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期货基础知识 >

第8章

期货基础知识-第8章

小说: 期货基础知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降三角形形态内,许多投资者在未跌破水平支撑位时,会以为其水平支撑为有效强支撑,而当作底部形态认  可,其实这种形态不可贸然确认底部。特别是大多数人都将它确认为底部区域时,应更加小心。这是由于大家都认为是底部而在此区域吃货,导致庄家没有办法大量收集到低成本筹码,此时庄家也会在市场上收集一部分筹码,作为向下打压的工具,在一定的时候庄家的突然杀出抛单,令多方无从招架,而一举击破支撑线。此时,散户的心理防线也被击破,失望性抛盘一踊而出,加速了股价的下跌,而庄家会在低位乘机吸纳低价筹码。 
  在其它三角形形态中,如果股价发展到三角形的尾端仍无法有效突破颈线时,其多空力道均已消耗完,形态会失去原有意义。但下降三角形是个例外。当股价发展至下降三角形尾端时,股价仍会下跌。
  在下降三角形形态被突破后,其股价也会有“回抽”的过程,回抽的高度一般也就在水平颈线附近。这是由于股价向下突破,原水平支撑而被变为水平压力,在此位置,获利盘与逃命盘的涌出,股价将会继续大幅下跌。 
所以在下降三角形形态出现时,投资者不可贸然将支撑线当作底部区域,更不可贸然吃货,要等待真正底部出现时再进场不迟。
  回抽:由于近年来证券投资领域中技术分析的不断普及,许多投资者都认识到了股价一旦突破颈线压力,后市看好。但是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在“真突破”时及时跟进,后来割肉出局的,这就是由于投资者持股信心不足,在股价“回抽”的过程中,被震荡出局的。 
  所谓“回抽”,就是股价向某一方向发展并突破颈线后,在数天内股价会重新回到颈线位测试是否突破成功,此时的颈线或由压力变为支撑、或由支撑变为压力,这种股价暂时回归的现象在业内被称之为“回抽”。回抽不仅仅发生在向上突破(即升势),也同样会在向下突破(即跌势)后出现。
  当股价向上突破压力颈线后,一般都以为后市会有一波不错的涨升,于是大量散户紧紧尾随。由于坐轿的人多,抬轿的人少,不利于庄家的抬升,故在股价正式展开攻势之前,庄家会进行回抽震仓,股价调头向下,将一些缺乏信心的投机者震荡出局,然后轻装上阵,展开攻势,不断将股价推高。这正好印证了“欲进则退”这条成语。回抽现象在升势中出现,不但可以将一些浮动筹码清理干净,还可以将回抽作为突破信号的确认依据。“真突破”的行情,在突破压力后,原来的颈线压力则会变成颈线支撑,并在2至5天内,股价会重新回头测试颈线支撑,并在测试完成后,重新回到上涨的轨道。如果在股价回抽的过程中,再度跌破颈线,那么这种突破则属于假突破。 
  反过来,在下跌走势中,当颈线支撑被跌破之后,大约也会在2至5天内,股价会反弹回抽到颈线位置,此时,原支撑则变为压力,回抽也就是最后的逃命机会。
  在真突破走势时,为了减少损失,不少投资者将卖单挂在颈线位附近,形成极大的抛压,故回抽的力度则到此为止,然后股价则会加速下跌。但在假突破时,庄家会在回抽时,一鼓作气将股价重新推至颈线位之上,庄家不仅把所有看空盘一扫而光,更迫使空仓的投资者高位回补,造成“假突破”。
  总的来说,回抽是多、空方展开攻势前的前奏,并在此测试支撑或压力是否有效,也是测试突破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庄家制造陷阱的好时候,所以投资者应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好回抽现象,以提高自己的操作技巧。
  旗形形态:在今年的行情中,出现了一种强者恒强的格局。许多股票涨了再涨,连创新高,许多投资者见股价已高无心再追,而有的投资者却早早下马,而后股价再连连推高,令人后悔不已。其实,在这种极度强势的走势中,一般都要出现旗形整理,而此时是进货的好机会,而不应该出货,后市将出继续走强。 
  旗形属于形态分析的产物,是一种股价盘整态势,一般出现在极端行情中。顾名思义,其形态表现在K线图中,好象一面挂在旗竿上的旗子。在股市中,不论多么强势的行情,股价不可能不停地上涨或下跌,都会有休息的时候,休息好了后再继续朝原方向发展。在行情休息的时候,股价形态上会走出旗形形态。旗形形态也可以说是多方或空方的加油站,一般停留时间不长,一旦加满油,股价将再次启动。 
  在极端多头市场中,股价大幅攀升至一处压力位,这一段涨幅被称为“旗竿”,然后开始进行旗形整理,其图形会形成由左向右下方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从某种角度又可以认为是一个短期内的下降通道。在形态内的成交量呈递减,由于旗形属强势整理,所以成交量不能过度萎缩,而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但股价一旦完成旗形整理,向上突破的那一刻,必然会伴随大的成交量,而后股价大幅涨升,其上涨幅度将达到旗竿的价差,且涨升速度快,上涨角度接近垂直。一段强势行情,其整理时间必定不会太长,一般在5至10天左右。如果整理时间太长,容易涣散人气,其形态的力道也会逐渐消失,而不能在将它当旗形看待。 
  在极端空头市场中,旗形为由左向右下方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也可看作短期内的上行通道,但随时股价会在大成交量的伴随下突破颈线,大幅滑落。所以在旗形中,投资者不要搏差价,应尽量出局,以免股价再次下跌后,形成“二度套牢”。
  一般来说,旗形在上升趋势中出现,会引发下一波的大涨。在下跌趋势中出现旗,会引发下一波的大跌。旗形在这里起到了加速度的作用。投资者在上升趋势中遇到旗形则应加码买进。在下跌趋势中则应及时出局,以免套牢。 
  楔形形态:楔形形态与旗形形态相类似,都属于短期内的调整形态,其形成原因皆为股价前期有一段“急行军”,股价波动幅度大,且角度接近垂直,形成旗竿,多方或空方经过一段冲刺后,股价在短期内呈反向小幅回调,而形成楔形或旗形。从形态上看,两种图形都象挂在旗竿的旗子,只是旗形为平行四边形,而楔形则为上下两条颈线,会在短期内交叉,形成一扁长的三角形,形如三角旗。在上升趋势中,楔形为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的三角形,在下跌趋势中,楔形为从左向右上方倾斜的三角形。
  楔形形态内的成交量,也是由左向右递减的,但它的成交量不象旗形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是萎缩较快,其形态内的股价波动幅度,也比旗形小的多。同样,楔形整理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在8至15日内,时间太久的话,形态力道将消失,也可能造成股价反转的格局。 
  在上升趋势中出现楔形,预示后市看好。在股价向上突破颈线时成交量并不一定要放大,而是在未来的涨势中,逐步增量,直至目标位。在下跌趋势中,股价在楔形整理后,向下突破时成交量也不需要放大,这是由于楔形整理时间较旗形整理时间长,多方或空方激情性、情绪化操作减少造成的。
  楔形与旗形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旗形整理突破后,股价加速上扬,可以说是飙升,而楔形突破后,股价走势比较理性,呈温和上扬态势,在气势上不如旗形突破后有震撼力,但股价未来走势易于把握。 
  楔形与旗形的出现都是行情还未结束的表现,这两种形态都有股价稍作休息,多方或空方暂作调整,以便继续有力量朝某一方向运动的作用。同时,它们也起到了调整角度的作用。一般来说,股价不论上涨还是下跌,其走势角度以45度为基准线,当股价角度太陡,或偏离45度时,股价会产生向45度修正的惯性,基于此,股价走势呈旗竿时,其角度以偏离45度,因此股价会利用楔形或旗形做横向修正,以补给多方或空方后续攻击的能量。 
  箱形形态:箱形也被称为矩形,是一种标准的横向盘整形态。形成原因是由于股价走势每一次上涨时,总是在同一位置遭到空方的抛压而回挡;股价每一波回落时,也大约在同一位置获得多方的支撑而反弹,连接每一次的反弹高点成一条水平压力颈线,连接每一次回挡低点而形成一条水平支撑颈线,压力与支撑之间形成矩形,也就是箱形,股价在一段时间内会在箱体中波动,而形成箱形整理。
  箱形整理可能会发生在头部区域,也可能发生在底部区域,但是一般都出现在股价上涨或下跌的途中。如果箱形形态出现在头部或底部,且整理时间太长,则形态会有演变成园弧顶或园弧底的可能。 
  箱形整理一般是由于多空双方都对未来走势充满信心,实力均衡,各自坚守阵地,因而造成股价在箱体来回波动,无明显上涨或下跌趋势。在形态内,多空双方你来我往,各不相让,形成长时间的拉锯战。在形态形成的初期,由于多空双方信心十足,有力道,则形态内初期的成交量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空双方消耗增大,战斗力削弱,加之投资者对后市判断不明,导致人气涣散,纷纷离场观望,所以箱形形态内的成交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呈递减状,但各自的防线仍遥遥相望,呈均衡对峙。 
  箱形整理时间一般较长,但股价总会有突破的时候。形态内多空双方均多次互相突破未遂,到底哪次突破才会是真突破呢?判断突破仍需要靠观察成交量的变化来判断。一般来说,不论股价向上或向下突破,成交量激增都应视为突破的信号。股价突破后数天内,股价会回抽至颈线压力或颈线支撑附近测试突破是否成功。如果箱形比较狭长时,其突破后的回抽,股价会在颈线附近停留一段时间。
  在箱形整理期间,投资者如无把握则离场观望。如果是短线投机高手的话,则可在箱体内来回博差价,在颈线支撑附近买进,在颈线压力附近抛出,来回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高抛低吸,实施箱形操作法。 
园弧底形态:园弧底形态属于一种盘整形态,多出现在股价底部区域,是极弱势行情的典型特征。其形态表现在K线图中宛如锅底状。
  园弧底形态的形成是由于股价经过长期下跌之后,卖方的抛压逐渐消失,空方的能量基本上已释放完毕,许多的高位深度套牢盘,因股价跌幅太大,只好改变操作策略,继续长期持股不动。但由于短时间内买方也难以汇集买气,股价无法上涨,加之此时股价元气大伤,股价只有停留在底部长期休整,以恢复元气,行情呈极弱势。持股人不愿割肉,多头也不愿意介入,股价陷入胶着,股价震幅小的可怜,此时,股价便会形成园弧底形态,该形态也被称之为股价“休眠期”。 
  在园弧底形态中,由于多空双方皆不愿意积极参与,股价显得异常沉闷,这段时间也显得漫长,大约需要4到5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在形态内成交量极小,单日成交有时几分钟才成交一笔。由于股价低,某些有心炒作的庄家会在此形态内吸货。长时间的窄幅波动,使一些投资者因资金问题而出现一些抛盘,而庄家却不动声色地乘机吸纳廉价筹码,因庄家炒作需大量低成本筹码,故庄家在此吸货时采取耐心等待的策略,守株待兔,从不抬高股价积极吸纳,也使得其吸货周期较长。 
  园弧底形态通常是庄家吸货区域,由于其炒作周期长,故在完成园弧底形态后,其涨升的幅度也是惊人的。投资者如在园弧底形态内买进,则要注意庄家在启动股价前在平台上的震仓。股价在完成园弧底形态后,在向上挺升初期,会吸引大量散户买盘,给庄家后期拉抬增加负担,故庄家会让股价再度盘整,而形成平台整理,清扫出局一批浮动筹码与短线客,然后再大幅拉抬股价。在股价上涨途中,庄家不断地利用旗形与楔形调整上升角度,延续涨升幅度。所以,园弧底形态从某种角度上也可谓黎明前的黑暗。在形态内,股价貌似平静如水,实际上是在酝酿着一波汹涌的滔天大浪。 
  园弧顶形态:园弧顶形态同园弧底形态一样属于股价横向波动,但其外观走势与园弧底正好相反,其图形所预示的后期走势也截然不同。园弧底形态是在股价底部区域酝酿上升行情,是庄家吸货区域;而园弧顶形态则是在头部区域蕴藏着一波跌势,是庄家出货的特征。
  园弧顶的形成是由于股价在经过一段长期的拉升之后,达到庄家预定或理想的目标位,加之市场缺乏利多的刺激,买气不足,股价无法继续上行,庄家不能快速出逃大量获利筹码,必然会将股价暂时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再伺机逐步出货。而此时如果庄家强行出货,会造成股价的大幅下跌,庄家更难以出局。故在此情况下,庄家一面护盘一面出货,股价在经过这一段长时间的横向波动后,便形成了园弧顶形态。 
  园弧顶形态不能以单一的形态外观作为判断依据,在K线图中,有些短时间的弧形不能将其视为园弧顶,其形态有其它的含义存在。园弧顶的构成,须有以下特征:
  一是园弧顶走势一般不会出现在小盘股或垃圾股上,通常发生在绩优股或大盘股上,这类股票投机气氛不浓,所以在头部区域不易见到急速反转走势;
  二是园弧顶走势时间周期较长,至少需要2个月以上,有的甚至长达4个月以上;
  三是园弧顶形态内的成交量,不会象园弧底呈萎缩状,而是呈现较高且不规则的起伏。 
  园弧顶形态内股价为何长期不跌呢?首先这是由于股票的市场形象较好,大多数投资者对后市仍抱有乐观态度,加之庄家为了达到出货的目的,会在形态的时间期间内,用股票的消息面加以配合,吸引散户买入,这样一可以减轻自己的护盘压力,二可以悄悄高位出货。庄家一旦出货基本完毕,便会利用手中的剩余筹码打压行情,股价在经过长时间高位盘整后,已无力反抗,股价一日千里。在初期的跌势中,一般都会以跳空低开的方式下跌,而盘中则根本无反弹的能力。投资者在实际中一旦发现园弧顶形成,不要心存侥幸,坚决出货,股价以后便从此步入漫漫“熊”途。 
  W底形态:W底形态是形态学中一个重要的形态,其走势外观如英文字母“W”。W底形态属于一种中期底部形态,一般发生于股价波段跌势的末期,不会出现在行情趋势的中途,一段中期空头市场,必须会以一段中期底部与其相对应,也就是说,一个W底所酝酿的时间,有其最少的周期规则,所以W底的形态周期是判断该形态真伪的必要条件。
  W底的构成要素,有以下两大条件:
  ⒈W底第一个低点与第二个低点之间,两者至少必须距离一个月的时间,市场中有时候会出现短期的双底走势,这不能算作W底,只能算是小行情的反弹底,且常为一种诱多陷阱。 
  ⒉第一个低点的成交量比较大,触底回升时的成交量也颇多,然而,第二个低点的成交量却异常沉闷,并且,第二个低点的外观,通常略呈园弧形。所以说,W底形态有左尖右圆的特征。
  W底形态的形成是由于股价长期下跌后,一些看好后市的投资者认为股价已很低,具有投资价值,期待性买盘积极,股价自然回升,但是这样会影响庄家吸纳低价筹码,所以在庄家的打压下,股价又回到了第一个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