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3-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台湾的所得分配亦有缩小的现象。1950年台湾最高20%所得阶层与最低20%所得阶层,每户年平均所得比率为15∶1,到1979年降为434∶1。这显示台湾在经济成长与经济公平上力求实现民间均富目标的努力。可是随着经济成就越大,此一努力似乎有限。自1981年起贫富差距再持续加大,由421∶1扩增到1997年的541∶1。陈瑞贵:《全球化下的多元文化性之研究》,台北:亚洲未来趋势研讨会2001年6月9日。
1一个新中产阶层的壮大
台湾的社会结构在二战后50年里,经历了相当快速而显著的转型,具体地说,即是其阶级结构产生了根本性和连续性的消长,如地主阶级的消失,小农阶级的产生;小农阶级的流失,蓝领劳工阶级的崛起;都市小资产阶级(不雇用家庭以外劳动力的小店东)韧性延续和削弱;旧中产(小雇主)阶层和新中产(专业白领和管理白领)阶层的同步壮大;以及资本家的凝结和坐大。萧新煌:《变迁社会与人群变迁——讲座》,台北:《阶级转型与中产阶级的崛起》,2003。
换言之,二战后台湾社会已经呈现出现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雏形,尤其是在1980年代以后,此一变迁趋势特别明显。虽然它还在形塑当中,但明显的迹象是“传统”阶级(如小农、小资产阶级)持续式微削弱,“现代”阶级(劳工、中产和资本家)则上扬扩大,社会流动的频率则颇为可观。陈光兴:《台湾消费社会形成的初步思想》;台湾清大亚太:《文化研究室城市中华人的文化生产论坛——专文》。
随着新阶级的崛起,上述垂直社会流动也在1990年代逐渐降低,过去大量涌现的“多元阶级家庭”势必将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未来“单一阶级家庭”的浮现。更值得注意的结果是“家庭主义”过去所发挥淡化阶级利益矛盾的作用将逐渐消失,阶级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亦将加大。相当可能的另一结果是,阶级差异在下一世纪初将跃升成为集结、动员利益分配和价值冲突的主要来源。因此,分配正义(distributivejustice)的问题势必成为21世纪台湾社会的冲突点。萧新煌,同前引文;2003年3月。
第五部分台湾社会经济结构的流动与转变影响(2)
2社会阶级的重新分布
1990年代的台湾阶级结构已相当呈现出成熟的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的色彩。在整个台湾,劳工是比例最重的阶级(403%),其次就是中产阶层(336%),其中,新中产阶层(249%)又远大于旧中产阶层(小雇主)(87%)。因此,新中产阶层已俨然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次阶级,其比例是249%。这说明此一新兴阶层在工商资本主义化的台湾已跃居很关键的位置。萧新煌,同前引文;2003年3月。
表1台湾的社会阶级分布表单位:%台湾/1992台湾/1992Ⅰ资本家23Ⅱ…2…2专业白领103Ⅱ中产阶层336Ⅲ小资产阶级177Ⅱ…1旧中产阶层(小雇主)87Ⅳ劳工阶级403Ⅱ…2新中产阶层249Ⅴ小农阶级61Ⅱ…2…1管理白领146样本数1089注:Ⅱ…2新中产阶层:为受雇者,不靠资本或劳力获取其阶级地位,而是凭其技能知识专业获得职业和阶级地位的白领阶级,这又包括Ⅱ…2…1管理白领:指的是那些负担管理其他员工工作的责任者,以及…2…2专业白领:指的是那些不负担管理其他员工之责,且在工作内容(如上下班、工作步调及工作内容三方面)亦不完全受人决定,而是由本人或别人一起决定之专业白领者。Ⅲ小资产阶级:亦为自雇者,但不雇任何家庭以外之成员,同时本身所从事为农业以外之行业。有蓝领劳工和低阶的固定文书服务白领工作者。Ⅴ小农阶级:与小资产阶级同为自雇者,也不雇用家庭成员以外的劳工,但属于农业部门者。Ⅳ劳工阶级:为受雇员但不属于上述新中产阶层中的管理白领或专业白领的人。台湾中产阶层的人口特征
除了客观的阶级分类已如上述之外,也发现不论是哪一个阶级的成员在主观认知上有相当高程度的阶级区分感,亦即认为台湾社会有不同阶级的区别存在事实。大都各自建构自己的阶级归属,认为自己是属于某一个阶级而与其他不同。在台北更可以看出,各个阶级的人都感到不同阶级之间有着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其中以新中产阶层对这种阶级利益的矛盾抱持最敏感的反应。以下是八项对台湾中产阶层的重要社会人口特征的勾勒:
1中产阶层相当程度集中在私人和民间部门。其中旧中产阶层(小雇主)顾名思义,全部都在私人部门从事工商活动,而3/4以上的新中产阶层也都是受雇于私人部门,约只有1/4是在公家部门。
2中产阶层的男女性别比例,大约是在7∶3之谱,其中新中产阶层的女性所占比例要比旧中产阶层高些,尤其明显的是女性专业白领所占的相对重要位置。
3台湾的中产阶层,尤其是新中产阶层,较倾向于比资本家和小资产阶级年轻。新中产平均又比旧中产年轻些,而专业白领有比经理白领年轻化的趋势。
4台湾的新中产阶层平均教育程度比旧中产阶层高。整体而言,中产阶层又比其他阶级的教育水准高,新中产阶层尤然。
5台湾的不同族群在中产阶层的分布上,以外省人最高(37%),再其次是本省闽南人(336%),再其次是本省客家(313%),三者的差距并不大。但在新旧中产阶层之间,族群的差异就明显得多,本省的闽客在小雇主的比例上就高于外省人(分别为97%、71%和39%),而外省人在新中产阶层的比例上,则明显高于本省人(分别为214%、141%和132%)。
6台湾的新中产阶层在所谓“后工业服务业”(如运输、金融、保险、工商服务等)中的比例居多,其次才是工业部门,但是旧中产阶层(小雇主)在各产业部门的比例,则以传统的商业为最多。整体来说,中产阶层都以从事有关行政管理、专业、技术、文书和服务等白领职业为主流。
7一般说来,台湾的中产阶层全家的年收入比上(资本家)不足,比下(如劳工、小农)有余。其中,旧中产阶层虽然比新中产阶层有较高比例属于最高收入的家庭(如年收入在150万台币以上者,新旧中产阶层的比例分别为68%和142%),但若以100万以上为划分标准,那么新旧中产阶层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分别为26%和269%)。
而重要的差异出现在新中产阶层内部的管理白领和专业白领;年收入在100万以上者,管理白领有318%,而专业白领只有182%。不过,管理白领中拥有150万收入的只有98%,还是低于旧中产阶层的142%甚多。在台北,上述的普遍差异模式也已出现,只是新旧中产阶层在年所得100万以上的比例增加(主要在100万~150万之间的比例提高甚多),而且管理白领和专业白领的所得差距也随着明显拉大。
8在台湾的新旧中产阶层拥有自己房子的比例,分别是782%和864%,新中产阶层的“有房屋”比例显然比旧中产阶层低,其中,又以专业白领的“无房产”比例最高,达291%,甚至比劳工阶级还低。综合以上的描述可进一步再简要勾勒出当前台湾中产阶层的图像:此新兴阶层以男性为主,年龄在40~50岁左右,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准,以从事私人部门的后工业服务业为职业主流,以都市为其安身立命的社会空间,并享有中上的所得水准,拥有自己的房产,同时各族群在此阶级中争相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其中以外省人尤为明显;此外,此一阶级的出身颇为多样化,有不少更是向上流动的“第一代”中产阶层。
新旧中产阶层间的矛盾
台湾中产阶层,不论是新中产或是旧中产(小雇主)的兴起、成长和扩大,都与台湾经济的资本主义化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研究的结果发现,台湾的中产阶层对资本主义的逻辑与运作,如利润目的,决策与质询的二分化组织原则,罢工的规范与结果,以及大企业的势力等,均抱持着某种程度的支持和拥护态度。旧中产阶层(小雇主)尤其具有甚强的“向资本家倾斜”(procapital)心态。至于新中产阶层则在原则支持的态度下,也有着某种程度的矛盾和不一致的反应(见表2)。谢雨生:《台湾社会阶级及其流动再探——兼论1990年台湾普查数据的运用》,《公元两千年人口普查相关问题:实务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人口学会,第154~195页。
表2对台湾社会阶级结构之分类参考单位:人,%经济部门自雇从业身份受雇私部门公部门白领白领资本阶级白领私人受薪专业阶级白领政府部门专业阶级(非手工)白领小资产阶级白领私人受薪管理阶级白领政府部门管理阶级白领私人受薪事务阶级白领政府部门事务阶级蓝领蓝领资本阶级蓝领私人受薪技术阶级蓝领政府部门技术阶级(手工)蓝领小资产阶级蓝人私人受薪非技术阶级蓝领政府部门非技术阶级农业农业资本阶级农业受雇阶级农业小资产阶级
第五部分台湾社会经济结构的流动与转变影响(3)
进一步分析新中产阶层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关系,我们可做如下的剖析。
首先我们假设四个规范性的前提,来作为台湾资本主义的“合理”方向:(一)资本主义体制下,劳资关系的威权主义色彩应降低;(二)资本主义下的贫富差距应缩短,造成贫穷的外在结构因素应给予更多的重视;(三)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自我反省和批判能力应增加;(四)对企业组织扩大的抗拒和排斥也应降低。从上面这四个前提来说,我们发现台湾管理中产的现有性格有利于未来企业组织的扩大与成长潜力,专业中产的性格则有助于体制的自我反省,对贫富不均问题给予较多政策改革的助力,以及制衡威权主义的持续上扬。相对地,管理中产目前的威权性格和专业中产的“反大企业”心态,则恐有不利于未来资本主义的健全和合理发展。台湾的中产阶层并没有出现特别突出的地位焦虑感,反而是资本家、小资产阶级和劳工对地位的不安和紧张有较深的感受。在中产阶层当中,新中产对自己的地位处境又表现得比旧中产平和安然。但是,在移民意愿和动机上,中产阶层(尤其是新中产阶层中的管理中产)在表现移民意愿和动机上的程度,却是仅次于资本家,比小资产阶级和劳工都强得多(见表3)。谢雨生,同前引文,第154~195页。
总体来说,中产阶层对许多社会问题都很关切,而新中产则对那些关乎整个社会生活品质的社会问题(如环境、社会福利等)尤其敏感,而劳工和小资产阶级则特别担心那些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经济利益的社会问题(如房价过高、所得不均等)。而在所有社会问题当中,环境问题更可说是新中产阶层的首要关切问题。
台湾中产阶层的社会经济基本特性
依据台湾主计处在1987年所做的“台湾地区家庭收支暨个人所得分配调查”资料,来估计台湾的中产阶层,幷探讨其出身及社会经济基本特性。经本研究整合后主要发现为:“台湾省主计处”:《1987年台湾地区家庭收支暨个人所得分配调查》;台北,wwwdgbasgovtw/mpasp。
(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而言,台湾的中产阶层约占台湾地区所有就业的1/5。以户长为分析单位而言,台湾属于中产阶层的家庭,占家庭总数的274%。
(2)中产阶层(受雇的行政及主管人员,专门性、技术性及有关人员,以及监督及佐理人员)占中产阶层总数的533%,旧中产阶层(自营的买卖工作人员与服务工作者)占中产阶层总数的434%。前者的总数比后者高出10%左右。在中产阶层的社会经济特性方面,在性别方面,男性中产阶层的人数是女性中产阶层的三倍左右;在年龄方面,中产阶层者的年龄,以属于31~40岁者最多,占总数的359%;在教育程度方面,新中产阶层的教育程度,以大专或以上所占的比例最高,而旧中产阶层的教育程度,则以在国小或以下所占的比例最高;在报告的收入方面,以行政及主管人员的收入最高。
(3)依据“台湾主计处”在2003年家庭收支调查结果最新综合分析资料,估计“台湾社会经济家庭收支暨个人所得分配”又有新的部分变化(见表4):
家庭平均收入增加01%:2003年上半年虽受美伊战争及SARS疫情影响,经济成长减缓;从下半年起全球经济景气复苏加速,岛内经济成长率为351%,家庭平均收入1065万元,较2002年微幅增加01%,收入来源以薪资收入615万元,占578%(最多),其余依次为营业所得171万元,占160%,移转收入167万元,占157%,财产所得111万元,占105%。
所得差距607倍:2003年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为882万元,较2002年之876万元增加07%。依可支配所得按所得为1800万元,与上年持平,最低20%家庭为296万元,增加14%,高低所得差距607倍,较2002年之616倍缩减009倍。若剔除户量因素,按家庭内每人可支配所得衡量,2003年高低所得差距倍数为277倍,较户数五等分位组观察,最高20%家庭平均每户可支配2002年降低014倍。
第五部分台湾社会经济结构的流动与转变影响(4)
居家生活日趋现代化:2003年拥有自有住宅家庭占全体家庭851%,租赁或押租者占85%,配住及借用占64%;平均每户住宅建坪419坪,每人可居住119坪。就家庭各项设备普及率观察,随着电信自由化行动电话普及率已达846%,较2002年836%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高所得家庭更达986%;有线电视频道设备普遍化,2003年普及率761%,较2002年的748%提高13个百分点;另因信息发达,计算机亦渐趋大众化,家庭计算机普及率持续升至587%,较1991年568%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有八成二家庭已使用网际网络功能。就低所得家庭观察,自有住宅比率781%,平均住宅建坪343坪,电视、电话等生活必需品之普及率亦多在九成以上,显示出经济发展成果已为民众所共享。
都市外围跨县市工作普遍:2003年台湾地区所得收入者计11449万人,平均每一收入者可支配所得为503万元,其中以主管人员1070万元最高,专业人员780万元居次。依所得收入者之工作地点分析,2003年全台湾地区各县(市)基本所得来自县(市)外比例平均为201%(上年195%),跨县市工作人口比例为156%(上年154%),以基隆市、高雄县家庭基本所得430%较高,台北县、新竹县比例亦在三成以上,显示在台北、高雄都会区及新竹科学园区外围跨县市工作情形甚为普遍;而花莲县、台东县及澎湖县受地形限制,至外县市工作所得比例较低。
台湾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差距
如以经济收入来观察台湾的中产阶层家庭收支调查结果,会有以下发现:如以户数五等分位组观察经济收入,扣除最高20%家庭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