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3-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湾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差距
如以经济收入来观察台湾的中产阶层家庭收支调查结果,会有以下发现:如以户数五等分位组观察经济收入,扣除最高20%家庭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约为1800万元与最低20%家庭为296万元,其余的60%家庭即为中产阶层。主计处最近公布的家庭收支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台湾前20%最富有家庭,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约为180万元,较上年增加了2%,而最穷苦的20%家庭,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仅有约28万元,较上年下降了11%。一升一降之下,高收入户可支配所得成为低收入户的64倍,较上年的56倍大幅攀升。
当然,目前的资料尚不足以断言社会已经明确地趋向两极化。所得分配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有完整的信息及多方面的分析才能窥其全貌。就已有的资料来看,目前真正可以断定的是,个别所得收入者的收入分配不均度,已在近十年大幅扩大。以个别所得收入者工作收入(即勤劳所得)加财产收入的总和来观察,最富10%与最贫10%所得收入者间的所得比率(倍数),在1989年以前一直稳定地维持在15~17倍之间。但是此一稳定现象开始出现转变:1993年此比率上升至19倍,1995年再升为21倍,1998年攀升迅速,增至33倍;1999年再扩增为42倍,但是最为惊人的是去年大幅度跃升至61倍。由于大多数家庭的成员间彼此互通有无,在研究上除了关注个别所得收入者外,也应考虑以家庭为单位的所得分配。上述所提到的去年台湾高收入户可支配所得为低收入户的64倍,就是以整个家庭,而非个别成员为计算的基础。
低收入家庭的所得较少,其重要原因之一为家庭中有收入的成员太少。资料显示,最贫20%家庭,平均一户44人中只有14人有实质收入,约占家庭成员的1/4,而最富20%家庭平均一户27人中,则有18人有收入,约占家庭成员的2/3。因此对低收入户家庭的所得而言,有无工作机会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失业率已节节攀高,未来如果持续下去,低收入户的就业人口比率势必无法增加,甚至可能再降低,如此对于贫富差距会有推波助澜之效。另外一个观察是,移转性收入逐渐扮演压制所得不均化的重要功能,尤其是来自(付给)政府的移转性收入(支出)。前述最富20%家庭可支配所得为最贫者的64倍,但若不将来自政府的移转性收入净额(来自政府的移转性收入减去付给政府的移转性支出)纳入计算,则两者差距会扩增为77倍之多。来自政府的移转性收入包括了低收入户生活补助、老人津贴、老农年金及其他灾害、急难救助、身心障碍者生活补助等,而付给政府的移转性支出主要是缴税。以2000年为例,最贫20%家庭平均每户来自政府移转性收入为32000余元,而最富家庭平均每户缴交政府的税负支出则为50000元,两者都具有缩小高低收入家庭差距的功能。
第五部分崛起与陨落的阶段性关联(1)
中产阶层是现代人所认同及努力追求的。中产阶层是现代社会里一个开放、容许凭个人努力而改变身份地位的社会制度与环境的象征,是不靠背景后台、自力更生的成功人士,是拥护开放、进步、自由的思想代表,是一股以温和、渐进、改良主义的手段来争取社会改革的力量,是现代社会上一种持久的、客观的、理性又理想的声音等。
一个引领风骚、备受关注的阶层
虽然中产阶层是一个引领风骚、备受关注的阶层,但是事实上,就现代社会中产阶层处境转变的研究,并不多见。原因之一是过去世界各地的中产阶层多处于上升轨道,一般研究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个阶级如何崛起的问题上,而鲜少留意到这个努力向上层社会流动的象征代表,也可能会从高处下滑,甚至倒地不起。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变迁、社会流动与价值观的转变,他们面临着一个怎样的处境?他们必须接受一个怎样的挑战?尽管中产阶层常处于矛盾性的阶级位置,但不容否认他们仍是台湾社会中最稳定、最中坚又最主要的基础。
事实上,在现代化理论中,中产阶层一直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被视为实现现代化的推动力量。ClarkKerr;JohnTDunlop;FrederickHarbisonandCAMyers;IndustrialismandIndustrialMan(Harmondsworth:PenguinBooks;1973)在有关民主发展的研究当中,中产阶层亦往往被视为经济发展与民主化之间的中介因素,在经济增长、城市化、教育日趋普及的情况下,中产阶层的队伍将会壮大,而他们的存在及成长,成为了影响民主化的关键性变项。参考SeymourMartinLipset;“Somesocialrequisitesofdemocracy:economicdevelopmentandpoliticallegitimacy”;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Vol53;1959;SamuelPHuntington;TheThirdWave:DemocratizationintheLateTwentiethCentury(Norman:UniversityofOklahomaPress;1991);pp66~68。对阶级与民主化的关系另有不同的理解,见DietrichRueschemeyer;EvelyneHuberStephensandJohnDStephens;CapitalistDevelopmentandDemocracy(Chicago:ChicagoUniversityPress;1992)。
过去台湾社会的阶层划分十分明确,现在则因为社会流动机会的与日俱增而越来越模糊。由于选择职业的自由,许多人得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社会阶层;因此,既得利益者也无法轻易地维持其地位了。这种由下往上及由上往下的社会流动,自然而然造成中产阶层的大量出现;然而,中产阶层的定义却是见仁见智的,鉴于中产阶层的社经地位“不高不低、不好不坏”,最常用的分类变项就是“所得”和“教育程度”了。
一般而言,中产阶层至少须有大专的学历,但是收入多少才算是中产阶层呢?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标,学界多不以数值资料来下定义,他们宁取个人资历为标准。由于中产阶层定义不一,其所占人口比例也不免因而分歧。许嘉猷说:根据新马派理论的统计,在1993年,中产阶层占台湾人口的34%,此一比例在1998年底时应已高达40%。许教授固定每十年做一次相关的调查。此外,他发现:中产阶层多集中在都会区,1993年时58%的台北市民是中产阶层,现在恐怕2/3都是了。同时,客观调查和主观认定所得的资料也不同。蔡瑞明副教授认为:主观认定的结果往往比客观调查高上10%~20%。一个人生活安稳,就自认为中产阶层了。他同时提供一个较为保守的资料。他说:以各项调查的平均值为立论基础,因此百分比不免低些。根据1997年的统计平均,客观调查下的中产阶层人口在25%~35%之间,而主观认定自己是中产阶层者则高达30%~50%。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盖浙生教授的资料又不同了:中产阶层的人口比例在1986年时是45%,到了1994年则上升至55%。他同时指出,中产阶层的中数分配对社会大有好处,一个社会若有60%的人是中产阶层,而上下各占20%的话,这个社会就会很稳定,因其弹性大,应变能力就强。他接着表示:因为社会开放,资源公平给予,于是使得社会得以容纳更多的中产阶层。过去中产阶层加速经济成长,同时减少贫富差距,但现今情况已渐渐改变了。根据许教授的研究:1951~1980年,台湾地区的所得差距一直在减小,因为财富的平均分配和不断的经济成长,台湾创造所谓的经济奇迹;但自1980年以来,连续13年,所得差距一直在加大,这是因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已由薪资收入转为财产收入。所谓财产收入系指股票、房地产等收入。薪资收入的差别不大,财产收入的差别则越来越大;然而,财产所得又是无法分配的,这也和商业形态的改变有关。1980年是一分水岭,指标如便利商店进入零售业和财团垄断情况日益严重。《社会流动——由社会流动到专业敬业》;许嘉猷:“根据新马派理论的统计,1993年中产阶级占台湾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四,此一比例在1998年底时应已高达百分之四十”;蔡瑞明:“主观认定的结果往往比客观调查高上百分之十到二十。一个人生活安稳,就自认为中产阶级了”;盖浙生:“中产阶级的人口比例在1986年时是百分之四十五,到了1994年则上升至百分之五十五。”
第五部分崛起与陨落的阶段性关联(2)
愈见明显的贫富差距
曾经,台湾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缩小贫富差距而傲视全球。但是,过去十几年来台湾的贫富差距快速扩大,并恢复到1960年左右的水准。在经过三七五减租等土地改革后,渐渐缩小,在1980年时,达到最低点,即417倍。但是这条亮眼的曲线,已经悄悄上升。今年的倍数成长到55倍。55倍是指现在台湾最高所得20%家庭比最低所得20%家庭,年均所得多出140万元。而这还只是冰山的尖端,是看得见的以薪资、营业所得为主要统计依据的差距。若加上不能统计,或政府并未统计的财富,则贫富差距近年来的恶化状况更为惊人,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股票等资产所得。杨玛丽:《中产阶级,你为什么不生气?》;台北:《天下杂志》2000年第224期,第54页。
土地,一向是台湾最主要的财富项目之一,在每次转手及地目变更后,常创造巨大财富。但目前政府计算土地价值是依公告地价,而全台土地的公告地价平均约是实际市场价格的四成。因此土地交易后的获利所得,事实上被严重低估。依财政部资料统计,1976~1996年间,台湾土地交易者共获利10兆300亿,比台湾一年的“国民所得”还高(9兆8000亿)。但是只缴了1兆4000多亿的增值税,税率约只有1/10,远低于平均地权条例中所规定的40%~60%。因此,土地的巨大获利,大多进入私人口袋。股票市场更是近几年来少数台湾人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从1980~1998年,台湾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已经从2191亿元,成长到8兆377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24%。但是股票交易所得并未课税,若财富统计中加上这部分所得,贫富差距势必急速扩大。可以统计的,加上不能统计的,贫富差距恶化状况已经被许多人强烈感受到。尤其是全省只能以薪水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广大中产阶层感受最强烈。同上引文。
中产阶层渐成弱势,与过去十多年来几个财富分配的税制,在庞大利益团体压力下,偏向富者密切相关。证券交易所得税及证券交易税,节节弃守,是其中之一。“台湾省财政部”:《1998年台湾地区家庭收支暨个人所得分配调查》;台北。
1低所得人却需缴较多税
不像土地、股票高所得不课税或缴低税,薪资所得者,一毛钱都省不了税。另一方面,他们的福利,也没有被照顾到。更荒谬的是,这群相对低所得的人,却是综合所得税的最大主要来源。依据“财政部”资料显示,1998年,全省人民所得中,只有557%来自薪资所得,而企业主所得占16%。但是在综合所得税来源上,薪资所得者却缴了高达723%的税,企业主只缴53%,与结构完全不成正比。而这个资料并不包括股票或实际的土地交易收入。若加上这部分资料,会发现薪资所得者,更是相对弱势。钱赚得较少,税却缴得比许多富人多。刁蔓蓬:《赤字与国债为何步步高升》,台北:《天下杂志》2000年第224期,第70~72页。
1992年,“财政部长”王建暄在任内推动土地交易所得税应按市价课征,而非公告地价,不见容于当局,义愤地辞官,从此台湾失去一位颇受大众肯定的专业政务官。在他下台前后一段时间,“总统”李登辉、省主席连战,企业界大老王又曾、许胜发、高清愿,“立委”王金平、王令麟等人,都曾先后发言反对土地增值税按市价征收。至今12年来,土地税制的改革,还未再出现另一次机会。
台湾贫富差距扩大,已经可以在生活中明显感受。有人买好几亿的房子,也有人吃完这一餐不知下一餐在哪里。是什么因素,使得台湾的优秀政务官、知识分子、升斗小民,一一对现今政经结构、制度,如此失望,让这个社会失去宝贵的理想性格?台湾的政策走向,越来越令一般人民感受,资源措置、劫贫济富,甚至“行政、立法都在忙着为有钱人服务”(长期推动台湾劳工权益的“立委”简锡言)。根据《天下》2000年的调查,近七成的民众认为,上至“总统”、下至行政官员与“立委”、“民代”,是造成近年来台湾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责任人。批评者指出,台湾的租税制度,就是最好的富人减税、穷人纳税“典范”。杨玛丽,同前引文,2000年第224期,第81页。
2贫穷的危机感
资诚会计事务所副所长陈永清分析认为,台湾现行的赋税制度,不但不能发挥财富重分配效果,甚至是在惩罚辛劳工作的人。因为政府课税,“重点在课辛苦工作者的税,而没有课资本利得的税”。例如,一个薪资所得每年超过15万元的劳工要纳税,利息所得一年27万元以内却免税。他问:一个一年可以有27万元利息的人,银行里至少有四五百万元存款,结果免税,而一个打工的人,一年才赚十几万元,就要缴税,这样合理吗?又如证券交易所得不课税,土地交易以低于市价甚多的公告现值课税,也是对有钱人最有利。因为“那是真正最有钱的人在玩的东西,”陈永清开玩笑地说,综合所得税课不到资产利得税,干脆改名为“薪资所得税”,“薪”还应该改为辛劳的“辛”。《天下杂志》2000年1月刊,wwwcwtw。
一向活在“台湾钱淹脚目”自豪中的台湾人,突然间有贫穷的危机感。它不只是一种感觉(根据《远见》杂志的独家调查,有654%受访上市、上柜企业的人资主管或专员,开始有贫穷的危机感出现),也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例。根据“行政院劳工委员会”的调查也发现,社会新鲜人平均薪资在1999年开始呈现低度成长。相较于1998年,大学毕业生在1999年更出现811%的负成长。
人力资源协会指出,现在新进人员的起薪都被压低,基层人员如行政、助理级的工作都降了20%(2002年和1999年相较)。高科技人员薪资比较抗跌,电子工程人员降了10%。“现在只有顶尖大学、最尖端的人才,比较高抗跌,”张瑞明说。未来,每个人对工作的认知与期待势必要降低标准。无论是社会新鲜人或是高阶主管,未来不再是年年调高薪资的时代是可以确认的。影响最大的就是社会新鲜人和高阶主管。薪资虽减,放眼周围,台湾的物价却仍然很高。以1982年为基期(=100),2001年的房价指数为4561,也就是成长了3561%;物价指数从1982年的100上升到2001年的1455,也就是成长了455%。可是薪资却似乎回到20年前一个大学毕业社会新鲜人的起薪水准。譬如20年前一个大学毕业生起薪约17000元,现在在五星级饭店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起薪约22000元,也不过成长294%。庄淳雅、魏棻卿、林美姿:《挡不住的贫穷压力》;台北:《远见杂志》2002年10月号。
第五部分崛起与陨落的阶段性关联(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