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3-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进入对中国中产阶层实证研究的论述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与本项研究有关的问题给予简略的说明。自2002年底起,为了对当前中国新兴的社会阶层——中产阶层能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在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励计划”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项目基金”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由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师和博士研究生组成的“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都市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课题组,课题组由周晓虹教授担任主持人,并聘请了陈友华和风笑天两位教授担任学术指导,参与者则包括了王建平、许荣、张春明、陈曙红、王奕红、连连、沈晖、杜骏飞、胡翼青、王晓燕、王咏、胡正文、周海燕等十数人。
本项研究历时近30个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为时12个月(2003年1月~2003年12月)的时间里,我们收集并在专题研讨会(seminar)上研读了欧美及世界各国数十种有关中产阶层研究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编撰了《“全球中产阶层”研究集粹》。现在,这一《集粹》已经改写成《全球中产阶层报告》一书,作为本书的姊妹篇同时推出。在《全球中产阶层报告》中,我们讨论了中产阶层的理论界定、全球中产阶层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产阶层的主要概念类型,以及全球化与中产阶层的未来;接着,通过对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北欧、日本、俄罗斯、印度、韩国、巴西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在展现全球中产阶层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状况的同时,着力对美国、欧洲和东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中产阶层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全方位地探讨了“中产阶层”这一后工业语境中的全球话题。
研究的第二个阶段为时6个月(2004年1月~2004年6月),在这6个月里,通过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武汉的抽样和电话访问系统,我们完成了3038份问卷的调查,并在上述5大城市及苏州和深圳等地先后完成了100多位中产人士及相关成员的个案访谈。
《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中产阶层的成长》的调查问卷共拟定了79个问题,除了个人与家庭的社会背景以外,包含了与中国中产阶层及其发展有关的8个主要问题,这就是身份认同、消费行为、休闲方式、社会交往、教育与文化传承、文化品味、政治参与以及传媒接触等。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本题为《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的著作,其主要章节就是根据这8个方面写成的。
这3038份调查问卷通过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电话访问系统完成。具体抽样方法为:首先从上述五个城市的黄页电话号码簿中获得各城市的电话局号,然后按照各城市电话号码位数(n)与电话局号位数(m)之差(nm),由计算机自动生成0~10n…m之间的随机数,最后由局号×10n…m+随机数即组成电话号码样本。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最后完成的3038份有效样本进行简单的分析:(1)样本的性别分布:男性样本数为1503人,占有效样本的495%;女性样本数为1535人,占有效样本的505%。(2)样本的年龄分布:19岁以下的样本数为223人,占有效样本的73%;20~29岁为921人,占有效样本的303%;30~39岁为547人,占有效样本的180%;40~49岁为493人,占有效样本的162%;50~59岁为435人,占有效样本的143%;60岁及以上为404人,占有效样本的133%;此外,另有15人拒绝回答,占样本的05%。(3)样本的城市分布:北京市样本数为606人,占有效样本的199%;上海市为604人,占有效样本的199%;广州市为603人,占有效样本的198%;武汉市为608人,占有效样本的200%;最后,南京市为617人,占有效样本的203%。
在整个电话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被访者对本次电话问卷调查非常理解,并积极给予支持与配合,从而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电话问卷调查任务。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无论从性别结构还是从年龄分布上考察,本次全国五大城市的调查结果与上述五城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很高,这表明本次调查的质量比较理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电话问卷调查完成后,我们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同时,我们也对上百盘访谈录音进行了认真的整理。整理后的个案编码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字母为被访者所在城市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数字则代表被访问者的先后顺序。如“B1”,表示北京的第1号访谈者;“S5”则表示上海的第5号被访者,以此类推。
研究的第三个阶段为时近12个月(2004年7月~2005年6月),在这12个月里,我们先后举办了多次研讨会,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并开始按共同拟定的纲要撰写《全球中产阶层报告》和《中国中产阶层调查》两部著作。同时,为了了解1949年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成长状况和中国台湾地区中产阶层的历史与现状,我们还专门邀请了有历史学背景的连连博士和来自台湾的胡正文博士撰写了附录一“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层”和附录二“身处变迁下的台湾中产阶层”。现在我们能够看到,通过我们近30个月的共同努力,有关中国和全球中产阶层发展与现状的叙事经纬已经编织而成,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完善和疏漏之处,但它起码为我们的解读提供了历史与现实文本。
第一部分中产阶层的认同及其建构
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原来僵硬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松动,人们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迅速变化。肖文涛:《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93页。社会的各种力量在重新分化组合之后,一个粗具规模的中产阶层崭露头角。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对这一新兴社会事物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是,由于这一中产阶层出现的时间尚短,国内对它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关注点也仅限于中产阶层的来源、构成、规模、行为特征和发展前景等问题,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近期研究综述》,转载自《中国社会学网》,文章来源: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zxwz/t20040712_2272htm。作为主观意识层面的中产阶层认同研究略嫌不足。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城市中产阶层的日益发展壮大,中产阶层自身开始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产生了朦胧的意识与身份诉求。而社会大众对这一阶层的认识却非常模糊,各种看法与意见杂味相陈。中产阶层认同存在着较多的困惑与较大的局限,这无疑将会对中产阶层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带来障碍。了解当代中国中产阶层认同现状,并积极建构理性的认同,将对中产阶层的顺利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部分认同:探讨社会分层的新视角(1)
任何社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资源占有的不均等,由此而形成了社会分层。西方社会研究社会分层有诸多理论,而每一种理论又指导着一定的社会分层方法。比如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的三个最初来源,劳动者获得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润,地主得到地租,因此,社会上形成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三个主要阶级;德国古典社会学家韦伯认为,一个社会具有经济、政治、社会三种基本秩序,所以就产生了根据财富收入、权力和社会声望区分人群的三种基本的分层系统;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社会根据三种“市场能力”划分为三种阶级,即掌握生产资料的市场能力的上层阶级、具有教育和技能的市场能力的中产阶层、具有体力劳动的市场能力的下层阶级;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则透过不同的人群对吃、穿、住房、商店、诊所、家具、汽车以至音乐、书籍、戏剧、宠物、花、儿童玩具等的消费品味偏好,来分析和揭示这些消费品味偏好形成的社会分层结构。李培林:《话说社会分层》,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6~7页。
1949年,美国学者理山特斯开始采用主观自我阶级认定的方法,来探讨美国的社会结构。蔡淑玲:《中产阶层的分化与认同》,萧新煌主编《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层》,巨流图书公司,1989,第83页。他是较早采用主观认同方式来研究社会分层的学者,此后,陆续有其他学者步其后尘,从阶级意识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分层问题。在他们看来,所谓“阶级社会”,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阶级意识的存在。许多社会学家相信,阶层分化是阶级意识的运作而形成的。蔡淑玲:《中产阶层的分化与认同》,萧新煌主编《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层》,巨流图书公司,1989,第82~83页。而其中,认同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认同概念及其理解
“认同”译自英文identity。“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简金斯指出“认同”一词有两个含义:第一,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它表现为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可见,“认同”揭示了“相似”(similarity)与“差别”(difference)的关系。“同一”与“差别”是认同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人的前后同一特性或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其实也就构成了与其他人或其他群体的差别。 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ing Group; 1996); pp3~4
“认同”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迄今为止并无一个统一的定义。“认同”从哲学中产生,因被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应用在青少年同一性危机的研究中而为人熟知。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将其在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文学、人类学、民族学等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认同”在不同的学者那里享有不同的含义。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在描述态度变化理论时,给认同所下的定义是: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或维系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简而言之,即它是指由于喜欢某人或某群体而自愿接受他人的态度,这虽然还不是自己的态度,但已接近自己的态度。心理学家里克罗夫特则将认同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原发性认同,指幼儿期的认同,由于主体几乎与客体没有区别,所以它是未定的;二是继发性认同,即自居作用,它是一种防御机制,并导致了超我的形成;三是投射认同;四是心力认同。投射认同和心力认同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其中包含了幻想,在幻想中主体投入并吸收、控制客体。认同与模仿有区别,模仿往往被认为是认同的外部形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认同是一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击,做出这种反应,是由于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由于在认同过程中个体满意地确定了自己与所认同的个人或团体的关系,因而采取了一种与他人相同的行动。认同区别于依从之处在于个体能够逐渐相信自己所采取的观点和准则,但对这些观点和准则的信仰还不够坚定。如果一个人发现某个团体或个人在某一方面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他就会由于喜欢该团体或该人而倾向于接受其影响,采取与其类似的准则或态度,从而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认同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免受惩罚(如依从那样),而只是为了和那个人一样。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认同则做了如下解释: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界对认同也有多种解释。在费穗宇主编的《社会心理学词典》那里,认同的解释是: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费穗宇主编《社会心理学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第45页。在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认同是“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整个人格发生全面性、持久性的模仿学习”,它是“一种防御性机制,指由于某种动机而有选择地模仿别人某些特质的行为。如模仿他所崇拜或羡慕对象的某些行为。”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第990、535页。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中,认同即自居作用,是把自己亲近的人或尊重的人作为行为榜样进行模仿或内投自身的过程。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第390页。在荆其诚主编的《简明心理百科全书》中,认同即“把自己看成是所期望的对象,并表现出与对象类似的态度和行为,又称自居。这是一种将对象内投的心理机制。”荆其诚主编《简明心理百科全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第397页。张春兴认为,认同是一种社会学习的历程,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从社会认同转变为自我统合。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具体包括价值认同、工作或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过失》,台湾东华书局、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第26~29页。《辞海》对认同的解释是:“认同一译‘认定’,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感情的一致性。认为经过认同,形成人的自我概念。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们交往活动过程中,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同化他人,彼此产生内心的默契。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第433页。在这里,无论使别人被自己同化,还是自己被别人同化的过程,都称为认同。认同的过程有时是无意识的,如当着别人谈论某个问题时,或受到观点的影响,或受到感情的激励,自己受到同化;有时则是有意识的,如领导在决策之后,向职工宣传、动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取得职工的认同。沙莲香认为,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结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的统一性和一贯性。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从而维系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的内在力量,因此,这个概念又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2页。
第一部分认同:探讨社会分层的新视角(2)
综上所述,认同有多种定义,人们从不同角度使用这一概念。有从认同的机制特征揭示认同内涵的,如个人喜欢某个人或群体、想要与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关系、希望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把自己看成是所期望的对象等;有从认同的功能方面解释认同的,把认同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或以“内化”的观点解释认同,将认同定义为情感、态度、认识的移入过程;有从认同的行为特征上给认同下定义的,把认同看成是模仿学习;有从认同的动力机制的角度界定认同的,把认同定义为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这些定义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认同在某一方面的特征。
尽管认同有如此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