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进县险要总论、武进县巡司弓兵数附、无锡县总论、无锡县境考、无锡县城池考、无锡县备寇水陆路考、独山险要说、双河口险要说、望亭镇险要说、无锡巡司弓兵数附、华重庆掳入朝鲜始末附录。
卷五下:江阴县总论、江阴县境考、江阴县城池考、江阴县兵防考、江阴县备寇水陆路考、黄田港险要说、三沙险要说、杨舍险要说、杨舍堡兵防考、青旸镇险要说、江阴县巡司弓兵数附、江阴县倭患事迹、靖江县总论、靖江县境考、靖江县城池考、靖江县兵防考、靖江县水陆路考、新涨沙险要说、靖江兵务议附录、靖江县巡司弓兵数附、宜兴县总论、宜兴县境考、宜兴县城池考、宜兴县兵防论、湖汊险要说、下邾险要说、宜兴县巡司弓兵数附。
卷六上:镇江府总论、镇江府疆界考、镇江府城池考、镇江府守城官兵考、巡江营官兵考、镇江府守御论、镇江府备寇水陆路论、丹徒县总论、丹徒县境考、圌山险要说、圌山兵务议、圌山营官兵考、金焦二山险要说、丹徒镇险要说、下鼻浦险要说、丹徒县巡司弓兵数附、丹徒县倭患事迹。
卷六下:丹阳县总论、丹阳县境考、丹阳县城池考、丹阳县备寇水陆路考、奔牛镇西险要说、吕城镇险要说、练湖险要说、曲阿险要说、延陵险要说、丹阳县巡司弓兵数附、丹阳县倭患事迹、金坛县总论、金坛县境考、金坛县城池考、金坛县备寇水陆路考、珥村险要说、长荡湖险要说、白龙荡险要说、金坛县巡司弓兵数附。
卷七上:见行兵政一:戒谕将吏计十条(务实心、明纪律、固城池、严哨报、察寇情、收蓄聚、养威望、收群策、精器械、审机宜)、行军节制计五十六条。
卷七下:见行兵政二:水兵号令计三十三条、水操事宜计八条、弭盗事宜计十条(严城禁、守要害、立保甲、设耆捕、置水栅、谨盘诘、饬将领、弭窝盗、处娼优、明赏罚)、海防条议计五十条。
卷八上:杂著:兵器总论、火器论、处置焰硝议、制火球法附录、海船论、福船论、沙船论、黄鱼船议、官兵议、水兵议、水操法论、水战陆战不同论、御海洋论、海程论、洋山记、潮候利害论、开互市辨、论屯田、守城论、无城堡而守之之法论。
卷八下:杂著:营阵论、选将论、慎调募论、调湖兵议、调狼兵记、僧兵首捷记、公赏罚论、勒功三誓、御寇说、复当道问兵务札子、与当道论积米、论东南水利、论东南积储、苏松浮赋议。
《江南经略》是专为倭患而作的江防专著,和《筹海图编》是姊妹篇。因此,在编纂方法上也有其特点,比如在编排次序上,按倭寇的进犯路径安排资料,〃御寇之法,海战为上,故先之以海防图。海防失守,而后滋蔓及江,故江防图次之。〃〃倭舶自东南而来,华亭、上海首当其冲,次嘉定,次太仓,次常熟,故序海防以松江居前,苏州次之。其入江也,常熟首当其冲,次靖江,次江阴、武进,次丹阳、丹徒,故序江防,以苏州居前,常镇次之。〃(《江南经略凡例》)在内容上和《筹海图编》互相补充,〃杭嘉湖等府事宜之详,予已别载《筹海图编》,同志者合而观之,当互见矣。〃(《江南经略凡例》《江南经略》作为一部为抗倭而作的江防的兵书,主要篇幅是对江南形势、府州县的山川险易、历史变迁、战略地位、城池兵马、倭患历史等详加考证,并附有大量的地图。但卷一和卷七、八则主要是对军事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其军事思想也比较丰富。
关于防御思想。作者分析了倭寇袭扰的目的和特点,提出了御寇于海的防御思想,认为〃哨捕于海中,而勿使近岸,是为上策;拒守于海塘、海港,而勿容登泊,是为中策;若纵之深入,残害地方,首当坐罪。〃(卷一上《海防》)
关于训练。不仅强调要加强训练,而且强调要练而能战,〃有军不练与无军同,练而不战与不练同。〃(卷八上《官兵议》)对于训练内容,提出:〃练兵之法有五:一曰练胆,二曰练艺,三曰练阵,四曰练地,五曰练时令。〃(卷一上《练兵》)重视将帅训练,〃为今之计,练将第一,练兵次之。〃(卷一上《御将》)并主张从选兵、练兵到领战要让同一将领担任,以便兵将相识。
关于选兵。认为兵贵精不贵多。要选那些膂力强壮,肉实筋粗,目有精神,貌类朴实,身体便捷,手足舒长的人为兵。主张就地选兵,〃用土著之兵〃,提出〃以一方之食,养一方之兵,支一方之患。〃(卷八上《水兵议》)
关于守城。作者认为守城的关键是要守城外,反对关门死守。指出:〃守城之法,当辨内外。善守者,守于外;不善守者,守于内。填门守堞,皆守于内,守之最下者耳。有识者,坚壁清野,贼深入吾地,进不得攻,退无所操,饥则困而击之,逸则挠而疲之,去则伏而袭之,阵则奇而冲之,开门延敌而敌不敢犯,此守之上焉者也。〃(卷八上《守城论》)
关于民本思想。作者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了民众在抗倭中的作用,提出了〃利民〃、〃爱民〃的主张,指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卷八下《论东南积储》)〃凡可以利民者,无所不用其极。民心爱戴,虽从贼者皆归化而捍贼。否则,寇未至而民先困,寇将至而民益扰,良民且怀叛乱之思矣。〃因此,作者向封建官吏提出要〃爱民如子〃(卷一上《重守令》)。尽管在封建社会不可能真正做到,但这种民本思想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关于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作者认为情况是变化的,任何战法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产生出来的,有只能用于一时的,也有长期管用的,要区别对待,〃法有宜于昔而不宜于今者,有宜于暂而不宜于久者,有宜于久不可易者。〃(卷一下《海防论》)
该书作者还对明朝的时弊进行了激烈地抨击,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如他指出明廷军政不肃,其表现有六:〃一曰不择将领,二曰不慎选募,三曰不谙训练,四曰不明赏罚,五曰不惜财用,六曰不核图籍。〃(卷八下《复当道问兵务札子》)并针对这六种表现建议明廷整肃军政。
《江南经略》专为当时抗倭而言,故多一时权宜之计。然而,所列江河湖海之险要,道路之冲僻,多经作者亲自实地调查,〃凡水陆道路,躬亲阅历,多方考证,一一著明,而于所当设险之处,又为图,为说,罔敢阙略,庶后之经略者可考而知焉。〃(《江南经略凡例》)〃若曾尝乘海舠,凌惊涛,览形胜。〃(卷一下《海防论》)尤其是有些地方向无图志,是作者第一次绘制,如〃太湖图古所未有,乃操小艇,历五湖,越半载始有所得,凡港渎通塞之迹,古今异同之名,何者为水利之所关,何者为兵防之所要,悉详识之,而绘为二图。绘全湖之图者,昭形胜也。绘沿湖之图者,详区划也。庶司兵者得有所据以便规画矣。〃(卷一下《湖防论》)因此,该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军事地理学价值。
《江南经略》初刻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据隆庆本重刻,清康熙年间郑若曾子孙郑起泓、郑定远又行刻印,乾隆时收入《四库全书》。这四种版本现均存世。
第五节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撰。顾祖禹(1631-1692),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因生于常熟,故自署常熟人。后迁居无锡城东之宛溪,所以学者又称宛溪先生。他是明末清初历史地理学家,少承家学,熟谙经史。清军入关以后,随父躬耕于虞山之野,隐居不仕。他报着反清复明的愿望,在其先辈研究边防和军事地理的基础上,阅览群书,尤其是正史和方志,考证史事;跋山涉水,实地考察,从二十九岁(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时起,直到临终止,历三十余年撰成《读史方舆纪要》这部军事地理巨著。顾祖禹撰写这部军事地理著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垂之后世,俾览者有所考镜〃(《原叙》二)。其主要特点是:(1)史、地结合。他在《凡例》中解释书名时说:〃是书以古今之方舆,衷之于史,即以古今之史,质之以方舆。史其方舆之向导乎,方舆其史之图籍乎,苟无当于史,史之所载不尽合于方舆者,不敢滥登也。故曰《读史方舆纪要》。〃意思是,这部著作是以古今地理记述历史,而又以古今历史说明地理。历史是理解地理的向导,地理是解释历史的图籍。假如与历史不相符合,或史书虽载,但与地理不尽相符,却不敢随意写进书里。本书将历史和地理紧密结合,所以叫《读史方舆纪要》。(2)着眼于军事,尤其是着重于明代国防。魏禧《读史方舆纪要·叙》称:〃其书言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所可见;而景物游览之胜不录焉。〃全书核心是阐述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价值。〃以一代之方舆,发四千余年之形势,治乱兴亡,于此判焉。〃(《凡例》)(3)参阅广博,考证详审。熊开元在为本书写的序言中说:〃宛溪坐筹一室,出入二十一史,纵横千八百国,凡形势之险厄,道里之近遥,山水之源委,称名之舛错,正其讹,核其实,芟其蔓,振其纲。〃(4)体例完备。全书按一定的指导思想按排内容,有逻辑秩序。《凡例》中说,〃是书首以列代州域形势,先考镜也。次之以北直,尊王畿也。次以山东、山西,为京室之夹辅也。次以河南、陕西,重形胜也。次之以四川、湖广,急上游也。次以江西、浙江,东南财赋所聚也。
次以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自北而南,声教所为远暨也。又次以川渎异同,昭九州之脉络也。终之以分野,庶几俯察仰观之义与?〃《读史方舆纪要》130卷,其中,〃历代州域形势凡九卷,南北直隶十三省凡一百十四卷,山川源委凡六卷,天文分野一卷。〃(魏禧《读史方舆纪要·叙》)另外,末附《舆图要览》4卷。全书共134卷,约280万字,舆图36幅,沿革表35份。历代州域形势部分,主要是考证明以前各代州郡位置、形势及其与用兵得失和兴亡成败的关系。方舆部分,以明代疆域和当时的行政区划为依据,记述各省的府、州、县区划和形势沿革、各地历代发生的重要战争及兵家有关论述。川渎部分,记山川源委,江河形势,漕河海运等。分野部分,记天文星野,以与地理相匹配,〃以备方舆之缺〃(《分野序》)。
舆图要览部分,由文字说明、图和表二部分组成。文字说明,总论天下大势,分论各省形势,记述州县及卫所数量、户口物产、兵员粮饷等情况;图,有舆地总图、京省舆图、九边总图、河海图、沙漠图等地图;表,主要记府、州、县设置沿革、道里、山川险要、关城、卫所设置等。各部分的主要篇目如下:历代州域形势(卷一至卷九):唐虞三代、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晋(十六国附)、南北朝、隋、唐上、唐下、五代(九国附)、宋上(辽夏附)、宋下(辽金元附)、明。直隶等省方舆(卷十至卷一百二十三):
直隶:封域、山川险要、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永平府、保安州、延庆府、万全行都司(开平、大宁二卫及诸卫附)。江南:封域、山川险要、应天府、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卢州府、安庆府、太平府、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徐州、滁州、和州、广德州。
山东:封域、山川险要、济南府、兖州府上、兖州府下、东昌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辽东行都司、朝鲜等附。
山西:封域、山川险要、太原府、平阳府、汾州府、潞安府、泽州、沁州、辽州、大同府、蒙古等地附。
河南:封域、山川险要、开封府、河南府、怀庆府、卫辉府、彰德府、归德府、汝宁府、南阳府、汝州。
陕西:封域、山川险要、西安府上、西安府下、凤翔府、汉中府、延安府、庆阳府、平凉府、巩昌府、临洮府、河洮岷三卫、榆林镇、宁夏镇、甘隶行都司(羁縻卫附)、哈密等地附。
四川:封域、山川险要、成都府、保宁府、顺庆府、夔州府、重庆府、遵义府、叙州府、潼川州、眉州、邛州、嘉定州、沪州、雅州、龙安府、马湖府(镇雄等各羁縻府司卫所附)、建昌行都司(番戎附)。
湖广:封域、山川险要、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德安府、岳州府、荆州府、襄阳府、郧阳府、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施州等羁縻卫司附)
江西:封域、山川险要、南昌府、瑞州府、南康府、九江府、饶州府、广信府、建昌府、抚州府、吉安府、临江府、袁州府、赣州府、南安府。
浙江:封域、山川险要、杭州府、严州府、嘉兴府、湖州府、绍兴府、宁波府、台州府、金华府、衢州府、处州府、温州府。
福建:封域、山川险要、福州府、兴化府、福宁州、建宁府、延平府、汀州府、邵武府、泉州府、漳州府。
广东:封域、山川险要、广州府、肇庆府、罗定州、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琼州府。
广西:封域、山川险要、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浔州府、柳州府、庆远府、南宁府、太平府、思恩军民府、镇安府、思明府、田州(泗城等羁縻州县及长官司附)、安南等国附。
云南:封域、山川险要、云南府、曲靖军民府、寻甸府、临安府、澄州府、广西府、广南府、元江军民府、楚雄府、姚安军民府、武定府、景东府、镇沅府、大理府、鹤庆军民府、丽江军民府、永宁府、北胜府(澜沧卫附)、永昌军民府、蒙化府、顺宁府、云州、车里等各羁縻土司附。
贵州:封域、山川险要、贵阳军民府、安顺军民府、都匀府、平越军民府、黎平府(各卫所附)、思南府、思州府、镇远府、铜仁府、石阡府(各卫附)、龙里军民等卫。
川渎(卷一百二十四至卷一百二十九):禹贡山川、大河上、大河下、淮水、汉水、大江、盘江、漕河、海道。
分野(卷一百三十)。
舆图要览:
卷一:舆地总图、京师、江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浙江。
卷二:江西、湖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卷三:九边总图、辽东、蓟州(内三关附)、宣府、大同、榆林、宁夏、庄宁、山丹、洮河、松潘、建昌、麻阳图、虔镇图。
卷四:黄河图说、海运图说、漕运图说、朝鲜图说、安南图说、海夷图说、沙漠图说。
《读史方舆纪要》作为一部军事地理著作,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军事地理学思想。首先强调地理因素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且孙子有言:不出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者,不能得地利。夫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如孙子。〃(《总叙》二)认为地利是行军之本,只有懂得地利才能〃动无不胜〃(《总叙》三)他还进一步阐明了从皇帝、朝臣到监官、县令,甚至老百姓都应懂得地理知识。指出,皇帝对内要统管各个小诸侯国,对外面临处理与四方民族的关系,只有了解各地的地理情况,才能选拔有能力的人,并把他们安排在适