研究中的地位由此确立。
国外的中产研究表明,以薪水雇员与文职人员为主要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